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市政供电系统探讨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05:03 浏览:

【摘 要】市政系统电力网络正常与否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电力设备是电力输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决定着电能的传送。持续对供电系统的关注和研究,保障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电力的正常输送,是市政电力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国家相关监管机关的重要工作内容和职责。

【关键词】市政;电力;电网;供电系统

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主要包括发电、输电、配电三个环节。发电是利用电能生产设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变为电能的过程。从发电厂或发电中心向消费电能地区输送大量电力或不同电网之间互送电力称为输电。所有输电设备连接起来组成输电网。配电指消费电能地区内将电力分配至用户的分配手段,直接为用户服务,而从输电网到用户之间的配电设备组成配电网。

一、电网行业

电网行业是把电能输送到最终用户处,向最终用户提供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可靠性要求的电能以及其他电力辅助服务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业行业,而上述过程的电力主要来自电网行业向上游发电行业购买的电力。

对于电网行业来说,电力需求的一时减少并没有带来太多问题。一方面,宏观经济运营的经济疲软反映出对电网行业的短期盈利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在电网投资方面,经济放缓带来的政府主导投资加强将很大一部分加速投资分配给了电网行业,未来几年里,电网行业投资增速将会大大提高,这对电网行业的长远发展十分有利。因此,总的来看,宏观环境对电网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城网农网

电网方面除了继续发展特高压、超高压跨省跨区主网架以外,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也是投资巨大的电网项目。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随着美国“能源新政”的推出,智能电网也成为西方国家的一项电网发展战略,而国内对“坚强智能电网”的推广也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值得在注意的是,目前在我国已经确定的电网发展战略是“一特四大”,即以大型能源基地为依托,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电网,形成电力“高速公路”覆盖全国大部分农村及城镇。在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电网基础上,下一步的目标才是进一步追求电网的智能化,国内智能电网仍将处在研究和规划的状态。此外,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建设也已经大规模启动,包括输电线路、光缆传输系统等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项目正在广泛铺开,政策性导向扶持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在可预期的一段时期内,电力系统必将在未来取得丰硕成果,惠及普通民众。

三、市政供电系统

市政电气主设备的设计使用寿命通常较长,约20年,通过大修、技改,使用寿命可以适当延长。近年来,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电气设备的技术寿命在缩短,尤其以各类电子、数字化设备尤为突出,更新换代频繁。市政供电系统是由不同的电力设备有机组合而成:一次主设备初投资巨大,为降低成本,则要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合理评估其经济适用周期;控制保护系统则以电子元器件为主构成的综合自动化、继电保护、采集、通讯、反馈、实时监测、关口计量仪器仪表等为标志,体现着智能化功能。一、二次设备的结合是居民用电的基本保障,也是供电系统顺畅运转的硬件保证。

电气设备长期带有高电压,在运行当中会受到各种自然条件(如雷电、暴风雨)的伤害,电力系统一旦出问题,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为了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各电力部门把对设备的维护摆在了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电力部门都升级了电气设备硬件配置并辅以常态化的检修维护,来保证电气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提高电气设备的可用系数,提高供电可靠性。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工艺的改进,高性能材料的出现,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和广泛运用,使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可靠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为了保证设备安全连续、经济运行,一些设备配备了相应的监测装置。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改革,电力市场已由过去的买方市场变为现在的卖方市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挖掘自身潜力,使供电企业既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又降低生产成本,是各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如何利用好现有的电力网络资源,更好服务于百姓,是每一位电力从业者需要考虑的课题。

加强市政供电系统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关注国计民生的重要体现。市政供电系统资金密集、投资大、产业链长、见效快,对其他行业拉动作用明显。过去电力行业投资一直“重电源、轻电网”,电费方面,电网输配费占比也偏低,这导致了电网行业建设进度落后于电源建设,每年季节性用电高峰时总会出现由于电网瓶颈导致的局部窝电现象,给经济发展拖了后腿。近年来,国家明显鼓励电网行业的发展,投资额逐年大幅增加,电网行业将会出现快速发展的局面,电网输配电能力不足的局面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逐渐扭转。各地区主管部门高度认可电网应该适度超前发展,为助推本地经济做好必要准备。

四、供电形势

针对目前的电力形势,不能盲目乐观于刺激电网投资的利好,一些不利的因素值得深入考虑。例如,由于配电网投资机制带来的产权不明晰的政策风险。电网公司对输电网全额投资,但是电网公司对配电网只投资公网部分,占约配电网投资额的30%,其余部分由用户投资建设,这些配电网没有明确的投资渠道和融资机制,存在电力资源(站点和线路走廊)的配置不合理和电力资源浪费的问题,这些问题束缚了我国配电网进一步发展。多年来,我国主要靠供电贴费和“业扩”资金等来建设中低压配电网。(而所谓“业扩”是指供电企业从受理客户用电申请到正式供电的全过程,包括新装、增容、用电变更等业务。)建设中低压配电网这项工作主要由各供电公司的生产部门管理,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基本建设程序,这一工作流程本身也存在一些风险。同时我国未来的电价将包含电力企业所有的建设、改造和运营成本等,不再有任何价外的加价,这一政策变化趋势如何与当前投资机制相协调发展也是决定未来电网行业政策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市政供电设施需求日益提高,市政施工企业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必须转变原有不合时宜的工作思路,更新观念,脱离以前政府光环下的经营模式,适应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经济效益,加快市政供电系统的发展步伐,为百姓谋更多福利,成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大电网”。

参考文献:

1,王崇林、邹有明主编,《供电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年5月。

2,陈维荣,孙锦鑫.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的现状[J].电网技术.2000,24(11).

3,Tary.Weidenbaum.TheGlobalMarketplace.5thEdition,PrenticeHall.London,1995,9

相关热词搜索: 供电系统 市政 探讨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