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事件

发布时间: 2022-03-16 09:38:00 浏览:

又见平遥

第1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于9月19日在古城平遥开幕。在过去12年的每个9月,平遥以热闹的影像和并不可口的饭菜迎来了一批批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此间,从胶片时代到数字影像,摄影本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这一切的背后都或多或少都有与平遥相关的记忆。

平遥摄影大展历来以大而全而闻名,据主办者提供的数据,12年来累计有2.6万多名国内外摄影家参展。本次摄影节的规模与建构延续以往,依然庞大,展览、讲座、专家见面会、颁奖晚会等一样都不能少,共有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策展人与摄影师参加,其中国内外展览427个、参展摄影师1600余位、参展作品12000余幅。

尽管每年都会有摄影人抱怨平遥的吃住,但是不那么可口的饭菜和不那么舒适住宿似乎也已经成为平遥摄影节的一部分。平遥摄影节的丰富和包容让不少摄影人忽略了生活和交通上的不便,去了又去。难怪此次摄影节推出的大型情境体验剧的叫做《又见平遥》。

十年前,国内刚刚兴办的几大摄影节的样貌大体相同,在连续举办多年之后,这几个摄影节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定位:连州摄影节以学术性见长,大理摄影显示出打造影像交易平台的雄心。国际化、专业化、多样化,都是各大摄影节曾经的目标,当这些目标和卖点常态化之后,摄影节应该是什么样子?平遥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摄影节之一,几经蜕变,以什么吸引摄影人?本届摄影节平易的主题——“走向生活的影像”,在某种程度上是主办者对相关问题的回应。主办者把这一主题阐释为“对摄影神秘性的一次剥离”,是摄影者对被影像奇观掩饰下的“面对生活时所应该具有的敏感与新鲜感”的回归。不过,摄影节期间,在熙熙攘攘的平遥街道和展厅里,在“摄影庙会”“摄影大集”等一类对平遥摄影节的评价中,“走向生活”的主题似乎也是主办者对平遥摄影节定位的确认。的确,平遥变得越来越亲民了。雅昌与中国摄影出版社的展位,让摄影的出版印刷再一次贴近了摄影人。从2004年开始,在鲜有专业摄影节为院校学生开辟专门展区的环境下,平遥摄影大展就凭借独特而丰富的展览环境,开设院校展区,为摄影专业的学生们提供平台,至今,土仓展区已经成为“院校展”的代名词,多年积淀,院校展区已被诸多策展人誉为“最具活力”的展览区域,今年的参展院校学生中不乏最新的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的得主。很多国外摄影专业院校的展览也远渡重洋,来到平遥古城。

但是在平遥摄影节大而全的同时,展览的良莠不齐,展览传达信息的芜杂不清,也显而易见。难怪也有的专业摄影师去过平遥之后,不想再去。也许,平遥需要在亲民、包容与专业水准之间找到多一些的平衡点。

9月21日晚在《又见平遥》大剧场平遥摄影节各个奖项揭晓,杜子的《瘢痕》获优秀摄影师评审委员会唯一大奖;老摄影家张祖道获致敬奖;阿拉斯达尔·福斯特、杜曦云、吴方洲获优秀策展奖;布罗尼克·科茨卡等5人分获优秀国际摄影师奖;朱婷婷、朱是光获资助奖;金艺宁等10人分获新人奖;梅生等10人分获凤凰卫视优秀摄影画册奖;贺福元等15人分获优秀摄影师奖。

纽约摄影节:摄影的全球化和多元化

继2012年在纽约布鲁克林大桥下的公园利用集装箱举办名为“摄影村”(Photoville)的摄影节之后,今年9月19日至29日又在同一地点用相同方式举行了第二届纽约摄影节。本届摄影节从去年的41个集装箱组成的27个展览和一些专题研讨会及幻灯会,增加到今年的51个集装箱46个展览,50场讲座、讲习班和专题研讨会,以及7场晚间幻灯会。

今年纽约摄影节共展示了50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摄影艺术家作品。除了美国摄影家的作品为主之外,还展出了来自北欧、非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亚,以及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摄影家的作品。其中,拉丁美洲摄影和插图年赛获奖作品展尤其引人注目。随着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中南美洲国家近年来的经济起飞,该地区的摄影作品也正引起国际上的更多关注。

