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关于推行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责任分工方案(6篇)

发布时间: 2024-02-21 11:32:02 浏览:

篇一:关于推行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责任分工方案

  

  研究与探讨基层党建如何引领社区治理摘要: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需求为根本立足点,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不断探索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本文在了解了各地在城乡社区党建引领、共治共建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和先进做法,并围绕相关问题开展了讨论研究。关键词:基层党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共治共建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立足时代新方位、是让生活更美好、人民更幸福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各省市均出台文件,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共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一、其他城市的主要经验做法坚持党建引领是根本保证,在城乡社区治理中都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组织有机联接驻地单位、物业管理、商圈企业等社会力量,整合多方资源,推进共治共建,实现了“从有求必应,到一呼百应”。(一)推动党建领航以合肥滨湖世纪社区为例,成立的社区党委实现了区域全覆盖,横向由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延伸到红色帮客(骨干党员),纵向覆盖驻地单位党组织、商圈党委、网格党支部、网上党支部,织密党组织这张网,强化“党建+治理”。实行党建联盟。社区成立党建共同体,涵盖42家驻地单位党组织。又如厦门曾厝垵发动商家党员成立经营者联合党支部,对沿街商铺进行“党员示范店”“支部推荐放心店”评选,亮身份,带动诚信经营。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中单独设置针对社区工作者的岗位,畅通优秀社区工作者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渠道。对社区的考核。如厦门市思明区建立了统一的优秀社区考核评价体系,分为正向指标、负向指标和个性化指标与绩效考核奖挂钩。通过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奖优罚劣,形成导向。(三)引进枢纽型社会组织提供综合运营服务例如成都和美社区打破政府“大包办”的传统模式,引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对社区进行综合化运营服务,在孵化培育社会组织方面尤其值得借鉴。前期由居民申报项目,社区和枢纽型社会组织共同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三个月试运行期的居民满意度达90%以上的项目方可化为商业运作,且按照市场价50%—70%定价,收入的10%纳入社区公益基金,既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又提升社区造血功能,实现社区治理良性循环。■

  赵会娟上级部门的各类评比、检查,导致社区主责主业社务开展较少,居民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宿感。二是社区工作人员待遇低、不稳定。社区两委成员工资标准,社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工资分别为郑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的2.2倍、2倍,没有绩效考核工资和年终奖。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更低,且没有配套的晋升机制,许多人只是将社区工作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临时踏板,人员流动快,留不住人才。三是治理模式单一。绝大多数社区都拥有居民服务类、兴趣类或互助类社会组织,但几乎没有自己的专业社工机构,且多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进第三方服务,对政府财政的依赖度过高,缺乏自我造血功能,缺乏对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共建共治作用发挥不充分。四是居民参与度不高。当前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要还是社区两委、社区工作者等,多数居民对社区事务不关心、不支持,缺乏社区归属感,导致社区治理的“内驱力”不足。(四)发动居民自治是关键所在除了政府政策、人财物支持外,更重要是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激发了内在动力。一是多渠道筹资,实现“钱”的可持续。例如:成都市清水河社区的“1元公益金”,采取机关带头、党员捐赠多元筹措,党员自愿多交“1元党费,上不封顶”。二是培育自治组织,实现“人”的可持续。引导居民成立自治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方面各有亮点。作为社区与居民的桥梁与纽带,宣传社区政策、收集居民问题,协助做好群众服务工作。二、当前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随着社区建设发展的快速推进、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与其他地区相比,社区治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创新任务比较繁重。一是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目前,社区都承担了大量政府交办的行政性事务,除劳保、计生、民政等业务外,还需要上报各种台账、报表,迎接三、方法和措施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需求为根本立足点,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不断探索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创新、主动作为,率先试点“大社区、全服务”社区治理模式,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一极多元共享”的“商都模式”,以区域党建为引领、以多元服务为支撑,形成社会广泛参与、大众共享发展成果的良好效应。(一)强化顶层设计,厘清社区治理“脉络”(1)乘势借力,成立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把分散在多部门的职能统筹起来,发挥牵头总揽作用,科学谋篇布局。在人员配置、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方面,参考成都各区做法,从原来负责社区工作的部门及街道抽调优秀人才担任专职工作人员,设立综合科、社区(二)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是重要手段在社区治理中,成都、合肥、厦门三地都十分重视社区工作者的培养与职业发展,对个人及社区也制定了明确的考核办法。在对个人的激励方面和职业发展及晋升空间方面,三地规定或鼓励中国军转民74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研究与探讨发展科、社区治理科和改革统筹科。(2)完善制度,强化政策支持。借鉴成都市“1+6+N”配套文件和合肥市“1+8”系列文件,结合东区实际,从区级层面制定统领性文件,并分别就基层党建、社区治理、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服务、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组织管理、薪酬体系、考核机制等方面制定详细的配套文件,为创新社区治理提供政策支持,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3)建立科学考评体系。一是参考厦门市思明区,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社区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提拔晋升、薪酬待遇挂钩,以此调动积极性、激发主动性。二是参考成都、合肥两地做法,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及岗位薪酬体系,提高具有社会工作师资格的职称工资;在事业单位招考中,对符合条件的社区工作者给予加分,或设置只能由社区工作者报考的岗位,多措并举稳定人心、留住人才。(二)突出党建引领,增强社区治理“软实力”(1)完善“一核多元、共驻共建”机制。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城乡治理体系,按照《郑东新区“基层党建规范年”实施方案》,推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的建设,扩大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互联网、物业、楼栋等领域党建覆盖,形成横向渗透、纵向延伸、整体辐射的基层党组织网络。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机构及社会组织多方协调机制,动员驻区机关、企业、学校参与社区建设,推动多元协商与共治,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2)发挥党员“头雁”作用。党组织要带领社区治理,必须发挥党员“神经元”的作用。要善于发现、凝聚爱社区、有公心、懂治理的本土人才队伍,通过树立“社区明星党员”等措施优先发挥退休老党员、热心党员作用,把群众的急事、难事反映至党组织,群策群议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实现“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三)推进居民自治,激发社区治理“内驱力”(1)去行政化,让社区轻装上阵服务居民。在三地考察中,我们发现成都、厦门两地都将行政事务交由党群服务中心(或社区工作站)办理,社区居委会完全自治,专心做好群众服务工作。建议厘清街道和居委会的权责边界,实行社区服务准入制度,推进政居分离,探索党支部领导下的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让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有更多的人力、时间做好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逐步构建“基本服务政府兜底、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专业服务市场为主”的新格局。(2)以需求为导向,逐步引导居民参与自治。一是提高社区认同感。围绕居民需求做谋划,优先从美化改善居住环境,服务老人、儿童、困难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切入,解决一个至多个社区公共议题,把社区工作做到居民心坎上,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二是培养主人翁意识。借助端午、中秋、冬至等传统文化节日,开展亲民互动活动,营造社区大家庭氛围;甚至可参考厦门镇海社区将活动场所钥匙交由居民保管,邀请居民开展讲座、帮扶活动等,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归属感。三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时间银行”“爱心银行”等激励机制,居民参与社区服务采取积分制,积分可用来兑换礼品或抵扣社区有偿服务费用,通过物质或精神奖励激发更多居民参与治理,形成居民自我服务长效机制。(3)因地制宜,实现“一村一特色,一居一品牌”。目前东区新建回迁安置小区较多,还有商品房小区和个别老旧小区,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突出文化引领,打造特色街区、特色楼栋。新建回迁安置小区硬件设施好、场地面积大,且居民间熟络、对公共事务关心,建议社区注重文明传承和文化延续,可通过举办民俗活动凝聚人心、留住乡愁,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气;同时,可利用良好的基础设施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探索新型社区服务模式。商品房小区基础设施好、人员构成多元,但普遍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可利用优质设施、环境,积极联合物业开展公益活动、做好社区服务,培育新时代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区精神。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相对陈旧、老年人多,可以通过老旧院落改造、背街小巷治理等措施改善人居环境,做好做优养老及公共服务。(四)探索社会共建,提高社区治理“造血”功能(1)引导设立社区发展基金。挖掘在地资源,通过共同购买、社区互动、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捐赠、企业冠名等多种方式建立社区公益微基金,鼓励社区培育的社会组织开展低偿服务,将部分盈利捐赠给社区公益微基金。条件成熟的社区要探索设立社区基金会,支持社区内各种组织合作,动员辖区社会资源深度持续参与社区治理。政府加强引导,为社区发展基金的注册、规范化运行等提供支持,形成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生态价值链。(2)引进枢纽型社会组织。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指经政府部门认定的,通过健全的组织系统和有效的服务支持,实现同类型、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协调指导、合作发展、自治自律、集约服务的联合性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服务方面,建议引进枢纽型社会组织,由枢纽型社会组织根据居民需求,孵化培育其他低偿服务项目,不仅部分收益可反哺于社区建设,还在满足居民生活服务需求等方面弥补政府福利空白。(3)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一是组建公益组织。发动辖区机关、企业、物业、民警、商家、学校等单位和志愿者共同成立公益组织,结合自身职业,定期到社区开展健康知识、法律知识、技能培训等免费讲座,承担社区部分公益活动。二是引导企业、志愿者开展公益、低偿服务。挖掘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提供免费场地,发动辖区服务行业定期开展半公益活动。完善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务积分兑换制度和信用体系,激发志愿者(尤其是退休老党员、大学生、业主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Z(作者单位:中共天水市麦积区委党校)作者简介:赵会娟,生于1982年,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党建。75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二:关于推行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责任分工方案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镇街"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X委办〔X〕8号)、《关于印发X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区委办发[X]34号)等有关精神,结合街道实际,进一步理顺社会治理体系,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省、市、区有关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总体部署,围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要求,着力构建以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为枢纽,"四个平台"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基层网格一体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运用为支撑的体制新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便民高效、集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

