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中国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6篇

发布时间: 2024-03-14 12:00:07 浏览:

中国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当前,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农民工群体的工资支付、社会保障和城市融入等问题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市住建局积极完善工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6篇

中国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篇1

当前,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农民工群体的工资支付、社会保障和城市融入等问题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市住建局积极完善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管理机制,妥善处理工资拖欠和纠纷事件,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已有根本性好转,但逐步呈现多样性特点。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去年来我市农民工工资纠纷的基本情况

我市累计施工面积17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新开工面积4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企业资金链较为紧张的不利情况下,去年以来我局共受理工地农民工上事件103件,同比下降38%,涉及民工1812人,同比下降7%,工资金额889万元,同比下降50%;“中秋”、“国庆”等节日实现零上,春节期间也仅有零星上事件,改变了以往重节日堵门、堵路、堵政府的局面;拖欠行为已幅减少。

由于对施工企业采取了有效的制约措施,施工单位也从根本上提高了重视程度,当前单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形已越来越少,但却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经整理分析,去年以来的103件农民工上事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因建设业主工程款不到位等原因引发拖欠的18起,占比17%;

2、施工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队因订立协议不明确,在工程后期发生结算纠纷的30起,占比29%;

3、以讨要农民工工资为借口,实为向建设业主催要工程款的17起,占比17%;

4、由于施工企业管理漏洞,致使小包工头携款逃逸,农民工工资无处着落的5起,占比5%;

5、小包工头和农民工以欺骗方式,虚假签发结算单子,联合向政府部门施压进行恶意讨薪的9起,占比9%;

6、其他因素事件24起,占比23%。

由于对政府项目早作打算,并积极和施工企业沟通,去年以来政府投资项目并未发生较规模的集事件。而一些私营投资建设项目由于片面压低工程造价,共出现5起农民工复上事件:

1、太仓市山海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太仓鸿润漂染有限公司车间(新区),因承包负责人逃逸引发农民工集。

2、太仓市傅氏机械有限公司车间(港区)因承包负责人逃逸引发农民工工资纠纷。

3、江苏弘盛建筑公司承建的苏州钢领置业有限公司厂房(港区),因甲方资金投入未及时跟上引发农民工集。

4、由太仓世豪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江苏通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中高档住宅项目江南水郡(璜泾镇),因甲方资金未及时跟上引发农民工连续上讨薪。

5、太仓恒升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镇安息堂工程,因企业管理不到位,未及时发放农民工工资引发连续上事件。

目前上述事件已经多次协调处理得以解决,未造成恶劣影响。

二、当前的主要措施和手段

去年以来,我局在成立“局矛盾纠纷调解员会”,建立“工资告知牌”、“工资发放计酬手册”和“工资预留户管理办法”三项制度,构建劳资管理员网络,推进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等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了预留户资金使用。共收缴农民工工资预留户资金8107万元,动用资金170万元,有效解决了因建设方资金紧张造成的工资延迟发放问题。

二是加强了部门联动调处。加强了与区、镇的联动配合,共同协调处理辖区内发生的农民工上事件,合力解决矛盾纠纷。

三是加强了节前隐患排查。在元旦、春节等节前提前下发通知,要求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并结合质安监检查抽查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督促施工单位提前进行支付,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至农民工手中。四是加强了拖欠责任追究。对发生农民工较规模集、缠的企业通过工程建设诚信管理平台采取了更为严格的通报、招投标限制和清退等制约措施。

三、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资管理的举措和建议

1、合力加对恶意拖欠行为的处罚力度。

农民工工资纠纷涉及到住建、人社、总工会等多个部门,各单位应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形成合力,重点突出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前的清欠检查,把拖欠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对小包工头逃逸、向政府部门施压逼讨工程款和恶意欺诈等行为将进行严肃查处,利用诚信管理平台采取严厉限制措施,发生恶劣事件的坚决清退出本地建筑市场。

2、全面加强对区镇“bt”项目的监控把关。

当前区、镇按“bt”模式操作的建设项目较多,此类项目工程量、资金要求高,有的建设单位因资金不足拖欠工程款并波及农民工工资。因此需对其进行严格管控,全面执行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通过政府联席会议确定按“bt”模式操作方可进行,并从批文立项、二证一书、施工许可证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在施工企业选择上,应充分挑选技术水平高、社会信誉好、资金实力强、有较高资质的企业。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跟踪监督,一旦遇到资金压力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提前化解矛盾。

