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篇

发布时间: 2022-07-27 15:05:03 浏览:

【篇一】

同志们:

当前,全盟上下正在深入扎实的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次全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会议也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部分,盟局党组给予了高度重视,希望同志们深刻领会,认真贯彻执行。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分析我盟xxxx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进行典型性工作交流,研究部署xxxx年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xxxx年全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简要回顾

去年,全盟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紧紧围绕劳动保障的中心工作,依据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和作用,为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弱势群体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做了大量工作,各项监察工作走在了全区前列。

去年共完成劳动用工年检2127户,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63.6%,(完成我盟任务的101.3%),主动监察用人单位4966户,涉及劳动者近10万人,主动监察覆盖率达100%;专职监察员主动监察用人单位72户;全年共受理举报案件338件,结案321件,结案率95.0%,其中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65件,涉及农民4709人,共追回被拖欠的工资520万元;清退各种风险抵押金214.34万元,涉及劳动者人数531人;全年共下达行政处理决定书26份,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0份,罚款4.76万元。由于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在节日期间全盟未发生一起农民工滞留当地或越级上访事件,几年来未发生一起错案。

(一)努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劳动保障监察是维护劳动保障政策的严肃性,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整体劳动保障工作的排头兵和推进器,也是劳动保障政策的宣传队。xxxx年初,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建后,局党组把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作为全局重点来抓,积极与编制部门协调,增加了专项编制,并通过考试录用,公开选拔了一批高素质的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形成了一支年轻有为,朝气蓬勃,富有战斗力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全盟共建立劳动保障监察大队14个,配备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90人,在社保就业部门配备兼职监察员170人。积极筹集资金,配备了部分办案设备,全盟统一购置了专用车辆,做到了机构、编制、人员、场地、设备五到位。

(二)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全面发展。建立长效机制是确保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据,也是为有效防范和治理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发生,促进工作的全面开展。几年来,我们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精神,在劳动保障系统内部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员风纪管理制度;创建“三优”文明窗口考核评比办法;劳动保障系统内部情况通报及联系会议制度;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年检实行abc分类管理制度,改变以往的被动年检为主动上门服务;建立了用人单位基础数据库,以便随时了解掌握各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和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开展了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诚信评价工作;与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和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情况会商及联系会议制度;与建设部门建立了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通报及联合办案制度。为确保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我盟制定并向社会公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办案规程、工作规范、监察员准则等各项工作制度;全盟各地都设立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举报中心,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并进行了广泛地宣传。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目标责任制和辖区分片管理责任制,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推行了首席办案监察员制度。盟直监察机构非常重视监察队伍人员业务培训,经常深入旗县进行指导,通过以会代培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监察人员素质。

(三)加强执法监察,开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新局面。各地在认真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所规定的监察范围的同时,主要侧重抓好了以下几项执法监察:

一是认真解决拖欠农牧民工工资问题。为有效帮助弱势群体,特别是在解决拖欠工资方面,我盟建立了“欠薪保障金制度”和用人单位信誉审查制度;推行企业信用登记、信用评估、信用激励、信用警示制度等。从xxxx年到现在,我盟共查处拖欠农牧民工资案件608起,涉及农牧民工近万人,追回被拖欠的工资900余万元。另外,我盟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还积极主动参与了政府清理拖欠农牧民工工资工作,由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工作到位,我盟建筑领域xxxx年底前发生的拖欠农牧民工工资总计3700万元全部清偿完毕。

二是开展了清理整顿公益性岗位的专项监察,大力征集就业岗位。为了切实解决我盟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每年全盟各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构利用近2个月的时间深入各类用人单位,对各类公益性岗位进行排查、征集、监督,由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介入,征集到的就业岗位明显增加,截至xxxx年底,全盟共征集就业岗位14486个,同比增加5330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014人,安置“4050”人员1850人,有效地解决了我盟大龄困难群体再就业的问题。

三是通过实施联动机制,全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我盟实行了劳动监察大队、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各职业技能鉴定站三家联动机制,劳动监察大队根据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各鉴定站提出的要求,及时进行相应的专项监察。去年初我盟在餐厅服务员、中式烹调师、美发师、计算机操作员等10个工种重点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时开展了对10个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专项监察活动,检查各类用人单位1133个,涉及从业人员3754人。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由xxxx年年初的5.8%提高到27.8%。xxxx年,我盟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原来的10个工种扩展到23个,重点行业工种持证上岗率也由xxxx年的27.8%提高到42%。由于我盟对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重视,建立的工作机制合理有效,采取的措施有力,使这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技术工种持证上岗培训、鉴定、发证工作每年居全区前列。

四是积极开展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监察工作。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积极配合,重点开展了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扩面工作。同时,盟直监察机构也协助旗县社会保险基金征缴。xxxx年以来,通过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执法监察,共征缴养老保险费661.98万元,失业保险费192.95万元,医疗保险费174.01万元,工伤生育保险费也在征缴中。

五是开展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后的专项维权监察活动。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后,各方面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全面的保障、优惠政策是否真正落实,关系到再就业成果的巩固和政府的信誉。为了切实维护这部分人的合法权益,巩固再就业成果xxxx年全盟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全盟范围内开展了专项监察,确保了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后劳动合同的签订、社会保险的接续和工资支付,有效地杜绝了用人单位短期内招收下岗职工、套取国家优惠政策和补贴资金的现象,维护了再就业的相对稳定。

六是开展劳动合同签订的专项监察。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我盟加快了推行劳动合同制步伐,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有建筑行业等的劳动合同进行了修改完善,推行了农民工合同工制度。在监察人员的不懈努力下,xxxx年全盟各类用人单位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督促检查共补签劳动合同0.9233万份,同比增加了0.3万份,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了80%以上,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及时查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另外,各地在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上也加大了监察力度,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此类侵权行为。

(四)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我盟在执法监察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宣传工作,为使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更好地了解掌握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我盟充分发挥社区平台作用,每年都开展几次大规模法律宣传活动,并通过多种媒体及“行风热线”进行广泛的宣传,组织了全盟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竟赛活动,并对各旗县市(区)及盟直各参赛单位进行了讲解辅导;共印发试题4000份,回收3720份,回收率达93%。从参赛情况来看,参加本次竞赛答题活动的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在60%以上。同时也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将日常巡察与专项监察相结合,始终贯彻边检查、边宣传、边规范的原则,深入企业,深入社区广泛宣传,使各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总之,一年来各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为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是明显的,成绩是突出的,在此,对你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的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个别地区领导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各项工作滞后,主动意识差。二是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手段不新,没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检查办案过程中新闻媒体跟踪采访少,对一些影响面大、比较典型的案件不能及时曝光,宣传教育与行政处罚不能并举。三是不能积极与政府各职能部门、司法机关、群众组织及新闻媒体沟通配合,不能有效发挥群众监督与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形成优势互补,达到齐抓共管的工作势态。四是查处拖欠农牧民工工资现象没有与有关部门很好地形成联动机制,拖欠克扣农牧民工工资现象不能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五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基础台账不健全。六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时还得不到尊重和保护,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延长试用期、不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仍然比较严重。七是由于建筑行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刚起步,此项工作对各地还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一些地区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没有很好的落实,个别地方根本没有履行起监督管理的职责,不能发挥保障金应有的作用。八是一些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员“流失”现象严重。据调查,我盟各级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不含科股室行政编制人员)原有69人,现从事监察工作的只有54人,流失率达21.7%;主要被抽、借调到机关其他业务部门,现有人员又身兼数职;个别地区只能应付一些举报案件的查处,其他工作已不能正常开展。九是加强对监察车辆的管理和使用,将监察车辆真正用于劳动保障监察的工作上,加强监察力度。

二、xxxx年全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主要任务

xxxx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按照全盟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监察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能力建设,保障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截止5月底,全盟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已完成年检任务1299户,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99.99%(完成我盟任务的61.86%,完成较好的有多伦县、太旗);全盟已完成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790户,专职监察员人均主动监察用人单位25.8户,主动监察覆盖面达51.14%,重点行业主动监察覆盖面达75.1%;目前全盟共受理群众举报案件立案76件,结案62件,结案率为81.6%。取得的效果: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67件,涉及农民工人数2415人,追回被拖欠工资金额181.29万元(其中建筑行业49件,拖欠金额171.29万元;餐饮服务行业11件,拖欠金额4.43万元,其他行业7件,拖欠金额5.57万元);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2364人;监督检查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办理资格证书460人;劳动局会同公安、工商、人事三部门共检查各类职业中介、信息中介机构350户,对325户不符合开办职介条件且非法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坚决给予取缔。案件的处理情况:责令改正336件,下达行政处理决定书6份。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同时,我们仍然要按照全盟的统一部署抓好以下工作,圆满地完成全年任务。

