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方案(8篇)

发布时间: 2024-02-23 15:32:02 浏览:

篇一: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方案

  

  xx小学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街小学组织开展了“践行民族团结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一、召开民族团结主题教育会议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提炼教材中关于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的相关内容,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动员并号召师生积极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师生对开展实践活动的意义、内容、举措等入心入脑。

  二、民族团结主题教育进课堂

  通过每个班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思政课等,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走入课堂、走入师生身边。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作为一种价值引导和文化信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准则、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

  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需要行动起来,及时跟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坚定理想信念,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铸牢!

篇二: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方案

  

  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总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为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近日,我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

  一、以丰富活动形式为抓手,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想情感。

  1.利用建党,国庆,春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不断增强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等民族团结情感。

  2、9月22日组织开展了1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题的升旗仪式。

  3.入学教育增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对学生产生深刻、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

  4、要求思政课教师把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捍卫者、忠实的践行者。

  5.发挥好主题班会的作用,每班开展1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并在安全教案上详细记录

  内容。

  二、以广泛宣传教育为依托,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有的良好氛围。

  1.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在校园内播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革命历史、民族团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各类文学作品或故事。

  2.利用校园内的LED电子显示设备,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爱党、爱国,民族团结进步等标识标语。

  3.利用黑板报和校园文化栏,绘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为主题的黑板报或手抄报。

  4.利用常规教学,开展演讲、绘画、征文等活动或比赛,增加以围绕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民族团结

  为主题的作品。

  5.开展向国旗敬礼活动。

  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各项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将爱我中华的种子深埋在学生心中。

  1.每周一开展主题校会升旗仪式,规范升旗议程,要求全体师生参加,用规范的礼仪向国旗致敬。

  2.营造民族团结教育氛围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大力营造浓厚氛围。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专窗、专题黑板报等,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内容和主题活动实践成果

  成效,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树立了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意识,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

篇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方案

  

  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XXX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民族团结是我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根据《禄劝民族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学校工作实施方案》现把组织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研究、统一思想,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XXX被列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学校后,XXX校长多次在班子会上强调和布置安排,各班子成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各项工作的指导原则,让所分管的各县事务都要平等对待,让人人有机会参与学校管理,让各民族教师和工作人员发挥民族本色为学校添砖加瓦。要求全体班子成员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担,以对学生负责、对老师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使命感,建设一支能引领、组织、管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的领导班子。xx副书记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

  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抓住学校党总支建设。利用支部会议、、结合开展“”主题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党支部主题党日、党员研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党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1体意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党支部意识形态目标管理的紧张工作。

  2、以学校体育节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2020年12月4日,全校3943名学生和183位老师,以及学校后勤、安保人员53人在学校组织开展连续一周的体育艺术节。各年级开展拔河,跳短绳、长绳,一穿到底、6人板鞋,长杆跑,接力赛,仰卧起坐,袋鼠跳,踩高跷,50、100米跑,足球,篮球,跳绳等多个项目,扩展学生参与面,结合学校第十二届体育艺术节,在入场式(72个教班全部参与民族歌舞展示)和竞技(民族传统活动)比赛中,请求各班以文化常识结合民族传统,既展现我校师生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又以民小生风采诠释体育精神、民族团结精神。组织教师开展各民族敬酒歌舞比赛。让各民族师生参与到其他活动中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三、以各种比赛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2020年寒假时代,请求师生积极发挥拿手参与2020年“XXX结进步教育读书活动”参赛,参赛作品已选择优秀师生论

  文7篇、民族团结课件3个,师生绘画10幅,民族团结教

  育案例4篇上交云南省民族

  XXX等待评比。剩余

  作品各年级组评比,进行颁奖鼓励。激发师生爱国情感,开2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四、抓会议,落实思想,加强教师筑牢共同体意识。

  利用年级组长会、学校教师大会等多渠道持续抓好学校全体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从理论上、认识上搞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时代要求,以及要解决哪些问题、采取哪些实践路径等问题。研究方法,选找途径,让每位教师都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各民族教师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上好每堂课,教好每个学生。

  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增强教职工的“五个认同”意识,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到渠成。重点对《民族常识教育》、《中华大家庭》作为重点强化教育。处理和利用好教材,让民族团结的概念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让所任课教师上足课时、讲究教法。对品德与社会中出现的民族团结教育的的章节,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备课、上课深挖其他学科中民族团结教育的结合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扎实国家课程,丰富校本课程。

  学校在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国家课程中积极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整合彝族、苗族文化元素,不断挖掘和开辟校本课本,保证

  3每周一至周四“纺织”“陶艺”“木工”“篾艺”“刺绣”“芦笙”“古筝”“蜡染”“彝苗文”“博弈”52门选修课,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本课程教育实践活动。

