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市委书记在在市委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5-02 18:51:15 浏览:

(2006年12月25日)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由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部署明年主要任务,审议《中共___市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动员全市党员和干部群众,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___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力推动“两大目标”进程。
  下面,我代表市委常委会,讲四个问题:

  一、2006年市委常委会主要工作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市委常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领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两大目标”,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预计今年全市生产总值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增长15.5%;财政总收入37.4亿元,增长1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8亿元,增长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亿元,增长1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5345元,增长10.2%;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人口自然增长率5.37‰。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完善区域发展战略。市委常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的思路引领发展,以务实的举措推动落实。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对深入实施特色竞争战略进行全面部署,进一步丰富特色竞争战略的内涵,明确实施重点,使“三大战略”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更加具有指导性。市委常委会始终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加强规划指导,着力培育以特色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优势,推动了特色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借力发展不放松,并从___实际出发,把招商引资作为借力发展的重中之重,把扩大对外贸易作为提升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推动区域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始终坚持用特色理念指导工作,强调实施差异化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推动特色竞争战略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深入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态建设为全省多作贡献、平安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的总体要求,朝着“两大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二)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市委常委会把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切入点,认真执行中央各项调控政策,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努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及时分析、正确把握宏观发展趋势,深入分析研究___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经济工作要坚持量质并举,争取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力求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增长质量。高度关注和把握区域发展的态势,先后召开市委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和金融形势分析会10次,针对项目推进、招商引资、要素供给、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新情况,及时提出解决的思路、对策和措施,着力化解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宏观调控期间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实现连续第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切实转变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认真落实工业各项扶持政策,不断推动工业产业升级,制订出台《关于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具体措施,下决心淘汰小化工、小水泥等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落后生产能力,1-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9%,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87.1%。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旅游业、物流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旅游总收入增长23.6 %,商贸、金融保险、房地产、通讯信息等产业平稳发展。制定实施《关于全面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若干意见》,促进绿色特色农业发展提升,全市新增各类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23万亩,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20%。重视推进科技创新。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成功举办科工会,引导和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提高2.4个百分点。
  努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千方百计保持投资适度增长,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探索和创新开放招商的新途径、新方式,增强外源推动力。不断完善相关措施,突破传统招商模式,组织专业招商力量,开展专业招商、定点招商。创新产业和资源招商新思路,与杭州、宁波两市共建山海协作示范园区,用土地资源引项目、引资金。成功举办旅交会、粮交会、投资环境推介会、生态___上海推介会等经贸活动,积极参与浙洽会、义博会、广交会等活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借力发展取得新成效。预计全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85亿元,增长37.7%;实际利用外资3980万美元,增长31%。对外贸易连续第四年强劲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47.1%,增幅居全省前列。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内生性动力。坚持市级领导联系项目责任制,健全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开展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活动,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年度项目建设和投资目标。预计完成“六大百亿工程”投资232.5亿元,实现年度目标。其中重点项目投资90 亿元,超过年度计划9.1个百分点。58个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基础设施、产业和社会事业项目建成投入使用,___机场整体搬迁、九景衢铁路、杭新景高速、衢江航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着力解决要素制约等问题,不断改善发展环境。针对资金、土地等要素紧张的矛盾,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用足用好政策,举办项目融资洽谈会,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扩大增量;另一方面,着力优化要素配置,推动存量结构调整,使有限的资金、土地等要素保证重点建设和发展需要。全年争取计划外土地指标1.6万亩,新增贷款余额43.3亿元,有效缓解了用地紧、贷款难等问题。着力优化和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完善 “工业新城”规划,启动衢化片区物流通道、宾港大道南山路至东迹大道段道路连接工程、320国道衢化连接线等一批配套工程,园区功能更加完善。提出加快乡镇工业功能区规划建设的要求,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了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着力提高服务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市区户籍制度、综合行政执法和农村综合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在全省首创“机关效能110”网上服务平台,继续开展 “三服务”活动,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投资环境排名中,我市荣获“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称号。
