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浅谈商业信用的作用与风险防范

发布时间: 2022-05-11 12:30:02 浏览:

商业信用是指商业活动当中,交易双方或各方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以诚信为基础,以商品或服务为载体的借贷关系的反映。商业信用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债权债务关系。商贸越是繁荣,经济越是发展,商业信用越是发挥重要作用。商业信用对扩大生产、促进流通、繁荣经济的积极作用完全不容置疑。但是无序的、失范的、过度膨胀的商业信用,不但无助于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可能造成商业虚假繁荣、生产相对过剩、消费缺乏理性,甚至于误导银行信用,影响金融稳定,导致经济衰退,引发社会动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信用也在以几何级速度迅猛增长。但是,怎样使商业信用纳入规范,趋于理性,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探讨,其实还很不够,根据对部分企业商业信用状况调查并结合工作经验和感受,就如何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商业信用的积极作用、防范风险,本文做了一些分析探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对商业信用更多的关注。

一、 商业信用的现状

一是商业信用具有普遍性。可以说只要有商业活动,就存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容易取得,它无需办理正式手续,而且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使用带息票据,它还不需支付筹资成本,大、中、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都能够轻易取得。因而普遍存在于商业活动之中。

二是在所有不同类型的经济形式中,以新型经济形式或行业尤为突出。如个体私营企业、零售超市、房地产开发、消费俱乐部等,这些经济形式或行业一般来说银行信用控制得都比较紧,使用商业信用融资非常便捷,商业信用特别活跃。如零售超市占用供应商的商品,房地产开发商预售房屋,消费俱乐部出售会员卡等,这些基本上已约定俗成,见多不怪。总体趋势是三产业占用二产业和一产业的资金更多、零售、服务业占用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资金更多。

三是商业信用规模增长快,关系更为复杂。据对株洲市3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32户企业2005年末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三项负债类商业信用总额663545万元,比1999年末增长145%,平均每年增长24%,是销售收入增长率的2倍。调查显示,由于融资难度加大、成本攀高,商业信用除了作为扩大销售的重要手段外,更多地被作为融资手段来使用。尤其是对于贷款难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更是如此。株洲市芦淞市场群一个年交易额15亿元的大型服装市场的3100户个体私营业主中只有90多户有银行信用,金额不到3000万元,其融资方式主要靠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每年的秋季是服装销售的淡季,经营者几乎将所有现金预付给生产厂商,而到了冬季服装旺销的季节,则向生产厂家赊购。同时向下游零售商赊销。整个市场预付定金或货款最高时达到1.5亿元至2亿元,占经营者流动资金比例30%强。

四是在各种商业信用中以应收帐款、预购定金和分期付款最为普遍。株洲市3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5年末应收帐款净额415518万元,占可统计商业信用(资产类)总额的67%。由于将应收帐款、分期付款与销售折扣有机结合,供销双方可以各取其利,获得双赢,交易双方都乐于接受。预购定金主要是生产加工企业使用较多。而应收票据如商业承兑汇票之类由于手续繁杂一般使用较少,如茶陵县供销联社所辖企业中近几年都没有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的,主要原因是手续复杂、要求严格、流动性差、真假难辨风险大,企业、银行都不愿使用。

五是商业信用已成为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融资方式。一方面,日益高涨的创业热情和蓬勃发展的县域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趋利性经营使得县域金融不断萎缩,中小企业贷款尤其艰难。这就给了商业信用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株洲市所辖县市,商业信用基本上与民间借贷、银行信用三分天下,成为县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如攸县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获得银行贷款的不足10%,该县2006年9月末的存贷比率为43.5%,比2000年末减少31个百分点。醴陵市某民营陶瓷企业创办已有5年,年销售收入已达1800万元,但至今无分文银行贷款,主要依靠预收货款和应付帐款解决流动资金,2005年末商业信用负债达420万元。