(一)扩大日常巡视检查覆盖面,专职监察员全年主动巡视监察用人单位人均50户以上,主动监察覆盖面达90%以上,对建筑、矿山、建材、餐饮服务等重点行业主动监察覆盖面要达100%,劳动合同签订率达70%以上;查处群众举报案件结案率达95%以上。在专项监察方面:一是第一季度已经过去,在二、三季度要开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综合执法检查,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二是在第四季度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执法检查。

(二)建立完善劳动保障监察长效机制。

1、全面推行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建立农民工工资发放制度,并做好跟踪检查,确保农民工工资不造成新的拖欠。

2、提高劳动保障年检质量。各地要认真总结开展劳动保障年检工作的经验和不足,通过年检了解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逐步使年检工作规范化,建立年检数据库,逐步实行微机化管理。各地劳动保障年检任务要在xxxx年年检基数上有所增加,盟局在xxxx年底将对各地完成年检指标任务的比例及年检质量排名公布。

3、劳动合同签订上有所突破。要将用人单位特别是重点行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费缴纳、工资发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做好再就业基地缴纳社会保险费和劳动合同签订工作,要把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纳入年检的一项重要工作。

4、全面推行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建立用人单位守法诚信档案,实行分类管理,做好重点行业的跟踪监督服务工作,定期通报。

5、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平台作用,在社区配备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在企业及相关部门聘请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专兼职监察员、法律监督员按辖区管理,分级负责,从源头上了解掌握本辖区内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

6、各地要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目标管理规范化考核办法》,在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同时,做好目标化管理考评的准备工作。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目标管理规范化考核办法》要求,今年年底盟局要对全盟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目标考评,促进我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加大《劳动法》及国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宣传力度,切实增强用人单位守法诚信意识和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学习宣传活动,专兼职监察员要熟知《条例》的内容,准确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也要让全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认知了解《条例》,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各地要严格执行工作情况、工作信息、统计报表上报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及基础工作台帐。盟局将加大对全盟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业务指导及督查力度,继续实行工作目标运行情况月报监控、季度通报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五)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质量,夯实队伍基础建设。努力提高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造就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提高监察执法水平。

(六)各地要积极与编制、财政部门加强沟通,力争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方面有大的突破,配备与劳动保障监察任务相适应的劳动保障监察员,有条件的地区要将监察职能向街道、乡镇和社区延伸,争取较好地解决劳动保障监察所需经费,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和执法装备。

(七)继续按照“三优”文明窗口工作标准的要求,加强政治、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同志们,今年我们的任务更艰巨,上级领导寄予我们很大的希望,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抱有殷切的希望。全体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人员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的部署,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当好劳动保障的排头兵和推进器,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篇二】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表明省劳动保障厅对监察执法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处长代表省厅劳动保障监察处、劳动监察总队所作的工作报告,我认为很好,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并结合实际,与时俱进,进一步开创依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

过去的一年,我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我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继2003年9月,我省人大审议通过《江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之后,2004年11月1日国务院又正式颁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两个《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是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事关全体劳动者的一件大事,更是所有从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者值得庆贺的一件大喜事,有了这两个《条例》,基本上解决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有法可依的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劳动保障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两个《条例》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行动指南,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劳动保障监察的春天来到了。二是监察执法力度加大,全面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取得显著成果。国务院《条例》颁布实施以后,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走向社区、深入企业,在人员集聚的广场和劳动密集型单位,面向广大职工群众,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条例》图释,进行热点报道等灵活多样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宣传方式,广泛开展大规模的《条例》宣传和各种法律法规咨询服务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增强了广大劳动者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了用人单位和经营者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三是进一步制止和解决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全省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贯彻实施两个《条例》的要求,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先后组织开展了三次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执法检查、劳动保障年检、禁止使用童工、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劳动合同签订和技术工种持证上岗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规案件,在服从和服务于劳动保障中心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两个确保”、劳动关系调整、劳动力市场秩序整顿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在清偿民工血汗钱方面,上为党委政府分了忧,下为百姓解了难,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首次开展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工作,为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起了重要作用。2004年省厅劳动监察总队除做好自身管辖范围内的监察执法工作外,强化了对市、县监察执法工作的指导职能,首先,为便于各设区市对劳动保障年检工作早安排、早布署,在2004年10月份就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劳动保障年检工作的通知,在时间上较2003年提前了两个多月;其次,制定了《江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首席监察员管理办法》,决定从今年起在我省全面推行首席监察员制度,充分发挥首席监察员作用,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果;第三,在总结前两年我省实施《江西省劳动保障管理信得过单位评选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江西省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试行办法》,要求从今年起,我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都要对所管辖的各类用人单位进行诚信等级评价,倡导诚信理念,共建信誉江西;第四,根据《江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要求,制定和完善了43个格式化法律文书,并装订成册印发到各市、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执行,避免了监察法律文书五花八门,形式多样;第五,为清理和整顿劳动保障监察员队伍,纯洁专职监察员形象,避免考核换证工作中的人情关系,在充分征求各地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员证件发放管理规定,从制度上进行了完善和明确,同时为便于各地快捷申报,省厅还在江西劳动保障网站首页贴附了劳动保障专(兼)职监察员考核办(换)证表;第六,制定和完善了劳动保障监察考核办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考核,而且采取单位自评和省厅综合评定的办法,完全实行阳光操作,2004年度的评先工作可以讲是真正评出了水平、评出了风格。在执法监督方面,严格按照《江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对重大案件和上级委托查处的案件,要求各设区市在结案后15日内将处理决定及时报送省厅备案,其目的在于规范监察行为,提高办案质量,避免不必要的错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发生,依法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去年,有个别设区市劳动保障局做出的两个行政处罚决定,由于事实不清、程序不合法和超越法定职权,被省厅依法撤销,这是自我省《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来首起被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撤销的行政处罚案件,通过这起案件,也给全省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敲了个警钟,作出行政处罚或行政处理决定时,一定要本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得当的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所办的案件质量才能提高,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总之,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全省劳动保障监察人员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劳动保障厅向战斗在监察执法一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劳动保障监察事业发展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感谢!

关于今年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段明其处长已进行了全面部署,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第一,夯实基础,着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基础建设据统计,全省110个市、县(市)、区中除浮梁县没有组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外,其余109个县(市)、区都组建了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机构组建率为99%。编制总数433名,其中行政编制134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45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54名,实际配备专职监察员503名。在人员配备方面,有的市、县、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有牌子、有人员但无编制,有的市、县仅配备了一名专职监察员,而且还兼做劳动争议仲裁和领导的秘书,根本无法开展工作,按照国家劳动保障部要求,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人数配备与城镇就业人数之比为1:8000,我省2004年城镇就业人员608.6万人,专职监察员与城镇就业人数比例为1:12099,远远低于国家劳动保障部提出的专职监察员配备标准,从全省11个设区市及所辖县区人员配备情况来看,发展不平衡,力量对比悬殊。南昌市劳动保障局劳动监察处有18名专职监察员,景德镇市支队也配备了11名,但有的设区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只有2—3名专职监察员,各县(市)的情况更是如此。监察机构专职监察员人数太少,与日益繁重的监察执法工作相比极不相称,而且大多数地方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为事业单位,有的还只是一个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监察经费没有保障,尽管我省条例已有规定,要求各级政府把劳动保障监察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但从各地反馈的情况来看,我省《条例》中设定的本条款没有很好地执行到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吃皇粮,办公差的说法,财政不安排监察专项经费,《条例》又规定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时不能收取任何费用,所以经费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劳动保障监察事业的发展。同时,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级别、待遇等基础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劳动保障监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俗话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全省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一定要很好地借助国务院和我省出台的两个《条例》的东风,彻底解决制约劳动保障监察发展的瓶颈。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也要注重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履行好监察执法职责,为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牢固树立劳动保障监察有为有位的思想

