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经济适用性角度下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探析

发布时间: 2022-09-04 19:45:02 浏览:

材料也被引入和实现。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奇怪、浮夸的建筑。无可厚非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场所下,需要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地标性建筑,但更多的建筑应该更加务实,更注重建筑功能空间的实用优化,形式的经济美观。我们如何把建筑形式、空间和功能处理的恰到好处,让人觉得新奇而不怪诞,适用而又美观,本文暂且只考虑建筑的形式与功能空间平衡方面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场所,中小学面对的受教育的群体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他们心智的启蒙阶段,学校建筑给与提供的不仅是教学功能实现的物质载体,同时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着中小学生审美和社会价值等多种观念的建立。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析,要使建筑文化特征与实用功能并存,经济性和适用性最大化,给中小学生提供良好教学环境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社会价值观的建立。

一、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特征

(一)教学建筑设计的多元性与人文性

时代不断进步发展,对人才需求潜移默化的发生转变,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当前教育的主导方向,新的教育模式适应性的诞生并不断升级优化,目标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开放、主动性的学习环境,这一模式强调锻炼学生的学习多元性、综合性和创造力,强调教与学的互动交流,重视发挥、满足学生的个性,这些可通过教育方式、学科设置以及建筑功能空间的多元化来影响与实现。在中小学校建筑的设计上要具备这样一种能力,要能体现建筑的逻辑性,满足基本功能单元的实用需要;要能体现建筑的人文性,使其与时代风格与城市设计更相符合,并展现学校特有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要能体现建筑空间的多元性,要实现多种内容的空间表达,并通过相应措施来实现形式创新。

(二)体育设施设计的灵活性与社会性

中小学的体育设施主要包括风雨操场和体育场,是主要的教辅场所之一,主要为满足学生的体育教学,兼顾文娱活动,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很重要。在功能设置和空间设计中都需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活动和交流多元化的需求,这就需要更多关联性的、高效的、模糊性的空间的出现,这些中性空间为多种活动的灵活转换提供多种可能;同时中小学的活动场所作为社会资源的一部分,也具有社会属性,在全民强身健体的时代背景下,与社会共享,优化资源利用,能够有效发挥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基于经济适用性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

(一)教学建筑的经济适用性设计

现代建筑理论强调形式追随功能。教学楼的空间组合方式可采取“工”、“王”等形式及变形,将主要教学用房南向布置,在主要教学空间之间采取拉廊加房的做法,既将辅助用房及主要的交通、交流空间布置在此。这样的做法一方面体现了集约高效的利用土地和资源的时代精神,同时这种性质的空间通过适当的处理方式更容易形成更广义的教学与交往空间,比如可以将其中的主要使用楼梯或者其他某些灵活性的空间的尺度、形式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基础上扩大、变形、组合形成一些全新的空间限定(如图1),这样就为多种活动在此产生提供了可能性,空间形式也更加活泼、生动,这种处理手法更加符合时代背景下教与学的互动交流的功能需要,创新且适用。

在教学建筑的设计中,造型设计也很重要,一个好的建筑形象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使用和更高层级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更愿意在此进行学习、交流。同时,学校建筑作为公共建筑,是城市的一部分,应注重城市设计,包括形态、尺度、地域适应性等元素的取舍整合。造型设计不应脱离城市环境,既不能只强调其新颖独特而采取一些浮夸的、形而上的设计,也不能只注重功能逻辑而不及其余。应该回归设计的本源,向城市形象学习,开窗规整且满足采光通风需求为基础,更多的从建构的角度出发,通过形体的穿插、咬合与光影变化,材质特征的表达与色彩对比,结合地域文化、价值认同的设计元素,以朴素而活泼的姿态来表达中小学建筑的个性、特殊性、人文性和时代感。

(二)体育设施的经济适用性设计

对这一内容的经济适用性的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整合设计上。首先,室内多种功能场地整合:既将体育课程设置的多种活动内容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种球类场地规模根据课程需要结合集约用地、高效利用的目标进行场地整合,场地尺寸应在满足主要的场地基础上, 兼顾其他常用运动场地的尺寸,合理确定规模。例如球类场地尺寸可参考建筑大师梅季魁先生提出的多种多功能场地形式,并结合自身进行适应性的变形和完善;一般不设固定坐席,但需要预留活动坐席的空间,平时可以作为室内跑道或者其他体育活动使用,有文体比赛可打开,满足使用要求。其次对于一些用地较为紧张的校区,可考虑将风雨操场与学校体育场整合设计,比如可以将体育场的看台的下部空间设计为共用的设备用房,仓储,卫生间甚至是一些对层高要求不高的活动空间例如操房等。最后可以将这一区域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置于校区临近道路一侧,方便周围居民在放学后高效、适度有偿利用这些体育资源,这在城市的高度上也体现了资源整合利用既经济适用的特性。

三、基于经济适用性的绿建设计

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之前要系统考察区域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在总图及平面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朝向,尽量利用现有自然条件中的有利因素,合理设置绿地来改善建筑品质及减少外部环境对教学的干扰,集中设置停车场所。利用自然采光通风来减少能耗、改善室内热环境进而实现建筑的节能等,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尽量使用当地材料,节约成本,造型简约,减少玻璃幕墙的使用,减少装饰构件,强调建筑形式和材料特征与建造技艺的关联性,而非炫耀求怪。

四、结束语

建筑设计的过程就好像是解题的过程一样,核心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并由此萌发创意,再依循逻辑解决设计的各种相关问题,反过来又能评估这种逻辑关系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中小学校建筑作为培养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在设计中应当以经济适用性为目的,朴素设计为基础,理性设计为主,感性创新、与时俱进,设计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和人文情怀的学校建筑。

參考文献:

[1]王静伟.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1):133-134.

[2]胡大星.基于安全理念的学校建筑设计研究[J].四川建材,2018,44(10):37-38.

相关热词搜索: 适用性 中小学校 探析 建筑设计 角度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