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建筑力学的几点教学体会

发布时间: 2022-04-01 10:27:36 浏览:

摘要:建筑力学是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建筑力学这门课逻辑性和前后连贯性非常强,很多学生自身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起来感觉困难,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偏低的状况,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从教学方法上入手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力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0 引言

《建筑力学》课程是高职类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既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又是学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由于该课程概念多、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且难以理解,且大多数高职生基础薄弱,认为建筑力学难学、抽象、且工作后用处不大,对课程有畏难、抵触等情绪,教学质量一直很难提高,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在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1 教学导入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起点,是新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生动活波、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复习提问导入法、引用资料导入法、常识、实验导入法、多媒体课件导入法。

复习提问导入法是一种用得最多的方法,起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梁的内力图的画法”时,可以首先复习前一次课学习的梁的内力计算,通过一个例题计算出梁的内力方程,自然可以画出内力图。

引用资料导入法。力学知识中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可以从中选取相应的部分用来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有趣的事实,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顺着教师所讲述的情节纳入学习力学的轨道。例如,讲到力的单位时,用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导入。

“绪论”是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第一印象,讲好绪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建筑力学》的绪论课上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法,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看一些古代著名的建筑的图片,虽然历经千年,但依然完美无损;其次,可以结合图片说明建筑力学中常用的结构构件——梁、柱、拱、壳、和桁架等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最后,给他们介绍一些工程事故,如阳台倾覆、楼梯的折断、脚手架倒塌等,然后说明这些事故是由于施工人员不懂力学知识而造成的。从事建筑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只有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才能懂得各种构件的作用,受力情况、传力途径及它们在各种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破坏等,才能在施工中正确理解设计意图确保工程质量,避免事故发生。这样既可以缩短学生和力学的距离,又能激发他们学习力学的兴趣。

1.2 理论结合实际教学 教师应充分挖掘现实生活和工程实际中的资源,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潜力。例如,学习“扭转变形”时,可以举“拧衣服”的例子来说明。又如列举教室内的梁让学生自己做受力分析,进而确定梁的荷载,支座反力的求解,直至内力计算、变形计算,使力学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再让学生举一反三,从梁到板再到柱、雨篷等构件的受力分析。这样在教学中,以身边的工程实例让学生明确《建筑力学》在本专业中的位置和在建筑结构计算中的作用,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1.3 灵活运用对比法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通过对比学生能更好的分清所学知识的相同点和区别点,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增强。例如,在学习几种常见的约束类型及相应约束反力画法时,各种约束类型各不相同,分别记忆就比较困难且容易混淆,而运用对比约束特点来记,就相对容易些。具体的某一节的课堂教学也可以运用对比法,例如,力矩与力偶,一些学生往往由于对二者的概念不清,在做题中总是在表达式的书写和具体应用上出差错。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了“力矩和力偶的异同点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到力矩与力偶的“三同”和“三不同”。这样的对比法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能起到触类旁通、化难为易的作用,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

1.4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建筑力学》课有很强的工程背景,在授课中学生到现场去参观构件的实际变形和破坏的机会较少,对各种变形理解不够透彻。而在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下单调教学,课堂的讲解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难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工程力学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多媒体课件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生动的模拟表现,对难演示的试验,可以利用课件演示。在学习梁弯曲时的内力时,我们可以先利用课件给学生形象地演示构件弯曲变形的过程和特征,并通过工程实例的图片展示弯曲构件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变形过大造成的危害,短短的一、二分钟,轻而易举地将全班学生带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中。

1.5 讲练结合,提高综合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经常出现教师讲时学生容易听懂,但在做练习时却无从下手或错误百出。因此,必须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从而让学生对基本概念能理解得更透彻。例如,进行受力分析和画受力图时由于对约束类型以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理解模糊,便会造成常见约束的约束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混淆不清,正负号把握不准;在求解支座反力时,学生对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没有完全理解,做练习时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对均布荷载的计算模糊不清;忽略了力偶对其平面内任一点的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力偶的单位及它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为零;绘制梁的弯矩图和剪力图时,有集中力或集中力偶作用时,不能正确进行内力图的绘制等等。对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指出,并让学生当堂练习,对典型例题详细讲解。在此基础上多做练习,使得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拓宽解题思路。

2 结论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因此,高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不断思索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春梅,对比法在高职建筑力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2).

[2]马美兰,如何提高工程力学的教学质量[J],职教论坛,2004(5).

[3]刘寿梅,建筑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相关热词搜索: 几点 力学 体会 建筑 教学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