从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的同志们很辛苦,他们凭着一

副热心肠,一双铁脚板,一张婆婆嘴,一身正气感,深入各用人单位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热情接待和解答劳动关系双方提出的各种政策和法律问题,尤其是在追讨民工工资工作中,不厌其烦地协调和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深受广大劳动者的拥护和好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不理解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认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是跟他们过不去,是在破坏招商引资环境。对监察执法人员不欢迎、不配合,甚至谩骂、围攻和暴力抗法,各种酸甜苦辣难以言表,但同志们没有因此而气馁。回顾2004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成绩斐然。全省共检查用人单位6.2万户,责令4188户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2.54亿元,补办社会保险登记手续1522户,补签劳动合同31万份,退还风险抵押金140万元,检查职业介绍机构495户,取缔非法职介机构52户,责令3.53万名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追讨民工工资4.9亿元,清退非法使用童工176人,受理职工群众投诉案件5.65万起,立案查处4.52万件,结案率达到了98%。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同志们的辛勤劳动也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去年,修水县、余干县、万年县、铅山县、横峰县、弋阳县、信州区等7个县、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升格为副科级,上饶市的婺源和上饶2个县也已经县政府县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升格为副科级,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和开端,希望在全省能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我们通常讲,要想引起领导的关注、重视和支持,首先必须干出成绩来,修水县、余干县等县、区的经验告诉我们,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只要有所作为,就一定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党委、政府的重视。全省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江西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进程中,一定要振奋精神,大显身手,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要坚信劳动保障监察事业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从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同志们一定会大有作为。

第三,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切实做好迎接省人大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

《江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自2003年9月26日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至今颁布实施了一周年,一年来,各地、各部门贯彻实施《条例》情况如何,省人大常委会决定,今年将对其进行检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做好迎检工作,要把当前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成绩说够,困难和问题说透,尤其是《条例》赋予的扣押权实施情况,鹰潭、新余、宜春和萍乡等实施了行政扣押权的设区市劳动保障局,一定要认真准备和整理好典型案例。同时要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编制、人员配备、经费、办案设施等现状情况以及相关部门在贯彻实施《条例》工作中的意见情况,客观地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提请江西省最高权力机关监督贯彻实施《条例》不力的部门和单位,确保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法规在贯彻实施中不打扣、不走样。有关《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方案和具体时间安排,将另行通知,各设区市可以先行准备,做好自查,自查情况要及时上报省厅,省厅劳动保障监察处、劳动监察总队在做好省本级贯彻实施《条例》自查情况时,还要注意及时督促和掌握各市、县、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争取通过这次检查,为全省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解决几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第四,开拓创新,全面完成2005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今年是国务院《条例》颁布实施的第一年,各地要在宣传和贯彻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条例》强有力的法律效力,并以此作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新起点。2005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任务概括起来讲有七个方面,各地一定要按照难点就是重点,目标就是任务的要求,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人,围绕时间抓进度,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1、要继续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近年来,随着各地对民工工资清欠力度的加大,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外来务工农民基本权利的热潮,已在神州大地席卷四方,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是农民工权益长期以来广受侵害的一个缩影,其规模之大,涉及的人数之多,无不昭示着这项工作的艰巨,这里面既有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也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关系再调整的因素。我认为今年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的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在巩固历年尤其是2004年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注意防止反弹,防止产生新的拖欠;二是要努力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防止头痛医痛,脚痛医脚,给农民兄弟进城务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环境。

2、要全面推行劳动保障诚信制度。诚信是一把尺子,规范着不同行业和单位的行为。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用人单位有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行为的,由有关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国务院在《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信用制度。缺乏信用不仅造成经济关系的扭曲,社会交易成本增加,而且败坏社会风气。省委、省政府提出塑造江西人新形象、把“诚实守信”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建立用人单位守法诚信档案,全面推行劳动保障诚信制度,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部署,是加强和改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综合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符合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自93年以来也在不断开展,但总有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和个私企业,无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违反规定加班加点、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等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屡禁不止。事实证明,要保证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除需要对当事人行为进行外在规范和制约外,还需要强化用人单位的诚信意识和法律观念,需要加强用人单位自我约束,使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成为用人单位的自觉行为,在当前劳动保障专职监察人员少、力量不足与劳动保障监察面广、任务重之间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为措施,通过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受益的机制,对于引导用人单位树立守法诚信观念,有效预防和制止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为此,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着力抓好以下几项措施:一是要完善相关制度,为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二是要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信息平台,做好信息的采集和更新工作;三是要公正客观地评价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设臵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牵头与有关业务机构组成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定工作机构;四是要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法受益机制,形成“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是要广泛开展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宣传教育,倡导“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良好风气。

3、紧紧围绕劳动保障部门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四个专项执法检查和劳动保障年检工作。根据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2005年我省劳动保障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落实政策、完善机制为主线,以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维护劳动者权益为重点,努力突破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创业培训、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四个难点,强化劳动力资源能力建设、协调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确立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安排了四个专项监察执法检查:一是组织开展一次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专项执法大检查,重点督促和责令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二是组织开展以农民工工资支付为重点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专项执法大检查;三是联合公安、人事、工商部门组织开展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执法大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各类欺诈行为;四是组织开展对用人单位禁止使用童工、技术工种持证上岗、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等内容的专项执法大检查,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五是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年检工作,各地要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条例》要求,认真审查用人单位报送的书面材料,尽可能地减少对用人单位的直接检查。对经审查合格的,予以办理年检合格手续,对存在违法行为的,要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进行整改的,要依据国务院《条例》和我省《条例》规定进行处理,切忌劳动保障年检工作走过场。通过年检引导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第五,积极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做好劳动保障监察队伍自身建设

在全省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中央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报告会上的重要报告、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以及曾庆红等中央领导和省委领导的有关重要讲话,中央和省委的有关重要文件,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全省各级劳动保障监察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积极投身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在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真正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坚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为了有力解决少数党员对理论学习缺乏热情,对社会主义事业缺乏信心等问题,教育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每个共产党员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使我们的党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更好地承担执政兴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任务。

(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提高干部思想素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活动。干部素质、机关作风、机关效率,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这几年,通过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干部素质和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也应该看到,依法行政对干部素质和机关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应该看到,新时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内涵扩展和机制创新对干部素质和机关作风建设提出的新挑战,需要我们切实增强对劳动保障监察员素质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作风建设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

(三)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全省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基本上都是近几年才组建的,大部分监察执法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以前没有从事过行政执法工作,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法律专业学习,只参加过一些短期的监察执法业务培训,基本上可以讲在法律专业知识方面先天不足,这是当前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的一个不足之处。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监察执法人员一定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加强政治理论、法律专业知识和劳动保障监察业务的学习,不断总结交流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经验体会,努力提高监察执法能力和水平,做知法、守法、执法的模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通过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全体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尤其是党员监察执法人员一定要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身体力行地体现出来。一是要有踏实的工作作风,勤于学习,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水平;二是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淡泊名利,关爱他人,文明执法,要以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为重点,以解决作风问题为突破口,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三是要自觉提高依法行政的办事能力、化解矛盾的群众工作能力、清正廉洁的自律能力。对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正视,认真查摆,深刻剖析,切实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好。

同志们,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尽职尽责,克服困难,为江西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祝愿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篇三】

同志们:

这次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座谈会是经厅党组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认真落实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xx年工作。刚才,3个市县作了交流发言,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各具特色,体现了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实干担当的新思路、新作为,讲的都很好,请各地积极学习借鉴。省劳动监察局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就“两网化”、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信息化、国务院和省政府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等情况作了通报,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和工作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20xx年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20xx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省各级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决策部署,矢志笃行,克难奋进,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劳动保障监察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省农民工工资欠薪案件数、欠薪人数和欠薪金额数与20xx年春节前同比分别下降48%、65%和42%,实现了“三个明显下降”的目标。

(一)治欠保支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江西省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行动措施,在全面推行农民工实名制信息化监管、完善工资支付监控机制、改革工资支付方式、推进企业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各地按照省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部署,普遍制定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细化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明确推进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纳入属地政府考核体系,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三是扎实推进“两金三制”。在建设领域和其它易发欠薪行业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普遍推行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全面落实工程总承包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全面负责制度、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治理恶意欠薪制度、解决欠薪问题地方政府负总责制度。截至20xx年春节前,全省各地已全部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结余53.11亿元,各级政府共安排应急周转金1.47亿元。上饶、赣州、新余等设区市根据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信用状况实行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制度。四是提高实名制覆盖率。省厅会同省住建厅、省水利厅推进房屋和市政建设工程、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信息化工作,实现建设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工作全覆盖。截至20xx年底,全省1980个新建工程项目纳入农民工工资实名制信息化监管。