近年来,尤其是,荷兰格罗宁根市举办的北极光摄影节(Noorderlicht)和纳尔登摄影节(FotoFestival Naarden)在推动和宣传荷兰以及北欧其他国家的摄影作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纽约摄影节专门开辟“荷兰摄影专区”,推介了这两个摄影节的展览。北极光摄影节今年推出一个项目,从134名摄影家的纪实摄影作品中选出7名摄影家,赞助他们完成正在开展的摄影项目。本届纽约摄影节便展出了这7名摄影家的作品,题为“续集”,其中有14岁移民荷兰的华裔摄影家徐晓晓记录家乡温州变迁的摄影作品。

今年纽约摄影节还展出一个题为“大都市”的摄影展,该展览是荷兰摄影家马丁·罗默斯(Martin Roemers)自2009年开始在世界各地人口上千万的大都市创作的项目,包括上海、孟买、雅加达和伊斯坦布尔等新兴经济体的大城市,他用画面中动态与静态的人群、建筑和车辆之间的对比,来展现城市中的拥挤混乱和高速运动的状态。

从今年展览中,可以明显看出,世界各国的摄影家均在关注一些全球性问题,如战争、难民、种族、宗教、疾病、发展、能源、环境、供水、风灾、移民、贫穷、人权等。这些不仅是摄影家本国所面临的问题,而且,也是全人类需要应对的问题。摄影已成为探讨共同关心的全球问题的国际共通语言。

今年的摄影节仍然把重点放在新闻报道和纪实摄影,主要原因可能是“摄影村”的合作伙伴包括玛格南图片社、VII图片社、《纽约时报》和《时代》杂志等。其中题为“利比里亚:纪念”展览展出了9位世界著名新闻摄影师在2003年利比里亚内战时拍摄的照片。不幸的是,他们中的克里斯·杭德罗斯(Chris Hondros)、蒂姆·赫瑟林顿(Tim Hetherington)和马丁·阿德勒(Martin Adler)已在后来的新闻报道中丧生。

另外,《时代》杂志社还展出了玛格南图片社年轻摄影师彼得·凡·阿格塔米尔(Peter van Agtmael)拍摄的一部深入剖析了美国在9.11之后十年里所遇到的各种国内外困境的新闻报道作品。《纽约时报》展出了该社著名新闻摄影记者泰勒·希克斯(Tyler Hicks)过去一年里在叙利亚、埃及、加沙、南苏丹、阿曼等热点地区拍摄的新闻照片。另外还有关于2012年桑迪飓风所造成的严重破坏、美国的枪支泛滥、环境破坏、家庭暴力等题材的展览。这些展览表明,尽管在数码技术和经济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下,仍然有不少摄影家在从事新闻报道摄影和纪实摄影项目,并且触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除此之外,纽约另类摄影中心还在现场展示19世纪锡版法的拍摄和制作过程。近年来,试图恢复宝丽来一次性成像技术的一家公司也在现场开办工作坊,另外,还有展示针孔摄影展览。这些展览均表明,在数码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仍然有一批摄影家坚持回到摄影的原点,利用传统的工艺来证明摄影艺术需要通过手工的精心制作才能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摄影家试图通过数码技术的后期合成来实现他们的创作理念,他们的作品大多表现超现实的意境,挑战摄影记录功能的真实性。另外,还有从视频截图制作的3D巨幅照片展;利用众包(crowd-sourcing)的理念,让观众提供自认为可以废弃的照片展览;利用大量画册展示纪实摄影项目的展览,以表明报道摄影、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的边界更加模糊,而且,当下摄影不仅“在墙上”展示,画册也是一种流行的展示方式。

从今年的纽约摄影节展览可以看出,当今摄影正朝着全球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的摄影家都在利用摄影媒介探讨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并利用传统工艺和最新技术拓展摄影媒介的疆界,使得摄影再现的可能性更加丰富多彩。摄影不仅没有因为数码技术的出现而死亡,反而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力。(江融)

