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9篇)

发布时间: 2024-02-19 14:16:03 浏览:

篇一: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关于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1.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第三节“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2.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百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单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

  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本节课先由复习引入,由数的组成过渡到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情境的理解,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再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趣味练习,通过连一连、算一算、比一比、画一画的方式丰富学生感知,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后总结出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并体验算法多样化。

  4.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类推能力和灵活性。

  (3)

  通过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教学重点: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讲清口算方法,把整百、整千都看成是几个百或几个千。

  6.

  教学难点: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转化为20以内的加减法,后面的单位是百、千。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算理,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1.

  首先,通过复习旧知,利用幻灯片演示,让学生们在头脑中导出之前学过的知识,认清几百几十的概念以及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组成的,为下面的新授课作铺垫。

  2.

  出示教学生活情境:商场中几种电器的价格,让学生们提出关于加减法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再引导他们怎样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倡算法多样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地口算出结果,这就要经过多层次的练习应用,才能逐步提高熟练程度。如这一节课的练习中,既有正面强化练习,又有反面矫正练习;既有基本题、变式题,又有发展题、深化题。题型新颖、灵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且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

  概括的能力。

  三、说学法

  1、学生的认知背景分析

  学生已有的20以内加减法、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等运算知识有利于学生迁移到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运算中来。但学生对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并不太清楚,而且算法单一,头脑中不能快速地呈现出多种算法。同时,由于小学生感知粗糙、不精细,注意的分散、监督能力差,思维不够严密,所以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

  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方法

  (1)

  使学生学会手、口、脑、眼并用,学会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知。

  (2)

  通过快速抢答,培养学生快速思考的能力。

  (3)

  学会将相邻、相近的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发掘联系,形成系统知识的整理归结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教学分五个层次进行: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提问:13个十是多少,25个百是多少,1000里面有几个百等问题,让学生回顾数的组成的知识。

  2.

  生活情境导入:昨天,老师去逛了逛家电商场,并记下了几种家电的价格,其中,电视机4000元,冰箱2000元,热水器800元,电饭煲300元,电水壶70元,电风扇90元,出示PPT课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关于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呢?将自己提出的问题写在练习本上,并列式计算。

  (二)新课探究,整理归纳

  1.

  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1)电视机比冰箱贵多少元?(2)电视机和热水器总共要多少元?(3)冰箱比热水器贵多少元?

  2.

  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旧知识,列式并解答问题。并说说自己的算法,课堂上交流算法,教师板书,让学生充分体会算法多样化。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1.练一练

  200+400=

  3000+6000=

  4000+5000=

  600-400=

  9000-7000=

  600-200=

  2.(1)出示:200+30=

  230-30=

  230-200=

  出示计数器,帮助学生理出计算方法。

  出示计数器:先拨出2个百,再拨出3个十,问:2个百加3个十是多少?230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200+30=

  多少,你是怎么想的?(200+30=230想:2个百加3个十是230)

  师问:百位上有几个珠子?表示多少?十位上有几个珠子?表示多少?这个数是多少?如果去掉3个十(或者说去掉十位上的3个珠子)还剩多少?230-30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想:230里面有2个百3个十,去掉3个十还剩2个百,所以230-30=200)

  师问:如果从230里去掉2个百,还剩多少?(学生如答不出,可出示计数器,如答得出,就不必出示计数器了)

  230-200=30。想:230里面有2个百3个十,去掉2个百,还剩3个十,所以230-200=30(2)观察这一组题,有什么规律

  (3)练一练

  4000+500=

  3800-800=

  4500-500=

  4200-4000=

  4500-4000=

  4020-4000=

  3.(1)出示:8+5=

  80+50=

  13-5=

  130-50=

  师问:这两组题谁会做?第2组题是怎样计算出来的?(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13个十减5个十是8个十)

  (2)观察这两组题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都是算8+5=1313-5=8,不同点是第2组题后面的单位是十,所以在得数后面还要加1个零)

  (3)出示:900+600=

  1500-600=

  (4)做一做

  70+50=

  400+600=

  800+900=

  120-50=

  1000-600=

  1400-600=

  120-70=

  1700-800=

  5.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其实这些题都可以转化成20以内的加减法,只不过后面的单位是十、百、千。如果单位是十,得数后面加一个零,是百加两个零,是千后面加三个零就可以了,虽然这些题不难计算,但由于数目较大,很容易出错,看谁在下面的练习中最认真,不出错。

  (四).反馈练习,发展智能

  1.口算

  900-300=

  500+400=

  2000+5000=

  8000-3000=

  300+50=

  4000+300=

  640-400=

  5200-5000=

  口算卡片出慢些,留出学生思考时间,可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2.填

  (五).归纳整理,概括总结

  1.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怎样可以快速计算?

  2.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联系之前学过的旧知识,本节课的内容可归到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中,只不过后面的单位不同。

  3.布置作业

  意图:全课总结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注意点,加深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理解】巩固、记忆,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篇二: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解决问题大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春游吗?我

  们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碍,谁能扫清路上的这些障碍?口算

  35+324+945+3028+787-536-872-5093-6二.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

  (一)观察第96页情景图。

  1.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发现

  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有关的问题?2.学生提问题。

  (二)观察情景图。

  1.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师根据生答板书:电话和台灯一共要用多少钱?”带500元够吗?”

  2.谁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三.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探究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

  视。

  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二)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师: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3.这两个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四.巩固练习。1.第96页做一做

  .2.练习十九6、7、8.(选加法做。)五.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篇:整百整千加减法

  整百整千加减法

  类型:教学教案

  学段:小学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下册

  作者:

  原创

  来源专辑:祝才

  慧

  摘要: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整百整千加减法》教学案例

  张晓丽

  张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1页例

  9、例10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买电器的生活情景,提出加减法问题,探索口算整百、整千的加减的方法,经历交算法的过程。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发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算法的多样和优化。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整千、整百的数据)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中,老师布置让你们收集生活中有关整千、整百的数据,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汇报……(让学生再次复习什么是整千、整百)

  (教师把同学们收集的数据有选择的板书在黑板上)

  2、观察数据的特点复习数的组成,让学生选用自己收集的数据说一说该数是由几个千和几个百组成

  师:看来大家都很用心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请同学们将你们手上的数据说说这个数由几个千几个百组成的。板书:4500200050030005000600生:4500是由(4)个千和(5)个百组成

  ……

  二、探求新知

  师:非常的不错,刚才大家收集了生活中很多整百、整千的数据,大家都很用心,老师也收集了两个数据,我们利用数的组成规律可以口算出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大家请看:

  1、教学例9※学习加法

  (出示课件)爷爷要买一台电视机1000元和一台电冰箱2000元,请你们帮爷爷算一算买这两样东西要花多少钱?

  师:哪位同学会列式计算?

  生:列式:1000+200=(元)(板书:1000+200=(元))师:你们真的很聪明!

  师:这道题和我们之前学的计算题相比,加数变得更加大,数位

  更多。像这种题目我们要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校整百,整千的加减法。

  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然后汇报:

  A.2000是2个千,1000是1个千,2个千加上1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

  B.2000加1000等于几,因为2加1得3,所以2000+1000最后等于3000.

  C.用笔算的方法,从个位加起,最后得3000.

  (鼓励学生用其它的算法,例如:10个百和20个百相加是30个百,也就是3000)※※学习减法

  师:看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冰箱比电视机多多少钱?

  师:你们能解决吗?请在练习本上列算式计算。师:你们能告诉大家结果吗?

  生1:2个千减去1个千是1个千,也就是1000生2:因为2-1=1。所以2000-10000=1000师:你们能告诉大家结果吗?

  师:哇!看来同学们都很棒!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出几道算式,请同学们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全班齐拍手3声,如果错误,全班一起“哎”一声,然后订正。

  200+400=6003000+6000=9004000+5000=9000600-400=1009000-7000=200600-200=400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老师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你们可以帮我解决一下好吗?2、教学例10(出示课件)这是学样图书馆藏书的部分数据文艺书籍;50种

  科学书籍:80种

  学习参考书籍:130种

  问题

  1、文艺书籍和科学书籍一共有多少本?

