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传染科培养要求(四)

发布时间: 2022-04-07 09:42:12 浏览:

掌握: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转诊注意事项。

熟悉: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措施、报告及转诊程序。

了解: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机制。

霍乱

病因霍乱弧菌是病原体。

流行病学特点容易引起大流行,夏秋季为流行季节。患者及带菌者是传染源。粪一口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可再次感染。

发病机制

霍乱弧菌经口进入在小肠产生大量的肠毒素和内毒素。肠毒素使细胞内三磷酸腺苷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CAMP浓度的急剧升高,抑制肠黏膜细胞对钠的正常吸收,并刺激隐窝细胞分泌氯化物和水,导致肠腔水分与电解质大量聚集,出现剧烈的水样腹泻和呕吐。

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数小时~7天)。多为突然起病。病程分为泻吐期、脱水虚脱期、恢复及反应期。①泻吐期:先泻后吐,一般无发热。无痛性剧烈腹泻,不伴里急后重。大便性状有泥浆样或水样含粪质,见黏液,立即转为米泔样水便或洗肉水样血便,无粪质。便次每日数次至10余次,每次便量>1000ml。吐出物初为胃内容,物继之为米泔水样。②脱水虚脱期:频繁的泻吐使患者迅速出现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出现循环衰竭。轻度脱水皮肤黏膜稍干燥,皮肤弹性略差;中度脱水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声音轻度嘶哑,血压下降及尿量减少;重度脱水皮肤干皱,声音嘶哑,两颊深凹,舟状腹,神志淡漠或不清。代谢性酸中毒、肌肉痉挛低钠致腓肠肌痛性痉挛、低钾等。③恢复及反应期:症状消失。少数患者病情发展迅猛,以休克为首发症状,吐泻不显著或缺如,多死于循环衰竭,称干性霍乱。

诊断符合以下3项中1项者可确定诊断:①凡有吐泻症状,便培养有霍乱弧菌生长者;②流行区人群,凡有典型症状,但便培养无霍乱弧菌生长者,经血清抗体测定效价呈4倍增长,亦可确诊为霍乱;③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首次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及接触史,可诊断为轻型霍乱。符合以下2项中之1项为疑似诊断者:①有典型症状,但病原学检查未确定者应作疑似病例处理;②霍乱流行期间有明显接触史,且发生泻吐症状,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对疑似病例应填写疑似霍乱报告、隔离、消毒。并每日做便培养,如3次阴性,且血清学检查2次阴性,可否定诊断并作更正报告。

治疗严格隔离,及时补液,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霍乱的关键环节。原则:早期,快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通常选用541液。输液量依据脱水程度。轻度失水3 000~4000ml/日,儿童120—150ml/kg;中度失水4000~8000ml/日,儿童150—200ml/kg;重度失水8000~12000ml/日,儿童200~250ml/kg。抗菌药物能减少腹泻量,并可缩短吐泻期及排菌期。常用药物有多西环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疗程为3天。

转诊指征按甲类传染病于2小时内上报。必须转至传染病院进行强制隔离。

预防患者应强制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6天,并隔日便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对接触者应严密检疫5天,留取便培养并服药预防。定期对水产、海产、饮水及外环境做好监测工作,对被污染的衣物用具等消毒处理,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开展卫生活动,做好饮水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食品。严禁用新粪施肥,积极杀蛆、灭蝇及加强卫生教育

麻风病

病因麻风分支杆菌是病原体。

流行病学麻风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男女均可发病。应讲究卫生。

发病机制麻风杆菌侵入人体后发病与否,以及发病后病理演变过程、临床表现等均取决于人体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力。对麻风杆菌具有强免疫力者,虽受本菌侵犯,但可不发病,呈亚临床感染,经免疫试验证实麻风杆菌感染比有症状的患者更常见。多数能不治自愈;即使发病者亦属结核样型,且不具传染性。对麻风杆菌缺乏免疫力者,感染后表现为瘤型,有传染性。免疫力不够强或很弱者,则表现为界线类麻风,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随人体免疫力的变化可向结核型或瘤型转化。

临床表现

主要出现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损害症状,严重者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麻风病可分为5个逐渐移行的类型:由免疫力强的结核样型(TT)至细胞免疫力低的瘤型(LL),其间有免疫性不稳定的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中间界线类(BB)和界线类偏瘤型(BL)。此外,早期麻风皮损无特异性病理变化,称未定类(I)。皮损常见的有斑疹、斑块、结节或浸润、狮面,斑块中间有“打洞区”;神经损害表现为耳、尺、腓神经粗大;感觉障碍如温度觉、触觉、痛觉丧失。