  七、以清明扫墓为载体,落实主题教育。

  每年的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节日,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学校XXX按照学校要求,于2021年4月1日组织四年级12个班693名学生佩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禄劝烈士墓园,缅怀XXX,满金花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故事,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让学生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研究,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八、以国旗下发言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在每周一组织安排国旗下发言主题,围绕法制教育、国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典范诗文赏析、欢庆元旦、红十字日、护士节、关爱身边的残疾人、五卅运动纪念、六一节、明天我们卒业了、父亲节、乐学多思喜歉收等。组织学生开展国旗下发言,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9、以民族特征文化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营造具有浓郁民族特征壁画,再现民族生活、生产、传承文化和美德的风景;建成“刺绣室”、“生态室”、“蜡染室”、“生活体验室”、“博奕馆”、“书法室”、“彝文、苗文室”等,具有浓厚民族特征的功能教室。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拿手,自主选择开展选修课课程,学生打破年级界限,遵照4自己的爱好、特长及自己喜欢的老师等,自主选择辅导老师及选修课,全面实现跨班、跨年级“走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在XXX校长、xxx副书记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共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活动正在有序开展。1、2号教学楼中间设置“春、夏、秋、冬”主题花园。2、3号教学楼中间设置“琴、棋、书、画”主题花园,1号门进门右手边设置中华民族文化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化,提高环境育人功效。通过通道、墙面、走廊等校园文化建设正在规划建设中。

  XXX2021年4月8日

篇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方案

  

  xxx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民族团结是我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

  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根据《禄劝民族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学校工作实施方案》现把组织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学习、统一思想,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xxx小学被列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学校后,xxx校长多次在班子会上强调和布置安排,各班子成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各项工作的指导原则,让所分管的各县事务都要平等对待,让人人有机会参与学校管理,让各民族教师和工作人员发挥民族本色为学校添砖加瓦。要求全体班子成员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担,以对学生负责、对老师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使命感,建设一支能引领、组织、管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的领导班子。xx副书记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抓住学校党总支建设。利用支部会议、民主生活会、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党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学习、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党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党支部意识形态目标管理的重要工作。

  二、以学校体育节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2020年12月4日,全校3943名学生和183位老师,以及学校后勤、安保人员53人在学校组织开展连续一周的体育艺术节。各年级开展拔河,跳短绳、长绳,一穿到底、6人板鞋,长杆跑,接力赛,仰卧起坐,袋鼠跳,踩高跷,50、100米跑,足球,篮球,跳绳等多个项目,扩大学生参与面,结合学校第十二届体育艺术节,在入场式(72个教班全部参与民族歌舞展示)和竞技(民族传统活动)比赛中,要求各班以文化知识结合民族传统,既展现我校师生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又以民小生风采诠释体育精神、民族团结精神。组织教师开展各民族敬酒歌舞比赛。让各民族师生参与到其他活动中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三、以各种比赛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2020年寒假期间,要求师生积极发挥特长参与2020年“云南省第五届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读书活动”参赛,参赛作品已选择优秀师生论文7篇、民族团结课件3个,师生绘画10幅,民族团结教育案例4篇上交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等待评比。剩余作品各年级组评比,进行颁奖鼓励。激发师生爱国情感,开2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四、抓会议,落实思想,加强教师筑牢共同体意识。

  利用年级组长会、学校教师大会等多渠道持续抓好学校全体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学习,从理论上、认识上搞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时代要求,以及要解决哪些问题、采取哪些实践路径等问题。研究方法,选找途径,让每位教师都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各民族教师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上好每堂课,教好每个学生。

  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增强教职工的“五个认同”意识,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到渠成。重点对《民族常识教育》、《中华大家庭》作为重点强化教育。处理和利用好教材,让民族团结的概念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让所任课教师上足课时、讲究教法。对品德与社会中出现的民族团结教育的的章节,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备课、上课深挖其他学科中民族团结教育的结合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扎实国家课程,丰富校本课程。

  学校在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国家课程中积极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整合彝族、苗族文化元素,不断挖掘和开发校本教材,保障

  每周一至周四“纺织”“陶艺”“木工”“篾艺”“刺绣”“芦笙”“古筝”“蜡染”“彝苗文”“博弈”52门选修课,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本课程教育实践活动。