  (二)具体目标

  1、完善基层全科网格,整合资源,理顺基层社会治理脉络;

  2、推进"四个平台"及可视化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建设,理顺社会治理组织指挥体系;

  3、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完善运行机制,全力提升集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社会治理水平,全面建立运行保障制度并实现有效运转。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二、工作措施

  (一)建设组织架构

  以坚持纵向贯通、横向到边、联合协同为主要方向,组建新街街道社会治理体系组织架构。分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实体化运作的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第二层级为联合协同运作的"四个平台";第三层级为街道划定的65个网格。

  (二)建成指挥体系

  以实现扁平化管理、集成化指挥为基本出发点,明确由街道副书记任街道治理体系总指挥、相关分管领导担任平台级指挥的指挥架构,由街道综合指挥室主任具体负责全街道社会治理体系,实行统筹管理和协调指挥,"四个平台"各平台内部相对独立运行,履行各自职责,需多个平台协作配合的事项,一般由副书记协调;重大事项报街道主要领导或上报区级部门协调。

  (三)强化一线排查

  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夯实网格基础,构建统一的基层社会治理网,实现各平台间信息互通共享、业务协同办理,发挥综合性功能。加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根据每个网格的具体工作量,合理调整网格数量,强化全科网格队伍建设。通过网格管理、驻村联村、专项督查、服务热线等多种途径,收集并分别向平台报送各种信息,实现网格化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强化网格工作保障。

  (四)注重运行规范

  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对网格长、公众通过各类途径报送的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信息,由综合指挥室负责汇集,根据事项类别及时分派给"四个平台"办理,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督办、统一反馈、统一考核。事权不在街道本级或本级难以处置的事件,及时分类上报给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分流处理。街道内各平台内部独立运行,履行各自职责,办理结果要及时反馈归档。建立工作平台督办、考核制度,对信息接收、分流交办、执行处置、回复反馈各环节实行全流程监督。街道纪工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交办事项办理情况监督、检查,对协作配合不到位及不作为、乱作为的,要严肃问责。

  (五)增强执法协调

  建立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与专业行政执法相协调的指挥机制,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指挥和协调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等部门的执法队伍,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执法时需要公安等力量保障的,由综治工作平台协调组负责协调。完善派驻机构之间执法合作、信息通报等制度,强化条线执法的协调配合,形成街道统一领导、部门常态协作的良好格局,增强行政执法工作合力和整体威慑力。

  (六)落实专项考评

  社会治理"四个平台"日常运作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按照全科网格暨网格员队伍要求,对区级派驻机构(人员)、网格长、网格员具体职责、任务清单、社会治理各类信息的采集、录入、流转、交办、办结、反馈等事项全面纳入考核,对在编在职事业编制以上人员纳入街道日常管理,将考核结果计入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抄告区级相关部门。加强平台经费保障,根据"费随事转"原则,按区里相关文件精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适当提高派驻机构人员待遇。

  三、具体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科室、派驻机构、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推进以"四个平台"运行机制为重点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创新基层治理、构建基层治理体系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按期完成并实现高效顺畅运行。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有效整合新街街道及各派驻机构各类管理服务资源,成立街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运行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建立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协调组,明确部门责任、明确责任分工,确定专人统筹,全面推进街道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X年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启动之年。我们将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努力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

  整体谋划,以系统思维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怎么推",坚持从新起点、宽领域、多层次、高标准来谋篇布局。研究出台了《x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平安x建设发展规划纲要(X-X)》,构建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村(社区)落细落小的市域社会治理链条,围绕《实施方案》确定的X项基本任务,逐项分解细化为可量化、可跟踪、可评价的阶段性目标,每年进行检查考核,促进形成创先争优的局面。

  惩防结合,以安全稳定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治理"治什么",坚持一手抓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治安突出问题的解决,一手抓公共安全防控短板的补强。一是构筑总体安全防线。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运用,防微杜渐重大风险。二是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治理,重点推进十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三是建立动态防控体系。深入推进警种融合和网格警务融合,落实综治责任单位挂点帮创工作,健全交通、消防、特殊人群等领域安全防范管理机制,织密防控网络。

  党建引领,以坚强组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谁来推",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合力。一是强化党委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制,成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发挥市、县区党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作用。二是探索党建融合。纳入"X、X"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内容,探索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径载体。三是推动党员下沉。深化属地管理,试点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推行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