3、逐步试点推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

当前,南京、常熟等城市已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农民工实名制管理试点工作。我市也可逐步试点推广该项工作,通过实名制管理督促施工企业按时支付工资,并避免分包企业截留农民工工资,同时有效解决发生纠纷后农民工“举证难”的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从根本上破解农民工工资纠纷难题。

中国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篇2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农民工的子女们,无论是那些留在家乡农村、还是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孩子们,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安全环境等很多问题都亟待关注,他们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最需要关爱的特殊少年儿童群体之一。曾经有一首这样的歌谣:“有人问我是谁,我总不愿回答,因为我怕,我怕城里的孩子笑话。他们的爸爸妈妈送他们上学,一路鸣着喇叭,不是开着本田就是捷达。我们的爸爸妈妈送我们上学,一路都不说话,埋头蹬着板车腿上沾满了泥巴。”这首歌谣听上去有点刺耳,却反映了一些社会事实,农民工子弟不仅生活上不宽裕,而且还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一些歧视。党的xx报告也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本次对于农民工子女的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调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在学习方面的需求,为社会对他们进行帮助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由湖南工程学院“志愿星期天”的志愿者们使用封闭式调查问卷、个人访谈、小组访谈方式对参加由校团委牵头,校青年志愿者中心组织的与湘潭市大桥小学的农民工子弟进行一帮一活动的35名农民工子弟进行调查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加之城市劳动力的缺乏,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问题突出。文化背景各异、学习方式不同, 农民工子女心理发展不平衡。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经济条件比较差、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偏远农村,且农民工子女都是从农村的学校直接进入本地,他们和真正的农民并不相同,而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使农民工子女极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来自本地孩子的歧视,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也让农民工子女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2.安全无法保障。流动人口的工作大多不稳定,工作变动导致了居住场所的不固定,而且流动人口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租住房往往都是在环境较差、出行不便、租金低廉的地方。这样一来,学校和家庭无法建立稳定的联络方式,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脱离家长监护问题非常突出,而且导致学生的出行安全无法保障。

3.教学内容相异。一般来说, 农民工子女大多是从偏远农村的

学校转入学校。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所采用的教材版本往往不同,不同的教学进度、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环境导致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不能适应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学习热情,缺乏成就感,情绪不稳定,如忍受性低、孤独感强等;二是缺乏团体归属感,易产生不良情绪如反抗倾向、被压迫感等。同时, 农民工子女还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这些原因导致流动儿童产生厌学态度。

4.家长思想观念落后。家庭能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上的帮助对学生适应性有显著影响。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还是非常关注的,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家长不能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辅导。流动人口多半来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农村,较低的文化程度和生活上巨大的压力让他们没有能力、时间和精力来科学合理的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家里根本没有读书学习的氛围,以致流动儿童在学习心理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三)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对农民工子女权益的尊重,更关乎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因此全社会应一起来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让所有的农民工子女都能在共同的蓝天下一起成长。

1.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教育强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针,但还不能落在口号上,而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要增加教育和投入比例,特别是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改善现有的教育基础设施,提

高农村教育工作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能让教育人才安心在农村工作,从而让农村的孩子受到良好的学习教育,有较好的素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长远的解决农民工的问题。

2. 建立民工子女学校:民工子女学校作为政府承办的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论是从师资力量,软硬件设备,教学能力和质量,学费征收,伙食和住宿等学校条件上,还是从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优秀人格的培养上来讲,对于民工子女都是最适宜的选择。所以,政府更多更好的建立打工子女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方案。

3.制度创新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制度的创新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制度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就教育问题来谈教育的制度创新,因为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只是技术性的问题,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当务之急,是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经济制度的改革,要消灭城乡两元制度,这个制度不改革,经济不发展,城乡的差异造成了农民工子女教育永远解决不了,为什么农民要进城,就是因为经济水平的差异,经济制度的差异,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四。 作为大学生,我们的行动

20xx年3月1日,在“20xx年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会”上,陆昊同志指出,要把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做成青年志愿者新的重大品牌。20xx年4月9日,团中央正式下发了《关于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农民工的孩子跟城市的孩子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并不仅仅是政府的义务,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青春不能浪费,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回馈社会,造福社会。