  生:80+50=1380+50可以想成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也就是130问题

  2、学习参考书籍比文艺书籍多几本?生:130-50=80130-50可以想成13个十减5个十是8个十,也就是80师:如果我把数字变大,你还会算吗?

  师:想一想500+800=1300-500=1300-800=三、巩固练习师:同学们你们太棒了!你们的聪明才智引来了一群奥运冠军们注意,他们不相信,特地带来一些题目亲自验证,他们有一些要求,看你们能不能在计算正确的情况下,用最少的时间说出正确的答案,你们敢挑战吗?

  70+50=100-50=3000+5000=9000-5000=800+400=1500+1000=200+400=3000+6000=9000-7000=400-50=4000-500=3000-400=700+500=3000-2000=7000-1000=400+50=7000-2000=400+500=600+500=900+500=3000+2000=1700-800=1200-700=360-70=4600-500=50+700=630-30=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其实这些题都可以转化成20以内的加减法,只不过后面的单位是

  十、百、千。如果单位是十,得数后面加一个零,是百加两个零,是千后面加三个零就可以了,虽然这些题不难计算,但由于数目较大,很容易出错,看谁在下面的练习中最认真,不出错。同学们今天的收获也不少,希望同学们在口算时要细心、认真,还要注意用已学过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反思: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多媒体的运用,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探索的过程形成自已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已的想法。例如,我在教学"2000—1000到底等于多少"这个问题时,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方法,这样不仅使他们明白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去思考,而且通过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比较容易记忆。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又让学生学会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或表示同意或表示反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学会赏识和学习同伴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

  3、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的活动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教学片断二,学生在数五角星的过程中,逐渐理解10个10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展现学生的思维方法.4、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篇:《整百、整千加减法》说课稿

  《整百、整千加减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一、说教材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数的运算”的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在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单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及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打下基础。教材中通过创设“买电器”的情境,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生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体会学习计算的必要性,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2、能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口算。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遵循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独立探索、寻找解决方法,再让学生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知识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探究

  1、课件展示例11家电商场情境图。

  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归纳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

  2、课件展示例12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

  (三)、知识运用1.计算。(书第95页做一做)

  2、捉鼠比赛。练习十九第1题。

  3、练习十九第2题。

  (四)、反馈测评

  算一算:

  750+30=

  1300+1000=

  540+260=

  4200+300=

  6300+500=4600+400=750-30=1300-1000=540-260=4200-300=6300-500=4600-400=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力争条理清晰,简明扼要,能突出本课重点、提示方法过程。

  板书: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例111000+2000=3000(元)

  方法1: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方法2:1+2=31000+2000=3000例1280+50=130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130-50=8013个十减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第四篇:整百、整千的加减法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将部分数据板书。

  2、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9(1)刚才大家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数,小强也收集了两个数据。张爷爷家新买了一台彩电1000元和一台电冰箱2000元,请同学们帮他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

  (3)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归纳几种不同的算法,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

  2、教学例10(1)出示学校图书馆书籍的部分数据,让学生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问题。

  文艺书籍:50种

  科学书籍:80种

  学习参考书籍:130种

  (2)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口算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比较这组数与例9的数据在口算时的不同

  (4)进一步口算:900+6001500—600三、联系实际应用

  1、让同学选择课前收集的数据互相提出用加法或减法的口算问题。

  2、挑战赛

  “做一做”13、捉鼠比赛。练习十七第一题。

  四、作业:“做一做”2第五篇:整百整千的加减法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案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的意义、算法。

  2、掌握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学会自己发现,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广泛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整百整千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

  【教具准备】

  练习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过程:

  一、回顾旧知

  (1)读出下面的数:

  2000340680040002900980(2)口算题:

  20+4060+3080—2090—5040+5090+1070—3080—40(3)填一填

  80里面有()个十;150里面有()个十。500里面有()个百;1300里面有()个百。4000里面有()个千;10000里面有()个千。2000里面有()个千,2000里面有()个百。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学的整十的加减法出发,再复习数的组成,为本节课万以内口算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

  爷爷去商场买电器,买了一个电视机和一个冰箱。

  2.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提问:从这幅图中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1:

  (1)爷爷一共花了多少元?

  生2:

  (2)冰箱比电视贵多少元?

  师:想一想,要用什么办法来解决?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交流的过程中,把情境中的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问题。】

  三、教学新课:

  让学生将上述的问题解决在阳格本上,老师在进行提问。师:爷

  爷一共花了多少钱你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生:我用1000加2000等于三千

  师:你们怎么算出1000+2000=3000?

  生: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1+2=31000+2000=3000师:这么来看我们计算整千的加法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数的组成得到结果;一种推理得出结果。那么冰箱比电视贵多少钱?这个问题再请同学来说出他的想法。生:2000-1000=1000师:有哪位同学愿意来分你是怎么算出2000-1000=?生:2个千减去1个千剩下1个千。师:还有其他答案吗?

  生:2-1=12000-1000=1000师:还有不一样的答案吗?

  生:先列出加法算式1000+1000=2000,然后根据加法算式得出2000-1000=1000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知道,整千的减法有三种办法,一是由数的组成得出结果,二是推理得出的结果,三是根据加法来得出结果。

  板书算式:(1)1000+2000=(2)2000-1000=【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中心环节,从引导学生探究出两种算法:一是利用数的组成及数的意义得到结果;一是用类比推理的的方法得到结果。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整千的减法则是给学生留出了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

  四、知识运用

  3000+1000=5000-2000=3000+6000=9000-3000=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突破了固定的思维框架,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培养过程。】

篇三: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执教人:周义全2014.5.8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单元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材通过老爷爷家新添彩电、电冰箱共花多少钱,让学生从情境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本节教材不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法则的表述和记忆,目的在于注重学生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经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学情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和旧知的联系,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有效让学生通过类比和推理,内化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学生在探究出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口算方法后,进行对比练习,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题目选择合适的口算方法。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让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让学生大胆说,寓情境于活动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到“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算法多样化,并从中选择最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一猜,老师手中的数是几。

  120036006508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猜出上面各数。

  2、观察上面这些数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

  师:利用数的组成规律,我们可以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出示课题: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教学例9师:五一期间,桦南家电商场搞促销活动。我队的王大爷,买了一台电视机花1000元,一台电冰箱花2000元。

  2、小朋友看到这两个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预设:

  (1)、电视机和电冰箱一共要多少元?

  (2)、电视机比电冰箱便宜多少元?

  (3)、电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元?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有价值的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学生尝试解决第一问题。

  1000+2000=

  怎样计算1000+2000等于多少呢?生独立计算,同桌交流算法,反馈(几种可能性如下:)

  生: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3个千是3000.生:从1+2=3想出1000+2000=3000.生:从100+200=300想出1000+2000=3000.3、方法优化,(同学们可真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么多方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

  4、另外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1)、选择一题列式计算。

  (2)、交流算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三、教学例10.1、组织活动编题口算活动

  出示50、80、130这一组数,2人一组,分别想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将算式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2、出示:80+50=130-50=学生交流算法。(略)

  出示:80+50=130-50=学生交流算法。(几种可能性):

  生1:8个十加5个十13个十是130.生2:由8+5=13想到80+50=13生3:先算8+5=13,再将后面的0补上,就是130.130-50=80.生1:13个十减去5个十是8个十.8个十是80.生2:由13-5=8想到130-50=80.生:我是由加法想到的,80+50=130,130-50=80。(想加算减)

  师:他想的方法和别人不同,你们想对他说点什么呀?生:他很棒!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知道加减法是一对好朋友,一道加法算式它必然有对应的减法算式,利用这个规律,能为我们的计算提供方便。

  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把它们补充完整,如果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3、打开书本,P81下面小精灵聪聪还有两个题目想考考你,赶快来展示你的本领吧!

