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党校系统科研课题加强基层法治反腐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 2021-10-16 15:21:08 浏览:

 党校系统科研课题加强基层法治反腐问题研究 课 题 设 计 论 证 1.选题的价值和意义。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 4000 字以内。

 (可加页)

 一、本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长期以来,反腐败斗争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党的反腐倡廉理论,这一理论对坚持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政治属性与政治方向起着决定作用,是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等各个历史阶段的思想指南。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和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建设,让反腐败纪律、法律制度刚性运行等方面,其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尚待加强与完善,尤其是在基层,更是需要加强法治反腐问题研究,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时代呼唤。在对已有法治反腐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后发现,国外对于法治反腐的研究角度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反腐理论方面方面,尤其是关于反腐败策略的研究。国外腐败问题专家为治理腐败开出了许多药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个:一是杰瑞米·波普把反腐败策略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是在政府计划的基本结构既定的情况下,反腐败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提高政府的廉政程度,加强现有法律,设计对行贿受贿者的有效惩罚措施等。第二类是改革政府的程序基础,提高透明度,打击腐败。第三类是解决容易产生腐败的政府计划问题。第四类策略是与公众态度和自我调整在私人部门中的作用相关。二是苏珊·罗丝·艾克曼“减少腐败动机和提高腐败成本”的反腐策略。该策略主张从体制改革、使用刑罚加大惩处、采购改革三个方面出发来控制腐败。三是拉希姆·索西的“九支柱”反腐败策略。这九个“支柱”是:政治意志、行政改革、监督机构、议会、司法体系、公众意识与参与意识、新闻媒体和私人问题。这些关于反腐败策略问题,国外学者虽然研究侧重点不同,但都主张成功的反腐败策略应该是系统的、全方位的,更是预防、惩治和教育等多方面的结合。而国内学者近期以来对法治反腐的研究热度较高,涉及范围较广。就加强法治反腐问题而言,国内学者也展开了一定的研究。湖北省委党校政法教研部的邓超英教授对邓小平“依法治腐”法制思想进行了初探,分析研究了邓小平的“依法治腐”法制思想,提出了反腐败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反腐败要依靠法制的邓小平“依法治腐”思想,这一思想已成为我们治理腐败的重要指导思想。湖北郧阳师专的党家政教授,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 年来的依法治腐实践出发进行研究,对依法治腐思想进行探析,提出了依法治腐是我国反腐倡廉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必将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选择。大连海事大学的贾凤姿教授分析了以德治腐与依法治腐各自的作用,指出了以德治腐能够预防腐败,使人不想贪;依法治腐能够惩治腐败,使人不敢贪。提出了反腐败斗争应将以德治腐与依法治腐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以往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本课题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为本文的写作奠

 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以目前党和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背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前提来研究加强法治反腐问题的相关资料尚为欠缺,尤其加强基层法治反腐问题的研究更为欠缺。本文希望能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有益探讨。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特色的法治反腐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反腐败领域的重要体现。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坚决彻底地清除腐败,实现党的自我纯洁、自我革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就要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惩治腐败、廉洁政治的迫切期待;坚持依法治国,就要紧紧抓住依法治权、依法治吏这个要义,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法治反腐是党纪与国法的共同之治,因而要形成完备的反腐败法律规范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反腐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反腐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反腐保障体系,以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法治反腐与传统反腐相比,其突出特征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也维护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合法权益;一切监督与惩处必须符合法定程序,以程序正义为实质正义的前置条件;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既严肃查处腐败行为,实现罪刑法定,罚当其罪,又合理保护违法违纪当事人合法权益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从法理、学理、哲理、机理等方面加以理论概括、阐释和提升,为党的反腐倡廉理论体系注入法治要素,尤其是基层,更需要牢固树立法治反腐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反腐倡廉,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强基层法治反腐问题研究会助推当前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对法治反腐科学内涵的分析研究

 一段时期内,不少人认为,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在于转轨时期法律制度不完善,一旦我们健全了法制,就能根治腐败。实践证明,仅靠法律条文是不能有效抑制腐败的蔓延的。完善的法制只是消除腐败的一个方面,只是“法治”的组成要素之一。“法治”才是我们清除腐败的有效武器。“法制”和“法治”不同。“法制”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法律制度的简称。只要有国家的存在就会有法制。“法治”是统治者要依法治理国家,反对依靠统治者个人专制来治理国家。因此,法治完全与特权、专制相对立,而“法制”并不必然意味着这种对立,它甚至可以充当专制、特权的工具。可见,法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原则的治国方式。其一,法治反腐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其二,法治反腐具有严肃性和公正性。其三,法治反腐具有规范性和稳定性。法治反腐将反腐败纳入法治化轨道,可避免反腐斗争因领导人的更换或领导人个人意志的转移以及少数特权组织和个体而出现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理解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关系。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要求决定了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同时必须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有机衔接。要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实践成果固化为法律制度,确保党的纪律成为刚性约束。

  第二部分:对加强基层法治反腐重要意义的分析研究

 一是加强基层法治反腐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的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法治反腐的步伐。世界各国反腐实践表明,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最根本的是加强法治反腐建设,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因为法治反腐带有根本