因此,我们应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参与到关爱农民工子弟的行动中来。比如可以积极的参加由我校青年志愿者中心的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坚持从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多种志愿服务,以这些行动为载体,将关爱传达到农民工子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孩子的家长---那些风餐露宿艰辛生活的外来人员们,对于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子女的命运这一点深信不疑,他们大多表示,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不是太差,自己就会尽力供应孩子上学的需求,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必须指出,民工对当地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一般从事繁重甚至危险的、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

因此, 希望以此次调查研究活动的资料和结论为基础,向社会大众传达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理念,唤起全社会人士对此问题的重视,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农民工子弟的队伍中来,给与他们一些学习上的帮助,更好的关心农民工子女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尽快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能够真正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健健康康地成长。

中国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篇3

一、调查背景:

农民工问题一直是社会上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也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 话题,也多次被政府和一些机关单位提到工作日程上的话题。

由于我国是以农业 为主的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半数以上,故关于农民工的一些话题仍需引起大 家的关注。

但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每天没有机会或心思涉及有关农民工的一 些信息。

因此开展此次《大学生眼中的农民工形象》的问卷调查活动,一方面使 当代大学生关注民生,另一方面了解如今大学生如何看待有关的农民工形象

二、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现代大学生对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的认识欲对其所持的态度,并在此 同时加深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关注,从而可希望通过此渠道,可使大学生乃至社会 把更多的目光与关注投向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从而使其权益得到保障。

三、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以《大学生眼中的农民工形象》为调查题目,调查主要在大一新生 中展开,调查人数为50 人,实际收问卷48 份,问卷调查真实有效。

四、问卷样式:略

五、结果分析:

据问卷调查 22 项,每个调查项目所选选项占总体的百分比,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调查人群半数之上为农村的学生,其余为城镇学生,故对问卷的调查 人群较具代表性和普遍性,调查有说服力。

根据调查,在校大学生由于身在学校 与外界很少接触,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故对农民工的一些信息来源不是很多,但 对农民工的问题还是很关注的。

调查涉及大学生对农民工工作范围,工作条件, 工作报酬,工作原因及在城市工作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项目做了简 单的统计。

根据调查数据得知大学生对农民工的话题还是较为陌生,对其工作的岗位仅 局限于在城市建设工地作为建筑工,餐饮行业。

但对其工作的稳定性可以得出一 致意见,认为农民工作的职业不稳定,均为临时性质,从而导致一系列有关农民 工的利益问题出现。

问卷的主题部分对如今农民工参与城市建设的原因,在城市生活工作中遇到 的问题及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作了详细的调查。

对于农民工参与城市建设的原因, 大学生认为其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如今农村家庭因各方面经济压力所迫,简单的农 业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的生活消费,因此需步入城市,参加进城市建设的队 伍中来,同时农民工步入城市满足了城市建设对劳动力的需要。

从而农民进入城 市变成为了一种潮流,更多的人进入农民工的队伍中。

关于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与生活上的问题是大学生关注最为密切的,其中包括 在城市中的消费,医疗,工资发放,及城市居民对待农民工的态度。

对于城市中 高水平的消费和农民工工作的人格尊严,广大大学生对此表示是农民工在城市务 工面对的最大的问题。

对于低收入的农民工群体城市的高消费使农民工无暇自 顾,省吃俭用从而对其健康状况带来不利影响,间接对城市建设带来不利因素, 由于城市中的医疗模式对于农民工来说无法接受,因而加剧了有关消费方面的问 题。

关于农民工在城市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广大学生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于商家忽视农民工人身安全,工作场地经常存在安全隐患;2,对于农民工 的工资拖欠问题;3,对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从而引 出一些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及社会制度具体实施上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完善涉及农 民工利益的法律法规,加强其实施力度,切实做好对农民工的维权工作。

因为农民工在城市中工作给农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甚至成为了一个家庭脱 贫的渠道,从而对于低产阶级的农民来说成为了一种潮流。

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 在短时间内使城市人口剧增,增加了城市生活压力,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

对 于此问题,同学表示应理性看待,农民工虽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大量的农民 工涌入城市,对城市建设也有消极影响。