(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成效明显。一是组织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分别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打击强迫劳动及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劳动用工与社会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全省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注重部门联动,行动迅速果断,有效处理了突出违法问题。二是组织开展集中排查整治活动。每逢关键时间和敏感节点,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组织开展排查整治,细化风险排查,推进积案化解。在全国“两会”、党的十九大、g20峰会、元旦春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了集中排查整治,确保了江西劳动关系的和谐,维权维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三是认真做好重大案件查处工作。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快查快处了一批各级领导批示、新闻媒体反映的重大违法案件。一年来,全省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检查用人单位3.16万户,涉及劳动者96.69万人,依法责令用人单位支付7.82万名劳动者工资等待遇6.28亿元,补缴社会保险费2031万元,接受群众举报投诉案件8033件,结案率98%以上。全省未发生一起因劳动监察处置不当而引发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按照“放管服”要求,在人社领域普遍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活动,实现了随机抽查事项目录清、监察执法人员底数明、监管对象数据全。全省人社部门随机抽查事项达到监管执法事项的100%。继续加强监察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督,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不断完善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注重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工作联系,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推动涉嫌犯罪案件及时进入司法程序,坚决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行为。20xx年全省人社部门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欠薪犯罪案件87件,公安机关立案69件,法院一审审结12件。三是健全劳动保障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按照人社部《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和《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制定出台了我省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实施办法,联合发改委、市场监管、住房城乡建设、人民银行等部门,建立拖欠工资“黑名单”企业信息交换平台。在省级新闻媒体公布拖欠农民工工资典型案例,对违规用人单位在招投标、融资贷款、市场准入、评优评先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20xx年,全省共评选出34家诚信示范单位和640家a级诚信单位。省厅依法向社会公布了6件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其中浙江丰城建筑劳务股份有限公司拖欠劳动报酬案被人社部作为十大典型案件公布,被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新闻等媒体转载,较好地发挥了对违法失信行为的惩戒威慑作用。

(四)劳动保障监察效能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全面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认真贯彻人社部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意见。在网格化管理方面,在实现县级城市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向街道、乡镇延伸,加强网络硬件建设和协管员配备,规范网格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夯实基层网格化管理基础。在网络化管理方面,着眼于建设智慧监察,大力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指挥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监管效率。去年6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互联网+人社”工作会议上,我省“互联网+劳动监察执法”获得肯定。20xx年,全省监察案件上线运行率达100%,上报监测数据2566条。目前,省厅正在推进劳动监察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二是继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人社部要求,出台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主动争取机构编制、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增加人员编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增加工作人员,增加专项经费,劳动保障监察效能显著提升。三是全面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严把劳动保障监察员入口关,严格实行劳动保障监察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了劳动保障监察员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业务培训力度。20xx年,共举办劳动监察培训班18次,601名专兼职劳动监察员参加了考核换证培训。

一年来,我省劳动保障监察多项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鼓励。打击非法用工等违法犯罪综治考评工作连续五年获中央综治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满分通过;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信息化、查处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等多项工作获得省委、省政府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领导的高度评价;省劳动监察局等8家单位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中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总局通报表扬,省劳动监察总队、抚州市劳动监察支队荣获省政府颁发的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单位。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系统共同努力的结果,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更凝聚着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全省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二、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最大的理论成果和历史贡献,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党的十九大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提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目标新要求,为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深入分析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准确把握新机遇和新挑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肩负起党的十九大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理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劳动保障监察事业发展的深刻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变化,是根本性的、全局性的,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也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我省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新动力正在强化,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已经逐步传导到劳动关系领域。比如,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面临的淘汰落后产能和处理僵尸企业的压力较大,劳动关系矛盾可能进一步激化。新常态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两难”选择问题更加突出,既要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又要防止企业用工管理僵化而失去市场自我调节能力;既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要防止任性执法为企业增加成本导致企业破产丧失就业岗位。此外,快递、滴滴打车、网络招聘等新行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企业组织形式、用工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90后劳动者、新生代农民工对增加工资、改善条件、共享成果的愿望更加强烈,这些都加大了劳动关系监管难度。与此相对的,是一些影响劳动保障监察事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还有待解决,执法环境不够宽松,协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政策落实在地区之间还有差异,劳动保障监察基础还比较薄弱,机构建设、办案设备、经费保障、人员素质等都难以支撑事业的快速发展。面对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们必须立足国情、省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需要的时代特点和发展演变规律,着力破除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在推动工作充分发展、平衡发展方面下更大功夫、见更大成效。

(二)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理解做好新时代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价值定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宗旨、根本性质和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态度与本色。其基本内涵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时代劳动保障监察事业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都必须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重要的就是牢牢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关心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是做好新时代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做好新时代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根本要义。作为人社领域的行政执法部门,我们要始终牢牢守住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这一民生底线,聚焦劳动保障领域重点诉求,努力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更好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断提升民生的温度、幸福的质感。要做到履行基本职责和履行政治职责的辩证统一,善于把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过程变成为党凝聚劳动者民心的过程,善于把服务劳动者民生的过程变成传递党的关怀与温暖的过程,善于把促进企业发展的过程变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过程,使联系、服务劳动者和企业的工作生命线成为扩大党执政基础的工作第一线。

(三)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的战略步骤与行动纲领,全面理解新时代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实现路径。党的十九大擘画了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尔后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蓝图,是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战略安排,对劳动保障监察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时代脉动,找准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两个百年伟大奋斗进程中作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应有的贡献。这其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劳动保障监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谐劳动关系,意味着劳动关系的法律、体制、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劳动用工更加规范,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劳动条件不断改善,职工安全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社会保险全面覆盖,人文关怀日益加强,劳动关系矛盾得到有效预防和化解。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的路径选择是,不断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全面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等突出矛盾,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严厉查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加大对突出违法问题的整治力度,综合施策、惩防并举,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到20xx年,劳动保障监察更加有力、规范、有序,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到2035年,基本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再接续奋斗十五年,使劳动价值得到充分尊重。

三、全力做好20xx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20xx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效能建设工作主线,继续加大劳动保障领域突出违法问题整治力度,全面建立源头预防、动态监管和失信惩戒相结合的监察执法体系,全面提升监察执法能力和社会公信力,为决胜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作出积极贡献。为此,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重点,努力实现治欠保支形势进一步明显好转。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是当前劳动保障领域的突出矛盾,国务院和省政府分别出台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我们要把这项工作作为监察执法重中之重的任务,以国务院、省政府考核办法和赣府厅发〔20xx〕33号文件为统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一是突出治理重点。把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摆在突出位置,继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配合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加快改革建筑劳务用工制度,严厉打击挂靠承包、层层转包、违法分包、垫资施工等问题,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尤其要着力解决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欠薪问题,配合有关部门督促各级政府抓紧做好偿还政府欠款工作,优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二是完善长效机制。以信息化为引领,以“两金”为抓手,继续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实名制信息化监管工作,按照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实现20xx年全省建设工程领域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实名制信息化监管覆盖面达90%、纳入监管的工程项目全部通过工资专用账户发放农民工工资的目标。三是加强监察执法。进一步畅通欠薪举报投诉渠道,强化日常巡视检查,加大专项整治行动力度,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考核要求做细、做实、做好。明年春节前,要继续组织开展好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四是压实工作责任。前段时间国务院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联席会议派出实地核查组对我省开展了实地核查,省里也派出核查组赴部分设区市进行了考核,总体情况平稳,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步,省厅将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明确责任、限定时间、挂账整改,确保全部整改到位,省联席会议还将对考核得分在后2名的设区市、后1名的省直管试点县(市)进行约谈。需要强调的是,到20xx年,我们每年要开展一次考核,但考核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大家一定要以考核为契机,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纳入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地方政府的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真正落实到位。要继续加强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的监察执法,及时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以规范执法、提高效率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机制。一是完善检查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裁量权。全面落实省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要求,调整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健全“监管对象”和“执法人员”名录库,加强抽查结果的运用与公开,形成有效震慑,提高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力争年底前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进一步健全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和幅度,严格限定和合理规范裁量权的行使。二是健全执法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与其他部门的执法协作,加强对劳动保障违法问题的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落实地区间执法协作,建立各地区横向协作网络,确保跨地区违法案件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完善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三是健全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认真做好《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和《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的组织实施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完善实施办法,定期开展企业评价。对已依法查实并作出处理决定的七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按规定频次和程序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四是不断完善企业“黑名单”机制。根据人社部《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按照管辖权限,将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酬,数额达到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标准、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将劳务违法分包、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且符合上述情形的,将违法分包、转包单位及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一并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严格按照《暂行办法》规定程序实施。

