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创新推动向“智”造转型

发布时间: 2022-04-02 08:22:41 浏览: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目标。

2015即将过去,2016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中国制造又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两个月后,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目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形成历史性交汇。

翻开“中国制造2025”新篇章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技术水平与美、欧、日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建设制造强国,翻开“中国制造2025”新篇章,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中国制造2025》颁布之后,多个地方版行动计划也相继出台,包括江苏、湖南、安徽、北京、福建、四川、广东、辽宁等地的制造业强省(市)行动纲要。

其中,《<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紧扣制造业创新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重点突出坚持将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等四个原则。

四个原则包括:坚持将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坚持将“产品创造”作为培育高精尖产业的主要抓手,加快推动由全面发展向产业高端环节、核心领域和尖端科技的聚焦发展;坚持将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主动“瘦身”,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作为实现“由北京创造”的支撑条件,推动在京津冀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跨区域产业创新网络,实现互补、共赢发展。

有专家坦言,《中国制造2025》在推进实施的过程中,最担心的就是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地方政府积极行动是好事,但千万不要走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的老路,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有很多教训。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对媒体表示“中国制造2025”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实现制造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即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而非简单的技术“拿来主义”或者靠规模扩张。为此,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产业技术体系问题,要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特别是战略性高端共性技术。二是基础能力问题,夯实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关键工艺技术等工业基础。三是绿色发展问题,要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能效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

各界热议“中国智造2025”

除此之外,学界、企业界也对《中国智造2025》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015年12月19日,第十七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此次论坛以“中国发展2020——改革新征程”为主题,聚焦“十三五”规划,探讨“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力促中国经济提质增效,保持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奋斗目标。

以“中国制造2025”为主题的分论坛同时召开,邀请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首席流程信息官贺东东,浙江健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茂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原院长刘强,海马汽车集团执行总裁孙忠春,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CEO谢冠宏等政府、学界及企业的代表依次发表主题演讲,并在圆桌讨论环节中,针对时下中国制造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及互动交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龚六堂提到,《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为未来中国30年的制造业发展指引了方向: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要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

“到2035年,要达到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水平。到2045年乃至建国100周年时,进入世界制造业第一方阵。同时他认为,创新驱动、质量驱动、绿色发展、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是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是《中国制造2025》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办负责人,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他认为,一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制造业。

“制造业自主创新转型将引领经济转型成功。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是导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的重要根源。创新发展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题,国家将通过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等国家层面的支持,为制造业企业向高端发展,提供共性关健技术、人才等强大支撑平台。”

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首席流程信息官贺东东认为,下一个风口一定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结合是现在才出现的,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完全可以摆脱路径依赖,在同一起跑线上,以更大的热情去发展。通过打通物联网,实现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对接,中国制造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由大变强。

作为传统行业创业者代表,浙江健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茂义谈到,当今社会资本运作热火朝天,“互联网+”飞上天,而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制造业却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压力。

早在五年前,健盛集团就提出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实现工厂的智能化运行,将生产袜子工艺流程打造成与造汽车一样的流水线作业。就是这种“工匠”精神使企业从一个以手工作业为主的传统纺织企业,变成了一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产品附加值”的现代化大型棉袜生产集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原院长刘强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制造业走向工业4.0时代;发达国家的“高端回流”,新兴工业体的“中低端分流”给中国制造业带来“双向挤压”;《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互联网+智能制造”正在推动制造装备、设计过程、加工工艺、管理和服务的优化。

他建议,“对于智能制造,不要在落后的工艺基础上搞自动化;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备网络化数字化基础时搞智能化。智能制造标准规范要先行;智能制造支撑基础要夯实。”

海马汽车集团执行总裁孙忠春介绍了全球汽车产业趋势的三个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他从海马汽车集团的实践经验出发,讲述了汽车从制造到“智”造的三个体会: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自主是不竭动力;创新是唯一出路。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CEO谢冠宏表示,中国传统制造业里,很多企业都是依靠“压迫模式”盈利,压迫工人,压迫厂商,在低端相互挤压。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他希望缔造一种基于创新而非廉价劳动力的新商业模式,充分发挥供应链的潜力,帮助加工厂提升能力,通过透明的利润分红,打造真诚的合作关系。这就有了后来1MORE的联创模式。谢冠宏希望这种模式能够推动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把国内企业打造成冲向国际名牌的联合舰队。

中国制造业新的模式:

小米、乐视和华为

不久前,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形象彻底改观,同时小米也要做新国货代表,要比洋品牌品质更好、价格更低,最终打败它们。”