薇姬·戈德堡:现在仍然无法定义摄影

本刊曾于2006年6月刊出了江融(时任本刊特约记者)对美国著名摄影文化评论家薇姬·戈德堡(Vicki Goldberg)的访谈《批评的勇气和操守—薇姬·戈德堡谈摄影批评》。这是这位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直活跃在美国摄影批评界的女评论家第一次在中国的摄影媒体上被介绍。此后,戈德堡在2006年的平遥摄影节和2011年的连州摄影节上成为论坛的主讲人。今年9月下旬薇她再次来到中国,在北京举行了三场演讲,其中9月26日在中国设计之都大厦(筹建中的中国摄影展览馆所在地)的演讲是受中国摄影出版社的邀请,作为中国摄协为会员等摄影人举办的专题讲座。

这场与戈德堡1991年发表的著作《摄影的力量》同名的讲座以一张马修·布雷迪(Mathew Brady)1860年拍摄的一幅林肯肖像如何为其肯赢得总统选举开始,以一幅拍摄“9·11”事件中纽约世贸大楼倒塌瞬间的照片作为结束,梳理了从摄影发明之初到20世纪末摄影如何在政治、法律、科学、社会、娱乐等方面产生影响。讲演结束后薇姬·戈德堡接受了本刊专访。在2006年的专访中,戈德堡谈到当时正在萎缩的胶片摄影和正在拉开帷幕的数码影像变革,她以“摄影的定义正在演变中”的断言结束了那次访谈。当本刊记者问道,7年过去,她如何定义当下的摄影时,她说:“过去我无法定义摄影,现在仍然无法定义。摄影是技术,是报道,是信息,是艺术,是医学……所有这些都可能在继续下去,影响我们的生活。”戈德堡强调人类是一种以视觉观看为主导的动物,人类需要影像,相比数千年前的洞穴绘画,摄影只不过是新的影像制作方式。她说,技术发展不会改变人们对影像、对摄影的需要,但是现在一些相关职业由于技术的发展会受到影响。

在谈到传统摄影在数码时代的价值时,戈德堡指出一方面模拟摄影记录的历史的仍然是重要的历史档案,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曾经的影像媒介和技法,模拟摄影对于摄影收藏家仍然会有重要意义。但是戈德堡对摄影批评在当下的影响力并不乐观,她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摄影家们对评论家的意见相当重视,而现在影响摄影家最大的因素则是市场和金钱。

在2006年的访谈中,戈德堡提到美国之外的世界各地的摄影,尤其是中国、非洲、拉丁美洲的摄影正在进入美国摄影研究者的视野。那次谈话后,已经到过中国几次的戈德堡在回答在中国有何发现的提问时,她只是泛泛地提到近些年在美国有越来越多关于中国摄影师的展览。在谈到非洲摄影的时候,她说非洲摄影已经是流行的话题,并且谈到了马里摄影家赛义杜·凯塔(Seydou Keita)、南非摄影家大卫·戈德布拉特(David Goldblatt)。相比之下,采访中她没有具体提到任何中国摄影家的名字,只是在访谈中多次提到“文革”题材的摄影。虽然戈德堡把这归因于中国人的名字复杂,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还没有中国摄影家具有足够吸引这位美国评论家的辨识度。

尼尔森讲述古巴摄影史

创立仅半年的北京拉丁美洲加勒比文化中心(LACC Latin Amerian and Caribbean Art Media Center),坐落于三里屯SOHO的现代化商务中心。刚在今年的平遥节的“平凡中的平凡——拉丁美洲五国摄影展”中,策展了四位古巴摄影师 “冲出墙外”分展的古巴摄影博物馆(Fotoeca de Cuba)总监尼尔森(Nelson)9月27日在此做了一场“古巴摄影史概览”(Overview of the history of Cuba Photography up to Today)的讲座。