(三)以强化职能、信息引领为切入点,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一是完善劳动者举报投诉机制。加快推进举报投诉案件省级联动处理机制建设,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力争20xx年底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一点举报投诉、全网联动处理”的目标。二是进一步扩大日常巡视检查的覆盖面。在确保巡视检查每人每年不少于50户的基础上,以易发、频发违法行为的企业为检查重点,积极探索对分布广、数量多的小微企业实施有效监管的执法方式。突出重点检查对象,做到每3年对辖区内的重点企业主动巡视检查一遍。三是拓展书面审查内容,创新审查方式。将劳务派遣企业、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旅游企业等情况全面纳入书面审查范围。从今年起,省厅将委托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将运用到书面审查及诚信评价等方面,各地也要在年审中探索开展。四是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劳动监察应急指挥平台硬件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由各级劳动监察机构向同级“金保工程”二期项目建设指挥部申请,软件项目由省厅统一招标、统一研发、统一配置、统一培训,三年免费维保。加强基层网格信息采集,扩大信息采集覆盖面,提高信息定期更新频率,健全企业用工情况数据库,实现企业用工信息共享,提升对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预警、查处快速反应能力,努力实现“智慧监察”。

(四)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为出发点,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各地要进一步落实赣人社发〔20xx〕31号文件有关要求,坚持加强执法力量与提升执法质量并重,扎实推进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一是规范整合监察机构,合理配备执法力量。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依法健全县级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创造条件逐步规范机构设置、机构性质和机关名称,对目前仍然分设的机构进行整合。合理配备劳动保障监察员,采取多种方式充实执法辅助人员和基层网格协管员,着力解决基层一线执法力量薄弱,经费保障不足等突出问题。二是重点加强劳动保障执法装备建设。确保劳动保障监察办案场所相对独立、设施功能齐全,能满足举报投诉、接待服务、案件办理、档案保存和日常工作的基本需要。按照执法规范化的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逐步解决执法所需的基本装备,不断提高案件办理效率。三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员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培训师资队伍,进一步组织开展监察员和协管员分级分类培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系统干部培养锻炼,突出常态化和专题化相结合、全能化和专业化相结合、内培和外训相结合、学习和考察相结合,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监察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四是加强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树立劳动监察员“人人都是宣传员”理念,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权益观,强化用人单位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推出讴歌基层劳动监察机构和劳动监察员风采的精品力作,创作一批有格调、有温度的劳动监察宣传品牌,努力增强劳动监察执法的社会影响力。加强舆情风险管控,牢牢把握舆情引导主动权,最大限度地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同志们,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苦干实干的风气,奋力开创全省劳动保障监察事业新局面,为决胜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四】

同志们:

这次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部署,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今年重点任务。刚才,7个市县和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主题鲜明、各具特色,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20xx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成绩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政府建设,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面对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等多重压力,不断丰富和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稳住了就业基本盘,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基本面。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5.32万人,占全国新增就业总量的4.1%;城镇登记失业率3.4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6个百分点。一是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出台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若干政策措施,打出了一整套就业政策新的“组合拳”。加强就业形势研判,建立中美经贸摩擦就业影响监测分析机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就业效应。二是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创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招募“三支一扶”人员2099人,年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75%,较初次就业率提高8.81个百分点。稳妥推进去产能职工安置,2210名职工全部提前分流安置到位。三是大力推进创业促就业。进一步扩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建立健全连续扶持机制。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x亿元,同比增长6.4%,直接扶持个人创业10.2万人次、带动就业36.7万人次;累计发放总量突破xx亿元,达到xx亿元。开展“创领美好”系列活动和“江西省青年创业风云人物评选”,组织参加“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累计建设创业孵化平台196个,入驻实体9539个,直接带动就业6.78万人。四是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制定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xx-2020年),协调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扶持资金。举办首届中国(江西)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中国(南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打造省、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8个。

(二)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深化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到20xx年底,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756.12万人次,较上年底增长2.1%;全年基金征缴收入xx亿元,较上年增长26.09%。一是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以省政府名义出台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实施办法。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后省部级以上劳模等人员退休待遇、中央驻赣单位属地参保等配套政策,出台职业年金基金管理实施办法,全面启动职业年金归集工作。贯彻实施企业年金办法,规范企业年金方案备案。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补贴标准及困难群众代缴政策。制定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全面开展工伤预防工作。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全年为企业减负xx亿元。有序推进社会保险费征缴职能划转。二是稳步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通过数据采集、信息比对、入户调查等手段,全面掌握全省人员参保底数,扎实推进与公安等多部门的数据交互联网共享。积极做好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进建筑、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和机场等行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三是稳步提高待遇水平。继续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省315万名退休人员受益。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调整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及其适用区域,提高20xx年因公致残人员伤残津贴等定期待遇和因工死亡职工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

(三)有力策应发展大局,人才人事工作价值日益凸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持续规范事业单位人事工资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到20xx年底,全省专业技术人才达到282万人,技能人才达到470万人。一是加强人才引进选拔培养。牵头出台加强全省航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围绕重点产业需求开展专项引才,全年成功签约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444人,同比增长73.35%。实施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制度和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取得历史性突破;实施“技兴赣鄱”专项行动计划,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各类人事考试60项,59.66万人次报考;开展职业技能鉴定20.1万人次。二是激发人才潜力活力。贯彻落实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将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6个系列全部增设正高级职称,分类推进中小学、卫生、高等院校、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畅通职称申报渠道,鼓励新型职业农民、自由职业者、产业工人、编外人员参加职称评审。继续下放高级职称评审自主权,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出台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政策。1人荣获第十四届中华技能大奖,96名优秀高技能人才受到省政府表彰。组织博士后科技服务团、人社部专家服务团、海外博士团深入企业和基层一线,推进产学研用融合。三是创新规范人事工资管理。建立高校岗位动态管理机制,打破岗位聘用“终身制”。在九江市柴桑区开展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分行业分类别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规范省直机关绩效考核。如期完成对口援疆和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离休人员增加离休费工作。在市级公立医院开展薪酬制度改革试点。

(四)着力防范化解风险,劳动关系更趋和谐稳定。坚持以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为目标,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化解过剩产能等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创新协调、调处和执法机制,在经济领域风险向社会领域传导趋势明显的情况下,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一是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大力实施“和谐劳动?幸福江西”三年行动计划,成立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完成第一届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业园区、乡镇(街道)评选表彰,组织开展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评选,积极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全省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4%。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打击强迫劳动、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专项执法检查。二是突出抓好治欠保支工作。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全面落实工资保证金、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应急周转金等长效制度措施,探索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第三方随机抽查,深入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检查。加强行政司法联动,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类案件72件。全年追回劳动者工资等待遇xx亿元,涉及4.16万人,同比分别下降29.6%、46.8%。三是扎实推进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建立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多元化解机制,持续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建设。全年依法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万余件,调解仲裁结案率达96%,调解成功率达71.5%。四是稳慎推进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定期发布薪酬计算基数,开展薪酬备案和监督检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首创国有企业工资分配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五)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人社领域精准扶贫深入推进。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围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深入查摆人社领域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并立行立改。制定打赢人社扶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积极落实就业扶贫增收入、技能扶贫强素质、社保扶贫保生活、人才人事扶贫促发展政策措施,为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就业扶贫取得新进展。在实施专项调查,掌握未脱贫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就业意愿、培训意愿的基础上,健全“6+1”就业扶贫模式,对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政策进行拓展延伸并狠抓落实。对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总量、当年新增建设数量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数量等实行动态监测。到20xx年底,我省户籍未脱贫劳动力34.9万人中,有24.7万人通过就业帮扶实现就业,占比71%。二是技能扶贫取得新成果。开展全省深度贫困地区技能扶贫行动,引导和督促省内技工院校主动承接贫困劳动力培训项目,确保贫困县技工院校定点技能帮扶全覆盖。对接受技工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按规定落实国家助学金、免学费政策。三是社会保障扶贫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代缴制度,全年为157.48万人代缴保费xx亿元,参保率、代缴率均达到100%。四是人才智力扶贫取得新成效。在“三支一扶”人员招募工作中向贫困县倾斜,放宽贫困县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条件,适度降低贫困县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标准。

