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德州市发展沼气工程的新思路

发布时间: 2022-09-01 13:45:03 浏览:

摘要 总结了德州市沼气工程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沼气工程的效益,提出了发展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沼气工程的对策,以期促进德州市沼气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 沼气工程;玉米秸秆;发展现状;效益;发展对策;山东德州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7-0283-01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人口众多,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增长很快,预计在今后20~30年内,能源消费总量将会增加1倍。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环境压力很大。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应对能源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对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村文明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农村机械化的普及,农村分散养殖农户的比例逐年降低,农民用机械化收割庄稼之后,通常都直接在地里焚烧秸秆,这种做法一方面浪费了资源,另一方面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发展以玉

米秸秆为原料的沼气工程,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德州市沼气工程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德州市农村分散养殖农户的比例逐年降低,原料问题成为限制德州市沼气事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结合德州市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以玉米秸秆为主原料制取沼气的新思路。据统计,德州市常年农作物秸秆产量在600万吨以上。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秸秆看作是农业的副产品,存在重粮食利用、轻秸秆利用的传统观念。传统农业和简单再生产对秸秆的利用,仅仅是烧火做饭、饲养牲畜、盖房、取暖和肥田等。随着现代农业和现代加工技术发展,对农作物秸秆的认识应有一个转变,积极总结完善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制取沼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经验,进而在全省推广应用。

2 实施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沼气工程的效益

实施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沼气工程,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秸秆为原料制取沼气,一是解决了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沼气池的使用率。二是一步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这种以秸秆为主原料生产沼气的思路可以为农村地区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堆积的大量秸秆找到新的有效利用途径,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作为燃料烧饭、烧水、点灯,减少煤炭、柴草的燃烧对大气层的破坏。三是有利于秸秆还田。秸秆沼气发酵后,不仅可以为农户提供清洁的能源,作为燃料做饭、照明外,可以用于发电、储存粮食、保鲜水果。沼气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作为一种气体肥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厌氧消化后的沼液、沼渣还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可用作基肥、追肥、叶面肥,能有效培肥地力和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不但能替代化肥,还可少打农药,同时也改良了土壤,减少了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实践经验表明,沼肥除了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外,还含有硼、铜、铁、钙、锌等微量元素,以及大量有机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应用沼液浸种不仅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种子抗逆性,明显减轻病虫害危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沼液沼渣又是发展无公害粮食蔬菜的优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冬季用沼气点灯增加蔬菜大棚室畜禽舍温度。四是有利于改善农家庭院卫生状况。使用沼气当燃料后,农民庭院及居室的环境改变了以往杂乱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干净的居住环境。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厨房环境的改善,摆脱了以往烟熏火燎的时代,彻底进行了一场“厨房革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各级农村能源部门应大力推广沼气建设,发展以秸秆为主原料的沼气工程,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减少燃料、化肥、农药等费用开支,也等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沼气事业也是造福人类的一件大好事。据统计,沼气池建设户每年可节省燃料费700元,节约化肥、农药款300元,节约电费90元,年可实现经济效益43.6万元。基本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的同时,也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 发展对策

3.1 坚持正确的发展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户用沼气建设的模式、规模、速度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不搞一刀切和盲目跟风。二是坚持农户自愿的原则。沼气入户工程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农户的承受能力,必须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进行,不能搞行政命令和硬性分摊,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三是坚持示范带动和典型引路的原则。沼气入户工程总体上属于新生事物,要以各级示范村为载体,通过典型示范,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逐步提高群众的认识程度,以此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四是坚持建管并重原则。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坚决克服重建轻管现象,确保沼气入户工程建设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真正受益。

3.2 坚持建设标准

从农村户用沼气和秸秆气建设的实践看,只有把农村新能源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美化村户环境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体现沼(下转第285页)

(上接第283页)

气建设的效益和生命力。一是统一建设标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必须执行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户用沼气建设的基本单元为“一池两改”;沼气池建设工程质量要符合《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质量检查验收标准》(GB/T4751—2002)及相关工程技术质量规范。二是统一组织施工。户用沼气建设实行职业准入制度。从事沼气池建设的施工人员必须获得“沼气生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要组织专业队承包建设,按合同管理,施工队要包建设、包质量、包建后服务。三是统一招标采购。对户用沼气管道、灶具及配件等大宗设备,由所在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统一进行政府采购。四是统一监管督导。加强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组织专门管理人员驻村入户,监督、协调设备供应、工程建设质量和速度,督促施工单位和设备供应商做好售后服务。五是统一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3.3 切实加大投入

对沼气户进行适当的补贴是快速推广沼气行之有效的方法。从2006年开始,德州市财政每年拿出1 000万元用于扶持沼气秸秆气建设,打造了全省农村新能源建设工作的新亮点。各县市区也切实加大了财政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出台了鼓励农村沼气事业发展的具体政策。目前,国家财力不可能包揽农村沼气建设的全部投资,必须充分调动农民、涉农组织和社会各界投资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沼气事业领域。

3.4 探索一条规模秸秆能源环境工程商业化发展的途径

一是研究现有的工程运行情况和综合效益,作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市场评价,找出影响商业化发展的政策、技术、融资、服务等方面的障碍。二是结合生产实际,研究秸秆的收集、处置、利用与生产2个系统科学融合的新系统,以降低沼气工程的综合造价及生产运行费用。三是研究能实现能源基本自给和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农场模式,在将建的试点验证。四是结合德州市情况,研究几套适合不同县市的优化工程技术,选择资源和经济条件适宜的地点,建设商品化示范工程,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商品化工程展示的窗口。五是规范沼气工程的产品生产,尽快制定商品化沼气池产品质量标准和相关检测方法,规范企业的竞争,培育健康的沼气市场和竞争机制。促进其专业化、标准化,并为这些产品的上市提供优惠政策和条件。六是企业应以优质的产品服务于农村,以合理利润为目标。引入规范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服务行为,建立商品化沼气池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良好的沼气产业。七是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沼气技术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产、学、研发展格局,保证沼气事业的健康发展。八是建立专项基金,支持沼气工程建设。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争取利用各种资金,推进规模大和典型的沼气工程项目,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商品化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张无敌,宋洪川,李建昌,等.21世纪发展生物质能前景广阔[J].中国能源,2001(5):35-38.

[2] 赵玉风.农村户用沼气池工厂化生产发展前景[J].中国沼气,1995,13(S1):17-20.

相关热词搜索: 德州市 沼气 新思路 工程 发展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