城市建设离不开农民工,大量农民工涌 入城市可能造成城市劳动力过剩,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象,因此需对农民工进入 城市务工加以控制,不得盲目。

在提及当代大学生可以为农民工可以做的事情时,半数同学对此表示不曾想 过,从而表现出大学生的奉献意识不强,社会集体意识不强。

认为大学生能力有 限,无法为农民工作出切切实实的事情,但可以动员社会上更多的人,使大家关 注农民工,做到一个积极宣传的工作。

至此,问卷所有内容总结结束。

六、对课题认识与总结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做完此课题调查后,关于农民工也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 识。

农民工作为一个新兴的群体,给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力量,在实现我国农业 化与城市化的事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数据资料显示,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 人员中占 57.6%,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 68%,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 80%。

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农民工强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工 业化建设,也推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农民工步入城市也为农民家庭带来了除农业之外的收入,从而形成了一 种“一人就业,全家增收”模式,在实现农村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之下,实 现了人力资源合理利用,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

除此之外, 农民工进城打工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表现,城市支持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 效实现形式,农民工为农村与城市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桥梁,使农村不至于封闭 于狭小空间之内,从而加快了我国农村文明建设的进程。

对于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增加城市生活压力和管理难度这一现实问题,我 认为,对于此问题应辩证看待,农民工进入城市,由于与城市居民存在生活水平, 文化水平,价值观上的差异,故在与城市居民相处过程中,存在不一致。

对于部 分城市居民与城市制度不公平对待农民工与农民工子女的事宜上因给予严肃对 待。

人生而平等,不管农民工存在多少“缺点”,社会应该充分认识和尊重其时代 性以及鲜明个性,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偏爱。

近年来80 后、90 后农民工或者叫新 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农民工队伍的主体。

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出来打工, 主要不是为生存,而是为发展,盼望定居城市,融入城市文明。

他们更加关注社 会保障、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和人生价值。

而无论是从城市化需要,还是从现行 政策体制,我们都不应、也不能再把他们拒之城外,送回农村。

对待新生代农民 工不能再沿用老办法,要“以人为本”,要关注他们特殊成长经历,关注他们的健 康成长和发展,加快他们与城市的“融合”。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对于城 市健康发展,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从而,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是历史性的、全局性的,是 符合我国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的,其创造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复苏,从而 引领了世界经济的高速复苏。

对于农民工这一群体,应加强其规范化与组织化,如今所需要的是提高现代 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与高效性,并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对于其中存在的不 足,需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提法农民工综合素质。

对于农民工能力不足问题,需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一些技能与安全培训,提高 其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法律意识和文明水准,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与工作效 率,与工程质量。

对于农民工工作不稳定问题,采取多渠道措施,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

完善农 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多渠道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做到劳动资源合理流动,拓宽就业渠道。

针对农民工权益问题,增强对其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工维权意识,可 以自己针对自己身具体情况进行法律申辩。

同时完善有关农民工的社会法律法 规,可是农民工有法可依。

针对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共融问题,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农民工巨大的贡献,解 决好就业、权益、文化观念等各方面的问题,是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形成共同价值 观,要降低城市门槛接纳他们,用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同化他们,让具备条件的 农民工有序地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和新产业工人。作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此次调 查与总结知道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应只局限于学校。对于此调查课题,充分认识到 如今农民工这一形象真正的内涵,清楚作为大学生今后应在这方面做的事宜,虽 能力有限,仍需全力以赴,切实发挥青年生力军的社会作用。

中国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篇4

据农民工年度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年我市700个农村居民调查户中,全部家庭人口2313人,其中农民工[1]920人,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为39.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平均每户拥有农民工1.31人。我市农民工呈现出男性多于女性、已婚多于未婚、31-50岁年龄者多、初中文化程度者多、未参加过技能培训者多等基本群体特征;本地就业者多、制造业从业者多、生产或运输设备操作者多等分布特征;从业时间增加、收入显著提高、男女收入差距缩小等就业特征。

一、我市农民工基本情况

1、男多女少

从性别看,男性占68.3%,女性占31.7%。男女比例为2.15:1,比XX年的2.23:1有所降低,男多女少的趋势没有改变,但近年来呈现出男性务工比重逐年上升趋势。

