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马来西亚农业概况

发布时间: 2022-09-08 08:25:02 浏览:

计划,到1999年农业实现了正增长,农业秩序恢复稳定。21世纪以来,各项农产品的价格都实现了正增长,且涨幅较大,农业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马来西亚农业主要分支产业有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粮食及相关工业。主要产品有油棕、橡胶、可可、椰子、胡椒、木材等。

2 种植业

种植业是马来西亚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 %左右。主要产品为棕油、橡胶、水稻等。

2.1 油棕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棕油及相关制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和出口量占全球总量45 %左右。油棕主要品种是TENERA。马来西亚棕油及制品出口到中国、荷兰、美国、巴基斯坦、日本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是马来西亚棕油第一大进口国。

2.2 橡胶

马来西亚曾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与出口国。由于经济对橡胶的出口依赖过大,加上国际市场上人造橡胶迅速增加而对天然橡胶的需求减弱,政府相机扶持其他产品生产,国内橡胶生产则逐年下降。到80年代,马来西亚农产品出口中,木材和棕油的出口额先后超过橡胶。90年代以来,橡胶的生产和出口持续下降。马来西亚橡胶生产中,种植园面积占17 %,小胶农所占面积为83 %,种植园的单产是小胶农的1.5倍。

2.3 水稻

水稻是马来西亚的主要粮食作物。虽然马来西亚气候宜人,适合水稻种植,但是长期以来,水稻产量只能满足国内约60 %的需要,差额需要从邻国特别是泰国进口。政府为了增加水稻产量,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农民种植水稻。马来西亚共有8个水稻主产区,西马约占总产量的87 %,沙巴和沙捞越分别占5 %和8 %。目前,虽然马来西亚的水稻产量已经有所提高,但还须从国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马来西亚大米主要进口国家为泰国(占60 %)和越南(占33 %)。进口大米中75 %是白米,13 %是香米。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2000~2014年马来西亚水稻面积见表1,2000~2014年马来西亚水稻单产见表2,2000~2014年马来西亚水稻产量见表3;2000~2014年马来西亚水稻面积变化见图1,2000~2014年马来西亚水稻单产变化见图2,2000~2014年马来西亚水稻产量变化见图3:

2.4 水果

马来西亚地处热带雨林地区,水果品种繁多,主要包括番木瓜、芒果、西瓜、榴莲、黄梨、菠萝蜜、杨桃、香蕉和菠萝等。目前,中国允许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水果有龙眼、山竹、荔枝、椰子、西瓜、番木瓜、红毛丹。

近几年来,番木瓜、西瓜、榴莲、 杨桃、香蕉和菠萝是马来西亚主要的出口水果。番木瓜主要出口到中国香港、新加坡、阿拉伯国家和沙特阿拉伯;西瓜分别出口到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文莱;榴莲的主要出口目的国是新加坡、文莱、中国香港和泰国;杨桃主要出口市场是荷兰、新加坡、和德国;香蕉出口到新加坡、文 莱、中国香港和中东国家;菠萝出口产品主要是菠萝罐头和菠萝汁,主要出口到新加坡、阿拉伯国家、沙特阿拉伯和文莱。

马来西亚进口水果的主要品种為本国无法种植生产的温带水果。进口的主要品种为各类柑橘和橙子、苹果、葡萄、梨、李子/梅子、草莓、枣和栗子等坚果;进口国家和地区主要为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新西兰等。

2.5 蔬菜

马来西亚蔬菜种植面积约3.5万hm2,产量约45万t。马来西亚蔬菜种植主要集中在一些气候凉爽的山地高原上建立的蔬菜生产基地,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种植的品种较少,主要是一些绿叶型蔬菜,如空心菜、苋菜、菜心,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要,需大量进口。进口的主要品种包括大葱和洋葱、大蒜、菜花和花椰菜、西兰花、胡萝卜和芜菁、土豆、西红柿、辣椒、白菜和圆白菜、甘蓝、芹菜、蘑菇和韭菜等;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为澳大利亚、中国、泰国、香港、新西兰、美国和印度等。其中,中国大蒜在马市场占有率为96.16 %。