  900+600=1500-600=

  同桌互相说说计算方法。

  4、师生共同小结: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最简便就用哪一种方法算。

  四、巩固拓展

  1、做书中的做一做第1题。

  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完成后请起立,然后集体核对。全对者请坐下,有错者说说为什么错了?自己能改正么?

  2、又有几组算式好朋友出场了,小朋友们赶快算一算。

  670-600670-604000+2004000+20001800+20001800+200700-500700-50算好的同学思考:这几组算式好朋友要提醒我们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要提醒我们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3将上题左右两个算式比较大小

  为什么有些同学填得那么快?通过观察比较,不用计算即可填写。

  4、完成做一做第二题。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片。(老师出示图片:略)

  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第一仓库装了700袋麦子;第二仓库装了800袋麦子;第三个仓库装的是稻谷,1000袋。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第三仓库装的是稻谷,不是麦子。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袋麦子?

  生:麦子比稻谷多多少袋?

  生:麦子和稻谷一共有多少袋?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解答上面的三个问题。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师适时肯定。

  3、捉鼠游戏。

  师:粮仓里有这么粮食,可也引来了不少老鼠。(出示图片)怎么办?

  生提出灭鼠策略。

  师:还是请猫来捉拿吧。这是最生态的方法。看他们来了:

  生:我是花猫,专捉900的。

  生:我是黄猫,专捉1000的。

  生:我是黑猫,专捉1500的。

  师:大家为他们加油,同时可大声帮助他们,比赛开始。

  生:加油!加油!

  生:花猫!你抓错了一只!

  生:黑猫!你的有一只被黄猫抓走了!快去抢回来。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生:我知道了学习数学要做到认真观察、注意倾听、勤于思考。

  生:我知道了要夸奖同学的优点。

  师:在这节课中,大家通过努力,证明了自己是个聪明的孩子。请大家自豪地说——我最棒!

  板书设计: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电视机和电冰箱一共要多少元?

  (2)、电视机比电冰箱便宜多少元?

  (3)、电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元?

  冰箱图

  电视图1000+2000=30002000-1000=100080+50=130130-50=8二年级《整百、整千加减法》说课稿

  说课人

  周义全2014.5.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一、说教材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数的运算”的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在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单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及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打下基础。教材中通过创设“买电器”的情境,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生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体会学习计算的必要性,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2、能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口算。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遵循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独立探索、寻找解决方法,再让学生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知识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定标。

  1、展示家电商场情境图,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因为我要搬新家了,准备买几样家电,想不想知道老师都买了什么呀?(课件出示电冰箱和电视机)猜一猜电冰箱和电视机分别是

  多少钱?(学生自由猜)

  像700、1000这样的数叫整百数、整千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是《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2、出示教学目标: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2)、能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提出问题,自学互动。

  (一)、教学例同学们,老师想买一台冰箱和一台电视,你们根据图片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自由说出,教师适时板出问题1)

  出示问题1: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一共花多少元?

  你们真能干,我们先来一起解决第一个问题吧: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一共花多少元?怎样列式?生:1000+2000提问:我们应该怎样算“1000+2000”呢?

  1.小组合作交流。

  2.小组汇报算法

  生1:从2+1=3想出2000+1000=3000生2:一个千加2个千是三个千,三个千就是3000。

  可多让几个同学说算理进行强化。

  3.小组内互相说算法。

  出示问题2:“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元?”

  小组交流算法并汇报。

  本环节,在学习新知识时注重了问题由学生提出,这样做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例10谢谢同学们帮我解决了难题,现在我又改变主意了,想买电话和风扇。再帮老师算一算,如果想买这两样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钱,怎样列式?(课件出示图片)

  生:80+50提问:那我们应该怎样算“80+50”呢?

  (1)

  小组同学讨论算法。

  (2)

  汇报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

  (3)

  独立完成“130-50=”,然后找生说算理。

  (4)

  尝试独立完成书上81页例10下面的两道题(900+600=,1500-600=)。

  学生探究出的口算方法,迁移、类推到了整百数的加减法,这样做关注了知识的生长点,即体现了教师的教,又体现了学生的学。

  三、测评训练,学以致用。

  1、完成课本81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800+403000+6001200-5009000-5000(学生独立完成,找生前来板演,并让学生讲算理。)

  2、完成判断练习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为了奖励大家,咱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出几道算式,请同学们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用手势打“√”,如果错误,用手势打“×”,然后订正。

  200+400=6003000+6000=9004000+5000=90009000-7000=200600-200=400600-400=1003、邮递员送信。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该题,先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在组里一起计算,最后让组长前来送信。

  4、完成课本82页第二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认真观察图片,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答上面的三个问题。

  5、口算竞赛。

  (1)

  自己独立完成。

  (2)

  开火车对答案,可随机抽题让孩子们说算理。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畅所欲言)

  五、板书设计

  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力争条理清晰,简明扼要,能突出本课重点、提示方法过程。

  板书:1000+2000=3000(元)

  想: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1+2=31000+2000=300080+50=130(元)

  想: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130-50=80(元)

  想:13个十减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一、第二题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执教人:

  周义全2014.5.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数,关键是说说数由几个千,几个百组成。在教学《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时,我没有按照先学整千数的加减法再学整百的加减法去讲,而是将例9中的整千数的加减法改为整百数的加减,在学生学会整百数加减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道整千数的加减,最后是整百整千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我觉得这样会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内容从易到难。

  我和学生在总结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几百加几百或几千加几千的方法,有的学生说可以去掉后面的零再将剩下的数相加减。在课上我是把它们看成是两种方法的,但上完课以后我想,去掉几个零在本质上也是几百加几百或几千加几千的方法,去掉两个零剩下的数就是几百,去掉3个零剩下的数就是几千。数学教学关键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在我认为,计算出结果固然重要,但我更看重孩子在课堂上能亲身感受到的算法多样化。

  整节课我没有局限于让孩子知道如何算数,而是让学生们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完整的过程,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关注了个人努力与小组智慧的成果,既注重了算法多样化的策略,又提出了算法优化的思考。力求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上有不同的收获。

篇四: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陆俊龙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81页例9和例10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练习。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的运算”。

  2、本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在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单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及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打下基础。教材中通过创设“买电器”的情境,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生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体会学习计算的必要性,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自学能力不足,根据这一特点,为了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留足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主动探索,并辅助充分的提问回答和鼓励性评价,为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动口、动耳、动脑。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利用旧知识

  类比和推理的方法感悟新知,让数学走进生活。

  (三)教学目标

  1、灵活的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2、培养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算法的优化和多样。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自学能力不足,根据这一特点,为了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留足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主动探索,并辅助充分的提问回答和鼓励性评价,为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说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1、出示准备题,要求能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450是由几个百几个十组成的?

  45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13个十是多少?

  35个百是多少?

  2、口算。

  40+5090-20100+20100-503、拆数游戏。

  420=400+()=300+()

  780=700+()=600+()

  340=300+()=200+()

  设计意图:从旧知识中引出新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降低学习难度。

  (二)亲历活动,探求新知。

  1、交流搜集的整百整千的数

  师:前面我们学了近似数,在生活中经常运用。把你们收集到的这样的数说一说。

  2、谈话导入。

  (1)观看课本P81上的图。张爷爷去商店买电器,买了一台电视机和一台冰箱。

  (2)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3、根据上面的情况,我们有:一共花多少钱?

