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市环保局一创双优体会

发布时间: 2022-05-29 10:20:03 浏览:

市环保局一创双优体会:全力为“三化”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响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环保部门的职责之所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结合“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我们将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牢牢把握“保障发展、保护环境”的“两保”根本要求,以践行生态文明、打造美丽XX为主攻方向,通过狠抓环保重点工作的落实,持续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为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提供环境保障。重点抓好五个强化:

强化环境监管。在“规范监管程序、创新监管机制、改进监管方法、提高监管水平”上下工夫,全面提升环境安全水平。一是抓好现场环境监管。将全市划分的8个主体网格和34个单元网格内的1000余家企业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推行以“执法模板化、责任网格化、制度体系化、管理分类化、技能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环境监察执法,建设移动现场执法终端,整合优化环境管理信息资源,扎实开展环保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建立覆盖全市域的环境监管体系。二是拓展自动在线监控范围。对国控、省控和市控重点企业全部实施自动在线监控,并逐步开展工况监控。三是加强辐射环境监管。加强对放射源、射线装置和电磁辐射的监督管理,确保正常使用,实现辐射事故零发生率。

强化污染减排。全面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制度,强力推进污染减排,确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一是结构调整减排。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大结构调整项目建设,严禁新上产能过剩项目。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优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确保落后生产工艺按期关闭拆除到位。二是治理工程减排。督促重点企业按期完成治理工程。扩大城市污水管网覆盖范围,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加快环保基础工程建设并按期投运。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确保完成年度农业源减排任务。三是监督管理减排。监管减排工程投用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稳定正常运行,重点督促燃煤电厂、钢铁企业的脱硝效率符合减排核查要求。强化环境执法后督查力度,巩固减排成效。如期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开展机动车减排,落实机动车报废制度,确保完成机动车污染减排任务。

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抓好水、大气和噪声治理,坚持防、治并举,确保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一是水污染防治。加大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对河流沿岸污染源进行深入排查整治,通过采取深化治理、依法关停等措施,改善河流水质。以城市人口集中区、产业集聚区和农村新型社区为重点,完善污水配套管网,推进雨污分流。二是大气污染防治。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大力开展集中供热、供气管网建设,提高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全面实行建筑垃圾密闭运输,提高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水平;严格控制各类建筑施工扬尘,减少二次扬尘。监督宾馆、饭店等服务行业安装净化设施,深化油烟治理。三是噪声污染防治。落实各项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严防噪声扰民。畅通12345政府便民热线和12369环保举报热线,严肃查处噪声扰民行为。严禁沿街商业门店采用高音喇叭招徕顾客,严查建筑施工和娱乐场所的噪声环境违法行为。

强化重金属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我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完成重金属污染减排目标。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完善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机制,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与产业升级相结合、淘汰落后产品与产品升级相结合,引导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发展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完成涉重金属企业落后产能淘汰任务。二是深化重金属污染治理。涉重金属企业要深化治理,确保达到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要求。三是完善重金属监测体系。通过提升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率、提高企业自行监测能力,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强化对涉重金属企业的监督性监测,禁止新改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的项目,积极妥善解决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

强化项目服务。紧紧围绕发展这一第一要务,牢牢把握“保障发展、保护环境”的“两保”根本要求,“腾容量、保环境、促发展”,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保障。用足环境容量,助推经济快速发展;用好环境容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用活环境容量,用有限的环境容量,支撑更大的经济总量、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持久的发展空间。一是研究政策。建立产业发展的环保研讨机制,邀请行业精英、专家学者、优秀企业代表,积极研究各项环保政策,吃透政策,用足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结合实际,指导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水平。二是创新机制。坚持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并重,建立健全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对区内企业或企业集团发展规划中的项目进行打捆审批、打包审批,推动项目落地。三是优质服务。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创新服务机制,定期开展环保“大走访”活动,对重点建设项目抓好跟踪服务,解决好实际问题,保障项目尽早发挥效益。

党的十八大为环保事业发展描绘了美好前景。环保工作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环保任务,为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环保局 体会 一创双优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