2、八成以上已婚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人员占85.7%,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已婚率分别为85.0%和87.0%;未婚人员占12.9%,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分别为13.1%和12.7%;离异或丧偶的人员占1.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3、近六成农民工年龄在31-50岁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41.3岁,其中男性为42.3岁,女性为39.0岁。

从年龄构成看,30周岁及以下的占20.6%,比上年降低1.8个百分点;31-40周岁的占23.7%,比上年降低1.4个百分点;41-50周岁的占34.2%,比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50周岁以上的占21.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31-50周岁的接近六成,是农村居民家庭中非农就业的主体。

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占13.8%、初中占67.6%、高中及以上占18.6%。我市农民工文化程度仍以初中为主。

从年龄看,年轻人群文化程度相对更高,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1.8%,比30周岁以上年龄组高16.6个百分点。

从性别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占21.5%,男性占17.2%,女性比男性高4.3个百分点。农村女性劳动力要付出更多努力,拥有更高学历才能胜过男性,在竞争中获得从业机会。

5、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不足两成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17.9%。其中只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24.2%;只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62.4%;同时接受过农业技术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13.4%。

从性别看,男性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为19.4%,明显高于女性的14.7%。

从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接受过培训的比重越高。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分别占14.2%、17.5%和22.2%。尤其是参加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的比重分别占9.4%、13.0%和18.7%,显著高于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比重5.5%、7.7%和4.1%。

二、我市农民工就业分布状况

1、近九成以本地就业为主

由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一直以来都是外地农民工务工的流入地。对我市农村劳动力来说,基本上无需外出就可实现充分就业。调查显示,在乡内从业的占88.9%,是我市农民工最主要的从业地区;在乡外县内、县外市内及国内其他省市从业的农民工分别占5.8%、3.8%和1.5%。

从年龄和婚姻状况看,30岁以上农民工更倾向于在乡内从业,比重比30岁及以下的农民工高19.4个百分点;已婚人员选择在乡内从业的比例比未婚人员高23.0个百分点。

2、五成农民工从事制造业

从产业结构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占0.1%;从事第二产业的占60.0%,比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9.9%,比上年减少1.6个百分点。

从行业分布看,超过五成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占51.3%,是吸纳农民工就业最多的行业;其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17.8%;再次是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各占8.0%;随后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7.4%。五个行业一共吸纳了92.5%的农民工,比上年增加2.8个百分点。

3、近四成农民工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工作

从职业分布看,经营类、管理类、技术类的从事人员比重较低。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工作的人员比重最高,占39.8%;服务业人员占13.5%;个体经营人员占8.3%;专业技术人员占7.3%;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占4.3%;商业人员占2.0%;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占1.2%;私营企业主占0.6%;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占0.1%;从事其他工作种类的人员占22.9%。

三、我市农民工的就业时间和收入状况

1、平均从业时间略增

XX年我市农民工人均从业时间为10.9个月,比上年增加0.1个月,其中本地务工、本地非农自营、本地非农务工和外出从业时间分别为0.5个月、1.4个月、7.9个月和1.1个月。调查显示,有26.1%的农民在从事非农活动的同时兼顾自家的农业生产,务工务农两不误。

2、非农收入显著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农民工月均非农收入为2535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月均收入在600元及以下的占1.8%;601-800元的占2.6%;801-1200元的占9.5%;1201-1600元的占14.5%;1601-2400元的占30.4%,2400元以上的占41.2%。月均收入在16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到了71.6%,比上年增加了14.4个百分点,呈现出收入大幅增长,低收入者比重减少的趋势。

3、男女农民工收入差距略有缩小

从性别看,XX年我市男性农民工月均收入2774元,女性农民工月均收入1993元。男女收入比是1.39:1,比上年的1.55:1有所降低。

4、不同年龄组的农民工,收入愈高增速越低

从年龄组看,41-50周岁年龄组农民工月均收入最高,为2823元;其次是31-40周岁年龄组,为2662元;排在第三位的是50周岁以上年龄组,为2224元;最低的是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为2205元。70后、80后是月均收入最高的人群,他们从业多年,拥有较多的工作经验,且年富力强,收入水平最高。

