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在中国共产党西湖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5-20 08:30:03 浏览: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加快发展
     朝着建设全省乃至中部城区“经济强区、
         文化大区、幸福城区”目标奋勇前进
     ——在中国共产党西湖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同志们: 
      在开启“十二五”发展新征程、庆祝建党 90周年的重要历史
时刻,中国共产党西湖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大会的
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
明确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动员全区广
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全力开创“一区双
城”发展新时代,努力把西湖区建设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城区“经
济强区、文化大区、幸福城区”。 
      下面,我代表中共西湖区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 

      

              一、全面建设全省经济强区、文化大区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西湖历史发展过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
来,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西湖十届区委带领广大党员干
部群众,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同心同德,迎难奋进,成功战胜
 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大洪涝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
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的大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大发展,各项 事业大推进,全省经济强区地位基本确立、文化大区形象初步建
立。 
      五年来,综合实力在持续扩张中进位赶超。“十一五”规划目
标全面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201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城乡居民纯收入两项指标名列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地
方财政收入历史性突破 20 亿元、5 亿元大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出口创汇两项指标增幅超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五年开工建
设重大项目突破 200 个,投资总额超 600 亿元。我区先后荣获了
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区十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先进区
和“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区”等一系列殊荣。经济综合实力跃居为
全省县区十强、中部省会城区二十强,全省“金融中心、商贸中
心、文化和创意产业中心”初步形成。 
     五年来,转型发展在持续优化中特色突出。传统服务业改造
加快,洪大一期成功升级、恒茂商圈快速繁荣、餐饮品牌日渐形
成、宾馆酒店急速扩张,“吃住在西湖、购物在西湖”日益叫响。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创意中心成功打造、服务外包逐渐做大、
物流枢纽初步形成、信息咨询渐成规模,主导产业地位日益突出。
楼宇经济全市领先,楼宇栋数、企业户数分别突破 50栋、5千户,
总部经济初具规模,企业省级总部突破 户,总部基地影响日益扩
大。金融保险快速发展,省级金融保险机构突破 50户,占到全市
六成,金融中心地位日益显现。西湖已经成为了南昌转型发展的
急先锋、产业高端化的排头兵。 
     五年来,一区双城在持续发展中呼之欲出。朝阳片区征地超
1.56 万亩,拆迁总量突破 140 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达 165 万平
方米,均创下了南昌有史以来征地、拆迁、还建房工程建设规模
之最。目前,“三横三纵”主干道路网基本形成,一大批基础设施
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和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朝阳新城拔地而
起,生态水城初具魅力。同时,全力组织实施了“棚户区改造、 节点改造、店招整治”等老城区改造提升十一大系统工程,全力
推进了美化、亮化、绿化工作,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
全,“数字城管”工作初见成效,西湖老城悄然蝶变,城区面貌焕
然一新。 
    五年来,社会管理在持续进步中塑造品牌。在全省率先建立
 了“八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设立了区级社会救助中心和区
级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实施了维稳“链式管理”模式和消防“五
千五万”工程。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口计生扛全国红旗、中医
卫生列全国示范、和谐社区创全国品牌、金塔庙会进全国“十佳”、
均衡教育夺全省第一、居家养老开全省先河,民生工程获全省先
进,打造了一系列领先全省、叫响全国的新品牌。人大依法监督
和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统战、群团、民族、宗
教、侨务和对台工作不断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
彩,民兵预备役、国防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 