  做实做细,以固本强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强什么",坚持以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为载体,推进要素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不断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一是汇聚治理要素到中心。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组团式管理服务作用,实现民安民生事件"综治中心分派吹哨、相关部门依责销号"的工作格局。二是整合治理力量到网格。对网格过筛梳理、整合优化,细化服务事项准入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清单,对网格内事项定人、定岗、定责,规范案事件采集办理流程。三是倾斜治理资源到基层。发挥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作用,推进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工作,深入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司法所创建,推行落实一村(社区)一警(辅警),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基层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抓基层治理的责任感,明确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及其5个专项责任小组成员单位责任,扎实推进我市基层治理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全省基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市、改革创新的原则,以创建幸福村居为抓手,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大抓基层的部署,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基层的不稳定因素,解决基层矛盾问题,完成涉农土地问题整治、农村土地确权,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建成统一规范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强化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为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珠海的实践提供坚强保证。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责任小组:涉农维稳及社会矛盾化解责任小组

  1.深化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开展涉农不稳定问题、劳资

  纠纷、涉环保不稳定问题、涉众型金融不稳定问题、房地产领域不稳定问题等5个专项治理活动,坚持和完善每月滚动排查机制,做实工作台账,落实到人,限期化解。

  2.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农村抬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击基层涉黑犯罪。查处基层党员干部失职渎职、涉农领域违法违纪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加强维稳分析研判。落实和加强对基层维稳形势的分析

  研判机制,推动维稳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4.切实解决历史积案。按照事要解决的原则,清理积案,

  解决好历史问题。对"钉子案"、"骨头案",实行一案一策,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限期解决。认真总结发现共性问题,推动面上问题的解决,依法推进信访积案化解。

  (二)深入推进涉农土地问题整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责任小组:涉农土地治理责任小组

  5.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积极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20__年9月底前开展自查自清,年底前制定处置方案,逐项落实整改,20__年6月前全面完成清理任务。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6.落实农村留用地。20__年9月底前建立历史留用地台账,年底前出台指导意见,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市留用地历史欠账。

  7.集中开展农村土地"三乱"问题专项治理。对20__年1月1日以来农村乱占、乱卖、乱租土地问题进行摸底排查,20__年底前完成打击整治农村土地"三乱"任务,坚决遏制农村土地"三乱"现象。在此时间范围之外发生的其他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经举报查实的,一并纳入专项治理范围。

  8.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工作。20__年底前制定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办法,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滞留问题。20__年9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20%;20__年12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50%;20__年3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75%;20__年6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100%。

  (三)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责任小组:农村土地确权及"三资"管理责任小组

  9.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继续推进试点区、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认真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做好确权工作,20__年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10.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抓好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平台体系的应用开发、监督管理,规范化运用。落实区、镇一级专责人员。20__年底前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对,完成数据录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建立资源登记、资产台账和合同管理电子台账。

  (四)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规范公共服务运行

  责任小组单位: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责任小组

  11.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服务资源,建设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机构人员、场所挂牌、流程内容、信息系统、经费保障五个统一。20__年底前,选择一个区开展整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争取到20__年底,全市所有农村(社区)建成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就业保障、食药安全、警务治安、人口党建、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有机构、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台账、有经费"。

  12.推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五)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责任小组:农村(社区)党建责任小组

  13.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突出党组织的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区)各项工作和其他基层组织的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各方面。继续坚持"一肩挑"和"交叉任职"。在推行"政经分离"的农村(社区),由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经济组织负责人,既要加强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又要保持对集体经济运营的有效监督。

  14.规范村级组织运作。全面实行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群联席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会议制度,明确操作规程。

  15.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制定《关于全市软弱涣散农村(社区)党组织持续整顿三年行动计划(20__20__年)》,每年按照10%的比例排查整顿,形成常态化机制。年底对整顿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每年整顿转化率要达到90%以上。对重点村、老大难村,对多年整顿没有明显成效的农村(社区),区委书记、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要直接包、重点抓,限期解决问题。

  16.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对于行政村党员人数较多、下设党组织较多的,村党支部可根据有关规定改建为党总支或党委。探索党组织、自治组织、公共服务组织下移到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工聚居地建立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两新"组织的书记和优秀党员可选配为农村(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和专(兼职)委员,比例要逐步提高。20__年8月底前确定1个有代表性的镇作为党组织设置试点单位,20__年底前推进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置取得成效。

  17.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好、培养好、管理好支部书记,把党性强、作风好放在首位,注重从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和其他乡贤中选拔党组织书记。完成对软弱涣散和贫困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抓好支部书记培养,市、区每年分期分批对现任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20__年8月底前确定全市村(社区)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加强跟踪培养、考核和管理。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考录镇(街道)公务员和镇(街道)领导干部力度。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

  18.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制定和落实农村发展党员计划,注重在农村现有优秀人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教育。

  19.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市、区组织部门推动各有关部门,重点解决村(社区)办公场所问题,支持村(社区)党群活动阵地建设,配套完善设施设备,发挥办公议事、党团员和妇女青年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多种综合功能。

  20.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20__年底前,制定《珠海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划(试行)》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机制。

  21.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规范委托基层代办事项和各类检查考核、评比达标,减少会议、台账、报表等。

  22.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工作机构。成立市、区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统一领导。镇(街道)设置基层治理办公室,选配好党委组织委员专职抓党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党务工作者。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基层治理领导机构工作机制。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每季度召集各专项责任小组牵头单位和相关单位召开一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次专题研究会议,每半年向市委常委会作一次专题汇报。各专项责任小组要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建立工作台账,每个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推动基层治理各项任务落实。市直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职能优势,配合牵头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发挥区委"一线指挥部"的作用。各区党委要把抓好基层治理作为分内职责,统筹谋划,给予有力指导,定期研究有关重点问题,切实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抓好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区委书记要把基层治理工作抓在手上,切实履行好"一把手"的主体责任。

  (三)强化镇(街道)抓村(社区)作用。镇(街道)党(工)委是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要强化镇(街道)抓村(社区)的直接责任,树立岗位在村(社区)、阵地在村(社区)的意识,促使镇(街道)党(工)委、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把工作重心放在抓村(社区)上。

  内容仅供参考

篇三:关于推行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责任分工方案

  

  FORUMPARTY&GOVERNMENT党的建设社区是城市管理服务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地域载体。加强员人数高达8944.7万名,其中97911个社区(居委会)建立了党组织,党员本身就是推动社区发展的巨大力量。其次,党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党始终牢记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地从“一穷二白”逐步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且党的宗旨决定了它能够超越社区内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公平公正地协调社区矛盾,大多数社区居民也对党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有情感认同和心理依赖。第三,党具有丰富的政治资源。作为执政党,党能够通过各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将党的方针政策、政府规划与社区发展有效对接,引导社区发展始终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能够将行政资源、企业资源、社会资源与社区需求有效对接,直接助推社区发展。因此,社区要谋求自身发展离不开党的引领。2.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选择党的执政基础是人民群众,党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必须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必须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善于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化群众的自觉行动。党要深入群众需要了解社区。社区作为城市人口大量聚集、生产生活的主要区域,承载着人们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甚至是共同价值,了解社区背景是了解社区群众的前提。党要代表群众利益需要深入社区。“支部建在连上”是我们的成功经验,通过把党组织建在每个工作和管理的组织细胞中来保持强大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而社区就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党建工作只有融入到社区党政论坛2018年2月号PARTY&GOVERNMENTFORUM党的建设引领社区治理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探索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也是社区建设、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实现党建工作引领社区治理,是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