诊断有麻风患者接触史。出现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损害症状,严重者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麻风菌素试验可阳性。皮损或组织切片内查到麻风杆菌。

鉴别诊断①需要鉴别的皮肤病:瘤型麻风应与皮肤黑热病、神经纤维瘤、斑秃、结节性黄色瘤、鱼鳞病、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结节性红斑、皮肌炎等鉴别;结核样型麻风应与肉样瘤、环状红斑、持久隆起性红斑、皮肤黑热病浅色斑型、环状肉芽肿、寻常型狼疮、体癣、远心性红斑等鉴别;未定类麻风应与白癜风、贫血痣、皮肤黑热病浅色斑型和花斑癣等鉴别;界线类麻风应与红斑性狼疮、皮肤黑热病、蕈样肉’芽肿(浸润期)等鉴别。②需要鉴别的神经病:如脊髓空洞症,其他原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进行性增殖性间质性神经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股外侧皮神经炎、面神经麻痹等。

治疗积极防治,控制传染。少菌型病例以口服氨苯砜+利福平为主。多菌型病例以口服氨苯砜、利福平、氯苯酚秦联合用药。麻风反应病例以醋酸溶液泼尼松为主,加强支持疗法。畸形需手术治疗。

转诊指征按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上报,监测管理即可。畸形需外科手术治疗。

预防

目前对麻风病的预防,缺少有效的预防麻风疫苗和理想的预防麻风药物,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方法上要应用各种方法早期发现患者,对发现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规则的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对流行地区的r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可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麻风。

血吸虫病

病因

我国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日本血吸虫。

流行病学传染源是患者和保虫宿主。构成传播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带虫卵的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孳生;人体接触疫水。人群普遍易感。感染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以接触疫水的机会而异。

发病机制血吸虫尾蚴、童虫、成虫、虫卵对宿主可引起一系列变态反应。其中虫卵引起的虫卵肉芽肿是慢性血吸虫病的主要因素。

临床表现潜伏期1个月左右。根据感染的程度、时间、部位和病程的不同,分为4型。①急性血吸虫病以7~9月为常见,男性青壮年及儿童居多,常有明确疫水接触史。多见于初次大量感染者。有发热、皮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出血性紫癜、支气管哮喘等。有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痛,腹泻,初为稀水便,继之脓血便、黏液便。>90%患者肝肿大伴有压痛,左叶肝大较明显,半数患者脾肿大。②慢性血吸虫病病程>半年,表现为血吸虫性肉芽肿肝病和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为慢性腹泻和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时发时愈,病程长者可贫血、消瘦、体力下降,严重者内分泌紊乱,肝硬化。③晚期血吸虫病主要表现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可呈巨脾型、腹水型、结肠肉芽肿型等。儿童时期感染可为侏儒型。④异位血吸虫病常见肺型、脑型。

诊断

到过血吸虫病疫区,有疫水接触史。具有急性、慢性或晚期血吸虫病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过敏反应、长期不明原因的腹泻、便血、肝脾肿大等。急性期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慢性期脾功亢进全血细胞减少;粪便检出虫卵或孵出毛蚴或血液循环抗原阳性可确诊。

鉴别诊断①急性血吸虫病须与败血症、疟疾、伤寒与副伤寒、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病毒感染及其他肠道疾病鉴别。主要根据籍贯、职业、流行季节,疫水接触史、高热、肝脏肿大伴压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便孵化阳性为鉴别要点。②慢性血吸虫病须与慢性茵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直肠癌等病鉴别。③晚期血吸虫病须与门脉性肝硬变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变鉴别。④异位血吸虫病:肺血吸虫病须与支气管炎、粟粒性肺结核、肺吸虫病鉴别。急性脑血吸虫病应与流行性乙型脑炎鉴别。慢性脑血吸虫病应与脑瘤及癫痫鉴别。

治疗发热应卧床休息,补充营养和支持疗法。病原治疗首选吡喹酮。急性期成人总剂量120mg/kg,<30kg儿童总剂量70mg/kg,>30kg剂量同成年人,分2~3次服用,疗程4天。慢性期成人总剂量60mg/kg,可采用1天或2天疗法,3次/日口服,儿童总剂量70mg/kg,分3次口服,疗程1天。

转诊指征按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报卡。监测管理即可。当因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在流行地区每年对患者、病畜进行普查普治。消灭钉螺。粪便须经无害处理。保护水源,改善用水。严禁在疫水中游泳、戏水。接触疫水时应穿着防护衣裤和使用防尾蚴剂等。

相关热词搜索: 培养 规范化 全科 医生 传染科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