  (三)高度重视统筹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市委常委会把统筹协调发展作为推进___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要求,扎实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确立打造“盆景式城市”的特色理念,强调中心城市建设不求大,但求精、特、美,在工作中注重突出重点,力破难点。加快推进西区建设,已开工的43个基础设施和公建项目进展顺利。平稳推进老城改造,新火车站、浙赣铁路改造、迎宾大道、衢化南路改造等项目顺利完成,新增公共绿地面积80公顷,全市城市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五城联创”工作,全市都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新农村建设工作,出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预计提高1.1个百分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新完成环境整治村300个、示范村34个。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50.3%。新增沼气10.2万立方米。农民素质培训取得新突破,全市共培训11.6万人,其中技能等级培训7.8万人,转移就业6.3万人,逐步实现从适应性培训向战略性培训转变。农民饮用水条件得到改善,新增18.2万农民喝上安全水。异地脱贫步伐加快,全年实现下山出库脱贫1.15万人。
  坚持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使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深入实施农村教育“五项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卫生事业,努力构建公共卫生五大体系,推动基层卫生院建设,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有55%的农民享受免费健康体检。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成功举办首届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等全国性赛事,不断改善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文化、广电、新闻、哲学社会科学、民政、慈善、档案、史志、老龄、关心下一代和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人口与计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工作等取得新成效。努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扎实实施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困难群体救助等为民办实事工程。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1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8%。城镇五大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救助制度发挥效应。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3.7% ,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85.4%和92.7%,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当年被征地农民基本做到即征即保,历年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稳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实施到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发展。深刻认识___在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责任,坚定生态市建设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目标,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六个一批工程”为抓手,落实“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在全省率先编制实施“十一五”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进清洁生产,拆除21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整治关停“五小”企业260家,其中化工企业48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重点断面和出境水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年度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都基本达到要求,如期实现建设生态市“三步走”的第一步目标。
  (四)大力推进文化名市建设,增强区域发展软实力。市委常委会把文化影响力作为区域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来抓,着力培育区域人文精神,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区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和文化阵地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先后组织 “新___•新农村•新家园”、“特色竞争、科学发展”和2006中国___国际儒学论坛三大主题宣传活动,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合力。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创新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和民工文化俱乐部两个载体,推进先进文化向农村、社区延伸。百个特色文化村(社区)、百个文化艺术之家“双百工程”取得新进展。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努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以创建学习型城市为目标,以全民学习日为载体,举办高级论坛8次,人文大讲堂6次,形成了从领导到群众、从机关到企业、从城市到农村多层次、全方位广泛参与的全民学习氛围。认真开展“知八荣八耻、树六大新风、建和谐___”主题教育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总结提炼“开放兼容、创业创新、诚实守信”的区域人文精神,深入推动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
  着力打响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把“两子文化”特别是南孔文化作为城市“金名片”来打造,成功举办孔子文化节、国际儒学论坛、祭孔大典等重大活动,实现了参与层次、宣传力度、实际效果“三大突破”。特别是国际儒学论坛以“和谐社会与儒家文化”为主题,找准弘扬___特色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佳切入点,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打响 “南孔圣地、和谐___”的品牌迈出了重要一步。重视培育地方特色文化,常山柚石文化、开化生态文化、龙游商帮文化等一些地方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挖掘和提升。___府城墙、江山三卿口制瓷作坊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婺剧“西安高腔”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更为丰富。
  (五)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和平安___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市委常委会着眼于完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加强民主法制和平安___建设。
  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按照省委建设“法治浙江”的要求,研究出台《关于贯彻省委建设“法治浙江”决定的实施意见》,对民主法制、依法治市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市委重视从制度上、程序上规范党委对人大、政府、政协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的领导和支持。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发挥监督作用;支持政府履行职责,推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效能型政府;支持政协围绕中心、履行职能,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工作。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政务、厂务、村务、居务公开,开展“民主法治村”创星级活动。全面启动“五五”普法教育,我市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称号,依法治市向纵深推进。