  “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的题中之义。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行动依据1.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社区谋求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1887年,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社区的概念,他将社区理解为建立在所谓“本质的意志”基础上的一种“自然社会”,应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而在中国,现代社区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单位体制式微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直接产物。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还原为“社会人”,大量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向社区转移,社区的作用日益凸显起来。但与之相对的是,社区的自治能力十分薄弱,居委会作为自治组织实际上承接了大量的行政事务,居民缺乏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内各种团体分散,需要有一个主导力量进行社区整合、共谋发展。而在各种力量中,党无疑占据着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首先,党具有庞大的组织体系。截至2016年底,中国共产党党○邓嫣嫣以党的建设引领社区治理11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FORUMPARTY&GOVERNMENT党的建设治理的全过程才能够充分了解社区群众的利益所在。党要获得群众支持需要引领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水平关系着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等直接利益,党作为执政党,有义务加强对社区治理的领导、管理和协调,凝聚群众力量,共同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现实挑战1.社区党组织自身基础薄弱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但由于近几十年来管理体制、工作惯性、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剧烈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基础。(1)难以充分动员社区内的党员。在政治结构上,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高度交叉任职,社区书记和党委成员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配合政府工作上,势必影响党务活动的开展。在活动组织上,社区党组织的党员、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的党员、生活在社区内但组织关系在社区外的党员各自分离,战斗力分散。在党员管理上,社区党组织的党员来自于五湖四海、分布于各个行业,且老党员多、流动党员多,再加上部分社区党组织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开展组织活动时经常出现党员难集中、工作难开展等问题。(2)难以有效服务社区内的群众。限于传统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党员和社区内其他单位的党员并不参与社区党组织活动,造成有些党员对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关心不够,社区党组织在协调其他单位、利用社会资源服务群众上也存在一些难度。同时,部分社区对社区党建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将工作重心停留在“三会一课”等最基础的活动上,党组织活动脱离社区生产和生活实际,党建与社区建设“两张皮”,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也就引领不了社区治理。2.社区治理的事务日益复杂(1)社区建设事务日益繁多。1986年,民政部第一次将社区概念引入城市建设,提出了社区服务的任务和建立、完善社区服务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区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提供社区服务,而是发展为“一个复合体,包括了基层政权体系建设、提供社区服务、建设社区服务设施、培育社区文化和精神等多项内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区的管辖范围不断扩大,一个发达社区承载的人口可达数万人,客观上增加了社区治理的难度。(2)社区治理主体日益多元。政府是推动我国社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参与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譬如小区的物业公司、业委会、各种社会组织、社区学校、医院,等等。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也带来主体利益的多元化,党要发挥引领作用,必须要有超越、驾驭、协调各方利益的能力,这对社区党组织提出了巨大挑战。3.基层治理新格局有待完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提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目前的社区治理中,党和政府的作用明显,但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程度仍有待提高,并且它们更多地局限在提供简单的民生服务以及围绕兴趣爱好组建文娱社团的层面,自治能力较低,需要有一个领导力量来统筹、协调,提高各参与主体的治理能力。三、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1.选优配强,打造坚强有力党员队伍(1)选好社区党委班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选优配强社区党委班子必须着重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一定的政治敏感性,社区是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矛盾碰撞的主要场域,社区党委班子必须坚定党的立场,自觉与不良思想和不实言论作斗争,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社区事务。二是具有群众工作的能力,社区党委班子直接面对形形色色的群众,必须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要善于向群众学习、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2)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社区党组织必须对照党章党规,用纪律来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对不服从组织工作安排甚至违反组织决定的党员应坚决处分,对不关心社区事务、不积极参与组织生活的党员应诫勉谈话、限期整改,对党内积极分子应及时表彰和奖励,同时应对全体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提高开展群众工作和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等。通过加强党员管理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社区群众中树立党的团结统一、先锋模范形象。(3)创新组织活动形式。要充分调动党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2PARTY&GOVERNMENTFORUM党政论坛2018年2月号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FORUMPARTY&GOVERNMENT党的建设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可采取发动党员对社区居民需求进行摸排——确立党组织年度活动目标——分组分任务设计活动方案、满足群众需求——群众评议活动效果的方式,将党组织活动与社区治理的全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将群众评议结果与党员管理结合起来,丰富组织活动、密切党群联系。2.统筹衔接,丰富党组织的服务资源(1)创新完善党群联系服务渠道。要实现党对社区的引领,其根基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必须充分利用我们党的执政优势和组织优势,将各种服务资源下沉到社区,以服务群众为重要抓手夯实党的领导地位。譬如,佛山市于2014年开始推行镇(街道)领导干部直接驻点联系群众制度,由镇(街道)党委班子带头,全体镇(街道)干部分编为驻点直联团队,与社区党组织书记对接,并将社区党员分编为辅助工作团队,每周二下午入驻到每个社区联系群众、走访民情,使社区党组织能够更加高效地衔接各种政治资源,巩固了党在社区的领导地位,也推动了社区的和谐高效治理,截至2016年已累计解决社区群众54090个问题,问题解决率达97.2%。(2)推动各级各类党组织统筹发力。社区党组织如果仅依靠自身成员,能力是十分有限的,需要借助各方力量,尤其是要以“党建一盘棋”的思路充分发挥全党合力,打破各级各类党组织之间的组织壁垒。佛山市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建立了“1+N+X”区域化党建模式。“1”即社区党组织,它作为龙头,牵头推进区域党建资源整合,带动区域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型党组织形成“党建联合体”。“N”即社区区域内的各类党组织,通过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兼职委员制度、村企党组织结对共建等多种方式,加强龙头党组织与共建单位的协调联系。同时,整合党建活动阵地和设施,在区域内建立党群一体、资源共享的党员服务中心或党员活动中心,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活动阵地和设施向社区党员群众免费开放,探索以区域为单位共同开展党组织活动。“X”即社区区域外的党组织,作为“1+N”的重要补充,通过建立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双联系”制度,采用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等方式,引导区域外资源下沉,补足区域内党建资源短板。目前,全市已建立260个区域化党建试点,通过横向联合、上下联动,实现党建资源跨行业、跨领域“大融合”,解决传统模式下资源分散化、碎片化问题。譬如,禅城培德社区依托党务电子平台成功将各方资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兰桂社区从“小联合国”蜕变为熟人社区等。这不但提升了社区党员和社区群众的融合程度,也丰富了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内容,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3.组织重构,提高社区党组织话语权(1)探索拓展党的组织工作网络。社区的不断膨胀对社区党组织的代表性产生了一定冲击,必须探索扩展党的组织工作网络,给党员深入群众创造组织依托。首先,要将规模比较大的社区党组织升格为党委,赋予其更多的活动权限。其次,要将党支部、党小组下延到居民小组和小区楼宇中,以便更好地收集民情。此外,社区内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介组织及非公经济组织等不断萌生,并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要力量。对这些新生组织,要在其创建之初就谋划扩展党的组织网络,凡是有党员三人以上的设党支部,三人以下的,可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原则,建立联合党组织;没有党员的,积极物色并发展其优秀分子入党,为发挥党在社区治理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打好组织基础。(2)探索引导建立居民议事机构。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党的引领作用的发挥不能走“包打天下”的老路,而要善于引导、强化居民自治。社区党组织应积极推动成立居民议事机构,由书记主持民主议事,鼓励党员参与居民议事机构,锻炼基层党组织通过规则制定、依法依规的民主渠道争取和维护领导地位的能力。(作者单位:中共佛山市委党校)(责任编辑王玉)党政论坛2018年2月号13PARTY&GOVERNMENTFORUM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四:关于推行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责任分工方案

