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派驻干部如何做好监督工作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2-06-02 12:05:02 浏览: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表达党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经常抓、长期抓”,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最近,中央纪委王岐山书记提出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握好“四种形态”,切实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派驻机构是纪委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监督执纪问责的基层一线,长期以来,工作开展面临不少困难,如角色定位不准、工作职责不清、队伍活力不足等。各级纪委对此高度重视,“学思践悟”专栏刊登《加强派驻机构建设》系列文章,阐述了加强派驻机构建设的目的、职责、意义,对我们深化“三转”、聚焦主业主责,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要深刻理解并准确运用王岐山书记提出的“四种形态”,当好派驻部门“啄木鸟”,督促部门干部履职尽责、干净干事。
    一、准确把握“四种形态”的主要内容
    2016年9月份,王岐山书记在福建省调研时强调,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作为派驻机构,就要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强化教育,严格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学思践悟”一文谈到,要以啄木鸟精神严格执纪,如果把全体党员比作一片森林,纪检监察人员就是啄木鸟和护林员,“四种形态”则是治病救树的四剂良方:一是“护森林”,优化环境。经常咬耳朵扯袖子,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用活,形成常态,同时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让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真正明白纪律和规矩既约束自己,更保护自己;二是“正歪树”,固本强基。对部分党员干部因理想信念缺失、宗旨意识淡化、纪律观念弱化而轻微触犯党纪的现象,通过纪律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方式,及时补钙提神、约束规范,树立纪律和制度的“红线”,避免行为失范、进一步犯错;三是“治病树”,违纪必究。对不思悔改,严重违纪者,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运用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等方式,对违纪违规行为及时处置纠正,防止小错酿成大祸,“苍蝇”变成“老虎”;四是“拔烂树”,除恶必尽。对极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的腐败分子,只有坚持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做到有贪必肃、有腐必惩,才能对那些正在走向腐败的极少数人形成高压威慑态势,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二、深刻认识“四种形态”的重要意义
    “四种形态”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阐述。全面从严治党重点是“全面”,要害在“严”,关键在“治”。如何治,当然是运用好“四种形态”,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用党规党纪管住全体党员干部,用纪律规矩追究违纪行为。“四种形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既体现了覆盖面的要求,又具有现实操作性,贯穿监督执纪的全过程,彰显了纪在法前、严管就是厚爱的内涵。
    “四种形态”是把纪律挺在前面的再次延伸。许多案列警示我们,干部从“好同志”到“阶下囚”,都是从违规违纪开始,中间有一个逐渐蜕变、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平时往往忽视这一过程,使之成为一个“暗箱”,案发后,暗箱操作才为人所知。“四种形态”正是要管住这一“暗箱”,把监督执纪的关口前置到紧盯违反纪律的行为上来,明纪律、立规矩,敲警钟、划禁区,将党员干部带到安全地带,防止出现“跳楼式”的腐败现象。
    “四种形态”体现了治标与治本的统筹兼顾。由“四种形态”可知,当前反腐败工作,既不是要放缓反腐节奏、减弱惩腐力度,也不是“抓小放大”,转移工作重心,而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治标和治本相结合,高压反腐是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则是治本之策,“四种形态”揭示了党员干部从违规违纪到违法犯罪的演变规律,为党员干部接受监督、自警自省、预防违纪违法问题设置了“四道防线”。
    三、部门派驻机构要准确运用好“四种形态”
    转变思想观念,回归主业主责。思想观念转变程度,体现在“三转”深化程度上,明转暗不转,身转心不转,转不到位等问题,都说明思想观念还没有进一步转变。定位准才能责任清,责任清才能敢担当,要明确认识到,派驻机构是上级纪委派驻,对上级纪委负责,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纠正“端着人家的饭碗”的错误观念,派驻干部必须强化派驻意识,回归到监督执纪主责上来,切实把党章赋予的职责担起来。
    强化教育提醒,明纪立规在前。在日常工作中,深化廉政教育,使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工作的常态。要把廉政学习教育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反腐倡廉新政新规;发挥新媒体优势,在XX农网广泛宣传各项新规,转发典型案例通报,重要节点群发廉政短信,实现教育信息化;组织委系统党员干部赴德园开展“三警一线”廉政教育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同检察部门合作召开涉农领域案例剖析会,深刻警醒并预防职务犯罪。通过持续强化教育提醒,把纪律规矩立起来,把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防线筑起来。
    及时发现问题,注重抓早抓小。作为派驻机构,在监督执纪时,要充分利用“在一个楼里办公、一口锅里吃饭”的优势,督促驻在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结合实际落到实处。通过天天接触,了解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收到信访举报、发现问题线索就要马上调查核实,做到早介入、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发现苗头及时提醒,有疑点就谈话警示,重要问题及时向上级纪委报告,监督工作做细做实,真正实现抓早抓小。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能力素质。运用好“四种形态”,加强自身建设是保证。派驻机构,干的也是打铁的活儿,自身更要过硬。一方面,能力要跟得上,通过学思践悟,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准确把握《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条规精神,各方面与上级纪委同频共振;另一方面,作风要过得硬,以“三严三实”要求自己,在监督执纪问责上不退不让,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啄木鸟”,把农委这片森林守护好,为纯洁干部队伍和建成小康XX奉献力量。
相关热词搜索: 派驻 心得体会 如何做好 干部 监督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