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2020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珍惜粮食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1-10-10 00:20:07 浏览:

 0 2020 年 秋季开学第一课珍惜粮食心得体会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生活虽然富裕了,但是这个传统不能丢。开学第一课要从珍惜粮食开始,在校园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具有“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节约粮食意识要从“小”培养。“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节俭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家长要以身作则,杜绝浪费,对孩子一些浪费的苗头,及时进行纠正。学校要把珍惜粮食的主题教育贯穿在日常教学的点滴中,通过班会、主题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节约粮食教育要从“实”入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诗句几乎人人学过,但如今生活好了,青少年却很难对爱粮节粮形成直观、全方位的认识。要真正让孩子学会珍惜他人劳动成果,把爱惜粮食贯彻到行动中,教育应该从实践出发,上好劳动课,多让孩子体验种粮的辛苦,让他们在劳动中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改变浪费习惯要多出“巧”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让浪费惯了的同学变成“光盘侠”,学校要多动脑筋,多出巧招加以引导。

 勤俭节约丰“家资”。中国人好面子、重人情、讲排场,为了满足部分人的虚荣心、攀比心,出现了“面子消费”“高档消费”“炫富消费”等浪费行为,这与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中国人民依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走过了缺衣少粮的岁月,在一代代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接续奋斗中,实现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物资的满足。“小米粒”中蕴含着“大民生”。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对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若每个“小家”都能逃离“挥霍主义”“消费主义”的怪圈,避免“顿顿有余”的“舌尖上的浪费”,那么社会主义这个“大家”才能日益兴旺发达,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赢得主动。

  克己奉公浓“家味”。“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正作风、纠“四风”,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让“过度”变为“适度”,以刚性的制度约束狠刹浪费之风,坚决清理整顿“舌尖上的浪费”“酒桌上的应酬”等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生活方式。山珍海味再鲜美,也吃不出人间至味——家的味道,厨房中跳动着的火苗和升腾的蒸汽,烟火气中洋溢着的都是家庭的幸福和满足。我们要向“剩宴”说“不”,发扬传播好涵养的“家”文化。

 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家之宝”。《中小学生守则》中就有勤俭节约护家园的规定:不比吃喝穿戴,节粮节水节电。开学第一课学会珍惜粮食,养成节约习惯,我们一定能建成节约型社会,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秋季 一课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