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对西部地区城市休闲旅游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22-09-02 12:30:03 浏览:

【摘要】西部地区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应规划建设好城区和城郊两大休闲旅游区。城区休闲旅游区建设应以“特色街区”为载体,以“娱乐游憩”为导向,在“文化”上做文章,在“休闲化”上下功夫,凝聚城市文化特征,构建休闲产业与文化产业双链结构和休闲产业与商业双链结构,促进城市休闲化和商街休闲化。城郊休闲旅游区的建设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休闲养生”为宗旨,在“山水”上做文章,在“体验化”上下功夫,近郊重点建设郊野休闲中心,实现乡情体验和娱乐休闲化,远郊重点建设专项度假景区,发展山地休闲旅游,实现养生休闲化。

【关键词】城市 休闲旅游 发展思路 城市文化 休闲产业

休闲旅游作为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的主流发展趋势,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有关休闲旅游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也都逐渐得到深入展开。这其中,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是关注的热点之一,已有众多学者对其内涵、意义、市场定位、功能定位、产品体系、要素体系、运行机制等进行研究论证,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西部地区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也应纳入西部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它对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对于尽快形成景区与城市“两条腿”走路的良性互动机制、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对于全面提升西部旅游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与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功能不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和社会开放度等都存在较大差距,但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种类繁多、特色鲜明,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壮美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民族风情,这些优势资源使西部旅游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也为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认为西部地区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应注重构建休闲产业与文化产业、休闲产业与商业双链结构以及应精心规划打造城郊休闲旅游区,文章就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构建“双链”结构,营造休闲氛围,精心规划城区休闲旅游区

1、凝聚城市文化特征,构建文化产业与休闲产业双链结构,促进城市休闲化

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城市休闲旅游亦是如此。城市休闲旅游是城市旅游资源与城市文化资源、城市休闲旅游经营与城市文化经营、城市休闲旅游消费与城市文化消费的结合,城市文化既是城市休闲旅游开发的前提,又是城市休闲旅游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休闲旅游的发展中,文化个性越鲜明、主题越突出、注入文化内容越多、荷载的文化附加值越高的城市休闲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大。因此,城市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风格,理应主导城区休闲旅游开发的总体走向,城市所拥有的独树一帜的文化环境、人文遗产资源、文化资本、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产品、文化氛围、建筑设施的外观风貌和文化设施等,应该成为城市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的载体。为此,城区休闲旅游开发应该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把握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文化品牌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标记,每一座城市在它长期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中,都会逐渐积淀、形成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性,而这种独具的文化特性是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因此,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应切实加强人文内涵的开发,注重城市文化内容的策划和文化形象的设计,准确把握城市最具地方特色的文脉,强化文化载体整合包装,有效地集聚整合和利用那些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历史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把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充分融汇到休闲旅游产品中,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休闲旅游产品的文化性,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将城市文化力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休闲旅游产品的竞争优势,让人们在休闲过程中感受当地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有韵味。城市文化作为城市休闲旅游开发的灵魂和精髓,是城市休闲旅游产品品质和品味的象征,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风格,应该渗透到城市休闲旅游开发的各个环节,并对其运作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寓城市特色文化于休闲娱乐项目之中,提升休闲娱乐项目的文化性,丰富游人文化体验

城市文化底蕴的厚重深邃和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往往是蕴藏在寻常街巷、旧坊民居、名阁古楼、园林胜迹等物化形态和地方戏剧、音乐、特色工艺品等艺术形态中,因此,在民居、古街区、古寺庙、古祠堂、古楼台亭阁、标志性建筑以及美食文化街,会展中心、体育中心、音乐广场、文化艺术广场、塑像广场、主题公园、娱乐中心,购物中心等所在的街区,应配套完善与街区文脉大相一致的娱乐休闲旅游项目,并与周边观光游乐景区(点)联运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向游人提供种类多样的组合产品。如在历史上曾是商贾云集的街区,重修仿古商场,出售特色商品,让游人亲身体验古代购物情景,如保存有古舞榭歌台,则应利用开发为能提供听书、看戏、品茶的娱乐休闲场所,丰富游人的文化体验。

(3)城区休闲旅游的开发应与城市建设及城市旅游的发展统筹规划

首先,要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历史文物保护的关系,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休闲旅游开发的关系。历史是城市之根,在城市建设中,寻找城市的历史底蕴已成为城市文化品牌打造的着眼点,休闲旅游的开发必须要与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保护、修缮那些具有历史价值、能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的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古典建筑、文物古迹等,用文化来恢复城市的记忆,传承城市文脉,展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味。其次,要把城市建设与休闲旅游服务设施及景区(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休闲旅游协调发展、整体规划、步调一致、有机统一。注重构建有个性特色的城市景观,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精品化的特色产品,展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在统筹规划中,力求资源配置最优化、功能定位主题化、空间布局合理化和整体运作市场化,把存量做精,把增量做优,实现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增强市场张力和活力。