  全面推进“平安___”建设。以争创全省最安全城市为目标,建立和落实维稳责任制,把政治、治安、信访、生产、公共等“五大安全”责任及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市、县及部门,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谁主管谁负责的维稳工作责任体系。建立舆情分析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度,先后3次召开维稳形势分析会,排查分析问题,研究部署平安___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信访工作,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坚持领导约访、下访制度,加大领导包案处理疑难信访案件力度,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疑难问题。加强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出台贯彻落实《浙江省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若干规定》的实施细则,有效遏制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厉打击刑事和经济犯罪,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管理,避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经初步考核,全市平安建设主要指标达到了“平安大市”标准。
  (六)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市委常委会深刻认识到,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善始善终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第三批教育活动,全市平均满意率达到99.7%,基本实现“务求实效、群众满意、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在巩固和扩大三个批次教育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开展“两优一先”和“十大时代先锋”评比表彰活动,“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氛围日益浓厚。
  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对县乡换届的领导和指导,6个县(市、区)和92个乡镇党委换届圆满完成。换届后的县、乡党委班子结构得到优化,年龄梯次更趋合理, 素质不断提高。重视干部的教育培训和激励工作。制定实施《关于市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实施意见》和《关于激励干部实干争先的若干意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仅市委党校就轮训干部2832人,64名干部通过上挂、下派等形式得到锻炼。党管人才工作不断推进,市人才公寓建成使用。老干部工作进一步加强。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实施“三级联创”和“先锋工程”,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有86个后进村支部得到转化。全面推进“一场所两平台”建设,实现村村有办公活动场所,2411个村建成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推广常山县“民情沟通日”经验,努力构建干部群众教育和沟通的平台。关爱基层干部,全部落实在职村主职干部误工报酬和退职村主职干部基本生活补助。机关、社区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发展党员工作取得新进展。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全面开展“廉荣腐耻”、以案说纪的权力观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加强监督制约,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市县两级共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258件,处理251人。一些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依法得到查处,相关人员受到惩处。以维护群众利益为着力点,深化纠风治乱工作,查处各类问题270个,涉及金额1044万元。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查结商业贿赂案件64件,涉案金额560多万元。
  高度重视市委自身建设。重视理论学习,市委理论中心组先后组织集体学习16次。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重大事项征求意见、集体决策制度,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市委常委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履行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六项廉政承诺”。坚持务实作风,注重善作善成,不搞形式主义,力求工作实效。十分重视省委巡视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先后进行了四次专题研究,对每一个问题都明确责任领导和整改期限,确保整改到位。市委常委会的同志在工作中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相互支持、扎实工作,形成了务实奋进的良好局面。
  一年来,市委常委会工作的开展和取得的成绩,是省委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市委常委会的工作也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各套班子和军分区、驻衢单位及市内老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在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时,进行了认真思考,形成了一些工作体会:一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注重量质并举,力求又快又好,全力推进跨越式发展。二是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___发展阶段特征,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出实招、创特色、求实效。三是必须坚持开拓创新,以开放的理念拓宽发展思路,以改革的办法破除体制障碍,以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始终保持克难攻坚、务实奋进的精神状态。四是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与保障民生相统一,凝聚民心,集聚民力,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必须坚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注重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着力营造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氛围。
  同时,市委常委会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值得总结的问题,主要有: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总量不大、实力不强、财力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改革开放成效明显,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但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然比较明显,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还不够牢固;领导方法不断改进,但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有待提高,少数干部作风不实、为政不廉,致使一些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基层基础有所加强,但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希望同志们对市委常委会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2007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2007年是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我市“两大目标”进程的关键年,是“创造新业绩、迎接十七大”的落实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紧密结合浙江实际,通过了我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这次提交全会审议的市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着重从具体实施的角度提出了我市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及主要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抓好市委《实施意见》的落实;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构建和谐社会体现到各项工作之中,贯穿于实现“两大目标”全过程;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工作,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新的一年,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从发展背景看,世界经济仍处于平稳较快的发展期,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的大趋势没有变;我国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趋势不会变。