  

  对于强化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物业”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实施方案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住建厅《关于加快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的通知》、县委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_办发〔20__〕_号)精神,切实加强住宅小区和物业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引领推动物业企业服务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着力打造“红色物业”,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全县物业服务行业党建工作,着力打造“红色物业”,把党的组织有效嵌入物业企业,推进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物业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物业企业服务质量水平。按照“提升专业化物业、组建公益性物业、规范自治型物业、覆盖脱管小区老旧小区”的思路,在新建商品房小区大力推进小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凸显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发挥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积极作用。在老旧小区和“三无”小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小区居民自治管理和组建“红色物业”公益服务团队等举措,逐步实现全县物业服务全覆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工作内容

  (一)推进物业服务全覆盖。住宅小区物业选优。居民小区开发建设单位要依法通过公开招标选聘前期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大会依法自主决定选聘、解聘物业服务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聘党组织健全、管理规范、信用评级高的物业服务企业,做到“话有人听、事有人管、矛盾有人化解”。

  自管小区物业建强。自管小区物业建设由社区党组织负责,小区党组织具体落实。要结合小区现状与居民意愿,探索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管理,落实小区环境卫生、绿化养护、安全防护、公共秩序维护等基本物业服务。

  老旧小区物业覆盖

  。探索社区组织成立非盈利性质的“红色物业”管理服务团队,从辖区内低收入群体中选聘身体健康、热爱物业服务的居民,为老旧小区提供以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公共秩序维护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物业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专业化物业管理团队。社区负责对住宅小区物业进行兜底保障,实现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和管理全覆盖。

  (二)

  推进物业

  服务企业党的组织

  和工作全覆盖。

  实现党的组织应建尽建。

  。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创建,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物业服务企业要建立党组织;少于3名党员或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住建行业党委及社区党组织要加强指导,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和选派党建指导员“三建一派”的方式,帮助企业通过选聘党员从业人员、转接党员组织关系、发展新党员等措施,逐步实现物业服务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不断强化党对社会物业服务企业的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工作引领。

  实现党的工作高质量覆盖

  。严格规范物业行业党组织党的建设,在健全制度上,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管理等基本制度,注重骨干培育,加强物业服务党组织书记选育和培训管理工作,培养一批抓党建工作的明白人;在党建引领上,全面开展党建引领企业管理和经营行为,落实党建宣传学习机制、重点问题和重要工作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党员融入团队凝聚员工工作机制、企业优秀人才发展培养机制。

  (三)

  提升

  “红色物业

  ”内涵

  。&”建好“红色阵地”。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制度”的标准,统一物业服务企业“红色阵地”建设,突显党的元素,突出政治引领。激发业主参与小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建设和谐社区。

  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

  职”制度

  。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兼职社区“大党委”委员或小区党组织委员,充分赋予物业服务企业对社区发展、小区建设的建议权。鼓励社区“两委”成员兼任物业服务项目义务质量总监,对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事项、服务质量、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及公共收入收支情况进行监督,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建立完善“三方联动”机制

  。建立完善乡镇党委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社区党组织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领导作用,通过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服务承诺制度、民主决策制度、纠纷调解制度,实现物业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整合多方力量实施多元共治

  。以“三方联动”为基础,由社区党组织及时将调处作用不明显的违章搭建、毁绿种菜、房屋质量差、电梯维护保养、噪音油烟扰民、违规养犬、传销活动、消防安全等公共问题提请乡镇党组织调处,将联动机制延伸至城管、住建、市场监督管理、环保、公安、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整合多方力量,实施多元共治、齐抓共管。

  (四)推动物业服务创新高质量发展。。强化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等级管理运用

  。在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中,将党建情况作为投标物业服务企业的加分依据。在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中,凡评为各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推荐相关部门作为企业业绩信息记入信用档案。在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差别化等级考评中,将物业服务企业党建、“红色物业”创建等情况作为评价内容,纳入物业服务企业综合考评。

  推行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定期公示机制

  。建立业主反馈物业服务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社区归集线索、住建部门复核的制度,制定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评分标准,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信用评分。定期将物业服务企业所得分的前三名、后三名及主要情况在县公众平台进行公示,接受社会评议监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切实以业主为中心,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开展物业服务企业帮带活动。

  。住建行业党委对公众投诉频繁、服务质量差的物业服务企业实行帮带,帮助企业制定规范管理制度,指导企业加强员工培训,引导创建“红色物业”。对有条件的指导成立党支部,对没有条件的帮助创造条件,分区划块指导成立联合党支部,让党员参与到物业服务和管理的共建共管共享中来,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夯实企业综合服务实力。

  三、实施步骤

  (一)全面摸底调查(2021年10月至11月)

  。县住建局成立工作专班,联合乡镇社区对辖区内所有住宅小区和“三无”小区物业企业及业主委员会党组织建设及党员基本情况进行排查,全面登记造册。对不同类型的住宅小区和“三无”小区进行认真分析^p、梳理物业管理现状,研究制定不同类型小区管理方案,特别是针对“三无”小区要考虑连片整合后纳入统一管理长效机制方案。

  (二))建

  扎实推进应建尽建(2021年11月至2021年12月)

  。集中推进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建立参与社区治理的协调联动机制。实现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应建尽建,向没有党员的物业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等。

  (三)

  实现物业服务提质增效(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推进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的同时,建立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红黑榜”定期公示机制,全面加强各类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突出抓好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分类推进物业服务与社区管理相融合,加强物业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实现物业管理的改革创新,确保“红色物业”工作取得实效。2021年12月底前,完成住宅小区20的“红色物业”试点打造工作。每个社区明确1个试点小区,打造完成一个实施“红色物业”管理服务的小区。

