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某区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活动经验材料

发布时间: 2022-05-28 12:15:02 浏览:

某区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活动经验材料

徐徐春风似无数把神奇剪刀,一夜之间,将东山腹地XX区水沟村的株株桃树,剪裁成柄柄撑起的花伞……
地头,乡亲们挥锹整地。田间,挖掘机轰鸣作响,XX区水务局的施工队日夜不停,加紧为村里铺设灌溉用水管线。
人勤春来早。水沟村党支部书记吴建宏感慨不已:“‘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活动,好!区里给咱办的事儿,实!就像这春风,撩得俺们心里往外冒劲儿。”把握群众的期盼,才能真正服务好群众
水沟村是个小村子,有耕地、果园1149亩,人均不算少。但多是“二坡地”且分散,最大的一块也不到10亩。村里已连续3年举办“魅力XX、生态水沟村”采摘活动,引得城里人纷至沓来。去年,水沟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可水沟缺水,苦于靠天吃饭,葡果品种虽好,但产量增幅不大。“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活动自今年2月份在XX区推开后,区委书记魏民多次深入水沟村,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走访困难家庭,了解制约村里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
很快,区水务局把挖掘机开进村。期间,区领导多次来到村里,检查输水管线铺设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区科技局请来专家,手把手向村民传授种植、养殖技术。“清明节前后,地下输水管线就能把村里的百十块地连成一体,每一块都能‘喝’上水。”村委会主任刘建国介绍说,“村里今年的目标是,产量翻番,收入翻番。”
像这样,XX区的26名市管领导干部沉下身子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声音,把握群众的期盼,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已为走访点解决实际问题40个,化解信访问题16个。
干部们进一步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不仅体现在办事情、解决问题上,而且贯穿于定政策,上项目的每一个环节。XX区经过反复比较、论证,初步拟定了今年的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其中,涉及东山生态建设的就有3个。区委、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这样说:“生态环境已成为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过去的认识上,工作就会被动,群众就不会满意,必须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思想上把群众放在重要位置”
区级领导走访全区146个乡村、社区。与近年来在全区持续开展的“访贫问寒送温暖,排查矛盾大接访”活动相结合,科级干部走访基层,做到“全覆盖”。
乡、村干部“走村入户”,确保“零死角”。社区大学生村官“五必访”,即特困党员必访、空巢老人必访、残疾人必访、下岗失业人员必访、两劳释放人员必访。
凡此种种,或全区范围,或行业部门,或闹市社区,或偏僻乡村,“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活动,在XX区铺展、延伸,像春风吹拂每个角落。于是,XX区的很多干部,都有了自己的一本“民情日志”。翻开区政协副主席胡爱梅的“民情日志”,有这样几篇(为简洁记叙,加以删减、调整——编者注):3月7日,周四。我住进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同病房有一位因脑梗已瘫痪13年的老人贾白桃。老人虽有住房,但长期住在儿子或女儿家,这样才能出门晒太阳。由于人户分离,老人未能获赠轮椅……
3月11日,周一。一上班即接到区残联的电话,得知他们已同市有关部门联系,调回一辆轮椅。残联的同志们为群众的事这么上心,我很感动。中午,跟残联的同志们一起把轮椅和500元助残金送到病房。老人哭了,又笑了,一直说感谢的话,说住在XX区是她的福气。我也很感动,困难群众多么容易满足,给老人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给她送去了幸福……
3月22日接受采访时,年近花甲的胡爱梅仍然难以平静,她说:“经过‘访贫问寒’等活动,特别是这次‘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活动,自己的的确确很受教育,思想上把群众放在重要位置,才会时时处处想方设法为群众解难事。”
胡爱梅反复叮嘱记者:“我所做的是小事一桩,千万别写。相比其他同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但我会努力做下去。”
一辆轮椅,的确够不上大事。但正如胡爱梅的感受,从中可以理解一点点关心、帮助,对一个困难群众的意义。也正如她所说,随着“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级干部的群众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既要想着群众,又要善于工作
这些天,XX街道西华门社区的干部们筹划着一件“大事”——像办“小饭桌”那样开办“就餐桌”,专门服务于社区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以往,社区干部是轮流做饭,帮助3位这样的老人。这次走访中发现,社区里需要这样帮助的老人还有十多位,而要扩大这种特殊服务的覆盖面,由于人手有限,已不能沿用过去的老办法,于是想出了这个事半功倍的新法子。
同样是在类似的走访活动后,大东关街道建设北路北社区在严格执行市里、区里有关低保审批程序的基础上,推出了审核会签制度——变过去的分管负责人签字为社区所有干部以及经办人签字。社区居委会主任王会英介绍说:“这既有利于社区干部自我约束,又从机制上加以监督,让工作的实行更加公开透明。”
巨轮街道沙河堡社区则实行“每日讲工作”制度。3名社区干部和5名社区工作者,几乎每天都要碰头,聊一聊当天自己的工作情况、碰到的新问题等等。比如,分管安全的讲讲发现井盖子丢失该采取什么措施,有产权单位的,该如何处理,没有产权单位的,又该向谁反映情况。时间一长,大伙发现自己都快成多面手了,既时时想着工作,又更会工作了。
在前不久的一次交流会上,XX区的很多社区干部异口同声:“‘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活动,催生了新的工作方式方法,督促我们学会用新思维解决新问题,受益良多。”

 

相关热词搜索: 某区 民情 民生 民事 经验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