从收入涨幅看,涨幅最快的是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增长25.6%;其次是50周岁以上年龄组,增长17.2%;第三是31-40周岁年龄组,增长16.4%;第四是31-40周岁年龄组,增长14.9%。增长幅度的高低正好与绝对收入的高低相反,收入越高增幅越小,呈现出差距缩小的趋势。

5、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月均收入最高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2215元、2616元和2472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26.2%、15.5%和20.4%,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收入最高,增速最小。

6、本地非农务工收入最低

从就业方式看,本地非农务工、本地非农自营和外出从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2155元、4667元和260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8.1%、14.9%和16.9%,本地非农务工农民工收入最低,自营农民工收入增幅最小。

7、交通运输业收入最高,批发零售业增速最快

从农民工从事的五大行业看,收入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和居民服务业,月均收入水平分别为3313元、3241元、2798元、2434元和20xx元。收入增速由高到低分别是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分别为29.7%、21.7%、16.7%、7.1%和6.5%。

中国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篇5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部分外向型企业,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外向型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大批工人被裁,致使农民工返乡。作为劳务输出大县的泗水县,是否受其影响出现大批农民工返乡现象,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对全县农民工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44万农业人口,劳动力总数为24万余人。据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共有外出农民工16.7万余人,分布在全县591个村中的62000余户家庭。其中大中型城市务工人员13.7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天津、北京、青岛、烟台、济南等地区,少数在上海、广州等珠江三角和长江三角地区,从事机械加工,服装、建筑、制鞋、玩具加工,餐饮服务业等。出国务工人员3100余人,主要分布在日本、新加坡、韩国及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主要从事有机械制造、电子、水产、建筑、农业等。市内县内就近就业2.7万余人。

春节期间,因受金融危机及其它影响,我县大量农民工返乡,原因是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提前放年假,也有个人原因提前返乡,回家过节等。春节之后农民工陆续外出,至二月中旬,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5234人,包括在国外打工非正常返乡的200多人。

调查结果显示,我县没有出现大批农民工返乡,没活干的现象,农民工做到了有序就业。原因如下:

(一)争取主动,及时输出一批。面对企业减员,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实际,我县劳务输出部门超前做工作,春节前就与劳务输入地区联系,与外省市的86个用工单位洽谈,争取到4.5万个用工岗位。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用工信息,畅通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春节后,返乡农民工及时外出,重新走上就业岗位。

(二)诚信敬业,原单位保留一批。泗水农民工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深受用工单位的赞誉,部分农民工打工时间长,已成为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得到企业的信任。有的企业减员,但技术骨干及管理人员仍得到留用。另外,泗水的农民工很讲信誉,愿与企业一起共渡难关。面对企业降低工资,工资降低幅度在200—400元,仍愿意在企业打工,如苗馆镇李家坡村农民工徐家臣,在维坊海花集团打工,工资由1800元降到1300元,本人春节后又返回原单位继续打工,类似这种情况的农民工人数占60%。

(三)挖掘潜力,本地安置一批。依托本地用工企业,如华金集团,柘沟石材加工,圣水峪乡花生米加工、黄沟乡玩具加工等企业安臵一批。特别是花生米加工厂、玩具加工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低门槛、灵活多样的就业机会,雇佣三、四十岁,甚至五十岁以上的农民就业,既可在工厂集中生产,也可在家里生产,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四)回乡创业,带动安置一批。调查中了解到部分外出务工者,利用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学到的技术、管理知识和积攒的资金,回乡创业,在家搞种植业、养植业、或办企业。如圣水峪乡小河村,往年外出农民工中有30人今年在家发展生态农业,建成了大拱棚,种植蔬菜,预计年收入可达万元以上。泗张镇小山村司光元投资十几万元,进行木材加工,还安臵10余人就业,目前,返乡创业者达3000余人。

二、农民工的愿望与要求

调查中了解到,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工5234人,其原因是一部分人因年龄偏大不愿外出;个别青年回家盖房结婚,短期内不准备外出;另有一部分因季节性工作,如在日照盐厂晒盐,或从事建筑业等,暂时没外出务工;还有一部分打算在家乡办企业,还没有寻到合适的商机。通过与这部分人座谈,了解到他们的一些想法和愿望。希望通过劳动培训,学到技术,在寻找工作中处于优势,有培训要求的人员占40%以上。回乡创业的面临资金不足,比如搞养殖、种植业,或加工业,希望在资金方面提供方便,并在税费、用地等方面得到优惠政策的扶持。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开展用工宣传,确保本县企业用工。近年来,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些企业陆续落户泗水。去年以来新建和在建的企业,今年将陆续建成投产,经对企业用工情况调查了解到,下半年县内企业有17400个就业岗位,我县现有人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要,为及时解决本县企业用工问题,建议劳动部门加强与企业联系,了解用工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用工信息,协助企业招聘员工,并对用工人员进行培训,为企业正常运转提供人力资源。

