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对南阳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调研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22-09-03 13:35:04 浏览:

近年来,南阳市通过实施创新带动战略,积极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南阳市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与水平的全面提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依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探索与选择

南阳市是河南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农业大市。早在20世纪80年代,南阳市就在全国较早提出了“科技兴宛,教育为本”的发展战略,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尤其是进入21世纪,南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启动并实施创新带动战略,逐步把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带上了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南阳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2011年),起步阶段。2010年3月8日,以南阳市创新带动办公室成立为标志。南阳市委召开市委全会对实施“四个带动”进行动员部署,南阳市上下把创新带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抓手,迅速启动,全面铺开,扎实推进,南阳市科技发展呈现出科技创新不断深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体制机制活力逐步迸发,管理创新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第二阶段(2011-2013年),探索阶段。2011年9月6日,南阳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国家科技部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南阳市委、市政府以宛发〔2011〕10号文出台了《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创新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管理创新为保障,以观念创新为基础,坚持整体推进、产业优先、开放创新、空间拓展、协调推进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子。

第三阶段(2013年至今),深化阶段。2013年4月19日,国家科技部正式确定南阳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南阳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作为新起点、新契机,全面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编制了《南阳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和“三库二表”,即围绕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建设重点项目库、重点技术需求库、科技人才库和高新技术运行情况表、自主创新平台运行监测表,做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基础数据和监测评价工作。先后邀请国务院参事、原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为南阳市委中心组作了“创新方法与自主创新”报告,组织了多层次、大范围的培训活动。南阳市科技局、市统计局组织有关专家,组成南阳市科技创新研究课题组,对南阳市创新能力指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布了南阳市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激发了南阳市企业科技创新的热情,一个南阳市上下依靠创新驱动的大好局面逐渐形成,各项工作正在深入推进。

做法与成效

南阳市在推进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其主要做法是:

1.抓环境,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一是宣传发动。2013年南阳市召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出台了《南阳市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南阳市自主创新体系与发展规划》,对南阳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知识产权日等契机,采取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运用网络、简报、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创新带动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广泛报道在创新带动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南阳市共在各类新闻媒体发表创新带动稿件198篇,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使创新带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培训带动。坚持创新带动、培训先行的工作理念,围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邀请当代自主创新领军人物王永民教授作了“爱国务实谈创新”大型主题报告,科技部“创新方法企业行”选择天冠集团作为整个活动的首站,举行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讲座,组织了多层次、大范围的培训活动。

三是政策推动。2011年初,南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把建设创新型南阳上升为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将创新指标分解成65项重点任务,明确到责任单位,制定了实施细则。目前《南阳市实施“四个带动”绩效考评奖惩办法》将科技投入等6个具体指标正式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同时,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意见》、《南阳市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南阳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南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也纷纷出台措施,对科技、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进行奖励扶持。如:淅川县出台了《科技创新奖励办法》《专利资助基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设立创新带动专项资金,鼓励、支持各类创新活动。

2.抓重点,强力推进科技创新。

一是切实加强创新研发平台建设。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着力打造一批行业领先、水平一流、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研发机构,为技术创新常态化和持续化创造条件,提供保障。西排公司以内燃机排气歧管产品为主导,在继承传统铸造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内燃机排气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实力稳步增长;该企业起草的“排气歧管用铸铁件暨奥氏体件企业标准”国家标准通过评审,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注重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推进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进步。南阳防爆集团、防爆研究所、瑞发水电等3家企业联合成立河南省首个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河南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达光电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大全面合作,建立了“光电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技术研发。

二是着力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南阳市科技局明确提出以项目带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为重点,围绕装备制造、纺织、石油化工、冶金建材、食品五大战略支撑产业和新能源、生物、光电、新材料四大战略先导产业,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二胶厂“电子纸”、首控光电“激光电视”、利达光电“DLP”摄影机、天冠集团全降解塑料4个入选国家863计划项目进展顺利。

相关热词搜索: 南阳 试点 调研 创建 思考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