     五年来,党的建设在持续加强中创先争优。学习实践科学发
展观活动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稳步推进,“创先争优”、“民
情夜访”活动全面实施,“123”创建、“三民”创建、“十面红旗”
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
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成效突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
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显著提高。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活动深入开展,机关作风进一步改进。
党内监督成效明显,反腐倡廉更加深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
设不断完备。 
     综上所述,过去的五年,是西湖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
是西湖城区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西湖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
年。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的结果,它饱含了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承接了历届班子的努力和基础,凝聚了各界人士的信任和支持。
这是西湖经济得以跨越发展的前提,这是西湖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的基础,这是西湖人民得以幸福安康的保证。在此,我代表中共
西湖区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西湖发展建设的同志们和朋
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实践极为丰富,积累的经验无比珍贵。五年来取得的
成绩,是西湖未来发展的基础;五年来积累的经验,是我们今后
工作的精神财富。回顾五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用先进的理念推动全局。发展是第
一要务。五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推进“突
出三产、飞出二产、淡出一产”的思路,坚定不移地贯彻“城以
民为本、民以城为家”的理念,坚定不移地秉承“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落实“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要
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全区各项工作都迈
出了新步伐。实践证明:加快发展是实现西湖崛起的首要任务。 
     二、必须坚持建管并重,用长效的管治扮靓全区。城区发展,
以建促管,以管推建,建管并重。五年来,我们大张旗鼓推进旧
城改造、新城开发,大刀阔斧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大街小巷
实行城市综合管治,“一区双城”发展模式迈出实质性步伐,城市
建设管理实现了从“小城建”向“大城建”、从“小城管”向“大
城管”、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治的华丽转身。实践证明:优化管治
是实现西湖崛起的重要内容。 
     三、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用开放的思路谋划全篇。改革创新
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五年来,我们发扬“争第一,创唯一”
的传统,举全区之力、聚全民之智,在化劣势为优势、化短板为
长板、化潜力为实力的征程中,在开创“绿化进社区、绿色飘万
家”、“旧城改造政策千人宣讲团”、“防火墙五千五万工程”等一
系列特色工作中,始终以一股昂扬的锐气、一股蓬勃的朝气、一
股必胜的勇气,勇往直前,突破瓶颈,开创了西湖加快发展的新
局面。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实现西湖崛起的关键动力。 
      四、必须坚持改善民生,用惠民的举措凝聚全力。以人为本、
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核心价值追求。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财
力向民生工程倾斜、精力朝民生工程倾注,合力在民生工程中形
成、潜力在民生工程中释放、魅力在民生工程中迸发,一系列群
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全区人民在共享改革发展稳
定成果中展示了新风采。实践证明:改善民生是实现西湖崛起的
根本目标。 
     五、必须坚持维护稳定,用和谐的环境激发全情。稳定压倒
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五年来,我们在推动西湖经济跨越发展的
历史进程中、在促进城区拆迁改造的嬗变提升中、在推进维稳“链
式管理”的巩固创新中、在构建和谐平安西湖的漫漫征途中,一
丝不苟、恪尽职守,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克服了前所未有的稳
定压力,付出了和谐共享的殷殷深情,一系列矛盾纠纷得到迎刃
而解。实践证明:和谐稳定是实现西湖崛起的前提条件。 
      六、必须坚持加强党建,用优良的作风砥砺全员。干部队伍
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五年来,我们全方位实践科学发展观,多领
域实施创先争优活动,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以公
心对待工作,以公开推进工作,以公平检验工作,以公正评价工
作,培养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党员干
部队伍,营造出一种“大气谋事、精细做事、严格管事、高效成
事”的干事创业氛围,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干事业
的清风正气。特别是全区各套班子领导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带领
