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发布时间: 2022-03-26 09:49:57 浏览:

[摘要]中国古代游记是中国哲学土壤中生发的一朵奇葩,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如人类应是自然保护者的思想、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人类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思想、人类与自然生而平等的思想等。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整体的自然观的哲学基础、和谐的人地观的价值取向、人化的伦理观的实践途径等特点。挖掘和提炼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对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规范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提升旅游开发商的道义责任,开阔旅游研究者的理论思路,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游记;环境伦理学思想;旅游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3-0026-05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自然旅游资源得到迅速的开发与利用。1998年中国人和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100个自然保护区调查时,就有82个自然保护区已经开展了旅游经营。当我们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消息也接踵而至,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此,我们必须发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经验与伦理智慧,找到一种保护自然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规范。

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环境伦理学正是一门关于人类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的学说,它认为人类行为道德的最基本准则就是尊重生命、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通过对自然的道德关怀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1994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近年来环境伦理学成为应用伦理学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学科之一,许多学者开始发掘我国古代哲学、宗教作品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1-5],但对我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却很少有人问津。事实上,昭示人与自然和谐是中国古代游记的基本价值取向,它们之中蕴藏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学思想,以致有人将我国古代游记定义为是“一种揭示和展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文体”[6],并指出它们“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比较多地看到人和自然的融洽与亲和”[7]。本文拟对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的内容、特点和价值做一初步探讨。

1、中国古代游记中环境伦理学思想的内容

中国古代游记开始于魏晋,成熟于唐宋,盛行于明清[8],到今天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概括起来,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内容主要包括:

1.1爱护自然,珍惜资源——人类应是自然保护者的思想

环境伦理学关注人对自然的道德态度。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掠夺与征服成为现代社会对待自然的主要方式。所以环境伦理学说倡导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道德态度。而我国古人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流露出的人类是自然保护者的思想,与之不谋而合。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楚地时看到“自州至永明,松之夹道者七十里”,不禁由衷的赞叹“栽者之功,亦不啻甘棠矣”[9],植树造林、爱护自然的行为得到了徐霞客的大力赞扬。他在粤西登叠彩山时,发现一洞“高可丈五,而高广盘曲,亦多垂柱,界窍分岐,而土人以为马厩,数马散卧于其中,令人气阻[9]。自然美景被糟蹋为饲养场,令人扼腕不已!在桂林猫儿山的白岩洞,当徐霞客看到“出洞而东,有庵两重,庵后又有洞甚爽,僧置牛栏猪笠于中”,不由得发出“此中之点缀名胜者如此!”[9]的愤慨,表现出对破坏自然美景的不满。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的游记一直备受推崇,在其游记作品《齐云》中,他不但对肆意毁坏自然资源的行为严厉谴责,“青山白石,有何罪过,无故黥其面,裂其肤?吁,亦不仁哉”,而且希望立律令来保护自然环境,“俗士毁污山灵,而律不禁,何也[10]一种对生态环境的仁爱之心,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之情油然而生。从赞美、惋惜、不满、谴责到要求立法,充分表达了人类作为自然保护者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1.2回归自然,与景为友——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环境伦理学试图把人之外的自然界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倡导在深刻的伦理关怀和道德情感指导下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游记中也早有涉及,许多游记通过将自然景观拟人化,以朋友甚至自然之子的身份来关怀自然、回归自然,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江水注》中盛赞三峡美景,日“其迭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厯,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他与自然山水是知己良朋的关系。唐代诗人独孤及游虎丘山时“抚云山为我辈”[11],把云山胜景作为我们人类志同道合的知交。徐霞客一生走遍大半个中国,陈菡辉曾如此评价他:“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游山玩水对徐霞客而言就像走访老朋友一样。在其作品《徐霞客游记》中也常常流露出他以景为友的思想,当他出发“为人闽登陆道。十五里,出石门街”,结果途中“与江郎为面,如故人再晤[9],与自然景观的再见恍如老朋友再聚,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甚至因爱美景,而“恋恋不能去”,安居在大自然中,返璞归真,建成庐山草堂。“三间两柱,二室四牖”;装饰也很朴素:墙壁只涂泥土,不刷白垩,砌台阶用石块,糊窗户用纸张,一切再普通不过,按今天的说法是简朴环保的,美国著名的环境伦理思想家梭罗是在一千年后才在瓦尔登湖畔过上这种生活,白公在这种草庐中“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发出“庐山以灵胜待我”,我“又何求焉”的感叹![12]回归自然的举动充分体现和实践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1.3融入自然,天人合——人类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思想

环境伦理学的基础在于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及人在其中地位的认识[13]。古代中国和西方哲学都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但在西方哲学观念中,人与自然是分开的(apart from nature),“自然界是理性研究和思考的对象,是被科学所操纵和掠夺来最大限度服务于人的工具[14]。中国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a part of nature)。我国古代游记是中国哲学土壤中生发的奇葩,也蕴含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15]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人不是地球的统治者与征服者,自然也不是孤立和封闭的,人与自然之间是水乳交融的关系。东晋文学家