(六)持续狠抓基础建设,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全面提升。厅党组坚决扛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在厅内巡视巡查审计全覆盖、形成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础上,把加强系统行风建设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载体,建立“系统抓、抓系统”的工作机制,相继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不断提高人社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一是深化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重点取消调整35项证明事项,全面取消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集中认证。全面解决涉及人社领域的群众办事堵点问题,建立“一次不跑”清单和“只跑一次”清单。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人社阳光政务信息系统与江西政务服务网“一窗式”平台无缝对接,与公安等部门11类信息数据共享,率先在全省人社领域开展应用。“江西人社”手机app正式上线运行。全年12333电话咨询服务量突破千万人次,同比增长55.3%。三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应用。完善社会保障卡制发服务体系,全省持卡人数达到4057万人。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保障一卡通工作意见,全面开通人社领域102项应用项目,推进惠民资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功能整合。在全国率先启动电子社会保障卡试点工作。四是深入开展窗口单位作风建设。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学习讨论,深入开展调研暗访督查,畅通投诉渠道,加强宣传引导和培训,窗口单位作风明显改进,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理念深入人心,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去年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根本在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也是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各有关部门单位、向全系统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短板,人才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一些地方在政策、管理、纪律、服务方面还有不少亟待改进的问题,少数干部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变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顽疾整治需要持续发力。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准确把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准确把握任务要求、分析研判形势变化,是谋划工作、推进工作的前提。我们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形势的科学研判和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分析各项工作面临的发展环境,察大势、观大局、谋大事,既坚定信心、积极开拓进取,充分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做好工作,为一域增光、为全局添彩,又把困难和问题估计足,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努力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坚定信心、把握机遇。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辩证分析了经济形势,科学作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指出我国面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等五个方面的新机遇,强调要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内涵,全面用好我国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战略主动。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指出,我省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优势日益增进,人文资源优势日益强化,后发赶超优势日益厚植,与国际国内各种有利因素叠加,形成了“稳”的基础;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国家加快绿色发展,有利于我省发挥绿色生态、特色产业、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构建了“进”的机遇。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开阔了视野、坚定了信心,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参照系。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新机遇、新要求,找准做好工作的新坐标和着力点,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一项一项落到实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都强调,当前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些重要指示,方向内涵明确、目标要求到位、工作任务具体,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遵循。我们必须立足新时代,贴紧发展大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以更大的改革勇气、更积极的进取精神、更高超的实践智慧、更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把新时代人社领域改革推向前进。要着力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大力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形成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着力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切实在社保费率、最低工资等方面做文章,支持企业发展,提升微观主体活力;着力适应公平性、社会流动性的需要,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织密扎牢基本生活保障网;着力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助推解决“卡脖子”问题,提升产业链水平;着力正确把握维护劳动者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按照包容审慎原则规范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劳动用工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二)深刻认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意义,担当实干、增光添彩。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围绕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扎实做好今年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做好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工作,惠民生、办实事,圆满完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目标任务,坚决做到增光添彩,决不能添堵添乱。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把握推进工作的节奏和力度,把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稳步提高社保待遇,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水平,扎实兜牢民生底线,增强群众的稳定预期,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政治价值。同时,还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立足职能职责,精心做好我省相关表彰、参与庆祝活动组织、走访慰问等工作。

当前又是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这次改革,涉及到我们系统职能和队伍的重大调整,目前部省两级已经基本实现了职能的平稳划转,但市县层面才刚启动不久。机构改革不是一般的“物理组合”、重新拼盘,更不是简单的增减机构和编制。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和部署要求,自觉坚持从大局出发,认真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有组织有纪律有步骤地推进,决不能因为职能调整影响到为群众办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要统筹考虑机构调整、职责整合、富余人员消化安排等相关工作,把各个环节、各种情况、方方面面带来的影响都捋清楚,事先规范好准备好,确保过渡期间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保持事业发展的蓬勃活力。

(三)深刻把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主动作为、妥善应对。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发展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世界经济下行风险逐步加大,我国经济保持健康发展难度有所增加,我省投资、消费、出口增长乏力,经济增长呈现稳中趋缓态势。同时,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趋紧,安全、环保、金融等领域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传统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加上区域分化态势仍在持续,中西部地区要素吸引力趋弱,发展难度更大。总的看,今年经济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结构调整阵痛显现,面临的环境可能更严峻、困难更大、风险更多。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这个最大的变数,与产业结构调整、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因素叠加,经济社会矛盾交织。这些都会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带来深刻影响,我们必须按照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要求,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制度、守住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强化兜底保障功能,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自身看,部分地区行业、部分群体就业压力较大,劳动关系风险隐患进一步凸显,部分地区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同时,一些敏感领域的工作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引发炒作形成舆情事件甚至群体性事件。这些都需要我们增强风险意识,科学分析研判,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重点要防范化解失业风险、基金支付风险、劳动关系风险,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强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正确引导和回应社会关切,强化专项工作和相关活动的安全有序实施,切实担起责、把好关,决不能因我们工作不到位而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要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做实做细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加强源头治理,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

三、扎实做好20xx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做好今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部署,践行“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落实建设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政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惠民生与促发展相结合,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稳预期,确保就业局势稳定,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人才人事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推进人社扶贫,全面推进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绘新时代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画卷作出积极贡献。

(一)全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就业的政治要求,切实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一是完善和落实稳就业的政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各地要紧密结合实际,尽快出台贯彻意见,确保新政策全面落地。要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支持力度,不断拓展新的就业空间。统筹使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加强监管,防范“跑冒滴漏”。二是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和青年见习计划,全面落实实名制就业管理服务,加大对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帮扶力度。统筹做好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退役军人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等工作。持续加强就业失业形势监测预警,紧盯重点群体、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准确评估就业形势变化和风险隐患,加强政策储备,精准采取措施,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的底线。三是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认真组织好各类公共就业专项活动,搭建用工对接平台。贯彻落实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意见和就业补助资金职业培训补贴管理办法。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在摸清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专项职业培训行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就业创业培训,推广网络创业培训项目。特别是针对经贸摩擦和结构调整中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护航行动”和技能提升补贴“展翅行动”,多渠道、多方式提供有针对性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切实提高转岗再就业能力。四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积极落实新一轮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创新反担保措施,降低贷款门槛,加大对各类人才、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和小微企业发展升级支持力度。开展“创领美好”“江西省青年创业风云人物评选”、创业服务展示交流、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创业典型宣讲等系列活动,进一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五是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贯彻落实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加快设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基金,继续举办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抓好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的落实,修订《江西省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条例》,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整治,维护人力资源市场良好秩序。

(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今年的社会保障工作,重点是要强化兜底保障功能,深化制度改革,防控基金风险,切实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今年国家将适当提高调剂比例,我们要不折不扣做好实施工作。进一步统一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全省基金统收统支方案,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基金缺口责任分担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确保2020年起实现全省基金统收统支。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到位,做好军队文职人员等参保工作,研究完善我省“中人”待遇平稳衔接办法等配套政策。加快推进职业年金制度实施,落实职业年金待遇,启动职业年金投资运营。贯彻实施企业年金办法,推动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国家部署,稳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落实参保人员遗属待遇政策。二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全民参保计划的成果转化应用,重点对中小企业职工、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实施精准扩面。做好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抓好建筑及交通运输业参保工作,加快推进工伤保险省级统筹。三是落实好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继续落实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阶段性降费率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稳定发展。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制定出台我省适当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完善缴费基数等政策。四是做好机构改革中社保相关工作的有序对接。社保费征收职能划转过程中,要加强与税务部门协同配合,稳定缴费方式,稳定企业预期,保障参保人权益,确保平稳过渡。医保职能划转过程中,要继续做好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的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确保职能划转中工伤保险经办管理工作和队伍的稳定,决不能因为我们工作衔接中的问题给群众带来不便、给基金安全留下隐患。五是严格防控基金运行风险。加强基金运行动态监测和精算分析,按要求规范养老保险缴费政策,严禁自行违规扩大基金支出。强化基金监管,强化预决算管理,加强基金运行分析和研判,继续开展经办风险管理专项行动,建立完善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提升监管手段和效能。

(三)切实加强人才人事工作。在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下,全面落实省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找准职能定位,扎实做好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工作,强化人力资源的支撑作用。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高层次人才政策,抓好航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的落实,开展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选拔与培养,配合做好省“双千计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引才工作常态化机制,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引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博士后设站规模,积极争取开展“千人计划”专家服务江西活动,建设省级专家服务基地。二是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不唯论文、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奖项地评价和使用人才。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向基层和边远地区有序流动。更加规范、安全、科学组织各类职业能力鉴定和人事考试。三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调动各方力量,推动落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制度和工资指导线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举办好首届江西省“振兴杯”赣鄱工匠技能大赛,承办好全国陶瓷、雕刻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做好世界技能大赛江西省集训和选拨赛工作,力争取得更好成绩。四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切实抓好九江市柴桑区开展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工作,及时总结评估。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细化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业创新政策措施。五是深化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体现行业特点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继续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制定改革指导意见。完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政策。