  算式是:2000+1000=()

  想一想:()个百加()个百是()个百;也就是()。()个千减()个千是()个千,也就是()。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经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我只是提示学生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归结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即可。

  4、例10的教学

  先提示学生“想加算减”。(在开课的复习题中有相应复习内容)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引导学生采用类比和推理的方式自己解决或合作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完成后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探索对比2组题,掌握方法,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解释应用

  第82页“做一做”第1题,是一道纯计算题。第2题,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并从图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练习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理解起来难度不是很大,但要算得又对又快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因此,在巩固反馈过程中安排了一定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四)预留课后作业题

  练习十七第1、4题.作业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但由于本课时内容相对简单,所以统一预留书上的习题。

  (五)小结

  教师引导,让学生小结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方法。

  意图: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我力争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篇五: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说课的流程依次为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时间和教具准备、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首先我们来进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九课时。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教学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数的运算”的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百以内数的认识,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

  【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但学生对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算理并不太清楚,而且算法单一,同时由于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不够严密,所以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熟悉的买电器的生活情景,学生掌握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计算的灵活性;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在交流与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5、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口算方法的算理。

  难点:理解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口算方法的算理。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

  【二、说教法】

  【1、教学理念】

  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课程教学标准,教师主要鼓励引导学生采用类比和推理的方式自己解决。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于是这样设计我的教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动手,动口和动脑相结合,寓情境于活动的教学方法。

  【三、说教学时间和教具准备】

  本节课用1课时的教学时间,然后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等。教具准备准备有计数器和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分为旧知识导入、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应用、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这六大部分。

  我会用约3分钟时间进行旧知识导入部分,以口算题和填空题的方式呈现。

  用约22分钟时间进行新课讲解部分。主要进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这两部分的学习。

  然后用10分钟的时间进行巩固应用,练习的模块分为基础练习、对应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这四个不同层次的训练巩固。

  最后,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和练习。

  【五、说板书设计】

  在黑板的顶头写课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课题的下方就写

  例11中同学们提出的三个数学问题并在问题的下面主要以数的组成的方式对题目进行计算,把怎样算的过程写出来。

  最后总结归纳例11的计算过程为整百、整千不进位、退位的加减法

  。接着写例12的例题80+50=13130-50=80900+600=1501500-600=900这两组题的解题思路,最后总结归纳例12的计算过程为整百、整千进位、退位的加减法

  好,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篇六: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一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中的“数的运算”,本课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到“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算法多样化,并从中选择最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3)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是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注意算法的多样与优化。

  每个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知识背景、数学活动经验、所处的文化环境、自身思维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新课程标准教学新理念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

  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何把握这一理念的指导,向学生提供的是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而不再是定论式的客观数学知识结构?对于“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课堂教学我设计如下:

  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用学生熟悉的买电器作为整堂课的导线,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注重呈现形式的丰富多彩

  在数学教学中,我努力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采取适合于他们的表现形式,培养他们一种愿意甚至喜爱的积极情感。例如,巩固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由易到难,针对性强。

  3、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探索的过程形成自已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已的想法。

  4.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篇七: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整百、整千加减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一、说教材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数的运算”的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在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单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及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打下基础。教材中通过创设“买电器”的情境〃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生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体会学习计算的必要性〃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2、能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口算。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遵循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独立探索、寻找解决方法〃再让学生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知识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定标。

  1、展示家电商场情境图〃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因为我要搬新家了〃准备买几样家电〃想不想知道老师都买了什么呀<(课件出示电冰箱和电视机)猜一猜电冰箱和电视机分别是多少钱<(学生自由猜)

  像700、1000这样的数叫整百数、整千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是《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2、出示教学目标: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2)、能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提出问题〃自学互动。

  (一)、教学例同学们,老师想买一台冰箱和一台电视,你们根据图片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自由说出〃教师适时板出问题1)

  出示问题1: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一共花多少元<

  你们真能干,我们先来一起解决第一个问题吧: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一共花多少元<怎样列式?生:1000+2000提问:我们应该怎样算“1000+2000”呢<

  1.小组合作交流。

  2?小组汇报算法

  生1:从2+1=3想出2000+1000=3000生2:一个千加2个千是三个千〃三个千就是3000。

  可多让几个同学说算理进行强化。

  3.小组内互相说算法。

  出示问题2:“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元<”

  小组交流算法并汇报。

  本环节〃在学习新知识时注重了问题由学生提出〃这样做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例10谢谢同学们帮我解决了难题〃现在我又改变主意了,想买电话和风扇。再帮老师算一算〃如果想买这两样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钱〃怎样列式?(课件出示图片)

  生:80+50提问:那我们应该怎样算“80+50”呢<

  (1)

  小组同学讨论算法。

  (2)

  汇报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

  (3)

  独立完成“130-50=”〃然后找生说算理。

  (4)

  尝试独立完成书上81页例10下面的两道题(900+600=〃1500-600=)。

  学生探究出的口算方法〃迁移、类推到了整百数的加减法〃这样做关注了知识的生长点〃即体现了教师的教〃又体现了学生的学。

  三、测评训练〃学以致用。

  1、完成课本81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800+4003000+60001200-5009000-5000(学生独立完成〃找生前来板演〃并让学生讲算理。)

  2、完成判断练习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为了奖励大家〃咱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出几道算式〃请同学们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用手势打“√”〃如果错误〃用手势打“×”〃然后订正。

  200+400=6003000+6000=9004000+5000=90009000-7000=200600-200=400600-400=1003、邮递员送信。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该题〃先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在组里一起计算〃最后让组长前来送信。

  4、完成课本82页第二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认真观察图片〃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答上面的三个问题。

  5、口算竞赛。

  (1)

  自己独立完成。

  (2)

  开火车对答案〃可随机抽题让孩子们说算理。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畅所欲言)

  五、板书设计

  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力争条理清晰〃简明扼要〃能突出本课重点、提示方法过程。

  板书:

  1000+2000=3000(元)

  想: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1+2=31000+2000=300080+50=130(元)

  想: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130-50=80(元)

  想:13个十减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一、第二题

篇八: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同级混合运算》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创设了“图书阅览室”问题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脱式运算,了解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能力目标: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让学生通过图书馆这一情景,理解运算顺序。

  2、发现、讨论法:利用我们小组合作座位优势,让小组间讨论、说计算过程,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三、说学法

  运用书本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小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为主线,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四、说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含有加、减、乘、除四个运算符号的练习。

  口算下列各题。

  7+8﹦14+7﹦15-9﹦20-12﹦

  4×5﹦

  8×6﹦

  15÷3﹦

  4÷4﹦

  师:同学们认识这几个符号吗?他们中分别有两位是好朋友,你猜猜他们是谁?学生根据前面回忆的运算特点,为这四种运算符号分组。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运算来,解决同学们在图书阅览室里面遇到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方法,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先回忆四种运算的含义,再根据含义为他们找朋友渗透运算,不仅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又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富有童趣的活动也能在课的开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发现特点归纳顺序

  1.加减混合,感知运算顺序。

  师:同学们在图书阅览室里读书学习。

  课件出示: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生:原来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在看书学习,中午走了24人,下午

  又来了38人。

  师:你能找出问题吗?

  学生找出问题,并解决。

  师:下午阅览室里有多少人在看书学习?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决吗?请写下来?

  学生列式:53-24=29(人)29+38=67(人)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列式:58-24+38师:我们把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你知道它该怎么计算吗?学生计算并展示计算的过程,教师板书。

  58-24+38=29+38算第一步的结果,抄后面的加数

  =67(人)算第二步的结果

  教师小结:我们要写出每一次的运算结果,同时注意等号对齐。

  师:我们在计算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你发现这道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呢?

  生:先算左边的算式再算右边的算式。师:如果不按照这个顺序行吗?

  生:计算结果就会错误。

  小结:为了得到准确、唯一的计算结果,在我们的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时需要从左往右算。

  师:你能说说下面的综合算式先计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16﹢9﹢848﹣8﹢1725﹣10﹢2032﹣10﹣6学生交流,并写出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借住情景,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交流汇报,使学生理解算式所表达的意义。将混合运算符赋予了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通过解答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来理解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从而达到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概括总结,直至掌握运用。】

  2.乘除混合,体验运算顺序。

  巩固脱式计算的计算格式,体会运算的顺序。

  48-18+1715÷3×5问题:1、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2、第二个综合算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

  48–18+1715÷3×5=30+17=5×5=47=253.总结特点,归纳运算顺序。

  师: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综合算式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吗?