从宏观政策看,中央将继续实施“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适度微调。从区域发展看,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四省边际地区开放合作趋势比较明显,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环境存在不确定因素,国际贸易磨擦增多,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宏观调控继续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土地、资金等要素调控和产业、环保政策的约束性加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更加紧迫;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因利益调整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增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这些都对我们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
  当前,我市总体上跨入了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关口。在新的阶段、新的关口上继续前进,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挑战性更强。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克难闯关,全力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市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的部署,紧紧围绕“两大目标”,深入实施“三大战略”,着力转变增长方式,着力推动改革开放创新,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和谐、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推进文化名市、平安___和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新的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5 %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12.5%、争取13%,进出口总额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控制在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32‰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
  新一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又好又快,增进社会和谐,注重特色创新,激发内生活力。
  坚持又好又快,主要是把握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保持___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好,是注重发展的质量;快,是注重发展的速度。我们强调又好又快,不是放慢发展速度,也不是不讲质量简单地拼资源、拼速度,而是要努力实现速度与质量相统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欠发达是我市最大的市情,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是最主要的矛盾。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经济结构难以调整优化,经济质量也难以真正提高。我们一定要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坚持发展为先、发展为重,只要是有质量、有效益、群众能得到实惠的速度,就要力求能快则快、能上则上,确保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周边地区。同时,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作为经济工作的战略任务,更加重视总量与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更加重视提高增长质量,努力在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与和谐性上有新提高,努力做到又好又快,推动___跨越式发展。
  增进社会和谐,主要是把握好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关系,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程度。构建和谐社会既要从“大社会”的和谐着眼,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又要从“小社会”的稳定着手,把维护稳定作为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来抓。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发展不好是最大的不稳定不和谐,稳定不住是和谐与发展的最大障碍。我们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始终不渝地把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学会用发展的举措、改革的办法、法律的手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意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争创全省最安全城市。同时,要切实防止求稳怕乱、怕冒风险、不敢解决矛盾的现象,尤其不能因为怕触及少数人的不正当利益而不敢做让大多数人受益的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而畏缩不前。
  注重特色创新,主要是依靠改革创新实现特色发展,不断创造发展新优势。实施特色竞争战略,核心在特色,关键在创新。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努力把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不断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做到差异竞争、以特取胜。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体制机制,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要努力扩大开放,开创新的开放格局,增强区域发展新动力。要创新工作方法,每一个部门、每一项工作都要致力于在创新中发掘特色、提升特色、创造特色,努力以创新的思路破解难题,用创新的办法推动工作。
  激发内生活力,主要是调动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更好地营造全社会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稳定的主体,是最能动的力量。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创业创新文化,切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有利于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让一切创业主体激活起来,让一切领域的创业潜能发挥出来,在全市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促进和谐。干部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坚持“重德才、凭实绩、看公论”的选人用人标准,坚持把开拓创新、干净干事的干部选用起来,把不思进取、不会干事的干部调整下来,以此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和活力,形成克难攻坚抓发展、齐心协力创和谐的整体合力。

  三、2007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新的一年,要着力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继续贯彻量质并举的方针,努力壮大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全力推动我市经济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1、坚持工业带动、产业联动,壮大提升特色产业。