  2021年逐步推广,完成城区住宅小区70的“红色物业”打造工作。

  2022年基本实现城区住宅小区红色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目标。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打造“红色物业”是加强和改善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住建部门负责牵头抓总,要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物业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优势,实行“双百制”分级分类评价机制,推行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定期公示机制,在“红色物业”评选、选聘引入物业企业等工作中,强化指导、全程参与。乡镇和社区党组织在打造“红色物业”中要主动作为,发挥重要作用,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创新思路、勇于担当,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见效。

  (二)加强工作保障。加强“三无”小区物业服务补助费用保障,按照“低价有偿”原则,由县财政局负责制定“三无”小区物业服务费用补贴、“红色物业”服务站建设补助等奖补政策,激励和促进我县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同时,加强物业企业党员骨干党建知识教育培训,打造“又红又专”的物业管理骨干队伍。

  (三)大力宣传引导。乡镇社区党组织、物业企业要利用社区公开栏、网格微信群等载体广泛宣传打造“红色物业”的做法成效。注重向居民群众宣传《民法典》物权编、《__省物业服务和管理条例》等相关内容,帮助居民群众了解物业企业和业主个人的权利义务,明确社区公共区域和业主专有部分、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的区别界限等,引导居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物业服务消费观,营造和谐共建的社区氛围。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定期公示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宣传报道“红色物业”的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传播“红色物业”“好声音”、正能量,塑造“红色物业”好品质、新形象。

篇五:关于推行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责任分工方案

  

  治党论苑ChineseCadresTribune党建创新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文_徐沐熙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命题。社区是城市社会治理最前沿的防线和最基本的细胞,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场域。社区治理与创新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我国社区治理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党建引领、多元协同、问需于民,是创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三个重要维度。基层治理,让其处于社区治理的核心位置,发挥其强大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使其在社区治理中起到引路人的领航作用,全面布局、指导、引领社区治理。横向上,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和居民之间的互动;纵向上,发挥桥梁作用连接社区和基层政府。如此,党建引领成为社区治理的优选及必选项。(二)加强党建工作对社区治理的全面覆盖和主动介入承续并创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大城市中已经广泛推行的基层社区的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可将社区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引领社区治理、推动社区发展的先行主体,打造成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重要载体。通过在社区设立党支部、发展党员、构建党的组织体系、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党组织和工作在社区的全面覆盖,把支部建在小区上,把党的工作延伸到院落楼栋。党组织通过思想教育、价值引导等对社区居民进行公共性的塑造;通过主动介入,有效组织和动员多方社会力量,共同致力于社区治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关键性优势,助力、规范、升级社区自治。“基层党组织作为权威性组织承担着社区治理的发展规划、制度设计、行动协调等职责,它不仅要创建社区自组织体,还要一、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方向(一)党建引领是社区治理的优选及必选项社区治理中的治理概念发轫于西方,西方的治理理论中,执政党近乎缺席,而在我国,“整个国家和社会实际上是围绕着党这个核心确立和发展起来的,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对中国城市社区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林尚立:“党、国家与社会:党实现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学思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事实上,依靠政党的力量推动社区发展比通过政府的行政力量更有力量更有优势,更符合社区自治的本质”(郑杭生:《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上城模式”实地调查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313页)。将政党权力嵌入702020.05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ChineseCadresTribune治党论苑帮助提升社区自组织能力”(孙肖远:“社区复合治理与社区党建领导体制创新—以南京市鼓楼区社区治理实践为例”,《理论导刊》2012年第6期)。加强党建工作对社区治理的全面覆盖和主动介入,虽然是自上而下的驱动机制,但是通过自下而上的社区自治功能的配合,既可以改善社区治理,又可以避免社区自治流于形式,从而实现有效治理。(三)将党建引领落到实处,需要解决融合力和组织力不够的问题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存在融合力和组织力不够的问题。比如党建工作有时难以有效融入社区服务、社会组织培育、居民自治中去。有的社区没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基层,没有真正落实到社区治理中,没有真正让党建驻扎到基层百姓生活中,只停留在表面宣传上。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不是“就党建说党建,就治理说治理,脱离实际问题发展党建,而是将对社区的治理纳入社区党组织领导之下”(陆秀清:“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的思考”,《江南论坛》2018年第3期)。而且,社区党建不是只从事发展党员、成立党支部等常态党务活动就可以,如果不能有效整合辖区内各个党组织、社会组织的资源并协同行动,就不能高效地发挥党组织的力量,不能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落到实处。所以,探寻社区治理之道,要解决这些问题,将党建引领落到实处。级街长基础上,通过“网格化·微自治”的方式,推选一些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商业店主作为“民间街长”直接参与街区管理,这种“双街长制”使社区治理因贴近居民生活而具有实效性;有的社区探索出“联席会议+兼职委员+公益项目认领”的区域党建模式,引导辖区内多个机关、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的党支部负责人担任社区总支兼职副书记、兼职委员,定期参加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并分别认领愿意效力的公益项目,充分释放党建外溢效应;有的社区组建老兵志愿者服务队、文艺志愿者服务队等,引导志愿者以“个人+团队”等方式积极投身社区服务,推行由企业支持的“积分银行”等管理模式回馈志愿者的奉献。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很多地方启动了社区治理的多元协同联动机制。一些街道机关、党员干部发动所辖社区的楼栋长、企业、社会组织等,组成疫情防控小组,采取“中心+站点+服务队模式”,开展志愿服务岗设立、防预知识宣传、舆情管控、防控物资协调、卫生消毒、入户排查、数据统计等工作,保障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二)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本多元协同社区治理机制还体现在整合社会资本上。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并未场外旁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而是积极参与其中,通过为社区无偿或平价提供商品及服务等,实现对社区的公益支持及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因为企业的商品及服务以较高性价比较大限度地满足了居民的期望值,居民产生的消费黏性会为企业带来附加性的持续利润。这种无偿或平价让渡带来的附加性持续利润会让商家更愿意主动贴近并尽心服务于社区治理。在探索社区治理的社会化运营实践过程中,一些街道社区还建成社会化运营的党群服务中心,引入社会企业开展有偿经营服务。企业所得收二、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参与社区治理党建引领并不是党以全能主义支配社会,全盘参与、一家独大,而是要以“引领”开路,带动社会多元力量介入社区公共事务,引导多元主体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和服务,共建社区发展治理体系。(一)社区治理探索多元协同联动机制有的社区在原有“市级—街道—社区”三2020.0571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治党论苑ChineseCadresTribune入部分反哺社区“微基金”,用于社区公益服务补贴、社区发展治理、完善基础设施等,从而形成运营—反哺—提升服务的良性循环。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一是践行居民参与为本。一些街道社区为了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盘活、用活空间资源。梳理各类党群、社区、文体等阵地,让渡、整合这些空间资源交予社会组织及社区居民,汇集民智民力,提升居民文化素养,精塑社区的文化名片。一些街道社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发挥群众作用,一些骨干群众通过业主微信群、小区院落群、楼栋群宣传防疫知识,监测网络舆情。同时开展邻里守望行动,根据隔离人员的需求,协调邻居提供送水、送菜等生活必需品方面的服务。二是倡导组织化参与。着力构建居民参与的组织化平台和载体,使居民参与不只是个体行为,更是社会治理中的系统思维。当松散的个人参与转变为组织化参与、有序参与和有力参与时,居民的个体利益会得到进一步保障,居民间的交往会更加和谐,政府的行政效率会提高,社区治理的运行成本会降低。综上,从党建引领、多元协同、问需于民三个维度出发开展社区治理,能够积跬步以致千里,比如积极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城市管理、爱心活动、支助贫困人员及孤残老人家庭,这些充满善意和情感的点滴平凡之事,对于营造社会道德风气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开展社区治理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和短板,比如,存在因社区间攀比而一味追求高大上的办公条件及环境而没法真正运营的问题;比如很多社区都成立了由民政出钱、政府出房的日间照料中心,旨在更多更好地服务周边老百姓,但是绝大多数日间照料中心由于选址、运营成本高、缺乏专业管理等原因而处于瘫痪和无法经营的状况。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要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及时处理这些不足与弊端。(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责任编辑范丽君)三、以问需于民为社区治理基点(一)精细便民服务模式解决服务力不够问题为了让社区服务有温度,一些街道社区问需于民,开展精细的公益便民服务。比如线上智能化提升“助老通”特色服务平台,线下动员区域两新党组织、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众筹餐厅设施设备,为辖区内年事已高、身体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一些街道社区下移“低偿式”便民服务,打造“你点单我服务”的创新模式,将居民需求同公益服务资源无缝链接,以“社区补贴+居民低偿”的方式,面向居民提供维修点、缝纫点、爱心食堂、金融电信服务网点等多种公益、低偿服务。便民服务模式还有很多。但是,在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的实践中仍然存在对居民服务力不够的问题。一是不了解百姓真实所需即开展工作。有的社区没有在党建引领工作中先行了解百姓所需及辖区具体存在的问题,导致工作不具有实效性,无法具体落实,甚至付出了较大的财力物力,百姓却因为没有得到具体的实惠和服务而不认可。二是存在“一刀切”、不因时因地制宜的问题。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个立体综合的大命题,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一个标准,应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充分了解区域百姓所需,更好地惠泽百姓生活。三是存在遇困难绕道走的问题。特别是对以前土地征用后产生的遗留问题等,没有解决问题的信心及办法,老百姓问起后敷衍、推诿,造成百姓的不满。(二)党组织引领探索“利民参与”模式为使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具有可持续性,需要以问需于民为基点解决以上问题,同时激发和推722020.05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六:关于推行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责任分工方案