  生:都是从左往右计算的。

  生:都是加减混合或是乘除混合。

  师:对了,我们加减这两位朋友混合的算式或乘除这两位朋友混合的算式叫做运算。当我们计算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并按照书写规范把每一步的结果写下来。

  【设计意图:课的开始学生们已经为加减乘除找到了朋友,进行了分组。这里进一步了解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叫运算,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算,能为后续学习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作准备。这一环节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计算(教材第47页“做一做”)

  (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

  教材第50页的第1、2题。

  五、说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53-24=29(人)29+38=67(人)15÷3=55×5=2553-24+3815÷3×5=29+38=5×5=67(人)=25从左往右算

  【设计意图:清晰地板书不但能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说教学反思

  1.重视情境的创设“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2.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3.突出算理,分清运算顺序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

  4.注重数学思考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同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5.重视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运算顺序(运算顺序不正确)。通过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以及算法强化练习进行诊断及矫正。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九义教材第四册P106~P108《统计》。

  2、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统计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把统计知识作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特别强调让学生体会统计的过程,和对统计结果的简单分析,让学生早些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应用所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又能使学生从部分数据出发,经过分析从中找出规律,逐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些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处理数据的技能等等的要求。

  3、教材结构

  分析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节课包含四个知识的内容。即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收集现在(二年级)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把入学以及现在的体重情况统一填写到同一个统计表中;整理、分析表内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但从本地学生情况实际出发,以及条件的限制,所以本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略微的调整,将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改为统计本地区天气情况,也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按照教材的逻辑性将知识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运用信息的手段、新的学习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简单的复合式统计图。

  (2)情感目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教学重点是: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6、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设置生活情境引入法。借助计算机这一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实物、实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际操作发现法。让学生亲身参与测量体重的活动中,通过小组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为教学增添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2、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奖励笑脸人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要善于观察、积极思维,参与体验,逐渐领会怎样学习的方法。

  (二)复习巩固,目标转化。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本课知识的学习作出铺垫。

  (三)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演示,主动探究;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探知。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根据收集的数据制作出不同形式的复式统计表。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并利用生生对话,相互启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交流促发展。

  (四)尝试迁移,拓展延伸。

  本节课制订了一个评价量规,用一朵花的花瓣代表四个小组,在上课过程中,根据各小组的参与情况进行奖励,奖品是一个笑脸,贯穿整堂课。一是给学生营造一个竞争、协作的氛围,二是当本节课结束时作为评价各小组的一个依据,并暗含着又一个生活中的统计,当进行评价时,学生提出:可以统计各组的笑脸的多少,作为评价标准。笑脸人变成了统计的对象,使学生感受到统计这一知识无处不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探索的空间和机会。

  (五)教师小结,激励评价。

  本课设计让学生通过的学习,在内心感受到统计知识与生活的密不可分,同时,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使学生体会到了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越来越大,在学习中可以经常用到电脑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通过围绕测量体重的主题进行资料收集、分析资料、形成假设等活动,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从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现、分析、推理等实践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交往,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研究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3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理解数位意义.2.掌握读法法则,会读万以内的数.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零的万以内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

  方格纸(绘图纸)、计数器、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出示三位数,引导学生读数.(题目自拟)

  2.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指导学生数绘图纸小方格的数目(或投影出示).(参照教科书上例5的问题.)

  使学生明确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计数单位.

  (2)总结学过的计数单位.

  2.教学例6.(适时出示课件“计数器”)

  (1)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

  教师提示学生从一百数到一百二十时注意什么?

  (2)从一午九百九十五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千零五.

  ①启发学生观察万位在右起第几位?

  ②数到整十、整百、整千和一万时怎样拨珠?

  (3)从九千九百九十一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

  使学生明确:千和万两个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

  (4)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①从三千九百九十,一个一个地数到四千零八.

  ②从四千九百五十,一十一十地数到五千零五十.

  ③从八千五百,一百一百地数到九千五百.

  3.教学例7.(适时出示课件“计数器”)

  (1)在计数器上出示

  745、280、609,启发学生试读,并说一说怎样读的?

  (2)在计数器上出示3745、20xx、6009.

  ①出示数位顺序表.

  ②拨上3745,读出它的组成.

  ③拨上20xx,读出它的组成.

  ④拨上6009,读出它的组成.

  (3)读数注意什么?

  使学生明确:读数时首先判断最高位是什么位.

  中间有一个或两上0都读一个“零”.

  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万以内数的读法.

  (5)出示万以内数的读法,引导学生阅读.

  (6)做一做.

  读下面的数,再说说各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438370450086900三、全课小结.

  随堂练习

  1.(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2)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2.读下面各数.

  246950236007100009030700635072800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数据的收集整理》这一课是人教版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这是一节授新课。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情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

  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4、教学重点

  本着20xx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在充分研究了新教材的基础上,我把这节课教学重点确定为让学生掌握如何收集数据并整理数据,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5、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确定为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学生在多种计数方法中筛选出用“正”子计数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并且在统计时不要忘记统计上自己,能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6、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能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3)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上,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出发,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关注的是教学过程,所以学生在讨论中悟,悟中获,获中学,学中创新。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以学校打算给全

  校的同学定制校服选颜色入手,问学生怎么可以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各有多少人?然后老师选出喜欢每个颜色的一个代表,站在最前面,手里举起一张和这个颜色相同的卡片,其他喜欢该颜色的学生站在这位同学的身后,由举卡片的同学数出该组有多少人,然后老师填在课件上,告诉学生像这样分类数一数,再把大家喜欢每一种颜色的人数填在课件上面就叫“数据的收集”过程,然后老师板书“数据的收集”,继续演示课件,将刚才的数据放进一个表格里,然后告诉学生,像这样把收集的数据填到表格里叫“数据的整理”继续板书,完成课题“数据的收集整理。

  (二)探究新知

  1、在教学新知识时,我有意创设问题,举手调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究调查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讨论体会抽样调查方法的合理性,学会进行抽样调查。

  2、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在统计两个人选谁参加故事会,引导学生体会记录数据方法多样性。这些方法中。最好采取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突出“正”字收集法。我这样设计使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技能;紧接着利用学生收集到的是数据,制成统计表。因此,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绘图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困难和合作的意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团结互助的教育。

  (三)拓展应用

  1。为了体现教学的使用价值,调查学生最喜欢到哪里去春游。然后根据自己统计的数据,填写统计表。这一环节是在学生掌握统计方法之后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学习统计知识的必要性,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为了突出教材的重点,又与生活实际联系,警察叔叔统计某一路段各种车辆经过的数量,看动画,数一数各种车辆经过的数量,学生在老师发的练习纸上做出统计,学生在观看

  动画后,有的纷纷放下了笔,因为每人统计4种就会跟不上,因此老师提议一组统计一种车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根据已有的计数知识,有的同学用1+1+1+1+1,有的用√√√√√√,有的用圆圈,有的用“正”字,投影展示各种计数方法,让学生说出哪种方法好,学生指出用“正”计数最好。然后让学生说一下原因,完成了收集与统计后,在课件上填完善后,根据课件回答问题:

  (1)在这一分钟当中,()车经过的数量最多,一共经过了()辆。

  (2)从这个统计表当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进行小结:让学生说要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学生们喜欢不喜欢这种方法,愿意不愿意解决更多的统计问题。

  3。根据课后第六页第六题

  课件给出:老师想要举办一个联欢会,想要调查一下,同学们最爱吃哪一种水果,用“磁老虎”把四种水果,粘在黑板上,找上4个同学到黑板上来统计,用刚才大家都觉得好的“正”字方法,其他同学依次说出最爱吃的水果名字,注意:黑板上进行统计的小组长也要说出最喜欢的水果。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数据整理,完善板书。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意识。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力求简洁,把标题和主要知识点或图板书出来即可,因为大多数内容可在课件中展现,那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简洁的板书,更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中进行的,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形成统计意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服务于生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5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本课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克和千克)和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更重要的是感受和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准确应用这两个质量单位。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班级学生的实际,并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来说,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从过程与方法上来说,经历观察、实践、估计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用质量单位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在与同伴合作中解决质量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

