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可持续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 2022-05-15 18:40:02 浏览:

    摘要:面对我国旅游地域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山东省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文章提出了构建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的观点,分析了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发展的优劣势,从网络空间布局、旅游产品、市场促销、旅游形象、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构建;可持续发展策略
 
    依据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及对济南及周边城市的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条件、旅游基础设施等的综合分析,本研究认为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的范围应包括以下9座城市(包括所辖各区、县、市):济南、泰安、曲阜、济宁、淄博、莱芜、聊城、德州、滨州。
 
    一、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构建的背景及意义
 
    中国旅游的地域竞争,在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三个阶段后,已经开始进入到它的第四个阶段——区域协同与跨区域竞争的新时代。目前济南及其周边城市的旅游业正处于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面临陷入国内众多旅游经济圈的“包围堵截”的危险,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的构建势在必行。
 
    2004年2月,山东省确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并着手制定了济南城市群的规划与建设;5月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姜大明在济南市委八届三次全委会上提出“努力构筑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城市群,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的济南经济圈。”2009年全省旅游工作座谈会上于冲局长提出,从2009年开始在全省开展旅游强省创建工作,争取到2010年初步建成旅游强省,到2013年率先实现旅游强省的奋斗目标。因此,我们应抓住历史性机遇,加强区域开发与联动,树立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自身的旅游品牌,着眼大区域,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努力促进圈域内旅游业的发展,并推动山东由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构建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第一,可以促进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有效降低资源配置成本,使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得以发挥。第二,改变济南城市群单一的“点—线”旅游模式,建立起区域网状旅游模式,促进山东省旅游目的地网络化的早日形成,改变山东省旅游资源与旅游收入不相符的局面。第三,有利于提高区域城市的知名度,加快济南、泰安等中心城市的国际化进程,并带动区域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济南城市群经济圈进一步得到发展,带动山东的整体经济。
 
    二、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发展的优势
 
    1、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区位地缘与交通等条件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市场空间开发和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济南省会城市群位于山东中西部,区域面积5.3万平方公里,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济南位于区域中心,八市均分别与济南直接接壤,依次紧密相邻,在空间上构成以济南为核心,以八市为周边的圈层布局,呈“八星拱月”之势,是一个典型的环状城市群圈。这种区位地缘优势使济南省会城市群具备深厚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与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国内外旅游市场空间开拓提供了优越条件。
 
    从交通网络来看。济南与八市及八市之间交通基础设施完备,线路众多,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交通网络。京沪、胶济两大铁路干线在济南交汇,济青、济聊、京福、京沪等高速公路以及若干条地方性铁路或由济南发端或从区域穿过,把“一城八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小时生活圈”。2009年11月,山东省政府审议通过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济南与周边8市间半小时直达的“公交化”城际铁路发展蓝图浮出水面。济南正逐渐成为融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为城市群的旅游发展和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旅游资源丰富,集聚效应明显,齐鲁文化凸现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构成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独特的风格。目前,城市群旅游圈内拥有4A级景区18家,其中曲阜明故城(三孔)景区、泰山风景区已被批为国家5A级景区创建试点单位,3A级景区19家,2A级景区22家,1A级景区1家。孔庙、孔府、孔林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泰山,被誉为“五岳之首”,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拥有齐文化旅游区、水浒旅游区、黄河口旅游区、古运河—微山湖旅游区等知名旅游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包括济南、聊城、临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包括泰安、淄博、临清、惠民。城市群不仅旅游资源类型众多、齐全,而且质量较高,景观多功能兼具,是齐鲁文化的集中承载区。目前该区域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都高度集中在方圆200km的范围之内,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和比较优势明显,对促进旅游经济有效运行具有明显的集聚优势。
 
    3、政府重视,合作意向强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旅游业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支持发展。2006年5月,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将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广泛动员部署,全力配套支持,助推加快发展。近些年来,济南省会城市群已经认识到区域旅游协作的重要性,迫切希望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济南、泰安、聊城与济宁合作共同打造“山水圣”品牌;淄博、泰安与曲阜、青岛共同推介“齐鲁文化风情线”;交流频繁的背景下,省会城市群内部及周边部分区域已在旅游推介、景区门票营销方面开始了联合发展的尝试。如济宁推出了12景区旅游一卡通;淄博、滨州、莱芜联合东营于2008年5月推出四市“一卡通”旅游业务,强化旅游产品销售,力图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可以说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大趋势在省会城市群及其周边已初露端倪,为推进和深化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业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奥运会、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契机
 
