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建筑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3-04 08:25:05 浏览: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的功能作用也在不断的拓展和完善,以更好的服务于居民的居住生活,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当前,许多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建筑当中,智能化成为当前建筑发展的新趋势,使建筑功能更加完善,并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文章围绕建筑智能化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实践应用当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将建筑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可持续发展

前言

建筑智能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生活,建筑的使用更加舒适、便捷。充分满足了人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需求。以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智能化技术为工具,以节能环保为基本理念,以更好的为居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所服务,这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1.智能化对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1.1节能环保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矿物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燃料,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新能源技术得以开发和引进。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得以应用。光伏发电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光热发电方式,在建筑当中得以应用,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其二,热电冷联系统的应用,通过能源的阶梯式应用高能源进行发电,低能源进行供热,合理分配和利用,能够有效提升能源的利用率,将能耗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有效的监测和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其三,提升自然光利用率,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建筑采光设计当中,有效降低建筑当中照明灯具的使用而产生的能耗;其四,生活污水处理和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减少水污染,节约水资源,对建筑节能环保有着积极的影响。

1.2建筑功能的深度挖掘

智能化对建筑的影响还在于功能性的拓展,提升建筑功能设备的工作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在给排水系统当中增设变速调控装置,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而进行负荷调节,促进水泵的高效工作运行。在建筑采光设计当中,使用节能型灯具,从经济、环保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并获得合理的照明控制方案,根据居民生活的日常需要,对建筑内照明进行有效的调控。空调监控系统的应用,对空调系统各部分功能进行调控,提升冷冻水泵、冷却水泵以及冷水机组等设备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空调的数量,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与此同时,提升空气品质,将建筑室内温度、湿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值内,给居民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

2.建筑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

2.1建筑智能化的准确定位

建筑智能化不仅仅只是智能化技术、设备在建筑当中的应用,而是真正将智能化的理念融入其中,准确予以定位,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建筑业的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是建筑行业乃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建筑智能化给当代人带来优质的服务,满足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需求。但是建筑智能化的发展不能只关注眼前,需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是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导向。绿色建筑和智能化建筑有机结合,为建筑智能化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建筑智能化的准确定位,着力于节能环保,将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应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积累和总结发展经验,进而促进建筑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

2.2智能建筑的产业化发展

在智能化建筑当中,整合应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涉及到多个学科的内容,形成了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的智能建筑发展体系,具有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了智能建筑的产业化发展,其技术水平也会得以显著的提升。在产业化的体制当中,建筑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作为目标定位,开发先进的建筑智能化技术,结合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层层深入,进而推动城市智能化的发展。在智能建筑的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当中,节能环保理念始终如一,落实到智能建筑规划、设计以及建设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更好的为城市居民服务,担负起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于智能建筑当中,并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其中包括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仿生学等多个学科,深入渗透到智能建筑领域当中,为城市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生物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应用于建筑当中,将建筑智能化发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智能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得以实现。

3.结论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当中的运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经济、环保的原则。深度挖掘建筑功能,实现节能环保。建筑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以明确的发展定位,结合先进的技术,基于节能环保理念,促进智能建筑的产业化发展。节能环保技术、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为智能建筑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对建筑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牛盛楠,杨现国.浅析绿色智能化建筑的可持续性[J].低压电器,2009,04:13,12

[2]潘辉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智能化[J].四川建材,2015,04:73,79

[3]肖同顺.试论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发展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04:8182

作者简介:

申天红(1981.02-),男,汉族,江苏泰兴人,吉林大学,就职江海电子工程(江苏)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相关热词搜索: 可持续发展 分析 建筑智能化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