  七、以清明扫墓为载体,落实主题教育。

  每年的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节日,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按照学校要求,于2021年4月1日组织四年级12个班693名学生佩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禄劝烈士墓园,缅怀小米,满金花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故事,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让学生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八、以国旗下讲话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在每周一组织安排国旗下讲话主题,围绕法制教育、国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诗文赏析、欢庆元旦、红十字日、护士节、关爱身边的残疾人、五卅运动纪念、六一节、明天我们毕业了、父亲节、乐学多思喜丰收等。组织学生开展国旗下讲话,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九、以民族特色文化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营造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壁画,再现民族生活、生产、传承文明和美德的景物;建成“刺绣室”、“生态室”、“蜡染室”、“生活体验室”、“博奕馆”、“书法室”、“彝文、苗文室”等,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功能教室。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自主选择开展选修课课程,学生打破年级界限,依照4自己的爱好、特长及自己喜欢的老师等,自主选择辅导老师及选修课,全面实现跨班、跨年级“走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在xxx校长、xxx副书记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共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活动正在有序开展。1、2号教学楼中间设置“春、夏、秋、冬”主题花园。2、3号教学楼中间设置“琴、棋、书、画”主题花园,1号门进门右手边设置中华民族文化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化,提高环境育人功效。通过通道、墙面、走廊等校园文化建设正在规划建设中。

  xxx小学

  2021年4月8日

篇五: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方案

  

  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总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为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近日,我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

  一、以丰富活动形式为抓手,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想情感。

  1.利用建党,国庆,春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不断增强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等民族团结情感。

  2、9月22日组织开展了1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题的升旗仪式。

  3.入学教育增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对学生产生深刻、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

  4、要求思政课教师把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捍卫者、忠实的践行者。

  5.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各班将召开以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并在安全教案中详细记录内容。

  二、依靠广泛的宣传教育,营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

  1.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播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革命历史、民族团结、中国传统文化等各类文学作品或故事。在校园里。

  2.利用校园led电子显示设备,播放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爱党爱国、民族团结进步等内容的标语和口号。

  3.利用黑板报和校园文化栏,绘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黑板报或手抄报。

  4.利用常规教学开展演讲、绘画、征文等活动或竞赛。增加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作品数量。

  5.开展向国旗敬礼活动。

  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在学生心中深深埋下热爱中国的种子。

  1.每周一开展主题校会升旗仪式,规范升旗议程,要求全体师生参加,用规范的礼仪向国旗致敬。

  2.营造民族团结教育的氛围。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营造浓厚氛围。设立“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传窗口和专题黑板报,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内容和主题活动实践成果,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篇六: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方案篇七: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方案

  

  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的系列活动方案

  1.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

  1.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一种精神观念,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地域联系以及共同的民族理想。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如:

  (1)开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讲座、论坛、文艺晚会等,以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和理解;

  (2)结合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开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如民族文化节、民族歌舞比赛等,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3)开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责任感;

  (4)开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的学术活动,如论文比赛、论坛辩论等,以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5)开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的艺术活动,如书画展、美术比赛等,以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审美观念。

  2.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情

  1.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系列活动,深入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宣传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意义,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感情。

  4.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研讨活动,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情。

  5.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深入体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情。

  3.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为

  3.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为

  ①开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的图片征集活动,让学生以图片的形式表达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

  ②播放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讨论视频中所提到的内容;

  ③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的论坛辩论,让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更好的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

  ④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以演讲的形式表达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

  ⑤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的文艺比赛,让学生以文艺的形式表达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

  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的形式,更好的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

  ⑦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的研讨会,让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更好的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

  ⑧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的网络交流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交流的形式,更好的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

  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的研究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更好的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

  4.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观

  一、活动安排

  1.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观宣讲活动,向学生讲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2.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观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观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4.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观创意活动,让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活动要求

  1.重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活动形式多样,有趣味性;

  3.注重实践教学,以实践锻炼为主;

  4.注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改变,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观。

  5.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1.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名城,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知;

  2.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研讨会,让学生深入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

  3.组织学生参加“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文艺汇演,以展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

  4.组织学生参加“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体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

  5.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征文比赛,让学生用文字表达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考。

篇八: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方案

  

  西藏铸牢共同体意识课堂教学设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我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史、政课程,因为学校是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根本问题的本质要求。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我校教育内涵式发展,切实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着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帮助我校回汉民族同学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活动方式

  1、历史、政治学科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合历史、政治学科教师以所授本科课程为教学基础并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注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挖掘各类教育元素并融入教学各环节,倡导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意识,积极落实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2、优化教学设计,将教学与共同体教育融合。

  通过研究创新教育和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设计、改进课堂管理等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和教育实践中,使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受教育结合起来。

  3、开设共同体意识公开课,提升扩大共同体教育氛围。

  开设全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公开课,形成史政教学经验,不断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体系,增强课程史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推动我校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阵地。

  三、具体方案

  1、要求史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形成共同体意识的日常教育

  2、每学期安排2-3名史政教师结合课本教学内容开一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公开课。

相关热词搜索: 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方案 共同体 中华民族 活动方案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