全区广大干部以“干着换届”的姿态,推进了西湖经济社会的持
续发展。实践证明:加强党建是实现西湖崛起的重要保障。 
      回顾五年的工作,我们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显著成绩,又要
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如现代服务业比重不高,
产业结构还要进一步优化;城区改造开发难度不断加大,精细化 管理还要进一步提升;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保障民生、
构建和谐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群众工作复杂程度不断加大,
做好群众工作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还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都需
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开启建设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幸福城区的新征程 

      

     今后五年,是我们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发新城、改造老
城,加强管理、改善民生的关键五年;是我们加快发展、绿色崛
起,领先全省、角逐中部的黄金五年。今后五年的目标,宏伟而
璀璨;今后五年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
员干部,必须充分认识肩负的新使命,准确研判面临的新形势,
科学谋划未来的新蓝图。 
     审视形势,机遇不容错过。未来五年,西湖的发展进入了一
个新的战略机遇期,迈入这一机遇期,我们不仅要动起来,更要
跑起来。我们必须看到,“中央大力促进中部崛起、全省共建‘鄱
阳湖生态经济区’、全市综合开发‘山江湖’”三大战略扑面而来,
中心城区商贸、金融、物流、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高端化继续加速,
我区资金流、信息流集聚和扩散的地位将更为突出。我们必须看
到,“旧城改造、新城开发、产业转型、创建办会”四大机遇接踵
而至,全省最大体量的棚户区改造建设、全市最大规模的片区开
发建设、全省最大规模的服务业转型升级、以及举国瞩目的“七
城会”举办、全市聚焦的“文明城”创建,给西湖经济和社会发
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看到,“高铁时代、地铁时代、
临港时代、拥江时代、双城时代”五大格局应运而生,高铁带来
的同城效应,地铁带来的增值效应,临港带来的国际效应,拥江
带来的中心效应,双城带来的互补效应,必将深刻影响西湖的经
济结构和城市面貌。只要我们乘势而上,进位图强,加快发展,跑步前进,就一定能够将这一轮战略机遇顺利转化为现实的生产
力、竞争力和硬实力。 
     判断趋势,竞争不容懈怠。未来五年,西湖的发展进入了一
个新的战略提升期,立足这一提升期,我们不仅要跑起来,更要
跳起来。实力要“跳出江西,角逐中部”,近年来我区经济总量迅
速增长,经济实力挤入全省第一方阵,中部 40个省会城区排名约
15位,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我区财政总收入达 26亿元,为全省各
县区第一,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
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全省前茅,这标志着今后的西湖必须
放眼整个中部来谋划发展、确立定位。产业要“跳出传统,占领
高端”,目前我区现代服务业经济仅占经济总量的 60%,而且第三
产业规模化、现代化、高端化趋势日益强劲,现代服务业发展速
度远远超过全区平均发展速度,正在成为西湖经济发展的主导产
业和主要支柱。地位要“跳出自身,迈向核心”,经过近年来的精
心培育和快速发展,全省“金融、商贸、文化和创意产业”中心
区的品牌逐步叫响,西湖区正在经历由中心区向核心区的历史性
跨越。只要我们跑好这场“冲刺赛”、比好这场“三级跳”,无论
前面的标兵飚得多快、后面追兵追得多紧,我们都一定能够在结
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大潮中,勇立潮头,进位赶超。 
     分析大势,发展不容逆转。未来五年,西湖的发展进入了一
个新的战略收获期,把握这一收获期,我们不仅要跳起来,更要
跨起来。经济规模在大跨越,通过这几年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建设,
打基础、蓄势能的潜力到了突破释放的节点,西湖发展已经走向
  “井喷期”、踏上快车道,未来五年,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完全有潜力、有能力、有实力做强做大、角逐中部。城市形态在
大跨越,“一区双城、改造开发,南北一体、繁荣发展”,建成区
现代化和新城区城市化,为西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城市形
态的变革必将为西湖经济注入新动力,为西湖文化增强新脉动,
为西湖幸福增添新光彩。社会和谐在大跨越,每年数以亿计的民
生投入,从基础建设、生活保障、生产条件、社会管理等事关老
百姓切身利益的各个方面不断改善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
度逐年增长,共建幸福城区、共享幸福生活成为了 50万西湖人共
同的心声。只要我们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
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开拓创新,排难而进,就一定能够团结带领
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波澜壮阔的城区发展大潮中赢得主动、赢
得优势、赢得未来。 
      总之,开启“十二五”新征程,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在挑战中
抓住机遇,在压力下实现目标,使科学发展成果更好地转化为人
民群众的福祉。 
      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紧紧围绕打造全省乃至中部城区“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幸福城
区”的战略目标,切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全力以
赴在更高水平上推进西湖实力争先发展、生态协调发展、文化特