(四)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贴紧形势发展变化,正确把握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利益平衡,坚持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不断加强劳动关系矛盾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联合治理、源头治理。一是加强劳动关系形势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密切关注并妥善应对经贸摩擦、国有企业改制、处置“僵尸企业”、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化解过剩产能等领域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和突发性群体事件。特别是针对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和结构调整中涉及的企业,要加强用工分类指导,引导经营困难企业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和劳动关系,依法规范经济性裁员行为。二是切实抓好治欠保支工作。今年是实现基本无拖欠目标的关键一年。要紧紧盯住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欠薪,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问责办法,全面实行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信息化,确保工程建设领域实名制监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岁末年初是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关键时点,现在离春节只剩下半个月的时间,要全面排查隐患、限时解决问题、强化违法惩戒、加强应急处置、强化舆论引导,确保不因欠薪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和极端事件。春节后,国家将启动对我省治欠保支工作的考核,各地要认真做好准备,坚决落实属地责任。三是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和企业工资工作。大力实施“和谐劳动?幸福江西”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研究规范新业态劳动用工管理,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进一步落实为农民工服务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调控制度,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等工作。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继续做好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开展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四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认真贯彻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调解组织并发挥作用,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办案能力和争议处理效能。全面推进“智慧仲裁”信息化项目建设,切实提升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五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强化日常监察与专项检查,继续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用人单位遵守社会保险和劳动用工法律法规情况等专项检查活动,落实“黑名单”、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以及治欠保支通报等制度,推进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建设。落实好包括带薪年休假在内的各项休假制度,做好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工作,研究特殊工时审批制度改革。

(五)扎实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扶贫工作。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只剩两年时间,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做好深度贫困地区人社扶贫工作,难度更大。要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交叉检查整改统揽人社扶贫工作,聚焦未实现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和269个深度贫困村,集中力量、尽锐出战,确保全面完成人社扶贫攻坚任务。一是突出“精准”抓好落实。在“精准”上下真功夫,推进数据共享和交换,切实摸清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社保等基本情况,完善各项扶贫措施,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落实到每一个贫困地区、每一个贫困群众。及时对政策实施效果开展评估检查,梳理执行中的难点堵点,不断优化完善,进一步提高科学化精准化水平。二是推进就业扶贫拓展扩面。继续深化“6+1”就业扶贫模式,推动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就业技能和就业岗位精准对接。促进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融合发展,打造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就业扶贫载体。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按规定给予就业政策支持,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要广开就业门路,深化劳务协作,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三是持续推进技能扶贫工作。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行动,开展精准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为有就读技工院校意愿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技工教育。增强贫困地区职业培训供给能力,优先面向贫困县重点支持建设县级技工院校。四是全面落实社会保险扶贫政策。加快实现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确保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继续做好财政资助贫困人口参保工作。五是继续做好人才智力扶贫工作。加强贫困县事业单位人员招考,稳定贫困县基层人才队伍,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到贫困县工作。继续做好“三支一扶”人员招募工作,并向贫困县倾斜。

(六)全面加强系统行风和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系统行风建设是一项必须长期做、坚持做的重要工作。要继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用坚定不移的政治定力和政治自觉,持续推进行风建设,重点要以加强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扩大行风建设成果,努力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人社公共服务。一是持续优化便民服务。加快梳理全省统一的人社服务事项清单,编制统一的办事指南。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彻底清理无谓证明,在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的基础上,落实好“寓认证于无形”的服务新模式,基本实现群众办事异地业务“不用跑”、无谓证明材料“不用交”、重复表格信息“不用填”。全面落实好延时服务和预约服务新机制。二是下力气加强窗口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学习教育,加大经办服务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形成“人人是窗口、处处是形象、个个都是人社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开展“人社服务标兵”评选和宣传,实施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评出“状元”,树立典型。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人社一体化综合平台,新建改造人社业务信息系统,统一申报入口、统一经办平台、统一监管监察、统一基础支撑,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线上线下协同”“全过程监察”。优化网上服务流程,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积极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全面实行网上承诺办理机制。全面拓展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应用范围,尽快实现跨地区、跨领域“一卡通用”。四是加强窗口单位标准化建设。将人社窗口服务、评价、管理等全程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逐步构建人社窗口单位建设的标准体系。及时跟进国家标准化试点工作,积极申报人社领域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险等窗口单位的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逐步形成具有江西特色与优势的鲜明品牌。五是加大常态化监督检查力度。组织开展调研暗访,全面开通12333等投诉举报平台,切实抓好督查暗访、投诉受理等问题的整改,举一反三,防止问题反弹。实名通报负面案例,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知敬畏、受警醒、明底线。

四、全力以赴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今年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积极作为、真抓实干,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握工作定位。要深刻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政治性是我们工作的第一属性,讲政治是做好工作的第一要求,坚持从政治的视角、立场和效果谋划、部署、推动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确保党的意志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一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对党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贴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贴紧地方党委政府要求,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善于从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出主意、想办法,切实做到贴得紧、跟得上、给上力。三要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加强纪律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涵养良好政治生态,为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四要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群众利益置于最高位置,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的根本任务,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关键小事”,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完善制度、守住底线,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凝聚起同心奋进的磅礴能量。

(二)以科学的方法谋划思路举措。事业改革发展任务越是繁重,越是要统一思想、研究方法、改进办法,解决好“桥或船”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前提下,突出把握底线思维、问题导向、辩证思维的要求。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面临的重点难点不尽相同,难以做到事事整齐划一。要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既坚持大的方向不动摇,又不追求千篇一律、搞“一刀切”“一锅煮”。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锐意探索创新,拿出适合本地管用的招,创造性地推工作、抓落实,可以试点先行,迈小步、不停步,少走弯路回头路。二要坚持底线思维。底线就是做好工作的“底板”。要强化忧患意识,对事物发展的最坏结果有预判,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要认真梳理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增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敏锐性,看看还有哪些领域存在类似的风险隐患,哪些领域做得不好有可能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哪些领域出了问题会影响大局。要完善风险防控制度机制,落实内控要求,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三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本质上是实践中应解决但未解决的矛盾,就是工作的短板。要从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出发、从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出发,查找问题、直面问题、聚焦问题、解决问题,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要加强政策评估,更加注重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大胆探索、科学论证,及时调整完善,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四要坚持辩证思维。要做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突出党委政府重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提高把握、理解和执行政策的“时、度、效”,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把劲儿使在点子上,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要善于借势、借机、借力,借助各方面资源力量,重点推动那些我们一直想推但推不动的工作,这是应对任务多、难度大、关联性强这类复杂局面的重要方法。

(三)以坚实的基础支撑事业发展。夯实基础,强化基层,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支撑。要把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到落实保障措施与加快事业发展相配套、加强基础建设与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相适应。一要扎实做好机构改革工作。关键是要在“瘦身”基础上进一步“健体”,紧紧围绕实现优化协同高效,对职能职责进行全面梳理,减少交叉,重新组合力量,把职责理得更顺、机制更科学,促进发生“化学反应”,切实提高效能。要向改革要力量,通过撤并整合机构、压缩层级、加强基层一线等优化人员编制结构;要向管理要力量,通过创新管理来科学配置、统筹使用人员力量,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提高人员效率;要向科技要力量,通过更多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运用互联网思维节省人力资源。二要着力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要大兴学习之风,加强干部知识更新、能力培训、实践锻炼,把急难险重任务作为锤炼干部的“磨刀石”。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充分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努力打造一支能够攻坚克难、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要注重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在法治化轨道上行使行政权力。要善于加强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增进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及时释疑解惑,回应社会关切,强化舆情应急处置责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三要强化基层基础建设。要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建立布局合理、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网络。强化基础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使人财物等各类事项都做到有章可循、高效运行。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树立互联网思维,创新工作模式与流程,加快推进数据集中和开放共享,在提升工作水平的同时,有效解决人手不足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匮乏、稳定性不强的问题。

(四)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任务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我们肩负着宏观经济调控重要参与者、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重要执行者、公共服务重要提供者,社会公平正义重要维护者的职责,在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必须以一刻不停歇、一直在路上的态度,以优良作风切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成效。一要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持续抓好行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怕、慢、假、庸、散”突出问题,盯紧关键节点,从政治高度、从党性视角分析深层次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落深落细落具体。要切实避免重形式不重内容、重过程不重结果,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让干部疲于应付。二要健全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对每一项重点工作,尤其是重要改革举措、重要中心任务,都要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挂图作战,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去管、去盯、去做。特别是“一把手”,谋划和推进工作要实打实,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面对难题要敢抓敢管,敢于担责、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决不能搞“花架子”“雨过地皮湿”。要切实发挥督查督办作用,形成一套跟踪、考核、问效工作机制,把责任压到底,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三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建立一套搞好调查研究的工作机制和办法,坚持深入实际,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听取各方面意见,全面深入掌握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善于发现和总结基层经验做法,及时提炼推广“土特产”“一招鲜”,形成示范效应。要完善统计调查制度,改进数据调查方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统计数据分析应用,为科学决策提供全面、系统、及时的基础数据保障。

