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独立学院健美操教学创新与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 2022-04-09 10:10:32 浏览:

摘要:健美操教学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和手段。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体育教学和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教学改革应重视健美操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创新,进一步阐述了健美操教学课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实践表明健美操教学在学校素质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素质教育教学创新

1、前言

在全国教育界深入探讨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的过程中,许多人不由地对目前体育教育的目标作新的思考。我国现行体育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主要是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界百废待新时,从前苏联直接引进的,其中主要贯穿了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体育教育思想,即提倡“三基”教育。这对我国的体育教育影响至深,即使目前,大多数体育教师仍把“三基”教育视作体育教育的全部。教育内容及效果反映时代发展的需求,应集中体现于社会对人才规格的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教育领域也不断纳入新的内涵,仅仅是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体育也就由此应运而生。

“素质教育”比较前期体育教育,传统教育注重学生运动技术积累和体能状况的改善,素质教育则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体育“实践能力”。体育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经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本领。在大理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健美操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魄,还可以增长知识,调节心理发展水平,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培养优良意志品质,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可见,通过健美操教学,可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这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以我院10级俄语专业27人为创新健美操教学实验组,我院10级日语专业28人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教学对比实验。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综述法

1)教学分组:教学实验前,对两组学生作体操基本技能及柔韧、协调相关素质测试,结果显示,两组大学生与健美操学习相关的两类素质上五显著性差异。2)实验时间:两组同时进行,为期12周的健美操教学。3)教学实施:实验中,实验班以“创新教学”为主,对照班采用以往的常规教学法。4)实验实施:实验班教师上课时,着力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1)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的环境;(2)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对健美操的艺术修养教育,在教学中加强体育文化知识的教学,并注意启发学生将相关知识融合到体育实践中来;(3)引导学生通过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以学以致用,为其提供适当的表现自身艺术魅力的舞台,创造的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思维能力。5)结果考核:将原来的实验班与对照班打破后,所有学生按学号进行3项内容的考核,考核由实验老师之外的本校体育教研室3位资深老师担任。

2.2.2数据(附表)

两组教学方法对学生各方面健美操学习效果比较(X+s)

3、分析与讨论

3.1健美操教学创新必须结合相关学科知识的特点

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经过再创造,按照全面协调发展身体的要求,组编成操,在音乐伴奏下,达到增进健康、培养正确体态、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的一种锻炼手段。而健美操的特点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健美操动作组合创造出动感的,有节奏的不间断的包含高、低不同运动强度及具有审美价值的动作。要想使健美操运动达到一个高水平、高标准的要求,必须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学科的知识,从而丰富课堂内容。

体育教学中到底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去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这就必须涉及到体育教学的内容,因为课程内容和结构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知识结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手段和方法最终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内容,因此,真正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达到21世纪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开展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有着更深的意义。

3.1.1从动作的设计分析,它吸收了舞蹈、武术、技巧等艺术性较强的动作加以改编操化,使每一个单个动作都具有针对性,这样就使得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安排一个课时,对舞蹈(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等)的手位组合、姿态组合、地面的翻滚及把杆的控制练习,技巧的双人配合及托举动作和武术做简单的介绍。

3.1.2从锻炼方法上分析,健美操又是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人体艺术造型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进行锻炼的。特别是健身健美操的每一套动作都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创造健身健美操时,对每套的动作结构、数量、顺序、时间,对身体各部位的作用,形体的影响,心率、氧代谢情况,心理效果都应进行科学的测定与分析。学生必须掌握,进行健身健美操的锻炼时,练习者对脉搏、体重、握力等简单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使健美操锻炼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3.1.3从锻炼的目的上分析,健美操是以健身为基础,把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精神美4点有机地组合起来,既注重形体的、姿态的、动作的、外在美的训练,有注重美的欣赏力、美的情操等内在美的培养。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这对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最简单的基本站立开始,就应鼓励和帮助学生找最佳感觉,确立正确的表现意识,使学生完成每一个动作时都能感受美、鉴赏美,受到美的熏陶,同时,教师要严格把关,精益求精,以提高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对动作具有审美能力,在练习时,就能自觉地观察与思考,仔细琢磨动作的要领和韵味,并进行自我欣赏、认真比较,从而改进技术。其次,适当地进行芭蕾舞基本功练习及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训练,以提高姿态的规范化。培养形体美。此外,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来解释动作,并通过优美示范引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动作的表现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掌握学生个人特点,要允许他们即兴发挥,充分挖掘表现潜力。

3.1.4从音乐的选择分析,健美操音乐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编排步骤,可以有理由认为音乐选择的成功是创编操成功的一半。健美操的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优美动听,情调健康,乐曲风格与动作风格相一致。用音乐贯穿整堂健美操专项课,不但能引导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兴奋性,而且还有助于更快地掌握练习,加强对动作顺序的记忆。这样教师就必须开设乐理知识课。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

3.2健操教学中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的特点

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次深刻的教育革命,是一次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是一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深刻革命,是一次育人模式的深刻变革。在这场革命中,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到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学生则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要把教师之导、学生主体同一起来。