尼尔森是古巴著名的当代摄影家,他与其夫人柳德米拉皆为摄影师和摄影史学者。在他的讲述中,摄影术在发明后的1840年代就由欧洲西班牙宗主国传入了拉美殖民地的古巴;在半个世纪后的古巴独立战争中,留下了以摄影记录交战双方军人们和1895年美国海军战舰爆炸等纪实照片。进入20世纪,人体摄影曾经在1925年前后流行于古巴的杂志。1930年代崛起的苏联罗德钦科的新颖视角和德国莫豪利-纳吉的包豪斯风格的现代主义摄影美学,影响到古巴的抽象摄影。1950年代初,古巴的纪实摄影表现为对赌场和街头抗议游行的现场报道。1950年代中,曾任美国摄影家阿维顿助理的科尔达(Korda)返回祖国,成为风头最健的古巴时尚摄影师。1959年震惊世界的古巴革命成功,以时尚摄影著称的科尔达随之脱胎换骨,成为记录社会主义古巴历史进程的官方首席摄影师。他曾把卡斯特罗等革命领袖当做时尚偶像来拍照,甚而创作出那幅绝代经典照片的格瓦拉像。作为古巴摄影史学者的尼尔森,划定古巴当代摄影始于1980年。随后古巴的象征主义摄影显示出拉美魔幻主义的神妙构图,连传统的报道纪实摄影也呈现出活泼幽默的情调。21世纪的数码影像革命以及数码照相机的空前普及,也促使古巴摄影发展出诸多后现代表。(王瑞)

李元摄影艺术馆宁波开馆 “美丽中国”大展开展

9月28日上午,李元摄影艺术馆开馆仪式及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作品巡展和《中国摄影》杂志社主办的第六届“美丽中国”全国风光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启动仪式在宁波市鄞州公园同时举行。

宁波是风光摄影家、美国鲁特格斯大学物理系教授李元的故乡,从1980年开始李元经常回到故土,为家乡影友传道解惑,推动家乡摄影事业的发展。2011年,李元将其400幅摄影作品捐赠给宁波博物馆。李元摄影艺术馆,由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王澍设计,总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据悉,艺术馆今后将向社会免费开放。

《中国摄影》杂志社与宁波市摄影家协会合作主办的 “美丽中国”全国风光摄影艺术大展已连续举办6年,已成为摄影界有影响力的全国风光摄影大展。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作品巡展和第六届“美丽中国”作品展的展览地点是宁波博物馆,展览持续到10月13日。

“北京电影学院第二届国际摄影教育高峰论坛”召开

2013年9月23日,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国际摄影教育高峰论坛”在电影学院召开。美国摄影家、加州橘子海岸大学校长Dennis Harkins,摄影家John Upton,美国加州艺术学院摄影系主任、教授Kim,以及国内的周宁、曾璜 、陈小波、唐东平等多位摄影评论家、摄影家、摄影教育家、策展人、学者及摄影学院师生出席了本次论坛。

北京医疗卫生系统摄影联谊活动举办

9月7日,由中国卫生摄影协会、《中国摄影》杂志社主办,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处、北京协和医院摄影协会承办的北京医疗卫生系统摄影联谊活动在协和医院隆重举行。350余名来自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医疗卫生系统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巴斯、富士等器材厂商也在现场进行了产品展示。

展览

静山远韵—郎静山摄影艺术特展

时间: 10.11—10.30 地点: 北京/中国美术馆

今年是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该馆推出了“影像中国——20世纪中国摄影名家”系列典藏项目,以期推动摄影艺术的国家收藏,“静山远韵”即为该系列典藏项目的开篇之作。“静山远韵”共有134幅照片(其中34幅为当年郎先生亲自冲洗印制的原作),分为集锦、人文、画意三大篇章,分人与自然、集锦创意、台湾乡土、人物摄影、人体叠影等9个主题。特展由中国美术馆、中国摄协等主办,郎静山先生的女儿郎毓文女士出席开幕式并接受收藏证书。

克劳德·卡红及其摄影传人

时间:9.7—10.26 地点:洛杉矶/DNJ画廊

曾在2008年隆重举办过《来自中国的当代摄影》展览的洛杉矶DNJ画廊,推出一场标题为《克劳德·卡红及其摄影传人》(Claude Cahun and After)展览。此展是该画廊主帕米拉·勋伯格(Pamela Schoenberg)为纪念同为女性的20世纪早期欧洲著名的摄影师克劳德·卡红(Claude Cahun)策划的。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位法国女子的摄影创作,使其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以自拍像来探索身份和性别观念的女艺术家。

