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全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总结表彰会上的发言(梁源)4.7【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 2022-08-24 15:40:03 浏览:

紧扣精准施策强化驻村帮扶为创造贫困群众幸福美好新生活赋能助力——在全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总结表彰会上的发言区城管执法大队驻夏郢镇双垌村第一书记梁源(2021年4月12日)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梁源,现任夏郢镇双垌村驻村第一书记。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驻村帮扶工作作以发言,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双垌村坐落于夏郢镇北部山区,全村5个村屯小组173户81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户68人。为了让贫困群众顺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的先锋队员,我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准施策、重心下沉,坚定信心、鼓足干劲,驻村帮助贫困群众想方子、谋路子,不脱贫、不脱钩,让贫困群众共享改革红利,早日迈上小康之路。2019年,双垌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9年4月,受组织选派来到夏郢镇双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多来,我吃、住在村,克服交通和生活不便等困难,冒酷暑、战严寒,履职尽责,以十倍的付出、百倍的努力,让双垌村从偏远的后进村,变成了美丽的先进村,我倍感自豪、深感骄傲。能亲身参与脱贫攻坚,帮助贫困群众摆脱穷日子、过上好日子,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经历、最难忘的体验。驻村帮扶工作,磨炼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能力,让我收获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人生财富。一、下足调查研究硬功夫,摸实情、理思路。“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从县级单位到完全陌生的村庄开展工作,面对“村两委班子不健全、干部年龄偏大、贫困人口占比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等诸多棘手问题,我并没有被吓到,深入熟虑之后,我决定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从老党员到退休的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从群众代表到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逐一走访座谈,征询发展意见建议。经过一月多的时间,我走遍了全村的角角落落,访遍了全村每一户群众,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收入情况,生活情况,产业发展情况,173户群众家里基本情况,特别是15户贫困户家里有几口人、种着几亩地、主要致贫原因、享受着哪些扶贫政策情况、主要收入来源,我都熟记于心,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就这样通过一次次近距离接触,打消了群众顾虑,拉近了关系,更了解了情况,汇聚了众智,得到了许多发展好点子、好方法。二、畅通造血输血新渠道,兴产业、夯基础。双垌村林地资源丰富,全村共有2万多亩山林,盛产野生山竹笋,其中夏季大头笋膳食纤维高、开胃消食、产量高,但由于路途远、存放难,一直难以发展壮大。面对这样的产业现状,我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地优势,大力发展笋干产业,探索“合作社+贫困户+订单”模式,以村级合作社为平台,实行“订单式”销售,实现了笋干整理、称重、真空打包、出售“一条龙”服务。同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精心设计产品包装,通过微信朋友圈、拍摄小视频出镜“带货”、联系机关单位食堂、电商平台以购代销、以买代帮、“旅游+扶贫”等方式,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为双垌村贫困户、村民带来更多经济收益,如今笋干产业已成为贫困户增收的重要产业和村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2019年,我结合本村林业资源丰富优势,把原来计划建设养鸡场的场地与资金转化为建设双垌村木材集散收购中心,为村集体经济获得3.3万元租金收入。如今双垌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2万元,远高于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脱贫标准。三、细化精准帮扶硬措施,察民忧、解难题。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帮助贫困群众解难题是我的重要职责,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2020年春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贫困户农畜牧产品严重滞销,了解到贫困户陈海超家中大量土鸡滞销,我及时向村委会和单位领导作了汇报,并通过微信群、朋友圈、qq群等方式宣传滞销土鸡信息,发动身边亲戚朋友帮忙。在接到采购订单后,又主动帮助宰杀、包装、送货上门,有效解决了土鸡销售难题,为贫困户增加了近7000元收入。面对贫困户就业难问题,我主动协调、多方联系,为贫困群众申请到村级扶贫公益性岗位7个、月收入1000元,极大地缓解了贫困户增收难、就业难问题。针对个别因学致贫家庭负担重情况,在激发内生动力、提高就业质量、落实产业帮扶等措施基础上,每年积极为贫困大学生申请国家“雨露计划”、国家助学金,为贫困学子安心学习、实现理想提供了坚强保障。针对春耕时节农田灌溉难题,我大胆决定利用第一书记专项工作经费,采用村民投劳形式,全力做好清淤砍杂、沟渠修补等工作,为村民夺取春耕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两年多来,先后帮助15户贫困群众落实产业奖补资金9万元、为贫困学生申请教育帮扶补贴4万元,办理残疾证5名、慢性病证5名、新增低保4户,联系企业开展爱心帮扶4万元。四、绘制美丽乡村新图景,抓基础、优环境。把双垌建成“环境美丽、乡风文明、群众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担任第一书记的最终目标和追求。为此,我经常牺牲休息时间,为村上争取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和资金。2019年刚到新岗位,为了解决驻村队员“八有”标准条件,我积极向后盾帮扶单位申请利用后盾单位支持资金,为村委会配置了电脑、热水器和电冰箱,极大地改善驻村工作环境。2019年,申请项目资金18万元,实施大朗组里屋道路硬化1000米;2020年,针对扶明组到双夹口4.1公里道路仍然是2.5米,无法满足村民出行和发展经济需要问题,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116万,顺利实施扶明组至双夹口道路拓宽工程,实现了全村通3.5米水泥硬化路。2020年,联系帮扶部门和相关企业,向双垌村捐赠太阳能路灯128盏,有效解决村屯夜晚出行问题,村容村貌实现了大转变、大提升,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明显转变。五、发挥党建引领大优势,强堡垒、凝合力。“激活‘神经末梢’、把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是发挥基层党员活力,打赢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我始终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强化党建引领,抓好基层建设,才能取得基层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效果双提升。为此,他首先从健全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做起,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积分管理、党组织星级评定、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密切配合村支部书记做好党建日常工作,规范党员管理,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了解农户意愿,有针对性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带领村“两委”干部扎实开展党建促脱贫精准扶贫工作。2020年,双垌村党支部被评为“三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202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以来,我与村“两委”提前谋划、统筹实施、稳步推进,第一时间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换届工作。2月3日,双垌村圆满完成了“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整个过程组织严密、平稳有序、风清气正,真正换出了新气象、焕发了新活力。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其磨砺,始得玉成。站位新的起点上,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将大力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尖兵作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和“五年过渡期”要求,接续奋斗,久久为功,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谢谢大家。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队 脱贫 攻坚 会上 全区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