(4)发展旅游创意产业,促进城区旅游业的发展与科技、文化、艺术等多领域的产业要素在产业链的高端有机整合

在创意理念的引导下,依托城区原有旅游元素的感知度、服务性和创意元素的新奇度、体验性,通过创意性的主题设定和动漫、动画形式,将街区静态的旅游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和动态活化,借助影视热点、文化艺术表演,旅游节庆活动与休闲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打造更多新的参与性、娱乐性、科普性、特色性的主题公园,进一步增强城区原有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并通过创意产业休闲化经营,用LOFT生活方式带动城区休闲旅游发展。

2、完善休闲娱乐设施,构建商业与休闲产业双链结构,促进商街休闲化

商业街区休闲化是城市休闲旅游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配套完善商街休闲娱乐服务设施,建设集商业服务与休闲服务两大主体功能于一体的游憩商业区,营造良好的购物休闲氛围,提升现代都市休闲娱乐功能,是加速商业街区休闲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促进商街休闲化应该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合理发展休闲娱乐项目,注重专业分工,优化产业格局

根据市民、游客出行率、出行频率、出行目的和对游憩类型、游憩设施的选择,合理发展休闲娱乐项目,并注意使之成为专业分工和一城一品(或几品)的产业格局,形成有机的上下游产品链、横向旅游产业体系和空间地域积聚,为城市居民和异地差旅公务员、游客提供地域集中;内容丰富的娱乐休闲产品。

(2)积极推进休闲娱乐业的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集群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促进生活方式休闲化

按照市场运作方式,组合、优化配置资源,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休闲娱乐企业集团,实现休闲娱乐业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集群化、现代化、国际化,创造良好的休闲娱乐氛围、多样的休闲娱乐方式和高尚的休闲娱乐文化,促进商街娱乐休闲化,为市民创造一种愉快的休闲生活方式,为异地游客提供一种舒心的休闲体验。

(3)融休闲娱乐于商街,精心规划“特色街区”

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社群居民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异地游客的不同市场需求,通过已有的街区的更新与积累、历史沉淀街区的规划开发与积聚、全新街区的开发规划与积聚等方法,建设集观光、休闲、餐饮、文化、娱乐、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街区;业态集中,独具特色的主题型街区,多功能的文化产业园;不同模式的复古型休闲娱乐街、古玩街、美食街、历史文化街,以及不同类型的各种公园、动植物园和歌舞娱乐、洗浴按摩、美容美发、吧馆休闲等室内外休闲娱乐场所,开发康乐型、保健型、娱乐游憩型、文化艺术型、社会交往型、追求时尚型等各种休闲娱乐项目,并将各项休闲娱乐项目广泛渗透在酒店业、餐饮业、社区物业、景区景点中,加速造成集休闲、娱乐、购物、文化、美食为一体的中央娱乐区和众多的次中心娱乐区,为会展旅游、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修学旅游、体育旅游、保健旅游、文化旅游者及市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休闲旅游活动。

(4)促进商业街区功能转型,实现购物与休闲的结合

准确把握商业街区休闲旅游的市场规律,遵循环境适当性、建筑适当性、经济适当性和文化适当性的原则,依据休闲理念,在大型购物中心、步行商业街、地方特色商品商业街、古玩商业街、文化艺术品商业街、大型超市等所在的繁华商业街区,配置相应的休闲娱乐设施,将休闲与购物、娱乐、餐饮、康体结合起来,促进传统的以商务活动为主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向面向旅游者(兼具当地游憩者)、以旅游业发展为主的城市游憩商业区转变。繁华的商业街向以当地居民和以购物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为导向的商业休闲街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购物与休闲的结合。

二、突出“山水”特色,注重休闲体验,精心打造城郊休闲旅游区

1、近郊乡情体验与娱乐休闲化

城市近效是城市环境向农村环境转换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城市功能与农村功能互为渗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而又十分活跃的地区,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较好,有利于休闲旅游的发展。然而近效休闲旅游开发总体上仍属于城市旅游开发发展范围,其开发规划必须服从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与城市其他专项规划协调一致。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遵循“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开发理念,旅游项目体现生态性

近效休闲旅游开发应遵循“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开发理念,以城乡一体化结构为核心,以娱乐休闲化为方向,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为根本目标,可采取沿路开发型、景区组团型、旅游小镇型、主题公园型,观光农业型、农业庄园型和度假区型等开发方法,重点开发一些能体现民俗文化性、生态性特征的娱乐、休闲、度假旅游项目。

(2)实施绿色开发,打造“真品”和“精品”