色发展、和谐统筹发展、活力持续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开创“一
区双城”发展新时代。 
      今后五年要突出实现三大目标: 
      ——基本确立全省乃至中部城区“经济强区”地位。地区生
产总值突破 600 亿元,人均 GDP 突破 2 万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
100亿元;经济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全市所占比重进一步提
高;现代服务业增速高于全市主导产业增速,现代服务业规模力
争占全市一半;经济实力在全省各县区中排名第一,在中部省会
城区中力争进入十强,不断壮大科学发展中率先的实力。 
      ——基本确立全省乃至中部城区“文化大区”地位。人文西
湖基本形成,西湖精神深入人心,十大文化品牌建设扎实推进,
群众文化活动日益繁荣;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旅游业、创意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等得到全面发展,文化产业经济规模占到 GDP
的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达标,居民文化素质全面提升,文
化精品创作全面发展;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局面基本形成,文化教
育科技等各项事业长足进步,不断提升进位赶超中领先的魅力。 
      ——基本确立全省乃至中部城区“幸福城区”地位。城市化
和城市现代化基本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功能更加
齐全,城区快速通行能力显著提高;生态园林城区基本建成,“一
江两湖四渠五河”景观全面展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平方米,
人均水面面积达到 平方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居民人
均收入全省最高,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
高,不断凝聚绿色崛起中争先的动力。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在今后五年工作中,我们必
须突出重点,狠抓关键,以决战攻坚的态势,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双轮驱动,产业强区,加快实力争先发展 
     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为龙头,在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上决战攻坚,是西湖发展领先江西、角逐中部、放眼全国的
第一要务。我们必须进一步优化结构,做大总量,通过“双轮驱
动”,实现西湖经济跨越腾飞,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1、依托内源、外源,驱动经济载体不断优化 
     实现中部崛起,既要紧紧依靠内源的推力,又要借助外源的
活力。只有内外共振、双轮驱动,发展才有新载体,跨越才有新
希望。一方面,要坚持大开放主战略,以重开放、强开放的意识,
增强大招商、大引资的活力。加强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县区的
合作,加强与中部省会城区的协作,加强与境内外和沿海友好地
区的联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扶持
发展龙头型企业,推动中小型企业“靠大联大”,推动支柱产业专
业化承接配套,推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努力把西湖建设成为中
部审批环节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意识最强的城区之一。另
一方面,要坚持内需拉动战略,进一步鼓励能人创企业、激励百
姓创家业、磨砺干部创事业。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力争在管理体
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大力推进非
公经济发展,不断健全政银企合作、专项资金扶持、民间融资担
保、小额贷款帮扶“四位一体”的融资服务体系。大力创新消费
模式,加快推进洪城商圈提级升位,发展专业市场,培育商业街
区,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需求。大力完善协税护税机制,
切实推动税收增长、税源增强、税户增收、税务增效,巩固和提
升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大力倡导“赣商文化”,重塑“江
右商帮”形象,努力把西湖打造成为新时代的赣商中心。 
     2、依托改造、开发,驱动经济布局不断优化 
      旧城改造、新城开发所开拓的项目资源是我们科学发展、进
位赶超、绿色崛起最现实的机遇。只有加快大改造、大开发,才
能进一步强化项目带动,优化经济布局。一方面,要在建设项目
上描画新蓝图。建设项目是短期内推动西湖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要以改造开发为驱动,以“创建办会”为契机,以开展重大项目
主题年活动为动力,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高水平促动房地产开发建设,高标准引领商务楼宇建设,力争改
造新增千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空间,投资规模突破千亿元,在全
区上下再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高潮。另一方面,要在产业项目
上描绘新前景。产业项目是实现城区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未来
五年,要着力推进商贸物流业、餐饮住宿业、金融保险业、文化
创意业、信息咨询业、服务外包业、飞地都市工业、建筑房地产
业等八大产业,实行专项扶持,形成主导优势。要在城区大改造、
大开发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一区三园三圈”的建设,即朝阳沿
江总部经济区、安义西湖工业园、罗亭西湖工业园、西湖绿色生
态园、洪城商圈、老城商圈和朝阳商圈建设,力争引进 100 个产
业大项目,投资规模超 500亿元。  3、依托转型、升级,驱动经济质量不断优化 
     要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要注重产业的转型,