  3.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来说,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达成了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也明白要想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观察,必须用秤来称一称。这说明

  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他们对质量的单位还缺乏认识,特别是1克、1千克的质量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

  所以,我在任务定位时,将教学重点确立为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难点是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算物体质量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指出:“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因此,在本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课前调查,让学生积累一些关于质量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走进商店、超市、农贸市场去调查,发现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学生很自然地认识了各式各样的秤,以及如何看秤。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为本堂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通过学生的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体验到数学就在学生身边,让学生通过克和千克的学习,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实验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课堂设计的需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一套,盘秤一个,天平一台,水果两个(一大一小),重1千克的商品4种。学生每人准备一个2分硬币、三袋分别约为1克、10克、100克重的大米和两袋500克的食盐。

  新课程理念指出,学校教育中要确定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的目

  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

  1、情景激趣,谈话导入

  2、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3、实际应用,加深理解

  4、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下面分层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1、情景激趣,谈话导入。

  我首先课件呈现一大一小两个水果并提问:“你觉得哪个重?怎么知道的?”通过学生回答内容小结:同样的事物可以用眼睛看来判断哪个重哪个轻,并板书“看”;接着我将小的水果放下,出示一个盒子,提问:“这个水果和这个盒子哪个重?”然后让回答问题的学生用两只手分别掂一掂,小结:不是同样的东西可以用手掂一掂的办法判断它们的轻重,并板书“掂”。接下来引导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各种商品的净含量是多少,学生简短的交流后,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商品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商品的净含量,由此引出“克和千克”,一边板书课题,一边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做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接着我告诉学生“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用字母g、千克用字母kg表示,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2、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分三层进行教学。

  第一层:探究1千克。

  先出示四种物品(1千克瓜子、1千克梨、两袋重500克的食盐和一根1千克重的火腿),让学生猜猜它们的重量,然后启发学生道:我们怎样用个好办法又快又准地知道它们的重量呢?引导学生想到用秤称(师板书“称”)。师随机利用多媒体出示几种常用的秤,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见过哪些秤,都是量什么东西的,激发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之后我出示一台盘秤,讲解它的用法后,将四种物品依次

  放入秤盘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指针的读数,并说出重量,师板书:1千克。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自己的两袋食盐,并说说感觉。最后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东西,说说看有那些物体比1千克重?引导学生估计物体重量,培养推测意识,本环节教学结束。这样通过掂、比、猜、称、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1千克,增加学生对“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千克的观念。

  第二层:认识1克、感受10克、100克。

  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拿出一枚2分的硬币,用手掂一掂,指名说一说感觉,然后教师将硬币放入天平量,告诉学生这样的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接着让学生试着掂一掂桌上的三袋大米,说说哪袋的重量和这一枚2分硬币一样,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比一比、估一估等活动推测出2号袋和3号袋大米的大约重量,感受“克”这个质量单位。这一层是过渡环节,设计了掂、说、估等活动,为学生感知和建立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做铺垫。

  第三层:领悟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这个环节以“回收大米”的小游戏开始,我用一个塑料袋到同学那里回收3号袋大米,即回收100克的大米,每装进一袋,请同学们大声地数出来,直到回收10袋,即1000克大米为止。然后问学生:“这1000克的大米有多重呢?”请学生拿在手里掂掂看,试着说说感觉。接着把它放在盘秤上称,请学生读出数字,说说这些大米与刚才量过的物品有什么关系。师小结并板书:1千克=1000克,随即引导读关系式。

  在这个环节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说说量物体时什么时候用克做单位,什么时候用千克做单位。

  第四层:感受千克的日常应用。

  这是一个关于年“体重”的游戏,旨在让学生感受千克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开始先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这里不排除有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斤的,师要引导其把斤数按2斤等于1千克的换算关系换算成千克,并告诉其这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然后让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同桌的体重。结合书中的练习,安

  排了认体重秤的内容,利用课件来学习认体重秤,本环节结束。

  3、实际应用,加深理解。

  在这个环节,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结合书中练习,我设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与一体的6个习题,包括填空、连线、选择、判断和趣味故事等内容。这样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

  4、全课总结,课外实践。

  教师以“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的问题,让学生说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然后出示“想一想”题:1千克的铁和1000克的棉花谁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七、说板书设计

  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所以把它写在黑板的中间。我这样板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重点难点更加突出。

  附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gkg1千克=1000克

  看

  掂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数学的关键,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以及本堂课的任务,学生将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他们会经历观察、实践、估计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用质量单位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在与同伴合作中解决质量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都将得以培养。

篇九: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精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分析本课教材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新教材又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道德分析,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过程与方法: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以及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和组成。

  难点:建立数位的概念。

  四、教法: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我的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谈话和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五、学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本节课中学生所用的方法是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两种方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学生自备练习本。

  七、教学设想:

  (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我在课前复习中,先让学生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再让学生说说对于刚才说到的这些数,你知道些什么?然后由“鸟巢体育馆能容纳多少人”在学生脑海中进行引入大数的映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懂了的,我们就不必再教了。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我们就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比如126的组成,学生在观看拨数的过程之后,自然就知道了。还有在师生共同数出1000个字、1000根小棒后,我让学生说说你对1000了解了些什么?

  (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1、用多媒体教学是个很好的选择,给学生展示小正方体,以小组为单位数。经历一个一个数的、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几的数数过程,使学生感知并体验1000以内数的形成。

  2、还可以借助计数器教学,师在计数器上拨动小珠,让学生知道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加深印象。

  3、在计数器上拨入304,然后师拨学生数。这些数数的方法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感悟,自己总结出来的。

  4、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写数的过程中,教授读数的方法,并强调写数是数字,二读数是汉字。

  (三)、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的概念。

  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动口数、说、合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起1000以内数的概念。例如:数的组成。让学生在练习部分说一说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脱离实物,看数说数的组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让学生获得扎实透彻的概念。

  (四)、适时给予学生鼓励。

  (五)、能力训练。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关键词,引导学生***思考,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达到掌握重点的目的。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在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可以十个十个的数,还了可以一百一百的数。并且再次强调读数和写数的区分。

  八、板书设计:

  九、布置作业。

  观察生活中的较大的数字,记录下来,下节课拿来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课本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00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见教材P67-68页)。

  2、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新课标也指出要在教学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这部分教材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课题之一、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在现有基础方面: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以及家长的一些教学,部分学生对1000以内的数已十分熟悉。在学习动力方面:二年级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自觉性很差,动力明显不足,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时间不长,他们思考、观察、表达、练习、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2、学法指导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以下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会分析、综合、整理。

  三、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小学生能说出各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位数字的意义;结合显示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的意义,能认、读、写数;结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

  ②经历实验、证明、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③能结合实际估计1000以内的数,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本课知识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二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动手操作,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教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时,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一摆、弄一弄,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学习。

  2、寓学于乐,逐步提高。

  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感到,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情绪低落或郁闷时,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计数单位千和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虽然很多小朋友都会1000以内的数,但是他们还不明白计数单位十、百、千这样抽象的概念。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a在教学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千时,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的组成,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教学时可利用“小精灵明明”引出问题“怎样数更大的数”,引导学生动手试一试。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一个一个地数,10个小正方体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从而认识计数单位“千”,进而发现“十”“百”“千”等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b在教学数数方法时,可放手由学生自主地数小正方体。为了让学生感悟到数数的方法很多,可以一个一个数、一十一十数、一百一百数,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情境,感悟到数较大的数也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的意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数数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估计1000以内的数,初步发展数感.

  首先读一些大数,再感受一下大数,在头脑中有一个估计的初步标准。

  四、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为新授课,具体步骤如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导入:师:各位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

  生:喜欢(或不喜欢)

  师:那你们为什么不喜欢呢?

  生:因为他有72变等

  生:大家都知道孙悟空很聪明,今天,他就大家带来一个难题,你们有信心接受他的挑战吗?