  做优做强特色工业。一要深化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410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发展重点和扶持政策,建立410产业项目库和人才库,努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力争全市410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二要构筑梯度型的产业发展平台,全力加快市区“工业新城”建设,重点围绕氟硅新型材料和金属制品加工两大百亿产业,强化功能配套和产业链延伸,逐步把该区域建设成为跨越式、集约化、特色型的工业新城。进一步提升省级开发区的开发质量和效益,做好扩容前期准备,着力提高项目质量、投资密度、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和产业集中度。加强统筹协调,着力解决园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配套水平。加快中心镇工业功能区建设,不断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尽快形成“工业新城—省级开发区—中心镇工业功能区”的立体式工业空间布局。三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坚持内培与外引相结合,在扩大总量、优化存量中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实施“四个一批项目”:即实施一批产业集群提升项目、引进一批优质工业项目、抓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开展一批上市公司前期项目。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做大规模、提升素质;支持企业与市外境外强企合作,借梯登高;引导骨干企业创新机制,争取上市。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发展现代家庭工业。
  提升绿色特色农业。把绿色特色农业作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和方向,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坚持走生态型、特色化、高效益的农业发展之路。一要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发展“345”绿色特色农业。大力实施柑桔、笋竹、畜禽等农业产业提升工程,建设一批设施配套、标准到位、品质优良、效益明显的农业示范园场,改造绿色特色农业基地20万亩。二要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精细加工,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5%以上,出口增长20%以上。三要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积极扶持农民合作组织,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争取农户入社率达到16%。四要提升农业品牌竞争力。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整合农产品资源和品牌,争取再创1—2个国家级农业品牌。继续办好生态___上海推介会等活动,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提升美誉度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特色服务业。围绕培育四省边际“三中心一枢纽”的目标,加快构建特色服务业体系。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铁路货场、工业仓储配送区、浙西粮食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项目,黄衢南高速、衢江航道等一批交通项目,交通中专、实训基地等一批职教项目。积极规范发展信息咨询、电子商务、金融担保、拍卖典当、创意产业等新兴服务业。积极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发展,深入推进“连锁超市放心店”工程,确保实现乡乡全覆盖。培育、规范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生态、人文、边际三大优势,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提升华东旅游交易会档次,逐步培育“休闲___、观光四省”为特色的旅游集散中心。力争接待国内游客增长20%以上,境外游客增长50%,旅游总收入增长21%以上。
  2、坚持开放推动、项目拉动,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强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主动力,争取在招商方式、引资规模、项目质量上有新突破,实现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市外资金超百亿的目标。重点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产业招商与资源招商相结合。围绕培育特色产业,加强与宁波、杭州等地的资源和产业合作,推进“山海协作”示范园区建设,实现以资源换项目,以项目带产业。二是工业招商与多领域招商相结合。坚持突出工业招商,着力拓展农业、服务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多领域招商。继续举办、积极参加一些重大招商活动,包装一批优质招商项目,吸引优质客商投资,不断提高招商实效。三是专业招商与社会招商相结合。以激励机制为导向,完善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各开发区和专业招商部门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大部门招商、专业招商的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各类企业、中介机构的招商优势,进行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四是引进增量与优化存量相结合。坚持招商选资,力求引进一批龙头型、战略性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鼓励引导现有企业增资扩股、技术改造、配套引进,以存量引进增量,优化结构,提升素质,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适应开放新形势,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努力提高应对贸易摩擦能力,进一步做大外贸总量,优化外贸结构,保持外贸持续快速增长。高度重视外资引进,力争全年实际引进外资突破4000万美元。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拓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与长三角和周边地区合作,努力在产业、市场、技术、人才等多领域逐步融入长三角。
  强化项目工作主抓手。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把有效投入作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指标,力争重点项目投资高于上年。切实做到“三个强化”:一要强化项目谋划。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力量,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善于从政策变化调整中争取项目,从区域合作联动中促成项目,从规划深化实施中挖掘项目,着力谋划一批产业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大项目,形成“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良性循环机制。二要强化项目对接。增强以规划带项目的工作理念,通过完善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空间规划,着力解决“上什么项目、怎么上项目、在哪里上项目”的问题。加强与国家及省级部门对接,力争更多项目进入规划。三要强化项目推进。健全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坚持和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协调制度和工业项目决策咨询服务协调制度,公开程序、提高效率、加快节奏,增强项目落地把关的科学性和项目推进的实效性。继续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个领导挂帅、一个部门牵头负责、一个工作班子具体协调实施的“四个一”工作制度。完善项目实施督查、考核、激励机制,让多抓项目的有激励、抓好项目的有奖励,充分调动各方抓项目工作的积极性。
  3、坚持创新驱动、集约推动,切实增强持久竞争力。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办好 “科工会”和特色产业科技论坛,支持企业创办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国内外大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企业由无牌、贴牌向有牌、名牌转变,逐步推动“___制造”向“___创造”转变。积极促进科技兴农,激发农业科研机构活力,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继续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推进节能、节地、节水和节约原材料工作,突出抓好水泥、化工、金属制品、机械加工等行业的节能降耗。要十分注重要素保障,努力保持生产要素的平衡性和可调控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注重统筹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着力提高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水平。
