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关于全县医疗卫生和健康扶贫工作的视察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7-29 09:30:03 浏览:

5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同峰带领视察组,先后深入到县人民医院、康华医养中心、县人民医院东医疗区建设工程、大仲村镇中心卫生院等现场,对全县医疗卫生和健康扶贫工作进行了视察,并在座谈会上听取了县政府相关工作汇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和健康扶贫工作,不断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县医疗卫生和健康扶贫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卫生综合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一)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医院人事管理、内部分配管理自主权,全面完成了县级3家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全面实施药品零差价和医用耗材零加成,严格落实药品购销“两票制”,药占比由改革前的42%降至31.7%。在县中医医院和9家基层医疗单位开展了“医药分开”试点,建立了“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纠正医药不正之风、降低群众就医负担”的管理模式。将县人民医院东城新院建设等9个建设项目纳入全县卫生计生系统重点建设工程,全力推进实施,对全县475处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级卫生室,按照“六室分开、面积百平”的标准进行全面提升,实现了卫生室标准化服务全覆盖。积极引导县域内医疗机构内引外联,打造了一批重点学科和特色科室,全面落实护理、儿科等6个县级质控中心主体责任,为群众提供更加规范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扎实推进。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确立了由21处乡镇卫生院、1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75个一体化村卫生室组成的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成了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依托乡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公共卫生科、健康小屋,围绕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全面落实十四类5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128.3万份,儿童保健、65周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89.5%、47.1%、63.7%、60.4%。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22个,采取主动签约、上门签约、集中式签约等方式,开展了新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今年以来,共签约15.05万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10.04万人,贫困人口和计生特殊家庭实现了签约全覆盖。

(三)精准健康扶贫工作深入开展。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八个一”工程,组织对全县6.2万名贫困人口开展了免费健康查体服务,并按照“一户一档、一人一册”的原则,为每名贫困人口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确保底子清、情况明。与贫困人口签订《兰陵县贫困人口分级诊疗建议书》,将“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择机治疗”充分结合,实施“一对一”分类医疗救治。全县26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贫困患者绿色通道,为贫困患者看病就诊提供及时、便捷的医疗服务;实施贫困人口就医门诊“两免两减半”;住院治疗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管理新体系。2017年,全县26家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窗口为患病贫困人口减免费用661.6万元,惠及3958人次。二、主要问题(一)基层医疗卫生规范性管理有待加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近年来,虽然我县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造,基层医疗服务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从目前情况看,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财力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乡镇卫生医疗机构不平衡性较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常规性医疗设备未能全部配置到位,距国家规定的卫生院基本设备配置标准仍有较大差距,无法设置相关科室开展诊疗业务,有的虽已配备,但部分公共卫生检测设备陈旧老化,超期使用,导致一些必要服务功能萎缩,造成了基层机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二)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缺乏,专业类人才短缺。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所限,我县高学历人才引进难,引进来留住难。加之全县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学科带头人严重匮乏的矛盾突出,管理、信息化和儿科等专业岗位人才紧缺,2015—2017三年,全县仅引进硕士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66名,且主要集中在县人民医院,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已经成为制约全县医疗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有待提质增效。从我县目前的情况看,部分业务主管部门重临床业务、轻公共卫生服务,没有有效地发挥牵头作用,对基层指导力度不够,导致相关医疗服务项目开展不到位,质量有待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宣传不够广泛,实施效果不够理想。城乡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知晓率偏低,预防疾病健康观念不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服务意识不够,服务项目的管理还需更加细化和规范。

(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县内部分医院局限于满足日常业务工作需求,不愿主动投入资金新建或升级改造自身的信息系统。全县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紧迫感有待增强,信息化建设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进一步提高,部门间监管需求和信息存在不清晰、不共享的现象。

三、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医疗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全县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发展规划,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增加医疗卫生人才资源总量,优化人才结构与分布,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重点抓好各类紧缺型、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现有医疗卫生队伍素质能力的提升,通过外出进修学习、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开展医德医风专项活动等措施,着力建设一支医德美、医风正、医术精、医心慈、医表端的医疗卫生专业队伍。重视加强基层医护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鼓励医学专业人才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高度重视对乡村医生的全科培养,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实用性强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二)下大力气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对乡镇卫生院履行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部分,应坚持政府举办原则,加大县乡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各级对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专项资金,根据乡镇卫生院发展规划,力争在期限内对乡镇卫生院“改、扩、迁、建”,进行全面标准化提升,配齐相关医疗设备,加快改善办医条件,保障群众基本就医需求。进一步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按照“合理布局、方便村民、便于管理”的原则,制定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化发展计划,将村卫生室建设纳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多方筹集资金,配齐基本检测设备、诊疗设备、康复设备等,切实提高村级诊治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和规范。县乡两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要将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纳入全县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鼓励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互补发展、错位发展,引导卫生资源向薄弱地区、薄弱领域倾斜。新设置医疗机构按照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利、布局合理的原则,注重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和效益。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开办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需求。坚持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将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同监管、同考核、同奖惩。各相关部门要落实民营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职责,明确部门内部分工,从民营医疗机构布局、管理机制、质量监管、提升服务水平上求实效,既要按照有关法规大力支持发展民营医疗健康事业,又要在严格执法、规范管理上下功夫,严防盲目布局、无序发展。

(四)全力抓好健康扶贫工作。按照建档率100%要求,进一步完善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重点人群实施精准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因人施策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全面推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贫困人口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建档率和动态更新率。建立“先诊疗后结算”绿色通道,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就医“大病不出县,常见病不出镇,小病不出村”。深入贫困地区进行面对面宣传,引导重点贫困人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有效提高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推动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转变。高度重视大病致贫、大病返贫人员的医疗救助和服务工作,努力做到县域内动态管理全覆盖,切实让因病贫困人员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救助温暖。

相关热词搜索: 全县 扶贫 视察 医疗 报告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