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控制要素及其检修过程的控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3-20 09:35:19 浏览:

【摘 要】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基本要求是减少检修成本、合理进行效益管理。即以较小的检修成本,保持或提高线路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清洁性,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在两次停电检修之间,尽量使设备长时间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保证其运行可靠和经济运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控制要素;经济运行;安全可靠;检修制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0 引言

随着电网建设的步伐加快,电网科技含量的提升,新技术、新装置的大规模应用,以及企业自身发展要求和社会供电服务承诺工作的推进,对安全生产、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在积累了丰富的输电线路检修经验的基础上,改变原有定期检修的固定模式,寻求设备检修新思路成为一种必然。

1 状态检修的控制要素

1.1 线路元件的控制

输电线路是保证电能传输的基础,必须采取先进的管理办法,搞好其维护和检修工作;在初次投运前和运行过程中都要确认其完好情况,使之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1.1.1 三检修制度

为保持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要求供电企业应实施运行人员的日常点检与专职责任人员的巡检相结合的“三检制”,并应长期坚持。

1)点检:依靠线路维护人员和运行值班人员,根据“线路运行记录”所记载的部位进行定点检查;

2)巡查:在点检的基础上,由专职责任人员采用专用仪器、仪表对点检情况进行定量复查。例如,利用红外线测温装置或紫外监测装置探测导线接头发热现象等;其检查项目、周期和频次可根据线路具体运行情况来确定;

3)定检:根据“线路元件的缺陷记录”中对线路所提出的问题,建立周期点检卡,并由电力公司技术部门或专责人员对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

1.1.2 定期分析线路运行技术状态

对重点线路或故障多发线路,应定期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采取对策。这种分析除使用技术检测工具外,还可辅以常用的计算机数据信息,分层次逐项深入地进行。并根据分析结果,编制对策计划,及时进行维修,使之达到良好状态后再运行。

1.1.3 执行线路的强制检修制度

强制性检修是根据线路的年度检修计划和在“三检制”中发现的潜在性问题,对线路实行强制性检修的一种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以保证检修质量。

1)依据线路的运行时间、运行历史及现状,复杂系数及所带负荷的大小,实行分类编组,由检修人员实行分组包干负责;

2)设立线路专职运行考核员,统计线路的运行、维修状况,考核线路的完好率;

3)对检修后的线路,重新进行级别验证,审定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1.2 人为因素的控制

任何生产过程都离不开作业人员,在保证输电线路检修质量的因素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但又是最难以控制的因素。线路缺陷或事故的产生,往往都与检修人员的质量意识、操作技能和工作作风直接相关。为了实现对人为因素的有效控制,应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加强“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质量意识教育,实施可追溯性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2)严格执行检修规程,加强专业化检修培训,颁发检修操作等级合格证,实行持证上岗;

3)通过各专业间的人员调整,消除检修人员的厌烦情绪;

4)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促使检修人员加强自我提高和自我改进能力,提倡自我管理,开拓创新。

2 状态检修的发展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平顶山电力公司实际情况,我认为做好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初期,首先必须建立完整的状态检修组织机构和有关制度、标准。在初期阶段,工作量多,难度大,且各单位运行检修能力、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应实行以计划检修为主、状态检修为辅的检修模式。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研究,制定出符合各单位实际情况的《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实施办法》。

2)努力提高在线监测手段,合理调整试验和检修周期,从而持续推进状态检修的发展。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装备资源,搞好常规测试和测试分析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应用新的检测技术,提高对线路运行健康诊断的水平。

3)逐步完善各种监测手段,完善知识库,完善状态检修智能诊断系统,状态检修检修方式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状态检修的作用,实现以状态检修为主的检修模式;形成精炼、高效的检修管理模式。

为此,应制定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标准、检修实施细则、状态诊断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编制设备状态诊断标准、设备状态评定分级与检修策略等多项技术标准,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及时对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完善,为推行设备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状态诊断人员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

开展状态检修,必须有一支精良的员工队伍,特别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状态诊断技术人员作保障;要严格标准、严格要求,保证工作人员的高起点、高素质;要抽出专门时间,聘请专家教授讲课,广泛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一要加大对状态检修的宣传,使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在思想和行动上达成共识,促进状态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线路检修过程控制

制定科学的线路检修过程控制,形成具有自身管理特色的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自身管理特点,按照状态检修对企业管理过程控制程序的要求,对原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以计划检修、状态检修、事故检修、改进检修相结合的线路检修管理模式。

1)综合诊断分析相关线路,提出检修建议

根据线路巡检、状态监测、技术监督等工作情况,对线路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结合季度检修评估结论,编制、上报年度线路检修建议书,明确线路定期养护工作计划、线路检修建议,估算相关检修费用等。

2)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策略

根据线路在可靠性、安全、费用及效率等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估结果,将线路分为若干等级,并制定出相应的检修策略。通过对线路分级,制定检修方式,可以减少检修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大量人力财力,提高经济效益。

3)严格执行线路季度检修计划

根据线路检修管理标准、质量验收管理标准,由线路检修部门组织开展检修工作,接受生技部门的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线路得到及时、合理的检修和维护。

4)进行季度线路检修评估

相关部门应定期召开评估会,按照年检修计划,对比检修前与检修后线路运行参数的变化、检修建议的执行情况、执行效果以及维护费用等信息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查找差距,为制定合理的线路检修策略奠定基础,实现状态检修闭环管理。

4 结束语

总之,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改变了原有定期检修那种只依靠经验和推断以及上级要求来确定检修计划的方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定期检修所造成的维护不到位或维修过度的问题,不仅可节省检修费用而且还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建.配电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系统[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2.

[2]姚臻.基于状态检修的变电设备监测系统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

[3]王计朝.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9.

[4]田玲,邢建国.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的探讨[J].电网技术,2004(16).

[5]朱洪波,魏少岩,闵勇.火电厂检修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电力,2004(04).

[6]麻秀范,鲍海,张粒子,刘晓明.智能化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支持系统设计[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2(02).

[7]许婧,王晶,高峰,束洪春.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0(08).

[8]赖庆波.基于整体优化的状态维修策略与实践[J].电力设备,2000(01).

[责任编辑:汤静]

相关热词搜索: 检修 控制 输电 要素 状态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