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 2022-04-08 10:28:55 浏览: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使用已经普及到每个人的手中。且不说人人都拿着手机成为低头族,单说手机传递给每个人的信息,斑驳复杂,就会为社会的价值导向埋下隐患。作为媒体人如何用好它们,向人民群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应该重视和关注的。本文就以众多片种中手法最真实的纪录片为例,谈一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纪录片;公信力;中国故事;传统节日;传承者

我们都知道,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素材,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在娱乐至死、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中,当一部影片被称之为纪录片,那它的公信力和可信度一定是极高的,这使得我们在正确价值观引导的起初,就有了天然优势,纪录片不需要讨论真伪和虚构。其次,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数不胜数的名人传迹,传统美德流传至今。虽然时间已经过去,我们无法纪录,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依然在現代人的身上熠熠生辉。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找到中国传统美德的传承者,这个人或许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人,需要媒体人深入生活去挖掘题材,用纪录片的形式传承和展现出来。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更要用纪录片讲中国好故事。

有了好的传播载体,有了好的故事选题,我们需要考虑,需要用心斟酌的,就是如何把故事讲精彩,讲透彻,讲得引人入胜。首先是对选题的把握,我们确定了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后,就需要对选题进行筛选和剖析。围绕主人公的事件当中,有贴近主题的点,必定也有和主题不相关的事,只有抓住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事件才是关键。筛选出贴合主题的事件之后,还要挑选出一到两件最能突出人物形象、最能体现主旨的事件,着重展现。在事件筛选与处理的过程当中,要避免摄制组主观因素的加入,把自己当作是一个记录者和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

那么应该如何筛选事件,架构故事走向呢?我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自然的馈赠”为例进行讲解。《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中心主旨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旨在唤醒人们对食物的认知和尊重,对劳动者的敬畏和理解。那么它是如何讲故事的呢?

经过长期复杂的选题之后,摄制组并没有一开始就拍摄劳动者在田中干活,介绍农作物生长和农民的不易,更不是讲述某种食物多么可贵和难得,多么的好吃,而是对环境和地点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讲的是主人公卓玛是一个以采松茸卖松茸为生的人。这就是讲故事的第一点,提出主人公的诉求和需要。卓玛需要钱,而作为一个采松茸的人,直接需要就是松茸。这样的安排,有助于让观众快速了解主人公,增强代入感,拉近和故事之间的距离。

了解主人公的需求,人们就等于认识了这个人,知道了她的想法。之后,紧跟着的就是卓玛采到了松茸。和我们所想不同的是,她并不是采到了一朵品质非常优秀、价格很好的松茸。恰恰相反,采到的是一朵伞盖打开,品质很差的松茸。这是故事架构的第二点,寻找困难。在人们得知了主人公的诉求后,就想知道主人公如何达成愿望。之所以,很多人无法完整地看完片子,大部分原因在于,主人公在达成愿望的道路上太过顺利,没有坎坷和挫折,反而显得不真实,没有看下去的欲望。所以第二点寻找困难,其实就是引发观众的共鸣,让观众了解到,主人公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会有困难。这样,就会跟着故事看下去,想知道,卓玛的困难解决了吗?是如何解决的?

于是观众带着紧张的心情,迫切地想看到接下来情节的愿望,就是第三点,寻找帮助。帮助不一定是人力、物力、财力。像卓玛的帮助,是一场雨。雨后,松茸长势迅猛,而且鲜美,成为了卓玛的助力。而在寻找帮助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困难。为了生存,为了酬劳,遇到的诸多困难,松茸品质不好只是其一,同行的竞争、天气的影响、帮助自己采松茸的母亲身体不好等等,诸多因素都成为获取需求的阻碍。而卓玛需要做的,就一个接着一个的遇到困难,解决困难,最后获得需求。

故事的架构简单的说,其实就是三点:寻找需求,遭遇困难,得到帮助。这样的结构有助于观众,带着一颗时时迫切求知的心,跟着镜头一直走下去。而我们的主旨,也在这样的故事脉络中,逐渐体会出来。或许我们并没有直接讲述,松茸如何宝贵珍稀,卓玛又是如何伟大。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采松茸人,历经磨难,最终迎来收获。潜移默化中,就让观众感受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韵味。