坚持开发与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原则,实施综合开发导向模式(既强调旅游经济高效益,又把生态保护作为主导因素,贯穿于开发的全过程)、综合投入开发模式(强调资源、资金、知识综合开发投入)和循环开发过程模式(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监测4个环节循环相扣),实施绿色开发,科学安排活动范围、方式和线路,严格控制客流量,确保资源开发规模与市场发展速度、区域生态环境相适应,把休闲旅游活动规模严格控制在近效旅游资源潜在保障力、社会经济潜在支持力,生态环境潜在承载力和心理承载力所能容许的范围内,杜绝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和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开发倾向,保护旅游景区(点)的原生韵味,促进自然美的溶化和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结合,把原汁原味的“真品”和“精品”提供给市民和游客。

(3)强化乡村景观意境,满足游客情境体验

强化乡村景观意境(如乡村文化意境、水乡意境、农耕意境等),近郊休闲旅游的开发,应注意乡村生活回归取向、乡村农耕体验回归取向和田园风光回归取向,强化乡村景观意境(如乡村文化意境、水乡意境、农耕意境等),通过了解农村生活、农耕文化、乡村民俗民风等、通过参与农事活动和民俗节庆、制作农家美食、开展垂钓和摘果等、通过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等,体现亲知、亲行或亲情体验,展现乡土风情和田园诗韵,创造乡情、吸引都市游客。

(4)重点开发6类休闲旅游产品

观赏休闲类产品:观光农业园,乡村建筑小品园,乡村娱乐,乡村集贸,现代农业示范园,盆景花卉奇葩园,蔬菜瓜果观赏园,珍稀树木观赏园,科普植物观赏园,食用菌养殖园,珍稀树种观赏园等。亲水休闲类产品:具有康复疗养保健的温泉休闲产品;具有洗浴、游泳、健身功能的冷泉休闲产品;具有娱乐功能的亲水乐园产品;具有城市时尚气息的山水酒吧等,将传统的个别性的休闲项目与沐浴、桑拿、按摩、药浴、游泳、娱乐等结合起来,形成以休闲产业链与康复疗养产业链双链结构为核心,以会议、会展、体育、娱乐、购物、观光为辅的大型亲水休闲产业聚集区。郊野运动休闲类产品:坡地滑草、高尔夫球场、训练营(基地)、定向越野、急速滑道、野战游戏等。消遣娱乐类产品:原生态歌舞表演、民俗文化表演、野外实景戏表演(以山水为舞台,使用实景道具)等。野趣游乐类产品:生态乐园、景观迷宫、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郊野公园类产品:综合性公园、娱乐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景观浓缩园、科普园等。

2、远郊山水体验与养生休闲化

远郊应以山水为基础,以康体养生为目的,以休闲娱乐为手段,重点发展山地休闲旅游。

(1)依托“山水”资源,展示自然野趣

山地休闲旅游是一种内容广泛、综合性强、选择面广、自我调节度好的旅游方式,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因此,开发融观赏山水风光、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山野生活、享受休闲度假的山地休闲旅游产品,应该在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特点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旅游者兴趣及其需求和旅游地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及其对旅游活动容纳能力的前提下,从审美性、趣味性、娱乐性、创意性的角度出发,采用参与互动和情境体验的手法,充分展示山水休闲的魅力,让游客在空气清新、幽静舒适的山水环境中,领略山野情趣,细品山水画卷,尽情地享受美的愉悦。

(2)实施多元化产品开发策略,突出产品的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

远郊山地休闲旅游是人们双休日、节假日、年假期和带薪旅游的首选项目,这些旅游者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年龄、爱好、兴趣各不相同,所以,远郊山地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应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游客的消费心理,实施多元化的产品开发策略。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特点,打造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产品。如针对离退休人员应该多提供生态养生、山野餐饮、观赏、休闲、文化娱乐等产品。而对于中青年人来说,则以山野运动、野趣游乐、山水观光、生态养生等活动为宜,产品主题要鲜明,格调品位要高,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要强。不过,无论为何种游客提供何种产品,首先必须对远郊山地旅游景区进行认真的资源分析、市场分析(特别是产品的弹性与游客的产品选择偏好)和产品分析(特别是产品创新),然后进行形象策划(主要是主题定位、形象包装和主题体系的建设)和市场开发(确定重点客源市场,制定市场开发的策略和规划),提升产品的地域组织度、类型组合度和区域优势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3)重点开发4类产品

山水观光休闲类产品:以峰林、溪流、瀑布、峡谷等山水景观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打造亲水赏山等休闲产品;山野餐饮类产品:如山水酒吧、生态大棚餐厅、山珍野味品尝屋等;生态养生类产品:负离子呼吸区、生态阳光浴、森林浴、雾浴、野营、垂钓、时尚运动等;山野运动类产品:如登山、攀岩、溯溪、越野、远足、“野战”、山地穿越、山泉浴、漂流、拓展训练等。

【参考文献】

[1] 王迪云、夏艳玲、李若梅:城市旅游与城市文化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07(11).

[2] 李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J].旅游学刊,1998(1).

[3] 王京传:城市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开发[N].中国旅游报,2005-6-10.

[4] 吴志强、吴承照:城市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热词搜索: 西部地区 思考 休闲 城市 发展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