  1、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按照“集约建设、和谐推进、特色发展”要求,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逐步构建以___市区为中心,各县(市)为副中心,若干卫星镇为烘托的现代浙西城市群。
  集约建设,就是要转变城市增长方式,相对集中资源,着力推进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城市开发效率、开发效益和开发水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加快市区中心城市和各县(市)所在地建设。市区要更加突出西区建设,在用地指标、资金安排、项目布局、政策扶持上予以重点倾斜。加快老城区拆迁区块复建,启动原浙赣铁路市区段、南街、礼贤街等地段改造,推进衢江新区公建项目建设。
  和谐推进,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建管并举,和谐推进城市建设。一要化解矛盾,平稳推进。落实各项政策,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城市拆迁、项目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快速平稳推进。二要建管并重,协调推进。深入推进“五城联创”,继续大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的创建工作,加强社区基础设施配套,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突出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园林绿化,加快市政维护、园林养护、卫生保洁等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三要市区联动,合力推进。牢固树立市区“一盘棋”理念,进一步完善市区体制机制,重心下移,下放权利,落实责任,加大对两个区资金、人力、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调动市区两级积极性,合力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
  特色发展,就是要按照“盆景式城市”特色理念,在规划设计、项目建设、城市人文等方面体现个性,使城市精致协调,具有鲜明特色和魅力。进一步完善城市专项规划,重点做好“两江一河两轴两环”规划,充分体现文化名城特色和山水生态风貌。着力建设一批城市特色产品,做好城市入城口改造,鼓励精品住宅小区建设,推进市区主要道路“白改黑”,努力形成更多亮点;要着力建立城市良好秩序,突出抓好违章建筑、乱占乱停及交通瓶颈疏导管理等问题,展现城市良好风貌。
  2、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增收、提升、改善、创新”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一要狠抓政策落实促增收,及时全面兑现国家、省、市加快新农村建设等各种扶农政策,认真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真正让农民从扶农政策中直接得到实惠。二要以投入和项目建设促增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土地资源开发、农村宅基地整理与建设用地复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康庄工程与县乡道路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增收。全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达到30.5亿元。三要优化收入结构促增收,继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推进劳动力结构调整,继续发展农村来料加工、农家乐旅游等产业,增加农民经营和务工收入,争取工资性收入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努力提升农民素质。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全年培训各类农民10万人,转移就业3万人。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即以预备劳动力、青年农民为重点的职业技工培训;以农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乡土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培训;以下山异地脱贫、被征地农民及山区库区农民等特殊群体为重点的专项技能培训。同时,要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以新农村主题宣传教育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
  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以村镇规划为龙头,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继续推进全面小康示范村和环境整治村建设,确保建设全面小康示范村20个、环境整治村200个。加快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力争行政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70%以上。扎实推进农民饮用水工程,解决13.1万人的饮水困难,提前一年解决特困人口的饮水问题。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建设。继续加强农村公路、电网和水利工程等公共设施建设,争取全市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95%,公交通村率提高5%,农村电网改造、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
  大力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创新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消除城乡户籍管理二元状况;以林地使用权流转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处理、农民饮水工程、农民培训等长效机制。
  3、扎实推进文化名市建设。以和谐文化建设为主线,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文化品牌、舆论环境和文明氛围。一要着力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理论引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开展以构建和谐___为主题的理论研讨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营造和谐舆论环境,准确把握社会舆情,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和谐生动的主流舆论。二要着力营造良好的区域人文精神。大力弘扬“开放兼容、创业创新、诚实守信”的人文精神,深入开展 “知八荣八耻、树六大新风、建和谐___”主题教育,不断深化“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积极实施“百千万基层文明创建工程”,深化“双五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文明新风。三要着力提升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加强对“两子文化”发展的统筹谋划,深化“两子文化”研究,办好祭孔活动。大力推进“两子文化”外形化,在城市入城口、公园、主要街道等重点部位增设体现___特色文化的城市雕塑、标志性建筑,提升特色文化影响力。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加快推进传媒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文化产业发展。巩固提升农家乐文化大篷车、民工文化俱乐部两大服务载体,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加强社区十五分钟文化圈建设。制定农村文化工程建设计划,启动农村文化阵地工程,力争通过四年左右努力,使大多数村都有一定规模的文化活动场所和基本文化活动设施。继续推进农村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加强特色文化村建设。
  4、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深入实施农村教育“五项工程”,抓好学前三年和高中段教育,努力扩大职教规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建设,不断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力争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继续重视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努力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民政、慈善、老龄、关心下一代工作以及档案、方志、党史等工作。
  5、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按照生态建设为全省多作贡献的要求,以大生态理念推进生态市建设。要以生态示范区建设为新起点,认真实施年度“六个一批”工程计划,以城乡水源保护为重点,加快环保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率。加大污染源治理,完成沈家化工园区企业整体搬迁,完成全市废纸造纸企业污水生化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位于全省前列,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打基础。
  (三)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维护民权、保障民安。
