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文徵明与金陵书家交游考略

发布时间: 2022-08-25 17:30:03 浏览:

摘要:吴门书派领袖文徵明一生因求学、应试与金陵结下不解之缘,金陵是文徵明游履所及最为频密之地,文氏来往吴门、金陵二地与金陵书家交游酬唱,谈榷艺文,金陵书家对其书风的形成演变以及声名的传播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文徵明;庄昶;顾璘;陈沂;王韦;徐霖;金琮;交游

中图分类号:J209文献标识码:A

文徵明(1470-1559)一生大部分行迹在于吴门有关文徵明行迹参阅周道振、张月尊同纂《文徵明年谱》,百家出版社,1998年版。,除了早年(13-16岁,即成化十八年1482至成化二十年1485)随侍其父于博平知县任上,以及三年赴京领荐任翰林待诏(54-57岁,即嘉靖二年1523-嘉靖六年1526)外,金陵(应天府)是文徵明游履所及最为频密之地,是其交游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区域,自弘治乙卯(1495)至嘉靖壬午(1522),文徵明九试应天府,皆不第;文徵明《甫田集》(四库全书本)卷二十五《谢李宫保书》载:“自弘治乙卯抵今嘉靖壬午,凡十试有司,每试辄斥。”弘治十四年因父丧守制,文氏并未与试,故实为九试。文氏一生因应试与金陵结下不解之缘。从文徵明十九岁发愤攻书,弘治元年戊申(1478),文徵明年十九,为诸生,因字不佳被宗师置为三等,不得应乡试。文嘉《先君行略》载:“少拙于书,乃刻意临学。”文徵明学书由智永《千字文》上溯王羲之《黄庭》、《乐毅》,篆师李阳冰,隶法钟元常,集各家之长,精研楷法,为有明一代冠。见潘厚辑《明清画苑尺牍·文徵仲》,民国32年。至其五十四岁被荐入京,这三十五年光阴是文氏书法师古博习最为重要的奠定阶段,也正是他往来吴门、金陵二地访学、应试、交友频繁期,此期乃至晚年,文徵明与活跃于南都的文人书家唱和酬酢、谈榷艺文甚为欢洽。参见黄惇著《中国书法史·元明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其中第一章有专节讨论徐霖等金陵书家,该书以及葛鸿祯《论吴门书派》(荣宝斋,2005年版)等论著于文徵明及吴门书家讨论甚详,可资参阅。以往有关文徵明及其书法的认识主要围绕其受沈周等吴门先辈书家启蒙、熏陶而言,而于吴门之外书家对其影响所言不多,本文选取金陵若干代表性书家为例,探究文徵明与金陵书家交游与互动关系,以期能对深入认识文徵明乃至金陵地区书家有所裨益。

文徵明的金陵之旅是从拜师访学开始的,弘治四年(1491),李应祯(1431-1493)任南京太仆寺少卿与文林为同僚,文徵明得以朝夕给事左右,所承绪论为多。李应祯,初名甡,字应祯,后以字行,更字贞伯,苏州人。有关李应祯对文徵明学书影响的论述已较多,此处不赘。文徵明师事李应祯大约一年左右,即因父病及李应祯致仕返吴。弘治六年(1493)秋,文徵明奉父命至江浦定山从庄昶(1427-1499)游,文徵明作有《謁江浦莊先生留宿定山草堂》,《文氏五家集》巻六之《太史詩集》,四库全书本。庄昶字孔旸,号木斋,又号卧林居士,晚号定山居士,江浦人,成化丙戌进士,明代理学名家和“山林诗”代表作家。为诗握唐人机轴,变幻百出,往往近踵风雅,其字画亦然,草书迥然自成一家,与狂草大家陈献章(1428-1500,人称白沙先生)交谊笃厚。“定山深解书法,或问张汝弼草书,曰好到极处俗到极处;问如何则可,曰写到好处变到拙处;曰何居,曰所谓行墨因调性者是也。”参见朱谋垔《书史会要续编》,《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庄昶对书法理解甚为精辟,于当时亦以书名,庄昶对文徵明的到来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视其为忘年交,赠诗曰:

一灯何处写相知,对坐寒窗慕雨时。诗本平生非杜甫,琴才临老遇钟期。尽堪出手名家早,但觉忘年得友迟。肯许无言真妙处,欲将千古慰深思。参见庄昶《定山集》卷五之《赠文二》,四库全书本。

诗中庄昶对文徵明期许甚高,文徵明作《再至定山辱庄先生赠诗次韵奉答》以谢:

稚齿穷身岂有知,偶陪高论得移时。感公不以愚顽弃,顾我何堪远大期。草阁便须终岁住,仆人休讶出山迟。归来乞得尧夫句,暮雨秋灯不断思。参见《文氏五家集》巻六《太史詩集》,四库全书本。

