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议军队联网审计

发布时间: 2022-03-23 09:17:38 浏览:

当前,随着军费投入的不断加大和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深入推进,军队审计在军事经济运行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步提高,不仅是加强部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工具,更是维护军事经济安全、促进军事资源向战斗力转化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已经成为获取和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计算机也同时成为分析、设计以及数据存储的主要工具,各种财务软件、会计系统、业务系统、办公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经逐渐被应用于军事后勤、军事装备等重要部门,军事经济活动主体的信息化环境已经逐渐形成。面对信息化的审计环境,以现场人工审查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审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军队审计环境的要求。作为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审计的高级形式,军队联网审计已经成为我军审计信息化要研究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一、军队联网审计的概念和特点

军队联网审计是指军队审计人员通过计算机实现远程访问,运用数据挖掘、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技术,按照信息化审计流程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运行数据、业务数据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做出审计评价和建议的工作模式。

通过联网审计,可以将审计部门的审计网络与被审计单位的网络进行连接,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和高效率的采集与分析后,运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可以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经济性进行适时、实时、远程的检查和监督。与传统的审计方式相比,联网审计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主动性。在联网审计中,审计机关和人员拥有预设的访问权限,可以主动通过网络收集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而不需要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有关数据获取方面的交涉,提高了审计的自由度和灵活度。二是实时性。军队审计人员通过联网系统访问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数据,缩短了检查活动的时间间隔,不仅可以进行事后的审计检查,还可以在该经济活动过程中进行实时审计,体现了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的结合,将传统的静态审计拓展到动态审计,更加有利于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检查。三是高效性。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下,为了提高审计工作效果,军队审计部门通常会选择增加审计力量,采取“人海战术”、异地交叉审计等方式和方法,反而无形中增加了审计成本、降低了审计效率。在联网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的影响,利用计算机远程对审计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因而具有更高的数据采集和审计分析效率。

二、军队联网审计面临的问题

经过近三十年的审计事业建设,尤其是2006年“军审工程”的推动,军队联网审计的软件和硬件环境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网络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网络建设方面,全军进行了审计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审计部门配发计算机和其他有关设备;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军队审计信息网,实现了解放军审计署对部分大单位互通互联,建立了信息发布机制,实现了部分审计信息的查询功能,加强了审计网络的安全和保密建设,组织了将审计终端和服务器接入指挥网的试点工作;在软件开发与应用方面,又先后开发出《军队审计统计信息管埋系统》、《全军决算审计报表统计系统》,并逐步建成了全军审计综合数据库系统,开发了《军队事业审计系统》、《军队装备审价系统》以及“军审工程”应用系统等审计软件,并适时进行了业务培训和推广应用。此外,各大单位和部队审计部门也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也相继开发了很多其他审计软件。但是,总体上军队联网审计建设还没有正式启动,联网审计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发展不平衡

网络建设是联网审计的基础,它应解决联网审计“能否联”的问题。“联”是联网审计的其中的一个重点,实现联网审计的条件是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网络之间可以保证有效联接。但是,由于军队体制编制、对信息化重视程度、资金配置以及人员技术条件的制约,军队审计网络建设发展不平衡,战区之间、军兵种之间的审计网络系统建设存在较大差异,造成部分单位审计系统无网可“联”,只能成为审计信息化中的“信息孤岛”、“数据孤岛”。在审计工作中,部分单位仍需要通过计算机先打印出各类数据报表进行数据报送和手工审计,给联网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审计软件联网性差

审计软件是联网审计的关键,它应解决联网审计“怎样联”的问题。联网审计软件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功能:①能通过标准数据接口从被审计单位应用软件中提取所需数据;②能通过网络通讯协议提取被审计单位的数据;③能分析被审计单位帐目、报表中存在的问题,给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审计线索。但是,我军目前已经开发出的审计软件已有近10种,但是大都是90年代开发出来的审计系统,应用于审计办公自动化,并且其功能大都局限于單纯的数据录入、数据统计、数据计算,缺少审计联网操作功能、审计分析功能和审计过程控制功能,这类软件的联网性较差,没有将现代的审计流程、审计分析整合进软件系统中,即使联上也无法发挥联网审计的信息化优势。另外,部分新开发的军队审计软件实用效果不佳,也跟不上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三)法律不尽完善

法律法规是联网审计的依据,它应解决联网审计“是否联”的问题。作为审计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审计联网必须取得相关法律法规的许可。我军原有的针对手工审计模式的法律、法规和审计标准规则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模式,亟须修改和完善。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军用以指导联网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还没有出台,对一些已经在联网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给予及时的协调和规范。并且由于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联网审计在实践中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抵制,例如以“信息安全”为由的拒绝联网等。