 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反之,则会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法治反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法治反腐是我们党执政以来进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选择。我们党执政以来进行的反腐败斗争,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实践证明,在反腐过程中都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法治反腐就成为了目前我们必然的选择。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依照“法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党才能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三是法治反腐是对世界各国反腐败斗争成功经验的有益借鉴。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腐败问题的研究,并加强了反腐倡廉的立法和执法,设置了专门的反腐败机构,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比较而言,反腐败法规制度比较健全并且执法很严的国家和地区,腐败现象相对较轻。法治反腐是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其成功经验为我国基层开展法治反腐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三部分:对基层法治反腐目前现状的分析研究 目前我国反腐倡廉的法治建设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面对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新形势,全面推进法治反腐还有许多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反腐败的进程。一是全社会尤其是基层“法治”反腐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情网”对法律制度执行的干扰,是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二是反腐立法有待进一步科学化。第一,反腐立法有些滞后。在我国的反腐立法中,有一部分规定不配套,甚至相互矛盾,形不成体系。第二,反腐法规缺乏协调性和连续性。我们有的地方出台的法规不注意法规之间的衔接,造成了法规横向的紊乱、不协调,纵向的断档、不连续。第三,有些法规可操作性差。有些规定由于条文过于原则或含糊不清,在执行过程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被腐败现象、不正之风利用。三是反腐执法有待进一步严格化。第一,执法机构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二,有些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走形式、走过场问题。第三,在对举报人、控告人权益的保护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第四部分:有力推进基层法治反腐的建议

 一是法治反腐意识社会化。实践证明,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淡薄,即使有再完备的法律制度也不起作用。加大基层法治反腐的宣传教育力度。正确引导人们尤其是反腐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法治反腐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让法治反腐成为全社会的常态化思维,确保反腐各项工作法治化。

 二是反腐立法科学化。将反腐立法纳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体系日程,作为重点领域立法的一个主要任务。加快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反腐立法的要求,即: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法治体系。三是反腐执法严格化。执法人不仅要对腐败分子执法必严,自己更要做到严格依法执法,不能因为严惩腐败分子,而自己违犯法律规定,造成“好心”办了“坏事” 。

 (二)本课题的基本观点。本文从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背景下,加强基层法治反腐问题研究。希望全社会尤其是基层的干部和群众要深刻理解“法治反腐”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法治反腐”意义,强化“法治反腐”意识,切实增强法治理念,习惯善用法治思维,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研究思路。本文从基层法治反腐的研究现状入手,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全面推进法治反腐理念为前提,通过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分析整理出当前基层法治反腐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基层法治反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找出基层全面推进法治反腐进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以期能对全面推进法治反腐工作提供有益启示。

 (四)研究方法。

 1 1 、文献法:通过大量查阅、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2 2 、调查法: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收集了与本课题相关的一手资料。

 3 3 、座谈法:通过个别座谈,进一步掌握了有关法治反腐方面的详尽资料。

 (五)创新之处。

 1 1 、选题视角创新:本文从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背景出发,来研究加强基层法治反腐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 2 、研究方法创新:本文采用实地调查、座谈访问等方式来进行实证研究,克服了以往研究理论表述较多,可操作性较差的弊端。

 三、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一)前期研究成果。

 课题负责人:长期从事相关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同时是市纪检监察学会特邀廉政理论研究员。独立和参与完成省、部级和省辖市、厅级课题项目 8 项,获省市成果奖 7 项,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发表了《浅谈目前信访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化建设的思考》、《涵养正气倡廉政文化 反贪惩腐建和谐社会》等相关论文,参与完成《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等相关课题的研究。同时,课题负责人既在市级纪委的理论研究部门调研法规室工作过,也在市级纪委查办案件的第一线工作过,具有一定的实践理论基础。课题组参与人全部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涵盖法律、国家政治、历史等相关专业,年龄都在 40 岁下,研究团队精力好,能力强。

 (二)主要参 考文献。

 李云《“依法治腐”建设廉洁政府》, 徐永晓《论邓小平的“依法治腐”思想及启示》, 彭磊《推进“依法治腐”进程的对策研究》, 党家政、王培民《“依法治腐”思想探析——兼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 年来的“依法治腐”实践》, 华玉清《 以法治腐》, 谭迎春《借鉴国外反腐败经验 有效防止和惩治腐败》, 一凡《国外反腐理论点击》, 何增科《国外反腐败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借鉴意义》, 王沪宁《腐败与反腐败》, 罗伯特克利特加德《控制腐败》, 武延平《我国廉政建设及法律保障》, 孙同华《法理学教程》,杨宏山《试论中国转型时期的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喻卫国《论高素质领导干部必备的法制意识》, 刘军宁《法治之下》, 李步云《实施依法治国战略论纲》, 刘敬怀、庄会宁《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鲁兰沁《论群众在监督机制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沈友军《香港廉政体制对内地廉政建设的启迪》, 王寿林《权力与权力制约论纲》, 庄道鹤《试论腐败的社会历史原因》等

相关热词搜索: 科研课题 反腐 党校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