孙绰在畅游天台山时,面对自然美景,感到“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11],人与自然不知不觉的融为了一体。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和四年秋(809年)游览法华寺时,见到西山美景,尽收眼底,不禁“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12],诗人在美景中心神安定,形体舒适,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清代诗人方苞在游雁荡山时,面对秀丽明媚的山川河流,发出“万感绝,百虑瞑,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8]的感触,天人合一之情油然而生。

1.4尊敬自然,关爱生命——人类与自然生而平等的思想

人类是否真的可以站在其他生命之上,对天地万物为所欲为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生命来自其他生命,其他生命来自我们的生命,这一生物学上的事实在精神上特别重要”[16]。我们人类并不是掌控地球万物的霸主,卡尔逊也曾把这种企图控制自然的野心称为“妄自尊大的想像产物[17]。环境伦理学将生命关怀的范围从人扩展到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把尊重生态系统和基本生态过程作为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认为天地万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宝贵,人类与自然是生而平等的。这样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游记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中国古代游记强调人类不仅要尊敬自然,而且要像关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关爱其他的生命。唐代独孤及和朋友们在虎丘山聚会游玩时特别注意“不乱行于鸥鸟者”[11],不让自己的举动惊扰了鸥鸟们。宋代秦少游和辨才法师观龙井,盛赞“此泉之德至矣!美如西湖,不能淫之使迁;壮如涮江,不能威之使屈。受天地之中,资阴阳之和,以养其源;推其绪余,以泽于万物。虽古有道之士,又何以加于此?”[8]把龙井泉水和人放在一起对比,结果泉水的美德甚至超过古代有道德的人。这样尊敬自然之情,使人们不再觉得自己是自然的统治者,而是平等视之。《西游记》中,唐僧就是一个“行路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18]的典型的生命关爱者。唐僧的原型是唐玄奘,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对关爱动物的行为都特别加以记述,如西游到达千泉时,看到“中有群鹿,驯狎于人……下令群属,敢加杀害,有诛无赦,故此鹿群得终其寿[9];到北印度时,当地国君规定:百姓不准吃荤,谁若杀生,格杀勿论。[19]这些均体现出众生平等、仁爱万物的思想。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二十七日霁,乃散步藏经阁,观丁香花。其花娇艳,在秋海棠、西府海棠之间,滇中最多,而鸡山最盛。折插御风毯。时毯下小截,为驼夫肩负而笋,与上截处稍解。余故垂之墙阴,以遂其性”[9],徐霞客对一株小小的折地丁香花也倍加关注,表现出他对植物生命的人文关怀。

2、中国古代游记中环境伦理学思想的特点

历经近二千年的历史,我国古代游记中所蕴含的环境伦理思想,在东方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大背景下,有其自身的内涵特色。

2.1 哲学基础——整体的自然观

我国古代游记中蕴含的环境伦理思想强调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思想,即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整体自然观。游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到“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11],人和天地万物不知不觉的、鬼斧神工的合而为一。看到山水风光时人们觉得“和以醇醪,齐以达观,决然兀矣”[20],超越纷然杂陈的万物囿别,达到个体与万物融合为一的生命境界。正是以这种整体自然观为哲学基础,我国古代游记中大量的环境伦理思想才能茁壮成长,也正是以这种整体自然观为哲学基础,才指导人们在对待自然万物时,不是站在自然界的对立面,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协调。《徐霞客游记》中谈到旅游景观规划的要点——“点缀得宜,不掩其胜”,就是要求人工景点的建设应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实际上这就是遵循“天人合一”思想,即人与自然整体协调理论在风景区的体现[21]。所以整体性的自然观在我国古代游记环境伦理学思想中起到了了理论支柱的作用,引导人们形成热爱自然、尊敬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职责。

2.2价值取向——和谐的人地观

怎样的人地关系才是最理想的呢?什么才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取向呢?通过与自然景观的频繁接触,我国古代游记提出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即和谐的人地观,以对自然的道德关怀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达到和谐相处的境界。这既不是人对自然的卑恭臣服,也不是人对自然的狂妄征服,而是推崇一种最和谐的人地关系。在唐代诗人权德舆的《许氏吴兴溪亭记》中就描述了这一幕和谐的场景,当他游观吴兴郡溪亭时,看到“鸥飞鱼游,不惊不喁”,人在自然风景中惬意徜徉,鱼儿鸟儿在人周围闲适自在,人没有伤害鱼鸟之心,鱼鸟也不畏人,当地人置身其中更是心情“陶然,心与境冥”[11],这既是自然之幸,同样是人类之福,其乐融融的景象尽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以这种和谐的人地观作为人类的价值取向,将成为提升人们道德人格的内在动力,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更为根本。

