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细微入手 价值归真

发布时间: 2022-03-12 09:38:30 浏览: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人们对整个教育最概括、最本质的认识。作为普通教师,最为可贵的是让我们敢于在具体教育问题上有这类“看法”与“认识”。虽然站在不同立场和出发点上所取得的对于教育的看法或认识,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可以借助现有宏观的正确教育观来指导,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可以形成正确的,仅涉及教育某个细小问题而被笔者冠以“微型”的原生态、个性化的教育观。

笔者对一些教育新事物和教育常见问题作出深度剖析,并提出该教育问题的自己的价值界定的教育观。现选择以下六个案例分析,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案例1]《中国教育报》报道:南京莱小学期未考试实行大胆改革,根据平时每个单元测试,练习测试以及上课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被全班认可的约占总学生数1/3的优秀学生期未可以免考。这种改革已在该小学所在区得到广泛推广。

分析:教学基本环节是我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得以广泛确认且是必须给予有效落实的教学步骤。考试(测试)是教学最基本的环节之一,如果我们将考试这个环节都改革掉了,我们的教学成了不完整的教学。就此而论,我们改革不能拿教学基本环节开刀。再加上,考试除承担测试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功能外,还承担检测教师教学实效性的功能。若教学没有这个考试环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无法取得反馈信息,无法反思自己教学,无法改进有问题的教学,让我们教学失去校正的机会,最后直接伤害的是学生。

上述“考试改革”的重点在于想通过免考而实现学生减负,但并没有真正免考,因为单元测试和练习测试等仍为考试的内容。按其运作的形式来看,目的是想用阶段性测试来代替终结性评价,但从考试的功能来看,阶段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的目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不可相互替代。要减轻学生负担,应从降低试卷难度和评价从宽原则上去做工作,不可采用“眼痛挖眼,脚疮截腿”的极端方式来取消考试这个教学基本环节。

再说,不完整的教学如同有先天缺陷的生命,其生命力比较脆弱,更谈不上能在我们教育领域中扎根繁殖,只能是昙花一现。

[案例2]某日报报道:某小学期末考试进行了新的尝试,学生家长可以与自己子女一起参加考试。考试放弃了传统的笔试方式,而是让学生与其父母合作选择讲故事、做表演等方式来完成语文考试,目的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加强亲子合作能力和尝试新的考试评价。

分析:上述对学生的评价是属于形成性评价还是属于终结性评价,从其期末考试性质来看,这是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最终目的的评价,这毫无疑问是终结性评价,可是,从亲子合作要求和活动新模式来看,这是一种追求过程为目的的评价,即为一种形成性评价。用形成性评价来替代终结性评价,选用的评价方式存在不当,特别是将亲子合作活动选择在期末考这个时机更为不当,以致留给人如同本末倒置的感觉。亲子的合作主要通过平时渗透,潜移默化地来完成,不能依托期末考试突击来完成。

我们再来比较语文笔试与亲子活动中讲故事、做表演等带给学生的压力或难度。在亲子合作活动中,讲故事、做表演等需要学生除具有良好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合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其带给学生的难度或压力远远大于单一的语文考试。从这个方面来讲,根本达不到给学生减负的目的。如果纯粹为了将就减负的需要,将亲子合作挪作由学生家长单独“包揽”,这势必会让学生失去教学主体角色的地位,会造成这项教学活动失去其存在的必要。

[案例3]某校从某一时间开始,教师不再给学生成绩报告单填写操行评语,而是由学生自己填写,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宏,真看到自己的亮点和缺点,特别是让学生树立自己的信心,防止因教师提出批评等让学生在其父母面前出现难堪事情的发生。

分析:教师追求高标准要求的评价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特别是给后进生带来的压力更为突出。上述方式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给学生起到缓解作用。但其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简称教师评价,下同)被学生自我评价所代替,不符合评价原则。我们从学生评价组成来看,学生评价包含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等一系列内容,其中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评价中极为重要的两项内容。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要担负集体评价“操盘手,的角色,因此,其实际评价宽度超出上述教师评价的范围,如果让学生自我评价代替教师评价,甚至代替整个评价,其存在的问题是可想而知的。从评价客观性来讲,教师评价比学生自我评价更理性、更客观、更准确、更贴切,学生自我评价是教师实现客观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从该校的意度来看,目的是彰显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人性化。可是,决不能将教师所出现的评价问题转嫁到学生身上来解决,还是要归位解决,即解铃还需系铃人,在不改变原有方法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更应重视人性化和接受度,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婉转的提醒、建议或希望的形式来完成。

[案例4],陆近圣诞节,我们经常会看到学校很多班级举行圣诞节庆祝活动,连学校团委、少先队大队部等也会举行这个圣诞节庆祝活动。

分析:在学校里所举行的这些活动应归属于学校德育活动。既然是德育活动,我们要弄清楚德育的要求或属性,特别是要认识我们德育目标和任务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这个西方国家极为流行的有着强烈迷信色彩的圣诞节庆祝活动,其宣泄的思想内涵与德育的原则完全是格格不入的,按照德育社会性有关强制性的要求必须严格禁止。

这些偏差的出现,原因在于教师特别是年轻一辈,不清楚或混淆了德育方法非强制性与德育目标强制性的要求。德育方法可以多种化,德育途径可以多元化,但德育目标和德育任务等均属强制执行范畴,不能随意被突破。

[案例5]某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布置大量的作业,来吸引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落到自己学科上,从而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分析:在兴趣的培养上,该教师并不是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是在毁灭学生的兴趣。为了提高“吸引力”,竟采用事实上是一种赤裸裸逼迫行为的方法,其必然的结果是:其它学科教学质量随着你这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下降;包括你这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教学效率都将直线下降。从作业布置技巧和学习效率上讲,我们应倡导教师作业布置要合理化、层次化和科学化,原则上要做到“布置必批”的要求,同时也可以采用将“上交必批的作业”“上交讲批的作业”和“不交不批但倡导能做的作业”等三类作业,按照学生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要求的布置。

[案例6]随着学校对人员进出管理的重视,对学校门卫管理人员的配备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现有学校实际来看,学校都配备了正式保安,现在遇到一个问题:保安应属于学校哪个部门管理为好?为此曾出现两个现点:一个认为应属于总务后勤部门管理为好,另一个认为应属于德育部门管理为好。

分析:针对这个问题,关键要弄清楚保安在学校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从目前上级部门要求和学校实际需要来看,学校保安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师生的人身和学校的公私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也就是说,近几年的保安人员的工作重点已从原来单一保护财物安全转移到保护人身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为主要任务。

如果明确了职责,就可以确定由哪个部门来管理。因为从学校部门设置依据和管理属性来讲,学校处室按职能而设立的,并可以从职责内容上探寻到某个具体人员属于那个部门管理。如以管理学校公共财物为主的,一般应该归属总务后勤部门管理;如以管学生思想为主的,一般应该归属德育部门管理。从上得知,学校保安以管理人为主且主要时间用在管理学生,由此可以肯定归人德育部门管理为好。从学校管理网络化要求和人事性质来讲,保安人员归德育部门管理外,总务后勤部门也应参与对保安等工勤人员的配套管理。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四眼口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归真 细微 入手 价值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