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关于高职院校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3-12 10:39:23 浏览:

[摘要]高职院校建设科技创新团队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可从加强专业建设、以项目为载体、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开展技术服务以及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组建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

[关键词]高职院校 跨专业 科技创新团队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08.012

高等职业教育是应用型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它既有学科专业优势,又有应用型人才优势。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专业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增强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而通过有效建设科技创新团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科技创新团队一般指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工作内容,由学科知识与技能互补,为共同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相互协作的学科内及跨学科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以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为活动主体,其核心成员是某一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二是团队的成员可以是一所院校或多所院校专业教师组成,也可以有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三是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四是以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为主要方向;五是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团队组建根据项目研究的需要调整;六是依托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开展项目研究。

一、高职院校组建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科研队伍管理的一种新的组织模式,是高职院校实现出人才、出成果功能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也是高职院校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对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有着重要意义。它有利于优化专业结构,凸显专业特色;有利于领军人物的成长,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精神,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有利于增强院校的科研实力,增大承担各级重大课题的概率,从而提升院校的知名度;有利于提高团队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的能力,增强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近年来,高职院校组建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在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是高职院校具有行业门类较齐全的学科专业,对技术应用层面上综合性较强、技术难度较大、跨专业的应用研究课题有一定的攻关能力;二是有开展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尤其是物质基础方面,高职院校的生产性专业实训基地为团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三是科学研究的类别较齐全,既有高新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又有应用推广研究、发展研究、市场化研究;四是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已经在高职院校当中形成了普遍的共识,大家都深刻地认识到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本来就有限,靠单干户、夫妻店、父子兵、小作坊无法承担重要科研项目,自然也很难提高科研水平,也难以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组建优秀、高效的科研团队,才可以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整合、优化有限的基础资源,凝聚科研力量,承担更多市场急需的应用研究项目工作。

二、当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无论是在创新团队自身建设还是创新团队的外部环境支持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低水平的虚团队多,高水平的实团队少

不可否认,我国有一批凝聚力高和创新力强的科技创新团队,但部分高校为争取资源,临时拼凑和包装了许多“虚”的团队。平时,这些团队的成员几乎不进行学术交流,只是在申报项目或应付检查时才将各自的成果打包在一起,组成一个“团队”。高水平团队的匮乏导致高水平人才的奇缺,高水平人才的缺乏又进一步影响高水平团队的形成,并形成恶性循环。

(二)短命团队多,长寿团队少

目前,许多团队都是项目型团队,是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申请的需要,而不是为了项目的完成,它们是临时组建的,在利益思想的支配下,注重的是短期行为。团队的稳定性差,常常在项目结束之时解散。重大的科学创新一般在短期内很难取得,因此短命团队很难取得标志性的成果,随着团队的解体,团队的各种资源也就分解离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三)自下而上形成的团队多,自上而下形成的团队少

高校科技创新的特点决定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大多是自发形成的,随着团队的不断发展,日益引起人们较多的关注,获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这种“自下而下”靠个人意愿和内在动力形成的非结构化状态的团队多表现为“师徒型”或“夫妻店”,一般没有行政手段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这与国家和企业所属的科研机构以任务为导向的“自上而下”团队具有较大的差异。

(四)单学科、单部门的团队多,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的团队少

高校现有科技创新团队多是以学科组或专业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单学科、单部门的团队,相对说来,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的团队较少。

(五)缺乏利于团队成长的良好环境

由于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普遍相对落后、行业专业领军人物的缺乏、科技管理体制不完善,制约着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制约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体制机制不能营造科技创新团队成长的良好环境。

以上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近十年来虽然实现了迅猛的发展,但在内涵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旋律的今天,探索如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成为摆在每一所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三、高职院校建设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的措施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校内完备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和雄厚的专业教师力量,紧跟装备制造行业企业技术发展步伐,主动适应技术市场需求,找准切入点,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跨专业的方式在广西高职院校中率先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措施如下:

(一)推进专业改革和建设,探索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学院确定了焊接技术及其自动化等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在推进专业建设改革过程中,全面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专业基础条件建设,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为吸引优秀的领军人物创造必需的条件。学院围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符合学院发展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双师”素质教师认定与管理、教师进修培训、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

炼、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以及人事分配改革等方面制度,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注重领军人物的培养,领军人物在创新团队中发挥着团队学术技术领导和团队核心作用,要充分挖掘高职院校现有人才资源并加强培养,使优秀的学术人才和领军人物脱颖而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青年科技人员能够活跃团队气氛,为团队的创新增添活力,通过着重加强青年科技人员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青年科技人员的早日成熟,为科学进步发展培养接班人。

(二)打破专业界限,以项目为载体组建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

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包括焊接技术、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教师和企业焊接技术骨干。团队开展工作以项目课题为载体,通过项目带动,发挥科研骨干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每一个项目的实施,可锻炼和培养一批科研创新人才,可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和技术服务水平,同样也促进院校科研工作上水平。团队的工作任务是紧盯焊接技术发展前沿,紧盯区域产业升级需要,紧盯区域焊接技术升级,参与合作企业的技术研发,合作研发企业急需的焊接设备,推动企业焊接技术升级,推广先进焊接技术应用,为区域企业解决焊接生产关键技术难题。

