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育龄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观察与垂直传播风险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3-09 08:31:54 浏览:

【摘 要】目的:观察育龄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治疗情况,对其传播风险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检测育龄期就诊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情况,对HCV抗体阳性者进行HCV-RNA检测,对部分HCV-RNA阳性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追踪观察感染者生育子女感染HCV情况。同时观察分娩时叮嘱医师注意消毒隔离操作与分娩方式对胎儿垂直传播的影响,分析垂直传播因素。结果:女性怀孕期HCV-RNA阳性生育子女感染率为7.89%(3/38),男性HCV-RNA阳性生育子女感染率为0.00%(0/19)。长效干扰素或短效干扰素治疗HCV感染疗效优于单纯保肝治疗(P<0.05);叮嘱医师组子女HCV-RNA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叮嘱医师组子女HCV-RNA阳性率(P<0.05)。剖宫产组子女HCV-RNA阳性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子女HCV-RNA阳性率(P<0.05)。结论:育龄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婴垂直传播因素与分娩时消毒隔离操作和分娩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生育前干扰素治疗及分娩环节的消毒隔离措施可降低丙型肝炎垂直传播风险。没有发现HCV父婴垂直传播病例。

【关键词】育龄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传播风险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442-0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每个家庭对优生优育的关注是势在必行的问题,育龄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同样是困扰相应家庭至关重要的问题,感染者非常渴望通过找专科医师就诊后能够将问题迎刃而解,但是目前面临丙型肝炎还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周期相对长,大约一年左右,不良反应严重,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而且不能完全治愈,停药后复发风险存在[1],以及费用昂贵的现实问题,还有存在夫妻之间通过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风险,怀孕期禁忌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客观问题。作为专科医师要很好地为育龄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解决病患,面临诸多挑战问题。我们对10年来观察的育龄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情况和传播风险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测方法和观察指标

1.3 治疗方法

HCV-RNA阳性女性感染者孕前或孕期就诊期间,除给予相应治疗外,还告知丙型肝炎传播途径,教会孕妇在分娩过程叮嘱妇产科医师接生时一定做好消毒隔离操作,即避免胎儿出现产伤、尽量减少胎儿接触母体血液和分泌物,戴着被母体血液污染的手套必须更换后再接触和护理胎儿。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输血、血液透析及器官移植还有皮肤破损血液暴露)、其次为性接触、母婴传播[1]。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相关HCV的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报道甚多,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包括母体HCV抗体阳性、HCV-RNA载量、乳汁、唾液、羊水和滋养层细胞等相关因素仍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2-7]。本文经过对所观察对象生育子女进行追踪观察18月,3例婴幼儿出现血清HCV抗体和HCV-RNA阳性,其中2例ALT水平升高现象。且均排除出生后输血、哺乳、不洁注射等途径传播,3例传染源都属于母婴垂直传播。胎盘有母体和胎儿两套血液循环,两者的血液在各自的封闭管道内循环,互不相混,但可进行物质交换。物质的交换是由若干层结构相间隔,这种间隔称为胎盘屏障。其组成部分依次为:1、绒毛表面的滋养层细胞及其基膜;2、绒毛中轴的结缔组织;3、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胎盘屏障对胎儿有保障作用,能阻止细菌等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入胎儿体内。HCV病毒颗粒在感染者血中、肝脏中含量很低,病毒的实际大小是:含包膜的完整病毒直径110-130 nm,内含直径55-65 nm圆球形核心或核壳体,核壳体表面有6 nm长的细钉状突起,血中HCV又往往与免疫复合物和脂蛋白包裹存在。正常妊娠每个胎儿在子宫的内环境都是相同的,但是丙型肝炎感染者母婴垂直传播不尽然相同,由此可以推断:1丙型肝炎病毒颗粒的特殊结构通过正常胎盘屏障的可能非常小甚至不可能通过。2由于胎儿在分娩方式、产程、接触母体血液和分泌液多少不同,以及是否出现产伤、医务人员戴着污染母体血液的手套护理胎儿、接触胎儿的皮肤和粘膜、尤其是清理胎儿的呼吸道等情况各不相同,可能与垂直传播发生密切相关;分娩环节如果出现胎儿体内母体血液暴露,毋庸置疑为垂直传播打开了门户。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分娩时叮嘱医师组子女HCV-RNA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叮嘱医师组子女HCV-RNA阳性率(P<0.05)。剖宫产组子女HCV-RNA阳性率明显低于阴性分泌组子女HCV-RNA阳性率(P<0.05)。故分娩环节的消毒隔离操作干预可以说是阻断丙型肝炎垂直传播至关重要的手段,作为接生的产科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消毒隔离操作,就能避免丙型肝炎垂直传播风险发生。本组观察HCV感染男性没有发现子女感染HCV。

虽然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生育期治疗不利用生育,利巴韦林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致畸性,男女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6个月内均应采取避孕措施,所以对育龄期治疗应该讲究一定的策略,本组观察生育前期选择抗病毒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短效干扰素治疗组HCV-RNA转阴率男性81.25%、女性100%,长效干扰素治疗组HCV-RNA转阴率均100%、所以择期生育者应该先抗病毒治疗,再考虑生育,以避免性或垂直途径传播,对急需生育男性和已经怀孕才发现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者可以通过保肝治疗,只要胆红素不进行性升高,肝细胞坏死一般不会进行性加重,对于生育、怀孕和分娩都能顺利完成,生育期结束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

综上所述,本文观察了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前后过程,通过对传播后的结果的分析,探讨了相关危险因素及可能引起的后果。因为子女感染例数只有3例极少,本研究虽不能完全阐明HCV垂直传播的过程及机制,但可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提供一些循证医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学与寄生虫学分会联合制订《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131-136.

[2] 聂青和等.激光共聚焦技术证实HCV NS5在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定位表达[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13:81-84.

[3] 聂青和等.体外培养人胎盘滋养层细胞内吞丙型肝炎病毒过程的电镜观察[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364-367.

[4] 程勇前等.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分离培养及HCV体外感染试验[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544-1547.

[5] 高禄化,聂青和.人滋养层细胞培养上清液及裂解液中丙型肝炎病毒检测[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296-1230.

[6] 聂青和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羊水中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9-21.

[7] 程勇前等.透射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体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151-156.

[8] Han JF,Cao RY,Deng YQ,et al.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infection of enterovirus 71 in vitro and in vivo.Virol J,2011,8:106.

[9] Kim J,Kim YM,Jeoung DI,et al.Human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 promotethe APC capability of B cells by enhancing CD86 expression levels.CellImmunol,2012,237:109-114.

[10] Kim J,Kim YM,Jeoung DI,et al.Human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 promote the APC capability of B cells by enhancing CD86 expression levels.CellImmunol,2012,237:109-114.

相关热词搜索: 育龄 垂直 病毒感染 观察 风险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