  生:敢

  (我以聪明的孙悟空来考考大家为导言,来提高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作准备)

  2、深入探讨,揭示课题

  师:那在接受孙悟空挑战之前,老师要先考考大家!这里有几个小方块啊?(出示***片)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出示板书110个一10)这是不是太简单了啊!这只是一个热身,接下来才是高难度(出示***片)这里有几个方块啊?

  生:

  师:(出示板书110个十

  100)好,你们已经通过了老师的考验,可以接受孙悟空的挑战!(出示***片)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速度要快、数量要准、而且要让人一听就就明白!先在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

  生:分组讨论

  师:时间到有,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自己小组的结果?

  生:①100*10就是1000个方块②一百一百的数

  师:(出示板书110个百1000)哦,你们是一百一百的数数。

  师:(110个一1010个十10010个百1000)看着这些数字你有什么发现?

  生:①十个一百是一千②每个数字后面加个0就是后一个数③其他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有了这么伟大的发现。

  (循序渐进是教学计数单位的主要方法,并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自己思考、自己产生矛盾,最后自己解决,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知识巩固与延伸

  师:谁知道老师是是大学年级的学生了啊?

  生:大三

  师:大三了,老师在大学里已经有987天了,如果今天过了,还剩几天啊?

  生:988天

  师:是的,现在老师在日历上面划掉一天你们就帮老师加一天,现在开始

  生:988、989、990……

  师:我们再来一边,速度快一点

  生:大家一起数

  师:开火车,数数

  生:(三组)

  师:如果老师想过的快一点,10天10天的过,谁来数

  生:998、100师:(开火车在玩几组)50、60一隔的数

  生:

  师:(出示***片)这是我国2023奥运会的倒计时,如果还有1000天,过完今天还有几天?

  生:999天

  师:让我们一起数到982天

  生:999、998……

  师:(开火车)

  生:(三组)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下面两到题目,写在作业本上①写出856后面5个数②写出652前面5个数

  生:

  师:将写好的本子投影

  生:展示

  师:现在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每一位小朋友做一回小司机,给空格编编号!并写在本子上!

  生:展示(多种答案)

  (在数大数时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一个事例化抽象为具体,再由具体到抽象,在掌握顺数的同时还要会倒数,我以奥运会道计时为背景来教学,同时自己摸索其他更多的数数方法。还设计了一系列的"情感培养和开放式的练习。)

  4、总结课堂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

  生:我会数1000以内的数了,其他……

  一、说教材

  这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鸟巢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习、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奥运福娃带来的挑战,让他们在挑战中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三、说学法

  从学法来说,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我先让小组成员***思考,然后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动手操作。然后是小组议一议的活动,老师先引导学生: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各抒己见,共同促进。组与组之间也有交流。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四、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猜一猜

  课件出示鸟巢体育馆***片,引导学生:猜猜看,这儿可坐多少人?意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意识和能力。并由此导入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活动二:数一数

  活动前,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挑战情境:小朋友,福娃带来了一些题目,小朋友每答对一道题,就可以得到一个福娃,全部完成,将得到一组福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接下来学生满怀信心地进入数小棒的活动。

  (1)数老师手中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明确"10个一是十";

  (2)数一小捆的小棒:十根十根地数,明确"10个十是一百";复习已有旧知

  (3)小组合作数更多的小棒。

  晶晶带来挑战:怎样数更大的数?

  数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每盘大约多少根?

  学生自由猜测后,老师问:怎样能准确地知道小棒的根数?学生将自发地要求数。老师把小棒和橡皮筋分给各组,请小组合作数一数,并提出数的要求:

  (一)数的速度要快;

  (二)数的数量要准;

  (三)数出的小棒要捆扎好,让别人很快就能看明白。

  出示要求后,不是马上让他们数,而让他们先***思考:该怎样数?再组内讨论:我们组怎样数?统一意见,达成共识。然后组内一起动手数小棒。

  数完后,分小组汇报:你们组有多少根?怎样数的?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这时,将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数法:可能有10根一小捆,10小捆扎成一大捆的;也可能有20根一小捆的,或50根捆的,两小捆捆成一捆的等等。

  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么多的数法中,你最喜欢哪种,说说你的理由。并说一说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这样从感知入手,注意了数和形的结合学生很自然地得出:10个一百是一千。这部分是重点知识。

  学生在紧张有趣的数小棒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将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整个活动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活动三:指千在计数器上的位置

  这样,在已有体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相邻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让生指具体位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再让生用手写一下如何写一千。

  活动四、感受“一千”:

  看一看,摸一摸,感受100页纸的厚度,并用手势演示一下;根据100页纸的厚度估计200页,400页纸的厚度,同桌、小组同学进行验证;估计1000页纸的厚度,师出示1000页纸,比一比谁估计的准确;

  接着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纸教育。

  活动五、出示卡片199,它后面的数字是谁?师详细讲解,为何是200,接着问生209后面是?

  你能接着数吗?

  89--189--379--699--509--999--

  接近整十、整百拐弯处数的数法是学生数数中的难点,这一活动是为突破难点而设计的。

  活动六

  (1)填一填。

  10个1是10里面有个110个10是100里面有个110个百是1000里面有个10(2)数一数。

  从198数到206从985数到100这里,让学生找同伴互数,再个别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2、填一填:----、---、800、--、--

  这是一个开放性练习,学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或百个百个地数……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也可以反过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数,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给予充分肯定,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的意识。)

  3、出示***片

  最后进入总结的环节: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顺利完成挑战,同学也得到福娃(课件出示福娃***片)恭喜你们!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一、说教材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四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之上,数的延伸和扩展。因为1000和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亲自操作数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

  2、在巩固“个”“十”“百”等计数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认识计数单位“千”,感受大数的意义。

  3、准确认读写千以内的数。

  过程方法:

  1、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结合现实材料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渐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与态度:

  1、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意识和估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在本课设计中,我主要采用实践探究法、问题情境法。本课要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设计教学,努力促进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通过一根一根的数,十根十根的数,明确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为学习一千做好了铺垫。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学生在因猜测、产生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质疑、探索。通过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一步一步解决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给学生

  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交流、质疑、互动,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成功体验。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在现有基础方面: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部分学生对1000以内的数也有所熟悉。

  在学习动力方面:二年级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自觉性很差,动力明显不足,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能力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时间不长,他们思考、观察、表达、练习、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2、学法指导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以下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会分析、综合、整理。

  四、教学程序设计

  关于本课的教学过程,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本环节通过数数练习,明确一百以内数的顺序,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进一步巩固十个一是十,十个十一百。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个小组准备100~120根不等的小棒,先让学生估一估,在合作数一数本小组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数完之后,引导学生看一看如何摆一摆、捆一捆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小组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从而引发学生对数位的探究。

  3、实践操作,质疑突破:

  本环节让学生实践操作,明确十个十是一百,学生在动手数数,通过摆放数位盒,一次又一次经历满十进一的数数过程,初步理解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而且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建立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在数数的过程中,自然安排写数,读数以及数的组成,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4、贴近生活,应用新知:

  本环节通过灯片展示校园生活中的数据,如“本班捐款352元,全校共有825名男生等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品尝求知过程的愉悦同时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五、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一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一、说教材

  1、教材解析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起始部分,是以学生原有认知“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为基础的数的概念的教学。它不仅是大数读写、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学生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掌握的不好,将直接影响后面的学习。

  2、教材目的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能在实际数数的过程中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千”和数位“千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数的产生和作用。

  2.通过探索、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的组成,进而发现“十”、“百”、“千”等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认识计数单位“千”,渗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难点是接近整十、整百数的数法。

  二、说教法

  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针对二年级小学生年纪小,直观思维强,抽象思维弱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注重将数与形相结合,帮助学生突破对大数的具体认识。在“数立

  方体”活动中,学生通过观看具体形象,在脑海中清楚的认识计数单位,并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说学法

  亲自动手尝试过,记忆才深刻。为了让学生学会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法,我采用尝试法教学,多次让学生尝试拨珠,数数,小组合作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尝试中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正确数数,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说教具准备

  计数器,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个计数器学具。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收集了生活中的千以内数据,谁能来说说你收集的数据?

