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关于玄奘的四个谜题

发布时间: 2022-04-16 08:21:14 浏览: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他西行取经的故事流传深远,一生译出佛典75部,1335卷,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几乎每一个中国孩子,都是在《西游记》的陪伴下长大的。在这个故事中,为求取真经,唐僧师徒四人踏上西去的征程,一路上经历天上人间、地府仙界、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与此相比,历史中真实的“玄奘”,远不如小说中演绎的“唐僧”有名,尽管这两个名字所指的,是同一个人。

从长安到天竺,真实的玄奘一个人孤独前行。他要面对的,不仅是荒野、沙碛、雪山、湍流,还有强盗、饥饿、焦渴、迷路。他迈出的每一步,虽然艰辛、沉重,但也平实、坚定。

取經归来后,玄奘在弟子的协助下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经典译作有《瑜伽师地论》《大般若经》等;他记述其西游经历的《大唐西域记》,则被印度考古界称作“照亮印度历史”的巨著。

站在今天回顾历史,玄奘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佛学家、哲学家、旅行家、翻译家,更是“一带一路”上文化交流的先驱。

然而,今天的我们想读懂他的一生并不容易……

他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

隋朝仁寿二年(602年),玄奘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俗名陈祎(音同衣)。由于父母早逝,家境困顿,兄长陈素便在洛阳净土寺剃度出家,年仅10岁的陈祎随兄长生活在寺院里。

陈祎13岁那年,政府下令选拔27人出家为僧(隋唐时代,凡欲出家者,皆由政府统一办理招考,考试合格,才录取为僧)。陈祎想参加考试,但因为年龄太小被拒之门外。他在考场门外徘徊之时,主考官郑善果走了过来,问道:“你为何要出家?”陈祎脱口而出:“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看他小小年纪,就有传承佛法的大愿,郑善果于是破例,让他参加了考试,最终破格录其为僧。

玄奘出家后,在洛阳净土寺住了6年。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为躲避战乱饥荒,玄奘和兄长离开洛阳前往成都。居蜀四五年间,玄奘师从多位高僧,系统地学习大小乘经论及“摄论”学派的诸家之说,其学问广博,为人所钦敬。

虽然闻名蜀中,但玄奘并没有满足。武德五年(622年),20岁的他在成都受具足戒,成为正式的僧人。之后,他继续游历各地,遍谒名师,饱餐法味。

在长安佛教界,年轻的玄奘被誉为“佛门千里驹”。然而,他心中却埋藏着一个困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名师们对经典见解不一,各有出入,到底谁是谁非?如何冰释群疑,辨别真伪,使流传中国的佛法更加完善?

25岁那年,玄奘遇到了来华弘法的印度高僧波颇蜜多罗,向他说起了自己心中的困惑。波颇蜜多罗说:“那烂陀寺的戒贤大师在讲授《瑜伽论》,该论总摄三乘之说,或许可以为你解惑。”

玄奘闻言,对印度心生向往。

取经路上,谁助他克服凶险?

玄奘渴望早日到印度那烂陀寺学习,求取真经。贞观元年(627年),他向唐太宗上表,恳请西行求法。当时,西部战事未决,朝廷封锁了边境,禁止人们出入,玄奘的请求并未获得批准。

这年秋天,长安闹起粮荒,居民纷纷出逃。早已做好远行准备的玄奘,借机混在逃荒的人群中,离开长安,他“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一路躲避通缉,开始了西行求法的征程。

在小说《西游记》里,一路陪伴唐僧西行的,既有神通广大、所向披靡的孙悟空,有贪吃贪睡、处处讨便宜的猪八戒,还有老实肯干、但能力有限的沙僧。可惜,这些人物只出现在传说中,在真实的取经路上,玄奘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大自然和强盗贼人带来的“九九八十一难”。

在穿越八百里沙漠时,玄奘看到天上无飞鸟,地上无走兽,狂风骤起,尘沙蔽日,不知路在何方。在严酷的环境中,支撑他孱弱肉身的,是心中坚定的信念。在饥渴难耐之时,他取出水囊想喝两口水,却失手将水囊掉落,水一泻而空。

玄奘想调转马头,回去做些补给。走了十几步,他又勒马停下,“我发愿不到天竺誓不东归,现在怎能返回?宁可西行一步死,不可东归一步生。”三四天过去,他因饥渴交加,昏死过去。第五天半夜,玄奘忽然被一阵风吹醒,跌跌撞撞地又起身上路。老马驮着他走出几里,来到一片绿洲前。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早年在成都游学时,玄奘遇到了一位生病的印度僧人,在他悉心照料下,这位僧人得以痊愈。作为报答,这位僧人将《心经》(后世流传最广的玄奘译本)传授给他。在穿越沙漠时,玄奘正是靠着一心持念《心经》,最终化险为夷。

“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在信仰的支撑下,玄奘经历了一个个充满艰险的日子,行程数万里,穿越沙漠,翻越雪山,渡过湍流,历时近5年,终于平安抵达那烂陀寺。

他求取的“真经”有哪些?