还要着重品牌的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质与量的同步提升。只有切
实做到抓转型、促升级,才能进一步推动产业高端化,占领发展
制高点,赢得发展新优势,把西湖区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
区。一方面,要推进产业向高端转型。深入推进“双圈双带”经
济发展规划,大力推行“腾笼换鸟”政策,将落后的业态逐步淘
汰出主城区,让“先进生产力”进驻主城区。优先发展生产性服
务业,升级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鼓励现有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连
锁、加盟等新型经营方式实现转型发展,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占
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促进总部在西湖升级。参与国
际分工与合作,实现单位面积更大产出,就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要瞄准高端品牌,注重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老城区品牌集聚度、
城西商业中心产业繁荣度、朝阳片区资源整合度。力争每年引进
20 家以上企业区域总部,力争五年内入驻西湖的世界 500 强、国
内 200 强企业突破 100 家,建设 10 栋以上总部大楼、打造 10 栋
以上“亿元楼”,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华东、连接全球的总部经济
服务业基地。 
       (二)坚持双城融合,生态立区,加快生态协调发展 
       “跨过抚河、西进南拓,一区双城、东西呼应、南北一体”,
开创“一区双城”发展新时代,是西湖发展领先江西、角逐中部、
放眼全国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跳出空间范畴抓双城、跳出地域
格局抓融合,做到“双城融合”,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西湖。 
      1、融合历史名城、现代都城,加快改造进度 
     老城区是西湖历史文脉源头,是西湖中心城区核心,历史与
现代在这里交汇,文化与商业在这里繁华。加快老城改造,我们
必须一手为人民群众建设好一座都市,一手为子孙后代保护好一
条文脉。要着力做到“三个加快”。一是加快基础设施改造。大气魄、大手笔推进低洼地危旧房、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步伐,
进一步完善路网格局,优化老城环境,力争五年内基本完成百万
平方米的老城改造任务。二是加快文化项目改造。科学规划、有
序推进旧城改造,划定历史文化古迹保护红线,制定历史文化古
迹保护名录,重点抓好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豫章驿道仿古街区
等精品文化建设项目,实现高楼大厦与百年古巷和谐相处。三是
加快街景提升改造。做到精心布局、展现特色,积极引进更丰富
的商业品牌、更精美的标志建筑、更宜人的绿地广场、更快捷的
交通网络,真正做到“白天是景点、晚上是亮点、处处是焦点”,
打造全市最具人气、最具商机、最具动感的核心区。 
      2、融合产业旺城、滨江水城,加紧开发速度 
       “再造一个西湖”,是开发朝阳新城的重要目标,是“三年呈
新貌,五年现新城”的重要指标。加紧新城开发,我们必须坚持
一手挖掘产业潜力、一手优化生态魅力,实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
明相协调、共促进。要着力做到“三个加紧”。一是加紧村镇城市
化。全面推进剩余的拆迁安置任务,全面实施新区路网、水网、
电网、信息网等基础建设,基本完成教育、文化、卫生等配套建
设,实质性推进农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一产变三产的转变步
伐,加快新城的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加紧产业规模化。加大专业
市场的引进和建设,打造洪城商圈的延伸区;鼓励发展物流产业,
打造省级大型物流基地;全力建设沿江总部经济区,打造南昌的
次中心区;推进区级新行政机关选址建设,打造新的行政中心。
三是加紧环境宜居化。积极提升生态品位,优化生态环境,做足
  “水、绿”文章,着力打造沿江十里风光带和沿湖十里风光带,
打造以朝阳公园为中心的绿核、以南桃花河两岸绿地构筑的中心
城区生态轴,使新城区“城在水中、水在绿中,绿在城中”。 
      3、融合繁荣老城、崛起新城,加深管治程度 
      双城融合发展,是一项历史性的课题,是一项前瞻性的事业, 必须做到各方协调联动,创新城市管治。加深管治程度,我们必
须一手抓差异化管理,一手抓一体化进程,最终实现双城融合、
综合管治。要着力做到“三个加深”。一是加深体制创新。加快城
市管理信息系统和社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健全区、街、居三级相
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框架,进一步完善“两
级政府、三级管理、六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二是加深管治
效益。积极运用“城市管治论”,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长效化管
治,健全完善数字城管体系加大城管行政执法力度,强化社区环
境综合整治,实现城市品位与城市价值同步提升。三是加深城市
创建。不断深化城市创建活动,以开展“创建办会”活动为契机,
以推进城市管理“啄木鸟”行动为抓手,以实施“618”工程为载
体,进一步在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城区上开展新探索、创造新经验,
努力打造一个秩序良好、规范有序、环境优美、市容整洁的宜居
环境。 
       (三)坚持双管齐下,文化兴区,加快文化特色发展 
     全面提升西湖文化的凝聚力、竞争力和服务力,是西湖发展
领先江西、角逐中部、放眼全国的关键举措。我们必须精心呵护
西湖千年文化特色底蕴,精心培育文化大区特色品牌,做到“双
管齐下”,不断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友好相待、和
谐相处。
     1、历史与现代相长,丰富精神文化。坚持传承千年历史文化,
延续城市个性脉络,使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西湖交相辉映。切
实做好“三个打造”。一是打造西湖精神。西湖是一块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的宝地,是万寿宫文化和 “江右商帮”文化的源头,是