2.3实践途径——人化的伦理观

中国古代游记中所体现出来的这些环境伦理思想确确实实在实践中规范人的行为,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其特色在于将自然人伦化。承认自然是我们的母亲,人类是自然之子。明代诗人袁宏道游天目山时就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12],是说对天目山来说,我也属于子孙辈。所以不管人类发展成什么样,人与自然之间都是母子亲情关系,人类对母亲的感激与敬爱之情应该是永恒不变的。把自然景观当成我们人类的知心好友,以朋友的方式对之,徐霞客认为“下至一涧一阿,禽鱼草木,亦贤人君子”[9],所以人类应该爱护一草一木,珍惜一景一观。正是人与自然在冷冰冰的功利关系之外有了一种亲情、友情的关系,才能人伦化地相处,游客对待自然时才能有一种道德责任感。在湖南郴县游乳仙宫时,徐霞客由于“足袜淋漓,恐污宫内”而退避,后至中观,又因“观门甚雅,中有书室,花竹悠然,乃王氏者,亦以足污末入”[9]。正是徐霞客有了一颗和自然人伦化相处的心,他才能过风景名胜却不入,细微的举动典型表现出他爱景护景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3、中国古代游记中环境伦理学思想的旅游学价值

当旅游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重,当旅游业“无烟产业”的光环日趋黯淡时,我们从我国古代游记中挖

掘到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对今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3.1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旅游环境问题的解决

现代环境伦理学还在形成与建设中。要我们的普通老百姓尽快接受这种环境伦理思想并体现在人们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上,就必须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紧密结合。“如果这种伦理观点与各种文化传统相容的话,它被接受的可能性就大得多,而一旦被接受,它也会迅速成为文化的一部分”[22]。而由我国古代游记中提炼出的环境伦理学思想,以其鲜明的东方传统特色,成为一个桥梁,使环境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找到支持,非常有助于人们尽快接受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价值观念,使爱护自然、尊重自然蔚然成风,从而在根本上促进旅游环境问题的解决。

3.2有益于引导和规范当今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提高审美情趣和道德责任

我国古代游人在旅游中更注重审美感受和道德修养,重视人与自然的交融。在春天“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在夏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11]大自然不知不觉间给人的熏陶和感染,哪里说得尽呢!游人与自然美景的关系是那样的亲近,是朋友,是母子,而不是对立的敌人。这种道德伦理的关系会很好发挥出力量,正如刘湘溶先生说的:“道德手段在调控人类行为中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手段都不可取代的”[23]。通过这种道德伦理观念的教化,人们无限膨胀的欲望才会维系上心灵的秩序。只有这样旅游者的环境伦理意识才会提高,并落实在自觉的行动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规范旅游者的行为,使人们在旅游中自觉地善待自然世界,保护旅游资源。

3.3有助于提升旅游开发商的道义责任,确保自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对待旅游资源的态度上,人类一直以自己的利益作为惟一的出发点和动力,视自然为自己的对立物,以技术为中介,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自身旅游享受[24]。正是这种观念割裂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使人与自然的天平开始倾斜,出现了很多以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以满足人类各种欲望为目的的经营运作与规划开发。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还是为了更合理的保护旅游资源?是一味地满足眼前的利益,还是应该考虑到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思想使我们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最美的风景。事实上,我国古代游记作者中不乏为旅游资源的规划者、开发者。唐代著名诗人韩愈就提出“宜其与山水……智以谋之,仁以居之”[11],要用智慧来谋划山山水水,同时也用仁爱来保守自然风光。在白居易的《冷泉亭记》中称在余杭郡“从山复湖,易为形胜”,前人已建五亭,他认为这“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白公充分认识到这里山水与亭阁的特点,聪慧理性的“故吾继之,述而不作”。独孤及在慧山“深源因地势以顺水性,始双垦袤丈之沼,疏为悬流,使瀑布下钟”[11],依据山水自然的特点来创造自然美,开发资源,也不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吗!

3.4有裨于开阔旅游理论研究人员的思路,为旅游伦理学的形成提供养分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未竟的科学,需要丰富与完善。国外的学者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环境伦理学创始人之一的施韦兹就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是“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并“伦理的肯定了世界和人生”[25]。我国近两千年来的古代游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生态智慧中枝繁叶茂的一簇,是现代环境伦理学的有益参照和养分。近十年来,一门新兴的学科——旅游伦理学在悄然孕育,其中旅游的环境伦理思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理论到实践这种思想会如一股澄澈的山间清泉,使旅游相关理论的研究者开阔思路、融会贯通。在它融入现代环境伦理学后,将会为环境伦理学的完善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保护自然旅游资源上发挥出重要作用。

[收稿日期]2006-11-06;[修订日期]2007-01-10

[作者简介]龚胜生(1965-),男,湖南涟源人,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历史医学地理学,E-mail:shshgong@sina.corn;徐迎(1978-),女,湖南岳阳人,华中师范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与旅游可持续发展,E-mail:xysmile1025@163.com。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赵英丽]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 伦理学 中国古代 游记 思想 环境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