(三)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搭建团队科研工作平台

科研平台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团队通过承担项目和开展技术服务得到锻炼和成长,因此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离不开科研平台的有力支撑。高职院校要建设生产性专业实训基地,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一批开放性、多功能的区域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培训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真实的生产环境,为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

(四)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促进团队成长

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科研工作平台的作用和团队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面向区域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高职院校应调整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通过技术转让或专利技术的产业化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集体攻关,可解决行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问题或关键技术问题。通过面向行业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加强了团队的锻炼,促进团队成长。

(五)完善管理机制,营造团队健康成长环境

现有的师资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科技创新团队的成长缺乏良好环境。高职院校应改革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分配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应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保证教师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提升校企合作能力。高职院校应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制定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加强对团队组建的引导和管理,对团队进行评估和业绩考核,定期对创新团队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应与相应设立的团队资助相挂钩。同时,应加强以“不断追求、不断超越、不断创新”为核心理念的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建设,努力实现社会利益和团队利益的有效结合,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发展自己。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和工作杠杆。

四、高职院校建设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取得的成效

经过几年的探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跨专业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在开展技术服务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近三年来,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承担了一批校内外的科研项目研究,先后取得的成果有:焊接技术研发成果6项、焊接技术升级成果5项、技术推广成果15项、解决关键生产技术难题10项,成功研发了实用型嵌入式焊接机器人、焊缝自动跟踪系统、管板焊缝自动化焊接系统的研制、水轮机专用不锈钢药芯焊丝等。开展先进焊接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0万元以上。向企业推广应用研制成功的“低成本嵌入式焊接机器人”,校企合作完成“焊缝自动跟踪系统的开发”与“管板焊接系统”科研课题的研究并推广应用。

(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发挥技术优势,为广西制造业推广应用先进的焊接技术、焊接工艺、生产管理方法,推动了广西焊接行业的技术进步,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例如,为广西电力集团铁塔厂改进送变电铁塔的生产工艺,推广应用C02气体保护焊,年节约生产成本30万元以上;为广西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改进焊接工艺、推广应用C02气体保护焊,升级手工焊接技术,年节约生产成本500万元以上;为广西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发埋弧焊焊缝跟踪系统、气体保护焊焊接机器人,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获企业充分肯定;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挖掘机焊接生产工艺难题,每年节约生产和管理成本50万元以上;为桂林电容器厂推广应用熔化极氩弧焊,生产效率提高1O倍以上;为南宁市化工集团研究厚铝合金熔化极氩弧焊焊接工艺,解决该公司在硫酸储罐生产中的焊接技术难题,并为企业减少10万元的经济损失;为南南铝业公司研究薄铝合金TIG焊焊接工艺,解决该公司出口铝合金产品的焊接技术难题;现场为中国十一冶解决压力管道氩弧焊技术难题,为企业创收效益近600万元。

(三)师资队伍建设有成效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被确认为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焊接专业培养了1名行业领军人物,新培养了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1名,建立了20多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焊接技术创新团队成员中有广西技能大奖获得者1人、广西技术能手3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广西“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广西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1人。同时,把师资队伍建设经验推广到其他专业教学团队,带动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机械制造等专业教学团队的发展。

(四)实训基地建设上水平

学院和行业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提升院校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按企业生产现场重新规划、精心设计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广西焊接学会为广西制造业全面推广先进的焊接技术、先进的焊接工艺、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整合并优化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建设了“四位一体”的焊接实训基地:实训与教学、技能鉴定、社会培训、生产与研发,打造广西焊接技术与职业人才培养服务平台,校内实训基地焊接技术中心成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焊接专业充分发挥自己在设备、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充分发挥专业及专业群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为广西区域的制造业推广应用焊接新技术、新工艺,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或技术攻关。

(五)对外培训实现新突破

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发挥技术优势,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为社会培训与鉴定焊接技术人才,近三年来培训鉴定学员达202人,培训企业员工127人,其中包括技师、高级技师30人。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项目,与越南建设部玻璃与建筑陶瓷总公司下属Viglacera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为其培训教师及学员,与越南太原机械厂、越南海防造船厂等企业合作开展设备维修与表面修复技术服务,开展服务项目2项以上。

(六)专业建设质量得到提高

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极大推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促进了行业领军人物的成长,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精神,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焊接专业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取得了一批教学研究成果或荣誉称号,焊接专业“高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师资强则专业强,焊接专业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焊接专业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历年来毕业生供不应求,深受行业企业的欢迎,专业优势日渐凸显。跨专业焊接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极大增强了学院的科研实力,增强了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增加了承担各级重大课题的概率,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

(七)校企合作模式得到创新

由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多专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的创新团队,近几年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推广技术应用,通过开展这些技术服务,加深了专业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为促进专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校企共建跨专业焊接技术创新团队,增强了院校和企业发展后劲。在焊接专业建设改革中,校企共建的专业技术创新团队,共同参与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对外技术服务,并通过探索、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创新了“技术合作、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自然形成。

(责编 黎原)

相关热词搜索: 科技创新 团队建设 跨专业 高职院校 研究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