对于南亚次大陆的这个神秘国度,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其称谓不一。西汉时,称其为“身毒”;东汉时,称其为“贤豆”;魏晋到隋唐,称其为“天竺”。玄奘通过反复比较,认为“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这个名称,开始在中国通行直至现在,正是由玄奘而来。

贞观五年(631年),满面风尘的玄奘站到了位于北印度的那烂陀寺门前。

那烂陀寺是当时最著名的佛教大学,数百位大德高僧在此担任教职。其中,最有名的是戒贤大师。在玄奘到达印度之前,年过百岁的戒贤大师感觉自己将不久人世,开始准备后事。一天晚上,他在梦中见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对他说:“你暂时还不能走,东土大唐有一位青年法师正在来天竺求法的路上,你要为他传授《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既是玄奘西行求取的重要经典,也是一部涵括佛教大、小乘所有修行阶段的巨著。在本论中,“瑜伽师”指的是让身、口、意统一的佛门修行者;“地”指的是修行的17个阶段。

玄奘在那烂陀寺依止戒贤大师,历时5年。

贞观十六年(642年),为解决大、小乘学派在佛法理解上的分歧,北印度的戒日王在曲女城举办辩经大会,请玄奘为论主。参加者包括五印度的18位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玄奘解决了当时所有的争执,一时名震全印度。大乘学派称他为“大乘天”,小乘学派称他为“解脱天”。

辩经大会后,戒日王请玄奘骑象巡游天下,宣讲佛法。一时间,印度掀起了“中国热”。玄奘還应邀将《道德经》等中国经典译成梵文,向印度人介绍中国文化。

在印度期间,玄奘游历了所有的佛教圣迹,将其记入《大唐西域记》中。近现代的印度考古工作就是依据《大唐西域记》,才发掘出了王舍城、鹿野苑、那烂陀寺等遗迹。

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携带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瑜伽师地论》《大般若经》等657部经论踏上了归程。那烂陀寺的僧人劝他留下,玄奘说:“佛陀不会忘记那些还没有觉悟的人们。”

他为什么不求生西方净土?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回到长安,受到了隆重的欢迎。不久,唐太宗在洛阳宫仪鸾殿召见玄奘,许以高官,劝他还俗。玄奘则以发心译经、为国祈福为由,予以婉拒。

后来,唐太宗转而支持他译经。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在全国范围内招募高僧、学者。他每天带领大家先通读原文,然后动笔翻译,译成后再反复核对、推敲、润色,使译文准确无误,言辞优美。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夏天,唐太宗下诏,请玄奘来玉华宫避暑。玄奘呈上译好的《瑜伽师地论》,请太宗作序。太宗通览这部长达百卷的佛教经典后,亲自撰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在序中赞誉道:“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译经、讲法之余,玄奘还口述了《大唐西域记》。该书共12卷,记载了玄奘在西域亲历的100多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山川地势、气候物产,其内容丰富,相当于一部有关当时印度的百科全书。

显庆四年(659年),玄奘开始翻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大般若经》)。在西域各国,《大般若经》被视为镇国之宝。玄奘因长安事务繁多,提出到玉华宫潜心翻译,获唐高宗准许。

《大般若经》长达600卷,卷帙浩繁,浩如烟海。一同译经者多次请求删节,玄奘坚持保留全貌,未删一字。龙朔三年(663年)十月,《大般若经》译完。玄奘抚经感慨:“我来玉华宫,为译《大般若经》。现在译完了,我的生命也要结束了!”

龙朔四年(664年)二月五日夜半,62岁的玄奘在平静的夜色中圆寂。唐高宗听到这个消息,十分哀痛,仰天长叹说:“我朝失去了国宝啊!”

《大唐故玄奘法师行状》记载:“法师从少以来,常愿生弥勒佛所,及游西方,又闻无著菩萨兄弟亦愿生兜率,奉事弥勒,并得如愿,俱有证验,益增克励。自至玉华,每因翻译,及礼拜之际,恒发愿上生兜率天,见弥勒佛。”玄奘西行求取的《瑜伽师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玄奘一生信仰弥勒,发愿往生兜率净土(兜率净土是弥勒菩萨成就的),而并没有求生到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去。

《慈恩传》记载,临终前,玄奘嘱弟子齐声称念弥勒如来。有弟子前来问:“和尚定生弥勒前否?”师答:“决定得生。”言讫,安详舍命。

在归国后的19年里,玄奘共译佛经75部(总计1335卷、1300多万字),占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与弟子共同开创了佛教的唯识宗,辗转传到日、韩各国,影响深远,直到今天。

相关热词搜索: 玄奘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