  

  ResearchonGovernance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文/杨刘保摘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党委领导是关键核心,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将党建与社区治理相融合,推进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关键词:党建;社会治理;城市社区中图分类号:D699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1.02.005一、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必要性●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需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非本地户籍人口在城市各个社区工作、生活和居住,城市基层党建面临许多新形势、新挑战。习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党委领导是关键核心。而社区治理又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引领作用。2020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山花园社区、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考察时明确指出,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是新时代将党的领导嵌入社区治理实践的有益探索。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要稳定有序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在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城市基层治理、解决城市矛盾的需要城市基层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城市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对于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22/2021.2城市基层党组织还承担着服务城市经济发展、解决城市矛盾、维护城市稳定等职责。因此,城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发挥在城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社区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单元,基层党建是党的方针政策与百姓生活的连接点。因此,社区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切实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需要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的组织体系去实现。我们党之所以具有坚强的组织力、领导力,依靠的就是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发挥好党的组织优势,必须突出组织体系建设这个重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包括城市社区党组织在内的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党建工作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彻底不彻底、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党的形象。二、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单位制”社会解体带来了社会空间的不断扩大,再加上人口流动频繁,“社区人”已经向“社会人”转变,社区原有功能逐渐退化,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使得城市基层党建在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过程中遇到了新的挑战。●专业性人才匮乏,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待提升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阻碍社区党建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人才。以长春市和平社区为例,社区共有工作人员37名,从工作人员的学历来看,初中学历者占比6%,高中和中专学历者占比30%;从工作人员的年龄来看,35-45周岁社区工作者占比近50%,46周岁以上工作者占比超过25%;从工作年限来看,社区工作者新补充力量占比11%,长时间(10年以上)从事社区工作者占比14%。总体来看,社区工作人员中,低学历者偏多,年龄偏大者较多,长时间从事社区服务者较多。一方面,社区工作者知识水平偏低、年龄偏大等现象不利于社区开展“互联网+”便民服务,难以满足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新要求;另一方面,长时间从事社区服务工作易使工作人员思维固化,不利于群众工作方法的创新。此外,调研也发现,社区工作人员中长春市委党校党员身份者较少,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接受专业培训机会少,参加市一级党课培训更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党员管理松散,党员与社区“失联”问题有待破解社区中的党员不仅仅包括具有党员身份的社区工作者,还包括为数众多的居民党员以及流动党员。要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应充分发挥居民党员以及流动党员作用,使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但是,很多时候,所有制的变化和就业选择的多样化,人口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流动明显加快,经常出现辖区内居民党员以及流动党员“失联”现象,这种现象是许多社区党建面临的共性问题。产生“失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孩子升学、搬迁、换工作等等,都可能造成辖区内居民党员以及流动党员与社区党委的“失联”,成为了社区的“挂名党员”,也就谈不上参与社区治理。●党建与治理融合欠缺,社区网格化堡垒有待深耕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对于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认知不够,没有理顺基层党建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片面地认为“对本单位的党员进行管理、对本单位的活动进行组织”就是党建,思想的“围城”始终存在。从理论上讲,基层党建应当引领社区2021.2/

  23ResearchonGovernance治理创新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融合欠缺。社区治理现状仍停留在以社区工作者为主体,以政府部门下派的行政性事务为主要工作内容,严重压缩了社区服务居民的空间。以长春市某社区为例,长期存在党员流动性大、年龄大、“娘子军”队伍大的问题,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面临“内卷化”困境,主要表现为治理方式偏行政化(行政事务约占85%),致使党建和社区治理呈现“两张皮”现象。社区党建没有与网格化自治共治有效衔接,居民党员自主嵌入网格结构不够,一线战斗堡垒“红色能量”激发不足。●基层党组织引领力弱化,社区治理体系有待完善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基层党组织成员意识淡薄,政治敏锐性不强,对基层党建缺乏认知和了解;少数社区工作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策部署研究不够、贯彻不力,思想和行动与大局不合拍;少数同志缺乏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重视不够,解决不力,对改革发展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一些社会矛盾警觉性不高,风险估计不足,遇到问题就事论事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从深层次、多角度、根本上考虑和解决问题,基层党组织存在引领作用弱化的现象。社区党建往往只是作为社区工作的一部分单独开展,并24/2021.2未在各项工作中起到有效引领作用。社区党建存在组织涣散、架构松散、管理手段薄弱等问题,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的体系尚不完善,各方力量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党建活动覆盖面窄,社区治理服务水平有待精进通过调研发现,一些社区的党建活动覆盖面窄,主要服务对象是贫困家庭和特殊党员,主要面向社区中的特殊群体而不是面向全体辖区居民开展活动,特色党建工作停留在“点对点”或“点对片”层面,在普通居民心中影响力不大,与广大居民联系互动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无法达到普惠所有辖区居民的目的。还有一些社区提供的服务以单方面供给的“填鸭式”服务居多,很少调查居民实际需求,与居民需求对接不够,服务水平存在滞后性。长此以往,必将严重损害社区党组织在居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阻碍社区治理的良性发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长效运行机制有待落地目前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任何治理模式,只有处于有效的监管之下,才能保证其良性运转。不可持续的社区治理模式必将失去生命力。从长远来看,建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长效运行机制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这是推进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三、推进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创新社区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这其中的关键是必须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将党建与社区治理相融合,推进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严格准入门槛,加强培训力度,加强社区专业化队伍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力资源“下沉”基层社区的动力基础与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我国社区人才总量缺乏。各个社区迫切需要文化层次较高,经过专业培训,懂得现代社区治理,熟悉市场经济的社会工作各类人才来充实社区治理工作,因此完善社区专业化队伍建设至关重要。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对此,要具体推进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让社区工作人员“走出去”定期参加专题培训