  生汇报好后,课件出示教师收集的各种数据。

  2、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举行数数比赛,请同学们做好准备!不过,比赛的时候要注意听清楚数数的要求,看哪个小组数的又对又快!

  (1)一个一个的数,从86数到95;

  (2)五个五个的数,从30数到80;

  (3)十个十个的数,从10数到100。

  3、师:刚才同学们数得很好。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现在用我们学过的知识看一看,数一数,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课件演示:小正方体一个一个,一十一十,一百一百地出现)

  师: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小结:数量少:一个一个一十一十的数一百一百的数数量多:一千一千的数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1、认识计数器(课件示一个大的计数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学习数较大的数时要用上计数器。认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数数

  (1)一百一百地数

  从172数到972,怎么数?(学生尝试,汇报,教师用计数器示范数,学生再练习边拨珠边数)

  (2)十个十个的数

  从420数到500,怎么数?(学生尝试边拨珠边数,汇报,)

  (2)一个一个的数

  从198数到206,怎么数?(教师带着拨,再让学生***拨,数。指名拨数,怎么拨的)

  从985数到1000(学生两人小组借助计数器数,汇报,集体数)

  说明:接近整百、整千拐弯处的数如何数,是数数的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借助计数器边拨边数,降低难度,和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相互学习突破。

  3、感知一千

  (1)师:999再拨一个珠子是多少?1000里面有多少个一百?多少个一百是一千?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2)课件示一与一千的***例比较,学生直观的感受一千是很大的数。

  (3)师:计数器上的1000是怎样表示的?为什么一个珠子就能表示1000?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的就是1000以内的数(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师:小朋友们真棒!会数1000以内的数了!可是,我数到下面这些数的时侯,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数?你们能帮帮我吗?

  1、一个一个的接着往下数:

  (1)数出69后面的5个数;数出99后面的5个数。

  (2)数出189后面的5个数;数出199后面的5个数。

  (3)数出609后面的5个数;数出995后面的5个数。

  (接近整十、整百拐弯处数的数法是学生数数中的难点,这一活动是为突破难点而设计的。这里,我让学生找同伴互数,再个别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3、身边的数学

  随着国家的强盛,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退休教师李老师的工资1990年每个月只有236元,2000年每个月是853元,2005年每个月是1850元,2023年退休时达到每个月3045元。

  3、想一想,可以怎样数?

  ____、_____、800、____、____。

  (这是一个开放性练习,学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或百个百个地数……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也可以反过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数,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给予充分肯定,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的意识。)

  (四)全课小结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板书设计:

  千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一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百是一千

  一、说教材

  (一)说知识地位、学情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出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小学阶段对自然数的认识分

  为四个阶段,一是一年级上册的《20以内数的认识》,二是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阶段就是我今天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第四阶段是第二学段四年级学习的《大数的认识》,把自然数的认识扩充到亿几以上;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并且理解了个、十、百这三个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行了,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步遇见比100大的数,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感知,但对“百”以上的计数单位并不清楚,对较大数缺乏理性认知,此阶段通过系统学习是培养儿童数感的最佳时机。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继续探索计数单位“万”的重要基础,对培养和发展数感至关重要。

  (二)教材编排

  人教版教材对这节课的安排呈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呈现单元主题***,主要意***是让学生感知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比100大的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层次是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回顾,同时唤起同学们回忆数数的方法。第三层次是通过数形结合直观演示的方式呈现计数单位“千”,明确10个一百是一千。同时通过比较了解“十进制”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知识地位、学情和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体验)比100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经历数数的过程,能合理选择数数和计数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

  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规范操作、积极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

  教学难点:通过对不同计数单位比较,初步认识“十进制”的意义。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过程

  设计好的一节课总归属于计划,这个计划的执行需要科学有效的教学过程。全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导入

  采用情境导入,两张孩子们自己做早操的***片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感受比100大的数的存在。

  (二)新授

  新授环节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通过简单的操作回顾已有的三个计数单位,二是提出数一杯红豆的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谈论出一百一百地数的方法,进行操作。新授环节的这两个阶段循循善诱、水到渠成的帮助学生构建计数单位“千”,以及了解“十进制”。

  (三)练习巩固

  (四)总结拓展

  总结拓展环节是升华数学思想,形成数学智慧的重要教学阶段,我通过“温故知新”四个字进行首尾呼应,引导学生把这节课的知识梳理一遍,提炼自己的收获。通过开放性的:你还想指导什么?引起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不断追寻。

  一、说教材:

  《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这单元的第一小节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又是万以内的数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而且这个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安排四个例题、四课时来达成《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目标。

  例1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的组成,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例2和例3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每个数的组成。例4是让学生认识算盘,能用算盘帮助数数和计数。然后是练习十六。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定为例1,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知道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数1000以内的数。对于这一部份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是这样阐述的: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依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作用。

  2、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体会十进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结合现实材料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逐渐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人交流、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会数1000以内的数,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难点:

  1、“拐弯处”的数法。

  2、1000以内数感的建立。

  如何突破重难点: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计数器演示,突破难点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听别人说起过比100大的数,自己也从书上、电视上听说过,所以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在他们的脑海里却没有数感。还发现学生会按照100以内的数数方法数1000以内的数,有不错的数数能力,但“拐弯处”的数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学生对于生活中估计事物数量的多少时大多都凭着感觉乱猜。所以,为突破重难点,关键要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一

  般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借助直观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架起一座认知桥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准备的学具有:计数器。

  三、说教法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说学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虽然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能力弱,但我们还是要舍得放手,由扶到放,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为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新课标,我设计了以下4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下面我就这四个环节说一说。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首先以挑战灰太狼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一个一个地数,从36数到50。

  (2)2个2个地数,从14数到30。

  (3)5个5个地数,从20数到50。

  (4)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然后小结: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法。

  这样的设计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回忆数数的方法,感受数数方法的多样性,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充分准备。我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来导入新课。然后出示体育馆主题***说一说画面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学生观察主题***,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也使学生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大约5分钟。

  第二环节: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首先利用课件依次出示零散放置的10个、100个小正方体,先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再说一说要知道到底有多少,你准备怎么数?小组讨论自由汇报

  课件演示: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同时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出示一个大正方体,估一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又该怎样数呢?(这时候我会引导学生一百一百

  地数)课件演示。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同时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这时向学生介绍“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个

  十、百一样,也是一个计数单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

  我知道了,当物体个数不太多时,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地数;当数更大的数时,可以____________地数。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数小正方体,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直观地建立“千”的概念。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自己发现数数的方法并总结规律。

  2、探究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

  接下来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课件,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汇报

  让学生说出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可以从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一百是一千进行观察得出结果。

  3、认识计数器上的千

  先提出问题在356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首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计数器,提出操作要求:

  同桌两人合作,看哪桌拨得又快又准?教师巡视全班各小组的拨珠子情况。然后老师手拿计数器演示,重点引导学生数“拐弯处”的数。课件演示从359数到360让学生边看边数。

  这样的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进一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

  间的十进关系,接近整百、整千的“拐弯处”的数数这一难点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本环节我充分利用了课件直观演示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大约需要20分钟。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数数方面内容的练习。首先完成p75的“做一做”。

  接下来设计了青蛙跳台阶(一步台阶代表一个数)的游戏来进行数数练习。

  这些练习题我都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非常直观,形象。最后我让学生估一估我校有多少学生?。(学生任意估,提供每班约20人,有5个班的信息,最后教师指出准确人数:100人。)

  这样设计的练习,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提升学习的成就感,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2分钟第四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汇报自己一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回归生活加强对数的体验。大约需要3分钟。

  六、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是

  (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由于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而且是比较抽象的概括,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并且把10写成了红色,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相关热词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加减法 下册 二年级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