(二)组织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由劳动保障局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就业培训中心、高级职业中学、技校等培训基地等资源,对本县企业所需人员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同时争取上级失业培训补贴资金及失业保险金,认真实施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免费为农民工进行专业技能、法律法规、维权、种养殖业、建筑业、餐饮业、营销业等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三)加强引导,规范境外劳务输出。对出国务工人员加强引导,慎重选择出国,引导出国务工人员在办理出国手续时,应通过正规中介机构,保证外派劳务合法,避免劳务输出纠纷,促进境外劳务输出健康发展。

(四)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工创业。一是实施“绿卡”制度。为回乡创业的投资者提供“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的高效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二是税费减免。制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税收减免政策,或实用招商引资新建企业政策,支持农民工创业。三是用地优惠。政府向返乡创业者提供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对土地使用给予资金补贴。四是资金扶持,帮助农民工创业者申请贴息贷款及小额贷款,争取农业项目补贴。

(五)典型示范带动,推动农民工创业。举办创业人员经验交流座谈会,推广农民工创业典型。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如苗馆镇马家井村孟庆友,在日本打工三年返乡后,投资200多万元,建成奶牛养殖厂,养奶牛50多头,年收入14.4万元。黄沟乡村民张秀玲,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张秀玲在青岛玩具厂打工4年,回乡创办了大黄沟村、东义村和南义黄引集村3处玩具加工厂,安排200多名农民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他们不仅带回了新技术和观念,还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方式,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篇6

为了解我国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为党和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今年8月,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城市农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普遍较差。他们劳动强度大,生活开销大;文化程度低,社会保障低;工作环境差,生活条件差;文化娱乐少,技能培训少。尽管如此,但多数农民工仍认可目前生存的现状,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共分四篇,第一篇为《城市农民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第二篇为《城市农民工生活与教育状况》,第三篇为《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第四篇为《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范围、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范围为:全国各级城市(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中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和灵活就业的农民工。

调查对象是:年龄在16-65周岁的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包括被企业(单位)招用的在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和在社区街道上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灵活就业的农民工。

调查采用面访方式,对在固定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直接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对灵活就业的农民工采取街道社区拦截调查和入户调查方式。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包括劳动就业、获取报酬、就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劳动技能培训等情况。

(二)调查样本的抽取

1、在固定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样本的抽取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总体,分两阶段抽取城市农民工进行调查。即先在制造业等12个主要行业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企业(单位),然后从中选取一定数量农民工进行调查。在抽取农民工时按照该企业(单位)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职业,适当考虑了农民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分布。

在抽取各省级农民工样本总量时,考虑到东部地区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因此江苏、浙江、广东省抽取的样本不少于1200个,其他东部省份抽取的样本不少于900个,中部省份不少于650个,西部省份不少于400个。

2、灵活就业的个体农民工样本的抽取

以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为总体从街道社区中选取灵活就业的农民工,适当考虑农民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分布。

4个直辖市各抽取200名农民工,15个副省级市各抽取30名农民工,各地级市和县级市分别抽取10名和5名农民工进行调查。

(三)调查的样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各类农民工29425人。

1、样本分布情况

按工作岗位分,固定岗位就业农民工23880人,流动就业农民工为5545人,分别占81.16%和18.84%。

按从事工作的行业分,在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9.53%、15.12%和14.84%;在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3.88%、9.75%、8.22%和1.26%;其他农民工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金融业中工作。

按从事的职业分,主要为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等,分别占17.49%、15.46%、13.22%、9.08%。和7。17%。

按东中西部划分,东部地区调查农民工13435人,中部地区调查农民工8980人,西部地区调查农民工7010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45.66%、30.52%和23.82%。

2、农民工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29425名农民工中,男性农民工19027人,女性农民工10398人,分别占64.66%和35.34%。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有18191人,未婚的有10743人,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数的61.82%和36.51%。