展出中克劳德·卡红存世的那四幅表层斑驳的黑白银盐老照片,以充满沧桑感的自拍影像,勾连出策展人寻觅到的五个当代美国人的自拍作品。美国女性摄影人柯蕊·葛瑞候丝(Corey Grayhorse)、洛杉矶的业余摄影人克雷·利普斯基(Clay Lipsky)、华人摄影师荣妮,以及一位伊朗裔男子和一位越南裔女子,他们来自不同的美国社会阶层,有不同文化背景,由其自拍像德的手法与题材也各不相同。

没有多少摄影研习背景的华人摄影师荣妮,早年在北京生活,至今的所有拍摄,仅热衷于自演自拍。 “在美国——春夏秋冬”(In America - Spring, Summer, Fall and Winter)自拍系列,由于发自心性之释然,游弋于东西方文化的双重经验,传递出饱满的个性化艺术信息,因此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欣赏。

繁花—陆元敏摄影展

时间:10.12—11.20 地点:上海/鲲鲤国际影廊

该展集纳了陆元敏近两三年的新作45幅,及早期代表作“上海人”和“苏州河”手工放印作品12幅。同时还出版限量版陆元敏摄影作品画册,展览期间举办了由来自摄影、文学等领域的学者参加的陆元敏摄影艺术研讨会。该展览的策展人姜纬如此阐述这次展览的主题及作品:“陆元敏照片里的上海,既是他个人、具体、感性经验的不断延伸,同时也是我们的身心所在,历史不在别处,上海不是抽象的,照片里的细密纹理在与我们相似的时空结构中得到了充分衡量,这一切还远未停止。”

相—陈锦摄影作品展

时间:9.15—10.8 地点:北京/映画廊

该展展出了四川摄影家陈锦以四川“5·12”地震废墟中的佛像为题材的25幅作品。同样是审视和反思5年前的那场巨大灾难,陈锦并没有加入震后报道悲情的大潮,而是通过倒塌的佛像之相,传达出对自然造化的敬畏,对生死的理解,还有对生命的信仰。该展览策展人为那日松。

生长—唐晶作品展

时间:9.28—10.27 地点:北京/得色空间

此次展览的作品是留德摄影师唐晶的城市景观系列。唐晶自2006年起在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学习摄影,其间多次回到中国拍摄中国的年轻人肖像和城市景观。他通过冷静客观的视觉影像语言关注中国当下社会的现实,并将其象征性与符号化的元素抽离出来,用非常德国化的摄影手法将之呈现在他的作品上。唐晶2013年开始在本刊推出的“德国当代摄影家访谈系列”颇受业界关注。

美滋润心—余慧文摄影展

时间:9.30—10.8 地点:北京/中国美术馆

此次展出作品是从余慧文女士多年拍摄的数千幅照片中精选的代表作,涵盖了自然风光、城市景观、动植物以及微观摄影等主题。展览作品优美大气,展示了摄影家对祖国、对生活深沉的爱和在摄影艺术方面的不懈探索。余慧文女士曾担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会长。此次影展后,她将把展品融于慈善事业,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治疗。该展还于10月15日至11月15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

杨建川摄影艺术展

时间:10.13—10.18 地点:北京/中华世纪坛

该展展出杨建川作品90余幅,分为“风景本色”、“昆韵清梦”、“京城记忆”三个主题,涉及自然风光、民族艺术、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其获得24届全国影展金奖的“竹园昆梦”尤具特色。摄影师选择《牡丹亭》《西厢记》等家喻户晓的故事,用最具文人雅趣的梅兰竹菊与剧中人物故事相映衬,再现了昆曲的经典雅韵和唯美仙姿。

“美丽海洋”全国海洋摄影大展

时间:9.23 地点:北京/王府井步行街

该展 由中国海洋摄影家协会主办是从首届“美丽海洋”全国海洋摄影大赛征集到的16000余幅作品中征选出的200余幅精品。这些作品全景式地展现了我国沿海地区多姿多彩的海疆风貌、美丽奇特海洋自然生态以及内涵丰富的海洋经济、人文、历史魅力。

相关热词搜索: 事件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