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国产大飞机烙上“四川印”

发布时间: 2022-03-19 08:20:38 浏览:

【新闻背景】大飞机项目启动以来,作为飞机生产奠基地的成都,在大飞机制造中扮演什么角色,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关注的热点。

2009年10月15日,国产大飞机样机机头部件开铆(开工),标志着样机机头进入部件装配阶段。“有别于以往部件开铆,这是我们进入了国产大飞机可持续生产、装配的一个信号。“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飞)民机公司副总经理张华说。

塔尖上的“工业之花”

什么是大飞机?“通俗地说,起飞总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本文仅指客机)。”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处助理调研员周斌告诉记者。“大型客机项目是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对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使中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据国际航联统计,每向航空工业投入1美元,将拉动60多个行业的关联产出8美元。大飞机的研发制造,势,必带动新材料、新装备、电子、软件等高科技产业的同步大发展,在带动产出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成飞公司党委书记唐军给记者分析说。

民用飞机作为价格最昂贵的机电产品之一,是我国发展航空产业的重要突破口。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将发展航空产业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大飞机项目就像是站在整个产业链的金字塔尖,位于所有高新学科的顶端,因此被誉为‘塔尖上的工业之花’。我们可以看出,航空产业集群的打造与发展壮大,对一个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容忽视的强势力量。”唐军说。

国产大飞机项目作为探路者,通过获得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将率先提升“中国制造”的产业竞争力。

“正是因为看到了航空工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生,认识到大飞机代表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制高点,我们才要坚定地造自己的大飞村10”唐军说

首个“成都造”样机机头即将诞生

2009年5月14日,成飞派出由10名航空技术骨干组成的大飞机机头金属样机设计工艺团队前往上海,与中国商飞组成联合工作团队,进入机头设计的实质性研究阶段。

“我们研制的大飞机机头样机是按照实物1:1全尺寸比例来造的,外壳是全金属的。”张华对自己的团队充满信心,“除了这10余人的设计团队外,我们还有一个20~40人的技术团队提供配套服务。”

5月26日,成飞民机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和中国商飞签署理解备忘录的供应商,凭借在飞机机头生产上的成功经验,以及50年积累的雄厚军工技术,成飞终于如愿以偿拿到大飞机机头生产的唯一供应商资格。

为了迎接这个机头的诞生,从一年前成飞就开始着手准备。2008年,成飞与成都市青羊区政府达成协议,将建设总占地440亩的航空产业园,首期投资5.7亿元,建设周期为两年,到2010年正式投产。2008年10月29日,“成都民用飞机产业园区”在成都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正式奠基。

时光回溯到1988年,成飞与美国麦道公司签订了转包生产MD80机头的合同,首次与国际间展开合作。“此后一发不可收,我们先后与美国波音、欧洲空客、法国达索等世界航空巨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转包生产了MD80/90系列机头、波音757尾段、波音787方向舵、A320后登机门、A380前起落架舱门结构件、A330/340一号框组件、达索“隼一2000”公务机油箱、达索F7X公务机壁板等民机部件。”张华说。

从转包生产到创造,唐军把这20年历程称为“打工期”。“20多年来,我们努力从打工中提高自己的硬件和管理水平,从单一军机生产为主发展到现在军机、民机结合这么个状态,无论在硬件的生产能力,还是在软件的管理水平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唐军坦言,从登机门、方向舵等其他飞机部件入手,逐步了解应该怎么做才合乎民机的标准。“特别是不但建立了与波音、空客一体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而且自己也开始学着建立标准,这意味着整体实力跨出了很大一步。“现在,民机发展已成为最具政治影响、最具战略意义的国家任务,成飞已拥有了国际民机部件转包生产和参与支线机研制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不断拓展国际民机零部件转包生产领域,实现了从一般供应商到集成供应商,从转包生产到风险合作伙伴的转变。

成飞要求自己除了在制造设备上要首先跨越,在生产技术上也要时刻跟随国际先进水平。“大飞机机头制造绝不是简单的转包复制,首先是要在设计、材料、工艺上领先:技术创新方面提高数字化程度,数字化工装设计制造技术贯穿全过程,使大飞机精密程度和生产管理效率更高。同时,也便于与上海总装异地协同。”谈到大飛机的技术创新,张华显得胸有成竹。

预计在今年年底,首个“成都造”全尺寸大飞机机头金属样机将正式诞生。

“更大的理想在于制造完整的民机”

2007年,中国人均GDP超过2300美元。按照国外经验,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私人汽车开始普及,民用航空就应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党的十七大规划,到2012年,我国人均GDP将再次翻番,即达到4600美元。人均GDP超过40D0美元时,飞机发展将像汽车工业一样,飞机出行将普及。

“接下来20年,将是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的黄金时期。”唐军说。

“早在2007年,《四川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就为我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萧少秋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四川航空工业将重点抓好龙头机型研制开发,积极介入我国民机发展的各个项目,增强航空产业基地竞争力,完善航空产业链。

“从最初的来料加工到转包生产,经过不断努力,我们成为波音787方向舵的唯一供应商,这在转包生产的层面已经达到比较高的境界了。这次作为大飞机的唯一供应商,我们希望除了制造,还能联合设计,如果能够实现,这意味着我们在民机制造领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唐军说,“客观上讲,我们从理念上树立了客户观、市场观,也具备一定的实力,因此对成飞来讲,不能老停留在组件、部件上,我们更大的理想在于制造完整的民用飞机。在民机发展上,我们初步的考虑有这几个方面:第一是持续在民机转包生产上做大做强,成为波音、空客的优秀供应商;第二在民机专业化方面,做专业机头生产基地,做好国产大飞机、包括新舟6D0、700等C系列飞机的重要供应商;第三是支线飞机整机的制造,进入公务机领域:最后则是伺机进入维修和改装领域,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唐军告诉记者。

“尽管时间紧,大飞机构型新,技术改造力度大,但我们还是有信心,也更愿意造我们自己的飞机,造最可靠的飞行器,让老百姓放心乘坐,从而增强我们自己的信心、国人的信心。”张华表示。

采访后记

“歼十”战机,中国航空人的光荣与梦想。如今,梦想已经实现,光荣仍在继续。“干好国产支线客机振兴民族航空工业”、“用航空人的智慧造中国人的民机”当记者获准进入ARJ民机生产车间后,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的标语。几次深入现场采访,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在成飞人心中涌动的那种“我们要造自己的大飞机”的自信和豪情。“没有民机产业的航空工业不是完整的航空工业,没有自己的民机工业的国家,更谈不上航空强国’:正是有这样的信念,以成飞为代表的四川航空人才能激情进取,不断超越。期待不久的将来,国产大飞机能够翱翔于祖国的大江南北。

相关热词搜索: 大飞机 四川印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