  1、切实做好民生保障。一要努力扩大社会就业。重点解决好“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人员的培训与就业工作,力争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7万个。二要着力完善社会保障。突出抓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扩面,加快建立面向城镇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覆盖面,确保历史遗留的应保未保人员参保率达到50%,当年新增被征地人员即征即保。强化社保基金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三要切实加强社会救助。巩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工作成果,逐步提高救助和保障水平。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深入实施山区库区贫困农民下山异地脱贫工程,全年完成下山脱贫1万人。四要努力解决就学、就医、住房等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进一步扩大低收入家庭子女免费就学范围。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适当提高大病统筹合作医疗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加大住房公积金扩面力度,提高非公企业覆盖面,抓好廉租房和民工公寓建设。维护农民工基本工资、劳动保护和民主政治权利,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继续开展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活动。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按照建设“法治浙江”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建法治市、县(市、区)活动。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推动法律 “六进”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决策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为的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司法改革,完善诉讼、检察监督机制,推动司法民主建设,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不断加强基层民主。积极推进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确保全市70%以上村达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工作,广泛建立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工作听证会等制度,确保全市30%城市社区达到和谐社区建设目标。
  3、夯实基层基础,扎实推进“平安___”建设。紧紧围绕争创平安大市和全省最安全城市目标,按照力争“六个不发生”的总体要求,夯实维稳基础,健全维稳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要完善维护社会稳定责任机制。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和维稳责任双向追究制,确保维稳工作任务到岗、责任到人、考核到位、保障到位,真正使各级领导干部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二要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努力构筑城乡一体,人防、物防、技防配套的治安动态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乡村创建工作,使综治工作落实到基层、覆盖全社会。严密防范、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三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维稳形势分析制度,坚持市、县每季进行一次平安形势分析,乡镇、村每月进行一次社情民意分析,及时化解矛盾。切实加强信访工作,落实信访责任制,继续坚持领导下访约访和疑难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对突出案件,按照“一个案件、一个领导、一抓到底”的要求,及时加以解决。拓展乡镇(街道)综治网络,促进综治工作向农村、学校、企业、社区延伸。四要完善公共安全预防预警机制。认真落实公共安全总体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各专项预案的预测预警、排查化解、应急处置、责任追究和工作保障机制,加强应急演练,推进预防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预防、隐患排查、整治监督工作。高度重视、妥善处置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环境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安全事件,确保公共安全。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党的建设尤其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坚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努力建设更加适应发展新要求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一)着眼于增强合力,着力营造团结奋进的发展氛围。事在人为,人在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断增进团结、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形成推进“两大目标”的强大合力。
  努力建设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切实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县、乡换届圆满成功。继续做细做实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使“进”者朝气蓬勃、“退”者心情愉快、“留”者加倍努力、“转”者奋发进取,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抓各项工作落实上来。及时分析研究县乡班子换届后副书记职数减少、交叉兼职增多等新情况,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全面开展争创“创业和谐好班子”活动,健全领导班子成员谈心交心制度,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的团结共事氛围。
  努力构建和谐有力的基层组织。突出发展、和谐主题,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引领群众创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作用。农村党建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深化“先锋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三级联创”活动,打造和谐型、服务型的农村基层组织。力争创建12个 “五好”乡镇党委,230个“五好”村级党组织,整顿转化90个后进村党组织。深化“民情沟通日”制度。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运转经费的补助力度。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要采用单独组建、企业联建、园区共建、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建等形式,进一步拓展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达到省里新要求。社区党建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载体,引导和鼓励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创建,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共建合力。要扎实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坚持“三推一定”,探索建立发展党员票决制、责任追究制,确保党员发展质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及省委实施意见,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努力增强全社会发展合力。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一个核心、三个党组、几个口子”的领导体制。支持人大依法加强对“一府两院”和经济工作及社会工作的监督,推动经济社会法制化建设。支持和保证政府依法充分履行职责,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努力建设高效精干、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支持政协发挥优势,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积极性,加强新时期统战工作,更好地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各类群众团体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外事和侨务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加强老干部工作,关心爱护老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创业发展热情。