八一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摇篮。打造西湖精神,就要发扬赣商精神、
弘扬八一精神,做到坚定信念、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勇于胜利,
努力实现“争第一、创唯一”的目标。这是推动西湖发展的内在
动力,必将成为凝聚西湖人民的共同价值观。二是打造传承品牌。着力建设新四军旧址陈列馆、绳金塔景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
等十大新历史文化品牌,保护开发翠花街、绳金塔街等十条老街
古巷,积极发展民俗《万寿宫文化》、曲艺《筱贵林南昌谐谑故
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提升文化品位。三是打造现代旋律。
 以唱响“红歌会”为平台,以绳金塔庙会等会展活动为舞台,以
教育科技文化等创新创作为展台,讴歌现代美好生活,弘扬西湖
时代精神,以大宣传、大活动、大声势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省
会城市意识,提高综合文明素质,彰显文化大区风韵。 
     2、需求与市场相长,发展产业文化。坚持文化产品规模化、
文化需求市场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省“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
中心区”的地位。切实做好“三个发展”。一是在强底蕴中抓发
展。大力发展古色、红色、绿色旅游,努力实现中心城区仿古街
 区的零突破,做优做精绳金塔庙会,使旅游业成为西湖的重要产
业。二是在促转型中快发展。着力打造孺子路创意产业一条街,
规划建设一处新的创意产业园区,打造一栋创意产业大厦,扶持
发展一批广告传媒公司,实现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大发展。三是
在抓均衡中大发展。着力发展提升以八一大道为主的文化用品销
售基地,大力发展以新中原剧院为代表的文化休闲娱乐业,全力
建设以市文化艺术中心和区文化活动中心为龙头的群众文化活动
基地,努力发展体育健身产业,要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的政策措
施,在体制、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给予扶持发展。 
     3、功能与品位相长,繁荣市民文化。坚持立足基层、夯实基
础,着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惠及百姓的多层次文化活动
体系。切实做好“三个推进”。一是推进文化阵地全覆盖。扎实
推动区文化中心、街道(镇)文化站建设,以及社区、农村综合
文化设施建设,扶持打造一批老、少活动中心,力争引进一批剧
院影院,着力完善 15分钟文化生活圈,形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
服务网络。二是推进文化活动全参与。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区文化人才库。同时,创新服务
方式,加强市场管理,服务更多群众。三是推进文化品牌全跟进。
切实把发展建立在依靠文化提升、教育进步、科技创新和高素质
人才的培养之上,基本完成朝阳新城的教育园区建设,加大竞技
体育培训力度,坚持科技服务经济转型发展,力争将西湖区打造
成为创新型城区。  
       (四)坚持双轨并进,和谐建区,加快和谐统筹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需求,是西湖发展领
先江西、角逐中部、放眼全国的根本目标。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当
前社会转型发展的特点,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双轨并进,坚定
不移地推进和谐平安西湖建设。 
      1、坚持强区与富民相促进,提高群众幸福感。强区是富民的
基础,富民是强区的目标。要牢固树立“发展为民生,民生促发
展”的理念,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一是加强创业富民。
坚持以创业推就业、以创业促创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努力实
现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确保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全社会平均
收入增幅。要结合推进全民创业工作,鼓励个私民营经济加快发
展,培育更多的富人、能人。二是加强保健强民。积极开展健康
城市创建工作,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基本养老
保障、免费保健体检,创建 15分钟卫生服务圈。积极应对人口老
龄化,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体系。三是加强保障惠民。进一步调优
公共财政的质量和效益,力争民生投入每年不少于 3 亿元,建立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各类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对符合条件
的困难群体实行更高水平的“应保尽保”,使 50 万西湖人更好地
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坚持和谐与稳定相促进,增强公众安全感。稳定是和谐的
前提,和谐是稳定的支撑。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 感。一是突出抓好群众工作。坚持以维稳“链式管理”模式为主
线,加强信访工作,创新维稳机制,坚持民情访谈,不断完善矛
盾纠纷调处机制,努力把一切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促
使进京非正常上访积案得到全部化解、到省来市访稳中有降。二
是突出抓好综合治理。坚持深化“平安西湖”建设,扎实推进“天
网工程”、“金盾工程”建设,提升社区警务、群防群治工作,做
好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不断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部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防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三是突出做抓好安