    奥运会作为大型综合性赛事活动,对旅游相关产业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山东省作为北京奥运会唯一伙伴城市和决赛分会场所在省份,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明显。如果奥运旅游战略实施得力,在一定程度上将积极促进济南城市群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服务质量、接待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旅游产业与世界接轨和全面进步,必将有利于加快济南城市群旅游业发展的速度。2009年十一运会落户山东,全省17个市均安排竞赛项目,作为主会场的济南市将承办24个项目的比赛,对济南城市群的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业提升旅游形象的绝好机会。
 
    (二)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发展的劣势
 
    1、地区发展不平衡
 
    从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来看,济南省会城市群八市都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从旅游经济指标来看,济南省会城市群中八个城市有较大的差异,济南的旅游发展实力最强,不管是旅游接待人数,还是在旅游收入方面,济南在山东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总收入和接待人数均位列全省第三),而且比其他七市有明显的优势,紧随济南发展较好的泰安、济宁比较稳定,排序处于4位-7位之间,尤其是入境旅游有自身优势,还应进一步提高消费力。滨州和莱芜近几年虽有较快发展,但在全省旅游加快发展的局势下,目前仍处于全省后位,德州、聊城、淄博徘徊于全省十位左右。省会城市群周边城市旅游市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济南,出现了济南省会城市群内部的不平衡。
 
    2、旅游企业总体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较弱
 
    山东省旅游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是,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以及旅游业所处的地位相比,旅游企业集团总体数量少,经营规模小,市场影响力弱。据统计,山东省旅行社拥有数量居全国第一,但平均资产只有120.4万元,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在全国旅行社“双百强”中,广东有44家、上海有36家、浙江有28家、北京有21家、江苏有14家、云南有10家,重庆、福建各有5家,山东只有1家,排名为72位。山东省尽管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企业属地化经营特征明显,市场创新能力弱,缺少知名企业品牌,资本化程度低,国有资本占据主体地位。到目前为止,不仅没有产生一家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的旅游企业品牌,同时也没有形成类似首旅集团和锦江集团那样在区域旅游板块中能发挥龙头作用的骨干企业。当然2009年4月银座旅游集团挂牌成立,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希望,期望成为山东省旅游业的强势企业并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3、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产品竞争力不强
 
    在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上远远不够,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单一、老化,差异化不明显,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形不成特色和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差,使众多旅游景区点面临着从产品数量到产品质量的转型。以生态景区为例,济南城市群中,以生态旅游作为景区特色的中小景区很多(粗略估计不少于20家),有山有水的很多城乡都打出了“生态”这张牌,但很多景区粗制滥造,缺乏规划,没有特色,缺乏独特的竞争力,再加上缺少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内涵的系统挖掘,不注重产品开发的创意与系列化,大多数旅游产品没有持续长久的竞争力。老产品的创新和新产品的升级经常存在脱节,阻碍了产品创新,不利于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主题系列产品。
 
    三、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架构“四、二、三”网络空间布局
 
    区域旅游网络化是现代旅游发展模式的必然战略转化。为有利于各旅游区的联系与协作,开展主题鲜明的专项旅游活动,发挥区域整体效应,确立“四个旅游中心、两条旅游带和三个一级旅游区”的战略布局,为济南城市群旅游圈旅游的全面发展搭建坚实的骨架。四个旅游中心分别是济南为一级中心,泰安、曲阜、淄博分别为次中心;两条旅游带分别是黄河沿岸观光休闲生态旅游带,沿京沪铁路山、水、圣人文化休闲旅游带;三个一级旅游区分别是济南都市旅游区、齐文化旅游区和大泰山休闲文化度假旅游区。
 