近几年来,小米的低价高配,为中国手机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智能手机在中国迅速普及,一定程度上说小米成为了中国智能机的领头羊。随着小米的产业链布局扩大,净化器、平衡车,逆势而为做电脑等,宣示了他的制造业版图。

近年来,视频巨头乐视也加入制造业大军。

乐视总裁贾跃亭坦言,“互联网生态引领者,必须真正的实现科技、文化、互联网完美融合,通过打破三者边界产生全新的元素和全新的价值”。

2015年“双十一”,乐视超级电视总销量38.6万台,超越919乐迷节38.2万台销量纪录,加上双十二的28万台销量,加上日常销量,2015年300万台的任务悬念不大,而2016年目标为600万台目标,在2015年底乐视出与TCL的合作,显然也是为2016做打算。

乐视当下盈利模式就“平台+内容+终端+应用”,从乐视电视的销量来看,作为重要的智能家居终端,抢占互联网家庭的入口。乐视表面上用低于成本价销售,实际上乐视拉进来的不仅仅是传统行业,还有互联网业。

有专家解读,乐视不是简单的智能硬件堆砌,而是基于不同行业之间深度垂直,打破行业的边界,相互协同催生,又相互独立,基于智能硬件、内容制造、互联网金融、垂直行业等不同领域,相互相生。

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生态系统,需要生产设备制造商、ICT制造商、制造类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等各方力量的共同投入和紧密合作,建立广泛的联盟,进行联合创新,以构建新商业竞争力。“华为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打造持续创新的、技术领先的、差异化的、易被集成的、一站式的、基于业务驱动的ICT基础设施产品与解决方案,并推动开放的产业生态链建设。”

麦肯锡评价华为,“有一家中国公司把握住了制造业大趋势,从而获得巨大成功,它可能是时至今日最为国际化的中国企业”。

在问及小米与乐视的模式时,谢冠宏说,每个人首先需要掌握一个基本的核心价值,也即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去做大事业。他从小米对UI的不断优化、乐视坚持做自己的视频内容,服务与品牌,社群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小米与乐视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李北光先生则通过华为和小米PK的例子,提出制造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方向。他认为,制造业企业要主动拥抱互联网,保持核心制造技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

没有人才

就没有“中国智造2025”

“实施中国制造2025,总的来说要体现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但在市场力所不及的情况下,需要由国家为企业创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做好外部性支撑。如下一步要推动制造业的人才培养,通过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业化的转化平台,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将注重抓好技术工人这支队伍的制度建设,推动一些本院校向职业技术院校转型,鼓励大学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创建现代新型现代学徒制等,为企业向智化转型,提供既有高智力又有动手能力的技术工人。”李北光强调。

谈及人才培养与引进,贺东东强调,“在三一重工这样做工程机械的企业,工程师是最吃香的,有技能的工科人才是企业急需的。只要有好的技术,好的发明,价值很容易变现”。

孙忠春强调,汽车企业要有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及设计开发能力三个资源,人才和手段非常重要。企业不论有多规范的流程,多健全的制度,多系统的管理标准,最终还是要有优秀的人才,有一个全面的机制把人才队伍建立起来。他认为人才是企业最关键的,背后是机制。

2015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撰文指出,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面向世界引进高端人才,但没有操作层面的优秀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再好的理论、发明及设计也难以变成现实。

“从我国技术人才的培养现状来看,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浮躁这一副产品也随之而来。全社会的目光都集中在贸易、金融等流通领域,逐渐轻视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传统制造业领域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转型、解体,直接影响到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导致工程技术人才断层。一些以传统工科专业为主的名校开始把工作重点转向建设理科和文科,对传统工科专业实施了一系列压缩学时、减少招生人数等措施,使得高端工程技术人才严重缺失。那些本应是培养操作层面工程技术人员的院校也紧随名校之后,推行所谓的改革。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更是惨淡经营。职业教育的重点也都放在第三产业上。未经过严格技术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了一线技术工人的主要来源。”

工信部人事教育司发文强调,与制造业发展要求相比,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制造业人才培养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制造业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匮乏;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三是对制造业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高,制造业人才仍然面临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面对制造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供支撑,从根本上解决制造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必须依靠人才助推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继续发挥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人才比较优势,努力实现由大规模人力资源向高素质人才资源的转变。

《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工信部人事教育司提出,为了适应制造业的新形势,今后人才培养上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培养造就一支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国内外经济运行规则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有效提高制造业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进我国制造技术成果转化和品牌价值实现;二是培养造就一支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国际型、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起核心推进作用,充分发挥科研转化、技术开发、业务指导、监督实施和技术改进等工作;三是培养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爱岗敬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满足高质量产品生产和服务要求,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相关热词搜索: 动向 转型 创新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