全应急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方针,重点加强应急处置、安全
生产、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等工作力度,推进消防“五千五万工
程”,不断提升我区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我区不发生重
特大安全事故。 
      3、坚持文明与法治相促进,提高大众自豪感。法治是文明的
基石,文明是法治的目标。要牢固树立“文明之人,必然懂法;
法治之区,必然文明”的认识,真正把西湖建设成为一个使人充
满自豪感的大社会,一个使人产生归属感的大家园。一是强化文
明创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
扎实开展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和谐家庭和文明行业、文明单位、
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
构建。二是强化依法治区。进一步加强人大、政协工作,积极支
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深入开
展“六五普法”,不断加强法治教育,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和社区民
主管理,确保法治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强化统筹兼顾。
继续提升统筹发展成效,围绕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务,
进一步抓好工青妇、工商联、科协、残联、侨联等群团工作。坚
持党管武装,切实做好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  三、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办好西湖的事,依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核心在党组织。围绕建
设全省乃至中部城区“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幸福城区”目标,
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
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
伟大工程,在新的起点上,谱写党建科学化新篇章,建设一个持
续发展的活力西湖。 
       (一)解放思想,坚定持续发展的信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
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行动指
南,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以坚定的理
想信念推动西湖持续发展。着眼于这个要求:一要永葆学习本色。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
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全区党员干部务必按照这个要求,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着力点,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努力学习,以学习提升素质、修养身心、
推动工作、促进事业。二要永葆政治本色。全区党员特别是各级
领导干部都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不断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
奋斗终身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贞不移、矢志不渝,把自己的事
业功绩与西湖的科学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加奋发有为地
为开创西湖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三要永葆改革本色。改革开
放 30年来的实践证明,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无一例外地推动一
次大发展。西湖这片热土,自古就不乏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闻
名天下的“江右商帮”曾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遍布全球的
万寿宫达到了一千多座。我们要发扬赣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再现“放眼天下、任我驰骋”的潇洒与豪情,杜绝因循守旧、固
步自封的陋习,克服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的心态,发扬永不放弃、
永不言败的“啄木鸟精神”,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发展的大跨越,
以一腔热血换取西湖的快速崛起。 
       (二)提升能力,增强持续发展的力量 
     任何事业都需要人去开创。要建设全省和中部“经济强区、
文化大区、幸福城区”,迫切需要一支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的队伍,迫切需要一个个政治过硬、善于学习、勤于修身的干部。
着眼于这个需要:一要不断提升干部的战斗力。从总体上看,西
湖的干部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但与发达城区比,在
眼界上、魄力上、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深入开展
新一轮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遵循“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
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的思
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沉到底”等做法,全面提升西
湖的干部素质。二要不断提升组织的凝聚力。西湖正是发展之机、
用人之时,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和坚持凭实绩