    (二)培育旅游精品,打造产品和节庆品牌
 
    济南城市群旅游圈旅游业应结合自身优势出发,构建特色景观,培育旅游精品,满足不同旅游人群的需求,实现区域旅游业的持续性发展。具体措施:第一,加快建设六大旅游产品系列:包括以黄河、运河为代表的江河风光系列;以齐文化、佛教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系列;以泰山、鲁山、原山、雪野为代表的山地生态旅游系列;以东平湖、南阳湖、微山湖为代表的湖泊休闲度假系列;以修学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揽胜、科技博览为代表的专项旅游系列;以泰山国际登山节、水浒旅游文化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齐文化旅游节为代表的旅游节庆活动系列。第二,打造精品线路和主题旅游:包括齐鲁名城为主题的旅游;齐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运河——水浒景观旅游;黄河泰山文化景观旅游;自然山水生态休闲旅游。第三,形成八大节庆品牌:包括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济南民俗风情旅游节;泰山国际登山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水浒旅游文化节;齐文化旅游节;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莱芜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
 
    (三)进行准确市场细分,大力宣传促销
 
    济南城市群旅游圈所接待的海内外游客来源与全省市场特征保持一致,对于国内市场特别是重点地区(京津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要研究其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展开促销活动,特别要与当地媒体和大旅行社联合开展“精品山东游、感受齐鲁情”促销活动,继续推进“好客山东”、“齐鲁文化游”、“水浒文化”等主题旅游品牌,以提高重点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巩固加强圈内各区域旅游合作体建设,积极与多种宣传媒体合作,积极参加、主办各种国内旅游交易活动,营造旅游大宣传的轰动效应。组织开展对社会公众的旅游宣传,扎实开展“谁不说俺家乡好”——山东人游山东活动,推进惠民旅游“一卡通”建设,推出惠民旅游线路,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省内旅游消费。
 
    对于国际市场应侧重于树立品牌、塑形象、推重点,在国际社会广泛宣传孔子、宣传山东,打响山东旅游第一品牌和主打拳头产品。对日韩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地毯式促销;充分利用山航开通济南至香港、济南至台湾航班的有利时机,针对港澳台市场开展联合促销,强调圣人之旅、黄河寻根内容。针对新加坡及东南亚、俄罗斯、德国以及美国旅游市场,应分别制定针对性强以及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行宣传促销,以商务、修学、宗教与文化产品为主,以提高市场开发的效能。
 
    (四)打造区域旅游形象品牌
 
    旅游地的品牌确立和形象维护,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济南城市群旅游圈旅游形象的塑造和定位应通过差别化战略,突出独有的地方文化找出旅游形象本体,再围绕本体进行形象系统设计。济南城市群旅游圈文化特色鲜明,江河湖泊泉水旅游资源也很丰富,齐鲁文化有异常丰富的历史内涵,又是山东独有的地方文化,我们应以齐鲁文化为主题,以水体休闲为背景来构思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的旅游整体形象。举全圈之力,把主题形象传播、产品形象传播、企业形象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司其责,实施相应的配套措施。针对海外游客,以“泰山从这里崛起,孔子在这里诞生,黄河由这里入海”作为卖点,游客容易理解和接受。对于国内游客,则可以泉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文化、聊斋文化等为细分卖点,以展示齐鲁文化层面下的“百花齐放”的多样化文化。
 
    (五)政企联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旅游产业规模决定了经济总量,而旅游产业结构决定旅游经济效益。建设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需要对旅游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探索。建立一个权威性的协调机构,包括省市领导、政府有关部门、企业法人等不同层面的议事协调机构(组织)和制度公司。实行政企分开和职能转变,旅游局作为政府管理旅游行业的职能部门,应把工作重点放到贯彻执行旅游政策,加强和完善宏观管理上来。产业结构方面,协调发展好“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升“购、娱”的比例;加快旅游产品结构的转化、升级,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以市场调节为主导,遵循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线,鼓励通过相互参股、资产重组、兼并联合、委托经营等形式,组建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从根本上改变旅游企业小、散、弱的现状。引导中小旅游企业实行专业化经营,创造经营特色,逐步在圈域形成以大型旅游企业为骨干、中小旅游企业专业分工明确、协调发展的旅游企业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1、阎友兵,李辉恒.关于旅游圈的理论探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3).
    2、于冲.于冲局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B/OL].山东旅游政务网,2009-07-30.
    *本文系济南市社科项目“济南城市群旅游圈构建与发展研究”(09CGA27)和校社科项目“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业发展研究”(X0820)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酒店管理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济南 省会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城市群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