同志们,做好20xx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担当实干,勇做奋进者、当好“答卷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共绘新时代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画卷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篇五】

同志们:

这次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暨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动员各方面力量,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劳动保障工作。刚才,会议表彰了去年全县劳动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签订了今年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首先,我代表县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地祝贺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去年全县劳动保障工作成效显著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关心支持下,全县劳动保障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就业再就业工作“两手抓”,进一步巩固“两个确保”,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集中体现在“两个加强”、“两个扩大”、“两个推进”。

一是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一步加强。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强化就业再就业服务,全县通过各种渠道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人,大龄困难群体人,分别完成市政府任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扩大劳务输出为主渠道,以强化农村劳动力培训为着力点,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劳务输出人,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其中组织输出人,自发外出务工人。

二是社会保险参保单位和人数进一步扩大。截止××××年底,全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达到户,参保人数增加人,达到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户,人数达到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万人;各项保费收入总额达到亿元,支出总额达到余万元,确保了全县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保障争议仲裁工作稳步推进。劳动监察部门对全县家用人单位实施了年检,涉及劳动者万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份,责令补缴社会保险费万元,社会保险扩面人,督促补签劳动合同人。受理举报投诉案件件,结案率达以上。劳动仲裁部门积极稳妥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件,案件标的万元。鉴定劳动合同份,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我们取得这些成绩,关键在于坚持了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政策制定和实际行动上体现了求真务实和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真正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会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我们的各项工作就会得到顺利推进。

二、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目标、为“十一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一年。总的看,做好今年劳动保障工作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县已进入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时期。随着“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的落实,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将会越来越好。二是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劳动保障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连续两年颁布了一号文,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省、市、县都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把新增就业岗位和控制失业率纳入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三是积极就业政策和再就业扶持政策的效应将进一步释放。各级财政扶持资金普遍增加,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和农民工转移技能培训全面加强,再就业援助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就业再就业的政策环境更加有利。这些都为我们做好今年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要充分认识我县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是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城镇退伍复员军人政策性安置、农村劳动力转移等诸多工作交织在一起,就业、再就业工作压力较大。二是劳动者素质较低。从就业再就业结构看,劳动力素质与新增就业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突出。三是部分单位特别是省市属企业改制缓慢,社会保险费欠缴逐年上升,各项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一些非公有制经济负责人对社会保险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导致社会保险参保面窄,扩面进展缓慢。四是拖欠工资、因工伤亡事故得不到妥善解决的情况时有发生,职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亟待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设施缺乏,执法检查环境不佳等等。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和工作的力度。各级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进一步增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统筹做好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

今年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落实劳动保障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整合培训力量,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实现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任务目标是:城镇安置就业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人,就业困难群体人;劳务输出完成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企业养老保险征缴总额达到万元,当期收缴率达到,清欠率达到。

工作重点:(一)加强就业培训,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关系全县城乡经济结构和劳动力资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民工培训,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总理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题提出这项工作,最有力地说明了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为做好这项工作,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意见》,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农业、财政等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紧密配合,把多头分散的培训力量集中起来统一使用,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充分发挥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和县职业中专职业技能培训主渠道的基础上,把县技校、教师进修学校、卫校、体校、农广校和其他社会培训机构作为培训基地,充分利用这些社会培训资源,走优势互补、联合办学的路子,进行分散培训,各培训基地提供师资、场地、设备、实习材料等,并进一步改革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管理模式,强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二是要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县职业中专、农广校要先行一步,积极申报成为“劳动训练培训基地”,勇于承担培训任务。同时,不管公办、民办,只要符合条件,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按照市场运作的机制,多领域开展培训,实现全方位竞争。三是突出培训重点。今年要重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全县人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必须完成,同时要积极探索培训机制,为我县大规模开展培训奠定基础。—年,要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年以后,要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上与我县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四是增加资金投入,实行阳光操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今年县财政安排万元的专项资金,专门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财政安排的培训资金,只能用于参加转移培训农民的补贴,真正让农民受益,要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截留和挪用,提高使用效益。范文先生版权所有

(二)采取多种措施,统筹城乡就业。一是坚持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长,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要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大力发展就业潜力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积极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继续抓好再就业重点企业,培育相对稳定的就业渠道。二是坚持以政策扶持促进就业增长。对于招收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工商、税务部门要继续给予相应的税费减免。对于新开辟的服务性岗位,特别是政府开发、财政投入的公益性就业岗位,要优先安置“”人员,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优惠政策,促进其实现再就业。三是坚持以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增长。要按照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目标,继续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建设,搭建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劳务协作,大力开拓省外、国外劳务市场。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用人单位更多地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城镇退伍军人,努力形成企业用人到市场、个人求职找市场的格局。要运用相关政策支持,引导和帮助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参与市场竞争就业,转变就业观念,积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三)继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推进的坚实基础,必须大力加强,不断完善。一是狠抓社保扩面。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客观要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企业负责人要适应形势发展,切实把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像抓计划生育、招商引资一样抓紧抓实,要充分抓住我县经济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综合措施,以私营、个体、灵活范文先生版权所有就业人员为重点,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使更多的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二是切实抓好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加强企业欠费的清理追收,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要依法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稽核力度,特别对收缴重点和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监督,建立企业参保缴费的诚信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努力提高征收率,做到应收尽收。企业每年要向本单位职工公示全年养老保险费缴纳情况。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养老保险的征缴监察、稽核和检查力度,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漏报、瞒报缴费人员和欠缴职工保险费的问题。要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控制职工减员。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强化征缴,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公布征缴工作情况,对欠费大户要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追缴;对恶意欠费的单位,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要把企业依法参保、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纳入信用管理,对拒不参保、恶意欠费的单位,在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的同时,将参保缴费情况向工商、税务、外经贸、银行等相关部门通报,降低其信用度。拖欠社会保险费的要加收滞纳金;拒不整改的,予以行政处罚。要把企业的缴费情况作为企业领导个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完不成任务的不能晋级、评为先进和获得年终奖金。三是全面推进医疗保险工作。目前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是部分乡镇和企业还没有按县里的要求加入医疗保险。凡没有参保的,各乡镇各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想尽办法,压缩支出,挤出资金,在今年内完善职工医疗保险。同时,县医保办要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强化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的基础管理,及时支付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费,构筑公开、公正、透明的医疗保险体系。四是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要努力在健全管理组织、增强服务功能、树立管理服务新理念方面有新发展,不断增强社会保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强管理服务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完善业务工作流程,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四)加大劳动保障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必须依靠法制建设,强化法律手段,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是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调整工作。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妥善处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的劳动关系问题。进一步加强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推进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二是切实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进一步推行公开审理制度,加强仲裁庭建设和案件审理的流程管理,提高仲裁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健全劳动争议预防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有效保障。三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今年劳动保障局要进一步强化劳动监察力量,切实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社会保险费的依法征缴,将用人单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情况纳入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工作重点,适时开展专项执法大检查,推动社会保险扩大覆盖面。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和企业用工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各类招工欺诈行为。继续开展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执法检查工作,加强对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检查。四是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对改革中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积极审慎、分类处置的办法,按照全县安全稳定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完善情况通报和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确保社会稳定。

四、加强领导,完善措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今年我县的劳动保障工作任务重、困难多,解决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完善工作措施,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一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自去年就把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险工作目标纳入了全方位目标考核范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劳动保障工作,毫不动摇地把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摆在各级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结合经济发展、各项改革、社会稳定一道推进。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指导劳动保障工作,分管和相关领导都要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对重大政策和难点问题的研究,把握规律和趋势,把握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抓住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好突出矛盾和问题,带动面上的工作。

二督促检查,建立健全工作检查调度制度。继续坚持就业再就业月通报制度和社会保险季通报制度。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每季度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劳动保障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定期向县政府汇报,并将有关情况报县全方位目标考核办公室。

三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政策、资金、措施四到位。要把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扶持资金和帮扶困难群体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各级各部门要自觉地服从和支持全县劳动保障工作大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四)加大宣传力度,让劳动保障政策走进千家万户。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强化舆论监督,提高全社会对劳动保障工作的关注程度,推动劳动就业观念转变,使劳动保障政策法规走进社会各界、千家万户,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劳动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

同志们,做好劳动保障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在新的一年里,各级各部门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开创劳动保障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劳动保障 工作会议上 监察 讲话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