使用干部,加大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
部的力度,让能干事的有机会、肯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
位,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努力营造风清气正
讲奉献、齐心协力谋发展、团结一致干事业的良好环境。三要不
断提升工作的执行力。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职务
任期、交流等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责任机制和工作督
查机制,推动工作任务执行到位。同时,坚持党管人才,继续引
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支撑西湖跨越式发展。 
       (三)筑牢堡垒,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
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
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着眼于这个任务:一要着
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巩固活动成
果,总结成功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开展社区星级创评活动,
打造一批高星级品牌社区,力争全区四星级以上社区达到 个。积
极做好农村党建向社区党建的转型工作,切实加强新经济组织、
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二要着力加强基层载体创建。积极探索
党建工作新模式,进一步加大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
的工作力度,切实加强企业、机关和学校、医院、文化团体等基
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将支部建在行业协会上、产业链上、项目上,
建在商圈上、商业街道上、专业市场上、商务楼宇上。真正做到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三
要着力加强基层党员管理。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真切关注、
真情关怀、真心关爱基层干部,决不辜负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信
任和期待。充分激发广大党员的热情和动力,通过党员带群众、
党内带党外,形成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和学先进、赶先进、
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使广大党员成为全社会的行动标杆。建立健
全党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切实关心爱护老党员、生活困难
党员、流动党员,不让一个党员“漂流”、无助。 
       (四)提升形象,经受持续发展的考验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责任是实现民族复兴、
国家富强。我们要努力践行这个宗旨,全力落实这个责任,以优
 良的作风和良好的自身形象赢得百姓的信任和爱戴。着眼于这个
责任:一要扎实改进干部作风。全力践行市委王文涛书记提出的
真抓实干、深入一线、锐意创新、负责担当、艰苦奋斗和淡泊名
利“六种作风”。牢固树立依靠群众的观点,增进融入群众的思想,
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要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放下架子,迈开步
子,扑下身子,与百姓结亲戚,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
信、把群众难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让群众切实感受
党的温暖。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
深化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二要扎
实推进廉政建设。清正是为官之德,廉洁是民心所向。全区党员
干部要把清正廉洁作为一种品行来修炼,作为一种能力来锤炼,
始终做到政治上清醒、工作上清廉、生活上清白。要慎独、慎欲、
慎微、慎交友,不能沉迷于“小圈子”、结交“小兄弟”、放纵“小
爱好”,千万不要为欲所困、为情所忧。要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
败体系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
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办力度,努力营造政治清明、为政清简、作
风清新、为官清廉的政治环境。三要扎实公开权利运行。编制并
公布权利运行流程,提高权力运行程序化、规范化水平。及时公
开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和重要党务工作等情况,
不断深化和推广权力公开。要整合监督力量,畅通监督渠道,加
强情况反馈,形成区委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机制和反映问题处理
工作机制,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同志们,美好的蓝图令人鼓舞,宏伟的目标催人奋进!雄关
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西湖今日正风起,扶摇直上正当
时。让我们以喜迎建党 90周年为动力,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朝着把西湖区建设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城区
  “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幸福城区”的宏伟目标而奋勇前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共产党 西湖 工作报告 代表大会上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