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卓越农业人才背景下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2-03-09 08:11:21 浏览:

摘 要:该文结合卓越农业人才的教育培养计划,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与企业间沟通机制的强化实践环节等方面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设所进行的具体实施过程,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设及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卓越计划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b)-0221-02

“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目标是致力于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

实施“卓越计划”关键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培养的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

2013年黑龙江省实施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黑龙江大学是首批入选该计划的高校之一。按照黑龙江省实施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根本要求,黑龙江大学在农业水利工程的专业建设方面着力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尤其是注重实习实践环节,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建设。

1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厚基础、强实践”的专业特点,立足社会需求,实施卓越培养计划,首先从课程设置入手,按着学校的总体要求,设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大平台,在专业教育平台上设置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其学分比例大致为2∶1∶1,其实践环节达30%以上。人才培养模式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应实现的基本要求如下。

(1)知识结构:以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以及灌溉排水工程等作为应当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家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动态。

(2)能力体系: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具备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农业节水技术应用能力;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资料查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素质养成: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以及团队意识、法律意识;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现代意识;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具备基本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素质。

基于上述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在知识层面上以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出发点,强调的是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发展前沿、动态;在能力层面上强调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素质层面上强调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及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素质等。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落实“卓越计划”教师是关键,师资队伍的建设要着重于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能够有效地将生产实践经验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在现有基础上,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提高—合作”的模式,进一步培养和引进理论与生产实践并重的专任教师,外聘具有丰富经验的生产实践一线的高职称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2.1 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的校内教师队伍

对于教师队伍中实践经验不足或是缺乏实践经历的教师,采取集中训练和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技术项目合作、专题训练等方式每年选送3~4名教师到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进行至少累积3~6月的生产实践,或进入相应企业或科研院所直接参与完成相关项目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熟悉生产过程、技术和管理,获得一定的农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在校内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教师,进行“一对一”互相帮带的长期培训方式,在3~5年内,使专业教师中具有实践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对于在企业、科研院所进行专门性工作实践培养的教师,在实践阶段给予适量的工作量学时补贴;对实践中成果显著的,在项目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具有丰富行业经历的教师参加“一对一”培养时,根据实际情况,学校考虑折算成一定工作量;对双师型教师的评价,除了考察其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等成果形式外,着重考察其在评价项目的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生产实践方面的成果,使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重心真正转向生产实际。

2.2 建设一支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根据需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高级专门人员(人力资源部门、技术部门)担任教学顾问,在实际操作中,教学顾问一方面与学校、学院共同研究、制定培养计划,进行教学指导,协助监督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素材,实现将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农业生产实践教育有效结合。每年聘用3~5名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直接参与日常教学活动,负责讲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讲座,为学生提供职业方面的教育及专业基本训练。

3 构建学校与企业间沟通机制的强化实践环节

按照“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的学生要累加有1年的时间在涉农企业、涉农科研院所学习、实践,为此,提出了“3+1”人才培养过程,即学生在4年大学学习期间,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涉农企业、涉农科研院所学习。

根据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建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实习基地,现有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包括水利施工企业、涉农企业、设计院、水科院、水库管理处等,专业教师和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制定学生在企业、科研院所学习阶段培养方案。形成学校——涉农企业、涉农科研院所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环节贯穿学生4年的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3.1 构建学院与企业间的沟通机制

学生在企业期间,除有实习成绩记录在册外,还要实行一个跟踪机制,及时反馈学生在各环节中的表现情况,了解企业的需求和人才培养重点,学院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与此同时,企业根据学院的要求,及时调整和改善实习形式,注重将企业岗位需要纳入学生培养过程中与为学生的职业定位提供了选择空间。

3.2 建立实习质量评价体系,保证企业实践质量

(1)建立合理的实习评价体系。学生实习的评价过程在实习岗位、实习过程、实习成果、加分项、减分项等几个方面进行量化,统一标准,以求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并由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考核完成。

(2)企业实习手册和答辩。根据实习过程要求学生如实填写实习手册,要求记录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情况,包括岗位工作内容、考勤、每天工作评价、业务报告、成果记录等各方面内容,并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总之,实验、实习及专项训练是实践环节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过程。此外,对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也要适应“卓越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

实施“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黑龙江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的具体体现。该校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对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陈希.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人民日报,2010-07-09(A8).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2011.

相关热词搜索: 农业 水利工程 探索 实践 人才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