把故事讲好看似容易,但实践起来却需要很多磨砺。人们之所以喜欢看故事,很多时候就是在欣赏挫败。每个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自己遭受着磨难,哪来的心情看媒体里那些一帆风顺,直接走向成功的大人物。更多的是想看到那些和自己一样,遭受着磨难,挣扎着,艰难成功的人。这些人是自己的真实写照,参照他们鼓励自己,这样的故事才是走心的好故事。

讲故事同时也是表述情感,而不是信息的堆积。情感一定蕴含在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当中,而不是一句句平铺直叙,没有任何情感的人物生平介绍,或者物品的历史概述是淡而无味的。

有了好的主题,筛选好的事件,组织有趣的架构,然后在人们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时,恰到好处的提供信息解释。这样拍出的画面,才是观众愿意看下去的,并随之心动的好故事。当然除此之外,以纪录片做故事表达时,解说词的文稿,后期画面的剪辑和配音,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两年,中央文明办下发关于“过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媒体人,我们围绕“中国人过中国节”这一主题,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为了突出节日的浓厚氛围,我们用纪录片的形式做了一期“情浓端午”的节目,让观众体味到流传上千年的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如何用纪录片去展现端午节这样一个传统节日?还能让受众喜欢看?怎样把端午节过好、过得有意义?

在策划这个选题的时候,我选取了几个点,将端午节从几个层面进行展现:第一个是生存的维系。我选择了一个卖荷包的商贩,他下岗后从母亲那里学到了这门手艺,就凭着这个手艺,他在端午节期间就能赚到几千元的收入,用来维持全年的生计。每年他都要推出新的花样,吸引市民前来购买,端午节对他来说就是一年生活的希望。

第二个是餐桌上的变化。民以食为天,中国传统的节日都离不开吃,端午节食谱中的主角当属粽子。我在农村选了一个有九口之家三代同堂的人家,以前因为贫穷,家里人口多,老俩口没吃过粽子。现在条件好了,家里盖起了宽敞的大瓦房,生活也越来越好,端午节也过得象模象样了。祖孙三代其乐融融,一个个粽子传递的不仅是过节全家团聚的喜悦,同时也内含着一种亲情。当粽子包好,经过两个小时的蒸煮,粽叶和糯米的清香就飘满了整个小院,热气腾腾的粽子象征着富足和美满。

第三个是健康平安。我们祖先善于观天识地,顺乎规律地生活,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形成了天文和历法。而端午节文化的真正涵义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因为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是天地之气阴阳转化的过渡点,从这个节日之后阴气从初生到极盛,所以又叫天中节。我们借助这个节日,策划了一个自己动手做香囊,配以银翘、独活、当归等十味中草药,组织大家一起编制端午香囊,将健康送给大家,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也介绍给观众,所以端午节又寓意着养生的重要性。

第四个是民风民俗。自古以来,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人们开始吃粽子、煮鸡蛋、给孩子缠五彩线,还采来艾蒿和菖蒲扎成束后悬于门前,有的地方还赛龙舟,办诗会。尤其是“纪念屈原”的民间传说,为端午节增添了强大的文化内涵。端午节那天,由我们电视台参与并策划的“祭祀屈原,爱我中华”民俗文化活动在中华万姓宗祠举行,借此机会,我们也向全市人民发出倡导并启动了“过我们自己的节日”文化系列活动,也就是每个传统节日,将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共同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期以端午节为主题做的节目,由于前期策划周密,选取不同的角度,通过几个小故事、小片断让受众明白端午节的由来以及文化内涵,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底蕴富足。我们生活当中,没有空洞的道理,而是处处充满了人文情节,看了让观众感到非常亲切,使传统节日也能用纪录片显示得如此精彩,如此深刻,深受观众喜爱。

作为媒体人,我们还做不到让每一个人不沉迷于网络,不做低头族。但是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到,我们传递出去的每一条信息,每一种价值观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有益的。因此,用纪录片讲中国好故事,重要的是要讲好,讲得精彩,让人们主动了解参与到故事中未,这样才能称之为一名合格的媒体工作者,一个会讲故事中国人。

相关热词搜索: 纪录片 中国 讲好 故事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