  (二)着眼于提升能力,致力建设善谋发展的干部队伍。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着力增强干部队伍掌控全局谋发展、克难攻坚抓落实、化解矛盾促和谐的能力。
  要有谋事之策,善于掌控全局谋发展。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学习,特别要抓好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坚持和落实机关每周一次集中学习制度。大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特别是新进县、乡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的深化,增强各级领导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审视形势,谋划发展,增强敏锐性、前瞻性和预见性,紧紧抓住发展、稳定、改革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和环节,提前研究,见微知著,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要善于全面准确解读宏观政策,善于把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创造性开展工作。
  要有干事之才,善于克难攻坚抓落实。当前,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任务都已十分明确,新的一年不提新口号,重在抓落实。抓落实就要敢破难题。当前,各类矛盾问题很多,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视问题,不能畏难消极、回避矛盾、不碰难题、不挑担子。要大力鼓励干部全心全意干实事,更要大力鼓励干部多谋善断解难事、破难题,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抓落实就要一抓到底。时间就是机遇,效率就是先机。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雷厉风行的作风,集中精力做工作,持之以恒抓落实。特别对事关发展、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善作善成。决不能抓一阵松一阵,不负责任、推诿扯皮、虎头蛇尾。抓落实就要创新方法。要突出重点,始终把“两大目标”和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放在心里,抓在手上。善于把握规律,创新方式方法,努力体现工作特色。善于总结实践中的闪光点,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要有成事之力,善于化解矛盾促和谐。要善于发现矛盾,敢于面对问题,致力探索化解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在解决根本问题上见成效。要密切联系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深入基层调研中掌握实情、商议对策,在加强与群众沟通对话中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新的一年,市委将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工业园区、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乡镇基层等一线和艰苦地方磨练,选派一批干部到省级机关、杭州、宁波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县(市、区)挂职锻炼,在实践锻炼中考察干部,提高干部的素质能力。
  (三)着眼于激发活力,努力构建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扩大党内民主,着力建立健全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激励干部务实干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积极扩大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反映社情民意、促进民主决策的作用。完善领导班子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以扩大民主为重点,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民主推荐提名、差额考察、任用票决等制度,扩大干部选拔任用提名、考察、决定、监督等各个环节的民主,增加民意调查环节,切实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完善干部评价激励机制。按照中央和省委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细化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考核激励政策。要在全市开展“十佳敬业奉献好干部”评选活动,引导各级干部争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真正在机关单位形成爱岗敬业、实干奉献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干部干事业、支持干部干成事业、激发干部干大事业的和谐环境。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市、县联动,采取“公推双考”等办法,努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市管后备干部队伍。要探索人性化的干部关怀激励机制,关心干部工作生活,为干部排忧解难。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党管人才,整合完善现有人才工作政策,健全人才智力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创业环境。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进一步营造重才爱才的社会氛围。
  (四)着眼于增强公信力,不断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健全和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做到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有乱必治,提高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公信力。
  加强廉政教育,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加强《党章》和法纪法规学习,强化从政道德教育和警示教育,夯实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深化廉政文化“六进”工作,引导全民树立廉洁意识。加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强调“四条禁令”:一是严禁领导干部私驾公车;二是严禁党员干部参与赌博;三是严禁变相公款旅游;四是严禁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礼金礼券,利用职权插手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
  加强权力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积极探索干部监督的防范预警机制,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加强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推进党务公开。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贪污贿赂和利用人事权、司法权、审批权谋取私利等案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严肃查处基层干部腐败问题。继续抓好以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等领域为重点的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加强纠风治乱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加强作风建设,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区域发展环境。要在全市广泛开展以“两提高、两降低”为目标的“投资发展环境提升年”活动,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强力推动机关部门作风转变。要继续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构建长效服务机制,强化监督监察,严肃查处损害投资发展环境的人与事,切实维护投资创业者的合法权益,不断优化我市的投资发展环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___打造成四省边际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好、商务成本最低、社会环境最优的地区。
  同志们:历史的使命激励着我们,人民的期望鞭策着我们。新的一年,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责任十分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和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务实奋进,为___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两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市委书记 在在 市委 报告 会议上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