3.2.1健美操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教育方式,其教育目标面向基础性、普及性、全面性、个体性、主动性和时代性。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国文化经济的不断深入研究,使得当今社会赋予体育更丰富的内涵。如果我们的体育教育仍然重教师权威,轻学生个体和主体;重少数运动人才的培养,轻多数普通学生的运动欲望和心理感受;重课堂教学途径,轻课堂教学与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的有机结合;重运动技术的教学与训练,轻体育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贯通;重体育教学的整齐划一,轻学生的自主选择是远远无法满足学生逐步奠定终身体育基础,丰富今后的文化体育生活的需要,也无法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因此、学校体育改革势在必行,为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增设新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体横跨体育、文学、艺术和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综合特性的健美操运动,正充分体现了健身、健美、健心的整体时效性,它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环节。健美操运动的本身特性和功效及有利于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他们的主体性、全面性、综合性、基础性、协调性、层次性、内化性、实践性和成功性的发展,使他们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学生在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音乐伴奏下做健美操练习,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塑造健美的体态,培养良好的气质和乐观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且能陶冶美的情操,乐在其中,更能使心理得意平衡,疲劳得以消除,体质得以增强,学习经力和效力得以提高。因此,健美操在学校素质教育中进一步显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2.2健美操创新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3.2.2.1通过健美操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健美操是一项艺术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其内容丰富,动作更富有感染力,并得以构成完美艺术整体的一部分。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有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而舞蹈是健美操特有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美操动作较多地吸收了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等基本动作,并按照体操特点,将舞蹈进行再创造,使体操与舞蹈动作融为一体,学生穿着健美操服在具体鲜明节奏和韵律感的现代音乐伴奏下进行身体练习,使其产生欢快、奔放、正分和激情的情绪,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从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发挥,也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健美操是一项融体育、艺术、教育、卫生为一体的身体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发挥多种的社会功能。与此同时,健美操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见人不拔的精神,养成自觉锻炼的积极性,不断地激发他们既能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艺术素养,更有助于开发智力。因而,健美操教学有助于学生实现心灵美的追求,提高其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舞蹈水平和思想素质。

3.2.2.2通过健美操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健美操是根据人体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美学、人体艺术造型学、体育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以练习者身体为特点,严格地按照锻炼身体各部位的要求,有顺序、有目的地为达到身体匀称、协调、健康、健美发展而组编成操得、是实现健康美的有效手段。健美操教学,能有效地活动身体各部位,起到舒展全身肌肉,增强肌肉、韧带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能进一步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血液循环,使大脑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提高脑的记忆、思维等能力。

3.2.2.3通过健美操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健美操教学形式多样,动作由简到繁活泼多变,学生容易接受,能够为学生提供练习上获得成功体验的条件和机会。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从自学自练中,从互教互学互评中,从团结友爱的多项交流中,从自我肯定中得到满足,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自我意识。健美操动作刚劲有力、舒展大方、干净利落、热情奔放、表现力强,可以克服学生害羞心理,增强自信心和表现欲望。

3.2.2.4通过健美操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追求、向往是人的天性,也是催发人们不断进取的动力,尤其是人体的美,而人体的美是体型美、姿态美、动作美和气质美的高度结合。学生通过健美操的练习不仅使身体匀称、和谐、健美的发展,使体形、动作、姿势得到训练和改善,而且更有助于培养他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具有生命力的外在形象,充分体现出时代气质的美,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对人体美以及表现人体美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所追求的目标。从而培养学生健美的体态、良好的气质和风度,提高其艺术素养和审美素质。

3.2.2.5通过健美操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证明,大学生在创新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容易地实现技术和教学过程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认知的过程及认知程度上,无不体现出兑个人学习能力、学习投入的肯定与回报。学习的即时效果反馈迅速,因而学习的行为因为得到不断的激励而得以强化,学习的兴趣与效果皆有了较大的提高、因而创新教学实际上也是体育技术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学,是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相统一的特殊教育。其结果可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旺盛的学习兴趣中得以充分体现。

3.2.3大量运用音像教法手段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的特点

当今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徐苏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教师要具备运用现代化设备的能力,使教学中一些难以演示、不易讲清的事物变化过程,变得简单明了,清楚易懂。

有关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学生通过视觉所获取的知识占获取知识总量的83%。电视录像能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功能区获取知识,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首先,教学中许多复杂的技术动作,教师无法以慢动作进行示范,学生就无法清楚的了解技术动作。而电视录像可以将动作放慢,使学生看得清楚,增强对动作概念的深刻理解。第二,由于电视录像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可变性,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对动作概念的认识,减少了学生的盲目性,从而加快了学习进度,提高了学习效果。

另外,健美操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引导以及电化教育手段的运用,对提高学生的编排能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并且通过观看比赛、录像等,丰富头脑、开阔视野。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1999.6.13

[2]刘鸥.素质教育融入体育课堂的探索[J].体育科学,,2001.5

[3]赖昌贵,布卢姆掌握学习策略的评价[M].教育学,1989

相关热词搜索: 健美操 素质教育 独立学院 创新 教学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