三、军队联网审计的对策

(一)确立联网审计的战略目标

军队审计联网包括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人员培训等建设工作,客观上需要一个时间累积过程,同时对于军队来说“联网审计”是新生事物,局部上有失败的可能,需要本着“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以点带面逐步完善和发展;并且,军队审计信息化本身是一个历史进程,必将随着军队体制改革、信息技术等不断发展而发展。目前而言,军队审计联网建设可按照先“点对点”小联网,再“面对面”大联网两步战略进行。“点对点联网”,是指审计派出机构与被审计单位财务部门信息系统进行联网,如审计部门派出的审计组与军以下试点单位的财务系统联网。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需要选取一些财务信息系统较为健全,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较为集中的单位开展试点联网;制定联网软件的统一标准并开发一些信息系统审计软件,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试点,采集专家经验并应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信息系统风险决策系统,最终形成审计软件再予以推广;对一些无法通过信息系统调取的数据,配合审计联网开展必要的手工审计或现场审计。“面对面大联网”,是指审计机关审计系统与大单位(财务中心、结算中心、采购中心)财务信息系统、会计核算系统、采购信息系统等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审计工作全覆盖。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在试点的基础上,形成并规划全面的审计联网标准,开发完善全军统一的审计联网软件;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络,整合全军审计信息系统、后勤保障系统、装备保障系统等三大系统,使三者兼容、同步,共同发挥作用;建设一个审计、后勤和装备工作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数据中心。

(二)加强网络基础资源建设

一是要组建保障机构。在开展审计联网建设时,要由军委审计署和战略规划办公室共同牵头和协调,在各军区、军兵种的审计部门的配合与帮助下抽调人力、财力、物力组建一体的资源保障力量,主要围绕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审计能力需求,组建数据管理、网络管理、安全防护等信息保障部门,担负全军审计联网建设的保障任务。同时,要在军委审计署成立数据管理中心和网络管理中心,对各军区、军兵种成立的资源保障部门进行指导和帮助;二是要构建联合共享的信息资源体系。审计工作要改变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就应建立审计信息交流的网络数据库,加大信息资源共享力度,整合审计信息资源。应由军委审计署和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协商统筹资源建设,统一规划和管理,协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顶层上梳理各审计相关部门的信息需求、信息目录及审计联网流程,论证信息资源的管理策略,构建全军审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框架,确保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整体协调、统一有序。对审计联网试点项目要确立专项管理方案,在试点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建设中要考虑未来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改造性;三是加快网络化建设。在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的牵头下,统一全军各单位的网络建设,避免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网络管理各自为政。同时,在军队后勤、装备等业务信息系统投入建设时,要为审计部门预留数据接口,防止信息系统的“烟囱式”发展。

(三)注重联网审计软件建设

信息化条件下的联网审计,有其特有的一套业务流程,对审计软件的要求非常高。目前我军审计系统使用的审计软件与军队审计信息化建设要求相距甚远,所以开发先进的软件就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审计工作的当务之急。一是集中力量健全我军审计软件体系,包括审计数据采集分析软件、统计抽样软件和法规检索软件等通用性软件,以及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建设审计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软件、审计项目管理软件等专用软件。二是要对军用审计软件开发过程做出强制性标准和规范。在审计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在数据资源获取和利用、软件接口配套、操作人员权限修改等方面可能会发生的更改或升级维护的情形,例如,在审计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中,要预设常用财务软件、事业部门软件模版,并实现数据接口的标准化和开放化,以方便审计人员在相应权限内自行制作或修改与财务软件对应的数据接口,解决数据转换等问题。三是要归口财务和装备等业务部门软件的建设。从目前来看,审计工作联网的难点在于审计与财务、装备等业务部门之间应用的信息管理标准不同,网络接口也不尽相同,给审计部门通过审计软件调取被审计单位的各类数据带来了较大的技术障碍,也为现在的审计联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题。为防止这种不利局面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在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规范全军业务部门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使审计信息系统和业务部门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统一有序推进。

(四)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首先,应确立信息安全的原则。树立以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把安全防护工作贯穿于军队审计联网建設的全过程。同时要树立信息化“信息共享”的理念,防止因主观上强调信息管辖权,而过分“夸大安全保密要求”。其次,要做好联网审计建设阶段的防护工作,做到“未雨绸缪”。要在军委审计署层面成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有关工作机制,强化审计人员的保密意识;在软件和硬件的选配和采购上要严格筛选、把关;在具体组网和软件开发中要预留接口,充分考虑未来安全功能扩展的需要,保证审计安全防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各级审计联网建设中要统一管理,防止盲目开发、自由设计、任意拓展等不经济、无效率的行为。最后,在联网审计的日常管理中,要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及时调整安全策略,更新“防火墙技术”,降低外部因素对联网系统的冲击。

(五)加强联网审计业务研究

在审计实现联网后,审计人员通过审计软件获取军队各项经济活动、财务数据,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与之前的传统审计模式相比截然不同,与之相应的审计内容和重点必将会产生深刻变化,因而必须加强审计联网后审计工作的重点和内容等课题的研究。信息系统是各项审计数据源的必然载体,因此它不仅决定了审计人员对财务、会计和其他经济信息的依赖程度,更重要的信息系统的优劣程度决定了是否可以依赖。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特征,决定了信息系统成为新的、必须开展的、并且处于重要地位的审计内容。例如,信息系统在短时间内反复出现差错的重复性,信息系统中数据存在潜在被人修改的安全性、信息系统对不合理业务的识别能力,信息系统是否符合审计工作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未来审计联网后审计工作新增加的审计内容和重点。对上述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会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因为信息系统客观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影响审计人员的判断。

相关热词搜索: 联网 审计 军队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