文徵明到访时庄昶已隐居定山多年,寄情山水,放怀林壑,谭道授徒,四方云集,“从讲者常数十人,海内望如羽翼。”参见傅维鳞《明书》卷一百二十三,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其声名之隆播于朝野,吕怀《定山庄先生祠田记》叙其盛况云:“当时海内名流士慕先生之风者,日造先生,与之眺天峰之阁,临溪云、活水之亭,逍遥寻乐,各自分愿,……思有以振刷而自磨擢者,先生之道非后生末学所敢轻议。而其兴起人心如此,则又岂真后世以文字立言者所可能哉!”参见庄昶《定山集》补遗,四库全书本。对于“仕”与“不仕”庄昶亦有自己的独见:“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时而已矣。时可仕也则仕,时不可仕则不仕。惟其时也,故仕非苟禄,不仕非忘世。”他主张“出处正大,去就分明”。参见庄昶《定山集》卷七之《送掌教归养序》,四库全书本。庄昶居定山,垂三十年,累荐不起。参见湛若水(甘泉子)《定山先生祠堂记》,《定山集》,四库全书本。他的归隐为他获得极大的声名,正如李东阳赞诗所云:“此老逃名竟得名。”参见李东阳《李东阳集》(第一卷),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404页。终观文徵明一生似乎与庄昶有着某种契合,庄昶的声望学识和处世态度对文徵明当有所触动,他的揄扬推重也为年轻的文徵明进入金陵文人圈作了铺垫。庄昶的知遇,徵明始终心怀感念,二十年后文徵明再至江浦,物是人非,睹物思情,作《宿江浦有怀定山先生》:

惊风木叶夜毵毵,独宿江城酒半酣。千载名山无谢传,一生知己愧羊昙。青灯暮雨残诗帖,明月苍松旧草庵。二十年来头欲白,当时心事向谁谈?参见周道振辑校《文徵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58页。

诗中追忆往事,寄托徵明对庄昶的无限思念。正德七年(1512),文徵明撰《先友诗》八首追怀重要八位师友(李应祯、陆容,庄昶、吴宽、谢铎、沈周、王徽及吕?)。庄昶赫然列次,其中《定山庄公昶》咏云:“定山古通儒,学道希圣贤。古义与时违,敛息贲田园。黄花媚幽径,白鸟咏清川。悠悠青山适,一往三十年。高罗弗为求,欲致无由缘。非无济世心,亦有清庙篇。惜哉用违材,零落成捐弃。”诗有序曰:“壁生晚且贱,弗获承事海内先达。然以先君之顾,窃尝接识一二。比来相次沦谢,追思兴慨。”参见同上书,第32-33页。诗与序对庄昶等诸位师长的相继离世无限感慨,《先友诗》所咏李应祯、吴宽、沈周、陆容等皆文徵明至为尊崇之师,此亦足见庄昶于文徵明心中之重。

在文徵明与金陵文人书家的交游圈中,“金陵三俊”(顾璘、陈沂、王韦)是文氏交游的一个重要群体。弘治八年(1495)秋,文徵明首赴应天乡试,馆王韦(生卒不详)家王韦,字钦佩,号南原,弘治十八年进士,授吏部主事,擢河南提学副使,以母老乞休,加太仆少卿。《致钦佩》:“贱子计随南京,数辱教益,且有馆传之扰。”见周道振辑校《文徵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437页。王韦父徽,文徵明《先友诗》咏及。徵明自叙云:“壁晚且贱,弗获承海内先达。然以先君之故,窃尝接识一二。”故与王韦订交必早。《文徵明年谱》,第71页。,此年乡试,顾璘(1476-1545)、都穆(1458-1525)与试获领荐顾璘,字华玉,号东桥居士,苏州人,寓居上元。弘治九年进士,授广平知县,仕至南京吏部尚书。璘少负才名,诗以风调胜。与同里陈沂、王韦号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继起、称四大家。虚己妤士,如恐不及。历官有吏能,晚罢归,构息园,大治幸舍居客,客常满。嘉靖二十四年卒,年七十。有《浮湘集》、《山中集》、《凭几集》、《息园诗文稿》、《国宝新编》、《近言》等。《甫田集》巻三十二《故資善大夫南京刑部尚書顧公墓志銘》:“公以應天府學生領弘治乙卯郷薦”。《吴都文粹》卷四十三《明故中宪大夫太仆寺少卿致仕都公墓志铭》:“乙卯领应天乡试。”,文徵明不售。文氏与顾璘相知或正始于此时按:王韦与顾璘何时订交、顾璘与文徵明此前是否订交未得知,可能是通过此次应试由王韦和都穆引介

相关热词搜索: 金陵 书家 交游 文徵明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