从年龄上看,16-25岁的农民工有8954人,25-35岁的农民工有10553人,35-45岁的农民工有7516人,45岁以上的农民工有2402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30.43%、35.86%、25.54%和8.17%。

从文化程度上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工有756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375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1531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7848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1759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2.57%、12.74%、52.04%、26.67%和5.98%。

二、城市农民工劳动就业情况

(一)农民工的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据调查,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占10.51%。另外,还有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找到工作,分别占7.94%、7.38%、5.15%、3.85%、2.46%和2.05%。

(二)农民工职业涉及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有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一般职员、办事员、管理人员、居民服务人员、商务服务人员、个体业主、小摊小贩、家政服务人员、市政环卫工人等。

从性别上看,男性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主要有技术工人、生产工人、建筑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17.65%、16.66%、12.99%和8.94%;女性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依次为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一般职员及办事员,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35.14%、13.27%和10.45%。

(三)农民工工作时间过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城里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天,平均每天工作8.93小时。

从每天工作时间看,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足8小时的占6.85%,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的占53.26%。每天工作9-10小时的占26.28%,每天工作11-12小时的占10.70%。有2.91%的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

从每周工作时间上看,46.90%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36.7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6天,15.58%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天,只有0.8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在4天以下。

从调查中了解到,造成农民工劳动时间过长的原因主要是: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多挣钱,主动延长工作时间。

三、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情况

(一)农民工所在单位提供的工作待遇普遍不高

据调查,29425名农民工所在的单位提供工作待遇情况是:签订合同或协议的占54.01%,能兑现工资的占85.14%,提供加班补贴的占49.87%,有双休日的占11.87%,能提供工伤补偿的占42.84%,可以带薪休假的占20.47%,可提供岗位培训的占47.23%,有住房补贴的占7.58%,提供住房公积金的占4.76%,妇女可以带薪休产假的占被调查的女农民工的比重为20.22%。

(二)半数以上的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

在调查的29425名农民工中,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有15891人,超过半数。其中,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占68.27%,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占10.53%,签订临时合同的占21.20%。

在签订有固定期限合同的10849名农民工中,平均签订合同期限仅为一年。其中,75.68%的农民工签订了9-12月的合同,7.91%的农民工签订了1-2年的合同,只有10%左右的农民工签订的合同时间超过两年。

据调查,签订过合同的农民工对合同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很清楚所签合同详细内容的农民工占了22.94%,比较清楚合同内容的占了41.94%,一般了解合同内容的占了23.02%,不大清楚和完全不清楚合同内容的只占9.05%和3.05%。

(三)农民工购买保险比重较低

据调查,农民工没有购买保险的情况居多,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73.37%、73.77%、84.65%、67.46%。以上四险由单位购买的比例分别为11.89%、12.61%、8.41%和23.09%,由农民工个人自己购买的比例分别为6.56%、7.23%、2.55%和4.62%,由农民工个人和单位共同购买的比例分别为8.18%、6.39%、4.39%和4.83%。

(四)多数单位能够为农民工提供基本安全防护措施和防暑降温措施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特殊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中,10.93%的农民工有非常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23.74%的农民工有较为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51.47%的农民工有一些劳动安全防护措施,13.86%的农民工没有劳动安全防护措施。

调查结果还表明,在高温下作业,由单位给农民工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占60.97%,由农民工自己花钱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占19.77%,还有19.26%的农民工未采取任何防暑降温措施。

注:职业中各类服务员包括餐馆、饭店、发廊美容、保洁等服务员,技术工人包括木工、石工、泥水工、电工、修理工、缝纫工、厨师、驾驶员等,居民服务人员包括送货员、送奶工、送报员、送水员、洗衣、洗染、搬运工、人力车夫、废旧物资收购人员等,商务服务人员包括打字、排版、影印、美工人员、快递员、话务员、保安员等,家政服务人员包括保育员、保姆、小时工、护工等,小摊小贩包括卖菜、卖报、卖烟、推销员、售货员等。

相关热词搜索: 农民工 调查报告 中国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农民工调查数据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 中国农民工现状及走向 2020年农民工现状调查 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 2020年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现状调查分析 关于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 中国农民工现象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