  和专业学习,推进社区现有工作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增强其社区治理的能力和素质,以便向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二是提高“公益岗”入职社区的“门槛”,对“公益岗”人员进行入职前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确保新入职的“公益岗”人员能满足新时代社区工作需要。三是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标准,使他们特别是其中的年轻人能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真正沉下心来从事社区工作。四是在社区中不断充实党员队伍,通过大力引进具有党员身份的人进入社区工作,或者在现有的社区工作人员中发展党员,不断增加党的新鲜血液,充实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发挥党员的带头和引领作用,从而不断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这样才能把居民群众团结起来,一起为推进社区有效治理作贡献。●强化基层党员管理手段,创建共享式信息平台基层党员管理手段对于基层党建至关重要。基层党员管理手段运用得好,有助于调动辖区内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失联”党员的潜在力量。各社区应根据自身特点明确社区党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符合社区实际的社区党建长期计划,并通过月度计划、季度计划等阶段性小目标,推动城市社区党建阶梯式上升发展。要做好党员管理、培训、教育工作,开展经常性学习教育,切实提高党员政治文化科技素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开展集体活动。通过加强学习教育,让包括“失联”党员在内的辖区党员找到归属感,增强责任感,推动他们在社区治理中勇担当、善作为。同时,要促进区域内信息流通,保证信息流通渠道通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种党建资源,创新基层党建活动方式方法,拓展基层党建活动载体平台,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增强基层党建工作活力。第一,要利用科技发展带来的新途径,建立共享式网络新平台,推进信息化管理,将基层组织生活公开化、透明化,提高信息发布的效率。第二,利用好媒体工具,建立统一的党务平台和党政数据资源库,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向网络延伸,实现社区党建与居民的双向沟通,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实现供需互配。●瞄准党建与治理融合优势,打造“红色网格”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在于“为民”,二者有着内在契合性。社区党建成熟的分级党组织架构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骨架,社区治理的诸多行政性事务可填充到骨架内分级开展,可操作性强。长春市委党校社区党组织可协调资源众多,而社区治理中资源需求量大,二者可形成完美的供求平衡。同时,社区治理经过多年探索已形成了成熟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社区党建可以此为依托,以落实党员网格责任制为抓手,按照“就亲、就近、就便”原则,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建立网格党务治理清单,以科学组织动员、法治管理运行、精准民生服务、严格权责约束来推进网格战斗堡垒的有形有效覆盖,形成“小网格推动大党建、带动大治理”的红色结构。●发挥基层党支部“支点”作用,构建自治与共治联动体系在社区,基层党支部承担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角色,一方面需要将国家治理体系覆盖基层,另一方面代表社区居民进行合理的利益表达。因此,基层党支部的“媒介”作用使其成为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建立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基层党支部示范点,着力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其次,要建立基层党支部与社会协同参与治理的新模式,构建自治与共治联动机制。要完善基层党建网络体系,构建区委、街2021.2/

  25ResearchonGovernance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三级联动”的工作体系,发挥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1+1”大党委优势,推动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党建协作互补,推动社区党组织工作向新兴领域拓展,提高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构建完善的基层党建网络体系,推动基层党支部努力挖掘潜在的社会力量,激活社会机构和民间团体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带动社会各界组织共同担负起社区治理乃至社会治理的责任与使命。要以基层党建带动群建,将有效资源整合起来。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普遍迫切需要动员的资源有以下几个方面:联合辖区机关、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驻区单位;涉及社区治理各项具体工作的上级部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志愿者组织、社区居民建立起来的联席会议机制。要充分发挥驻地单位、市场主体、社会主体的协同作用,协商共议打造共建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共同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创新服务载体,创建党建品牌,推进服务型社区建设社区治理过程中要创新服务载体,发挥党组织优势,广泛调动辖区资源,形成“社区党委号召,多元主体参与”的良好局面。长春市庆丰社区以“党组织项目化服务”“区域化共建服务”和“党员亮身份”三种服务模式为载体,拓宽在职、在册党员联手服务群众渠26/2021.2道,实现与居民沟通零距离。服务载体的搭建,有助于社区各项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易于形成系统化的工作方针,该项举措为其他社区开展社区治理提供很好的借鉴。服务型社区建设还要以需求为导向,实地调研本辖区内的居民需求,创设满足本辖区居民需求的服务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同时紧跟居民需求变化,动态更新品牌。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居民希望社区重点改善和强化的服务职能集中在事务性便捷需求、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物质需求、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社区党建特色品牌的创建也要以需求为导向,根据本辖区特点,推进党建特色品牌建设,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服务。长春市和平社区以“手拉手”系列活动形成社区党建特色品牌,通过“党建手拉手”“惠民手拉手”“幸福手拉手”等活动,着力做好社区党建工作、民生工程、困难群体帮扶工作;长春市庆丰社区以“四心”项目为党建特色品牌,集中力量在扶贫、敬老、助小、睦邻四个方面开展服务工作,满足辖区居民多元化需求。●优化社区治理运行机制,确保社区治理模式运行长效稳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模式具有多元主体参与的特点,需要有效整合辖区资源,调动辖区沉睡力量。若要保证这种社区治理模式的长效运行,必须构建涉及多元主体的监管与考核机制,把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各方力量纳入监管考核的全过程。在完善创新监督考评机制方面,需要完善社区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机制,完善社区党务、居务、财务、服务等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社区服务项目动态监督机制。同时充分运用社区信息化建设成果,探索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对职能部门、责任单位进行在线直接监督,全过程记录各级各部门服务流程和服务质效,做到监察情况定期通报。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社区服务类的社会组织或项目进行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与目标管理考核、服务人员年度考核挂钩。有序开展社区居民对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工作情况的评议,对服务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情况的监督,切实维护居民民主权利与合法权益。总之,只有不断优化社区治理运行机制,才能保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模式的长效性。作者简介杨刘保,中共长春市委党校(长春市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哲学与社会发展。责任编辑

  张忠义

相关热词搜索: 关于推行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责任分工方案 党建 分工 推行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