3 林业

马来西亚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森林覆盖率74 %,其中,原始森林1 949万hm2,其它树木种植地480万hm2,永久性保留林地1 539万hm2。上述林地大多集中在沙捞越(占48 %)、 西马半岛(占30 %)、 沙巴(占22 %)。

2006年马来西亚林业及木材加工企业3 571个,就业人口20.3万。2006年圆木产量2 130万m3,锯木4 830 m3,胶合板4 750 m3,木制品出口1 422.7万m3,同比增长了10 %。马来西亚是全球第十大家具出口国。原木主要出口中国、日本和台湾,其中中国占比30 %。锯木主要出口中国、欧盟和荷兰。胶合板主要出口日本、西亚、欧盟和中国。木制家具主要出口美国、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

为保护本国的林业资源及扶持本地家具业发展,马来西亚政府实行采伐与蓄养相结合的原则并优先保证本地家具业需要,是政府为保护森林资源而采取许可证制度,限制产量并严格控制盗伐。近年来各种林木制品的产量及出口量有所下降,但木材仍是马来西亚的主要初级出口产品,价格保持上升势头。

4 禽畜业

马来西亚禽畜业主要包括鸡、猪、牛、羊以及乳品加工,在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平均为0.7 %,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平均为8 %。除猪肉、鸡肉、鸡蛋能够完全自给外,绝大部分牛肉、羊肉、牛奶需要从国外进口。

养鸡业是马来西亚禽畜业的主流,占禽畜生产总量的55.7 %。肉鸡的年产量和需求量分别为75万t和65万t,自给率为115 %;鸡蛋年产量和需求量分别为41万t和39万t,自给率为105 %。

养猪业占禽畜生产总量的21.1 %,多集中在西马半岛。猪肉年生产量和需求量均为16万t,自给率100 %。70 %猪饲料需要从国外进口。

牛、羊养殖远远落后于实际需求。牛肉的年需求量12万t左右,年生产量仅为2万t,83 %需要进口。羊肉年需求量为1.4万t,年产量仅为0.09万t,93 %需要进口。牛奶的年生产量为2.2万t,需求量为73万t,97 %需要进口。牛肉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进口,羊肉主要从新西兰、澳大利亚进口,牛奶主要从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口。

5 渔业

马来西亚的捕捞和深海养殖业非常发达,从业人员接近9万人。2006年,鱼类捕捞量为140万t,市场供应充足,部分生鲜和罐头海产品出口海外。其中,观赏鱼出口8 200万令吉,同比下降了3.76 %,主要出口国家为新加坡、荷兰和美国。

马来西亚渔业资源丰富,年持续可捕量为119万t,其中,西马部分约78万t,其余为东马的可捕量。可捕的渔业品种繁多,有80余种。据马来西亚政府在资源调查期间以回声映象及试捕收集的生物学资料,估计了12海里和200海里间的中上层资源总生物量为51.02万t,可捕量为25.51万t。另外,非音响调查的鲣鱼和金枪鱼,西马东岸的可捕量估计为5.0万t。就鱼种的分布而言,中上层鱼类中,西马东海岸资源量较丰富的有重颊似鲹鱼参(Caragoides malabaricus)、脂眼凹肩鱼参(Selar crumenophehalmus)、游鳍叶鱼参(Atule. Mate)、蓝圆鱼参(Decapterus maruadsi)、大甲鱼参(Meaglaspis cordyla)、长体圆鱼参(Decapterus macrosoma)、康氏马鲛和斑点马鲛。脂眼凹肩鱼参 和重颊似鱼参 在东北季风期间占优势,但在其它季節,其它鱼种分布较均匀。西马西海岸分布有笛鲷、蓝圆鱼参、脂眼凹肩鱼参、羽鳃鲐、叶鱼参 、副叶鱼参、小沙丁鱼、圆腹鲱、大甲鱼参、舵鲣、青干金枪鱼、黑纹小条(Seriolina nigrofasciata)和斑点马鲛等,但若与东海岸相比,资源量少,并没有优势种。至于底层鱼类,东海岸的主要鱼种有大眼鲷属、金线鱼科、鲱鲤属和拟鲱鲤属(parupeaeus)和枪乌贼,而西海岸则以舵鲣属、金线鱼科和笛鲷属鱼类较丰富。

(参考资料来源:国际渔业)

相关热词搜索: 马来西亚 概况 农业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