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 2022-05-06 08:10:11 浏览:


——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是不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果。我觉得,将进入历史新时期以来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作一概括,现在已经具备基本的条件。

一,老命题 新认识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一个老命题。

1953年冬,笔者在苏南农村向农民和基层干部宣讲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时,他们首先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阅看《周恩来选集》,看到周恩来总理1953年在全国政协作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报告,他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叫做社会主义?”(《周恩来选集》下,第105页)可见,自从半个多世纪前开始搞社会主义起,从上到下,就普遍发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老命题了。

开始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回答,就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演进为“一大二公三纯”。这基本上是苏联模式,再加上中国的“独创”。“文化大革命”开始时说,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阶段”(《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实际上,这是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左”的恶性发展。十年“文革”结束,大家普遍疑惑,搞了这么多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我们开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邓小平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他提出,搞社会主义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他进一步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2页)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作为基本结论,实际是历史主题提出的,表明了我们党从根本上摆脱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和“左”的一套,对社会主义在总体上有了全新的认识,使大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此开始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有人发出这样的责难,有人存在这样的疑问,什么是社会主义还不清楚,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其实,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的命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但他们只是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大体的设想,他们没有并拒绝给未来新社会提供具体方案,认为这是当时实践者的事。十月革命后,在党代会上,有人要求论述充分发展了的社会主义社会,列宁指出,我们还办不到,达到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会是个什么样子,这我们不知道,也无法说。因为还没有可以来论述社会主义的材料。建设社会主义的砖头现在还没有烧好。我们不能再多说什么,而应当尽量谨慎和精确。(见《列宁全集》第二版第34卷第60―61页)列宁对社会主义采取了尊重实践的态度和方法。列宁以后,斯大林依照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在苏联搞了以公有制为唯一所有制、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并作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由于缺乏经验,由于斯大林和联共施加压力,也由于自己的幼稚,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普遍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样,世界社会主义偏离科学社会主义越来越远,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社会主义只能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而这个现实基础又是各国不同,并不断变化的。因此,社会主义不可能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4卷第337―338页)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深入和完善。其实,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不是按照某位类似上帝的人物提供的具体方案建立起来的,都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现代发达国家的股票交易所、银行、贸易公司、工厂制度、议会等经济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大国崛起》的电视剧对此作了很好的介绍。“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基本的方法。这是“实践论”的通俗说法。要想按照某个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完备解答来建设社会主义,是很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是社会主义问题上的蒙昧。

邓小平一以贯之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直到1987年,他仍然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7页)作为《邓小平文选》“结束篇”的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仍然在进行这种探索,关于计划和市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都是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以后,我们继续在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等理论,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有了重要的新进展,把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当然,这种探索远没有最终完成,以后还不断会有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二,从特征到本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是逐步展开和深入的,其成果是逐渐积累的。

毛泽东在1955年就提出,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但后来他又产生“富变修,穷革命”的思想。这样,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就陷入了一种悖论。“四人帮”借此大肆鼓吹穷社会主义,并走向极端。在拨乱反正中,邓小平首先批判了穷社会主义论,指出社会主义应当是富的。这是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那末,具体看,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呢?

回顾对社会主义的拨乱反正,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从总体上看,经历了从社会主义的特征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十二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的特征作了全面概括。这个文献列举的社会主义的特征有: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以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央党校的主要教材《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就是这样。这本发行量很大的书中列举的社会主义特征有四条:生产资料公有制、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该书认为:“社会主义各个特征的总和,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完整体系。”(《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1983年版,第238页)概括几个特征,这是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从平列的几个特征上认识社会主义,作为对一种社会形态的认识,虽有一定意义,但还是比较表面的,这是延续多年的传统思维。

邓小平的思维逻辑是,从强调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两条根本原则(“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两条根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并见138、142、149页),到突出共同富裕。他把共同富裕从两条根本原则之一,提升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卷第155页),又进一步提升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同上第364页)。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从讲特征,到讲本质,到全面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生动地表明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

在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后,人们不断提问:什么是中国特色?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列举若干条。这些回答,也是有意义的,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更自觉地贯彻某些重要方针。比如,“一国两制”是重要的中国特色,就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实现贯彻祖国统一的方针。但是,用这样的方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二是往往把中国特色狭隘地理解为中国独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总体上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认识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

三,扬弃 积淀 升华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有些思想理论观点被扬弃,大量的正确思想和理论观点积淀下来,有不少思想理论观点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扬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反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些理论观点,逐步放弃,如计划经济、全民所有制等,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是经常使用,以后逐渐抛弃不用了;另一种是,虽然是新创造的一些概念,但随着实践的发展,情况的改变,已失去时效而不再使用了,如“乡镇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

积淀,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因为切合实际,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掌握,积淀下来了。这是大量的。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依法治国,以及十六大以来的一些理论创造。这种积淀,是实践检验、历史筛选的结果,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这种积淀,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日益丰富,底蕴更加深厚。

升华,有些思想理论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逐步加深,内涵更加丰富,达到了更高的境界。比如,共同富裕,1955年,毛泽东表达了这个思想。后来,邓小平将共同富裕提升为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继而又提升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在南方谈话中,又进一步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归结。又如,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提升为以人为本。将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的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提升为科学发展观,等等。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思想理论观点的扬弃、积淀、升华,这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过程的生动性和复杂性。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自觉掌握扬弃、积淀、升华,来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那些已经过时的、或者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理论概念和观点,要敢于及时扬弃,这也是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对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概念和理论观点,其指导作用将是长期的,无所谓新与旧,要作为宝贵财富珍惜;对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要不断充实内涵,提升其意蕴,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当然,这种升华决不是人为的拔高,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跃升。

现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热点。存在的问题:一是直线式地讲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二是满足于提出一些现代化、民族化之类的口号。如果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的复杂的历史进程作具体的分析研究,就很难总结概括出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四,总的概括

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作了许多回答。现在能不能在理论上作一个概括呢?我认为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概括地说,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以人为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我们用以人为本的中国化语言表达了这个原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基本途径。科学发展的一般要求,就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要切合国家的实际。在我们的条件下,科学发展又有阶段性的针对性。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持久地保持活力。

共同富裕,这不仅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而且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归结点。

社会和谐,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这四条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比较全面又比较概括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是目前阶段所能达到的认识。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内涵应当有几个层次。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这四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层次的概括。

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保证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促进文化繁荣和人才成长的文化教育制度,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个层次。

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及社会组织状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又一个层次。

观察我们社会的现实情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这四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现实,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理想和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究竟有几个层次,这是一个需要作深入研究的课题。

这四条,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又是任重道远的奋斗目标。每一方面都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困难和矛盾,有待我们去克服,去解决。

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但理想信念不是抽象的、可望不可及的。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这四条上来,为实现这四条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读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