六是商业信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一个企业可以承载或实际拥有多大的商业信用,没有任何法规加以界定,也没有人可以知道。除少数管理规范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对于自己的商业伙伴到底应给予多大信用主要是实现销售目标的需要和经营者的感觉。目前商业信用普遍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没有监管部门,没有监管机构,没有监管制度,没有渠道查询。包括已经实行的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省市自治区政府正在拟订的信用信息管理办法,都只侧重于对银行信用信息的征集,而对于商业信用可能由于其过于分散、难度太大干脆避而不谈。

二、 商业信用的作用

(一)从整个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说,商业信用节省和用活了资金,活跃了市场。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在生产力各要素中把人排在第一位,但是现实社会中,我们其实不缺人,那么多的劳动者难以就业,一个重要原因是缺资金。有了资金即使是技能差一点也可以慢慢上路。在经营性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企业获得银行信用的希望也很渺茫。而商业信用往往使经营者绝处逢生。它把供应商心烦的存货变成经销商的铺底资金,把经营者闲置的设施变成消费者舒适称心的享受,使各方面都受惠,有效地破解了资金难题。放眼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商业信用的巨大作用无处不在,从雨后春笋般壮大的超级市场,四通八达的网上买卖,便捷快速的物流托运到遍地开花的房地产行业,可以说都离不开商业信用的支撑,有了商业信用,可以说小钱能办大事,甚至无钱也可办事。

(二)对于供应商来说,商业信用助其减少存货,促进了销售,扩大了市场份额。供应商向客户赊销商品(服务),不需要增加自己的成本,不影响自己的资金流动,所谓利人不损已。而且过量的商品压在库中,需要支付更多的仓储保管费用,担当更多的意外损失责任。赊销给客户后,既减少了仓储保管费,又消除了可能因火灾、洪水等意外事故造成的或有损失。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赢得了客户抢占了先机,促进了销售,扩大了市场份额,占领了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则利人利已。

(三)对于零售商来说,融通了资金,增强了势力,获得了稳定的货源。尽可能多地使商店里的商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是所有零售商包括大型超市和个体摊贩们共同的经营方法。但这需要占用相当多的资金,赊购——先提货后付款,是零售商、中间商解决这个问题最乐意也常用的策略。除了解决资金困难之外,商业信用第二个好处是提高了竞争能力。琳琅满目的商品,增加了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和信心,扩大了销售额;第三是稳住了供应商,获得了稳定的货源,而且在商品和服务出现瑕疵时,多一层保障,降低了自己的风险。

(四)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利于降低商品和服务价格,享受到更为快捷,实在、优质的消费。商业信用,加快了经营者的资金和商品周转,减少了流通费用,缩减了从生产到消费的时间,必将降低商品成本,增强了保鲜和时效。

(五)对于债权人来说,通过预付商品或预付货款,可以获得比现款交易更高的毛利,提高收益。一般来说,暂时无法实现现款销售的商品和不需作其它用途的闲置资金放在自己手中不会直接产生效益,而预付给交易对方,则可以此为条件,提高自己商品的销售价格,或要求对方降低给自己购进商品的进货价格,从中扩大价格顺差,产生直接效益。如消费者预付话费购买手机,数额不大的预付话费并没有增加消费者过多的资金压力。但由于预付了话费,消费者可以获得比现金交易或后期付款款更便宜的价格。

(六)对于债务人来说,预收客户货款或商品,不但直接增加了可用资金,增强了竞争实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锁定客户、始终掌握交易的主动权。预收了上游供应商的商品,对其选择与自己有竞争能力的客户产生了制约,获得了向供应商提出不向与自己有竞争能力的客户供应商品或在供货质量、时间上优先保证自己的筹码。预收了消费者的货款,则使消费者选择其它商家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并可以此宣传招来更多的消费者,增强销售预期的准确性,有利于稳定、巩固客户群体。如电信企业预收了消费者的话费后,一般情况下,就使消费者打消了选择其它电信公司的念头。

(七)对于银行来说,商业信用灵活、方便,比起银行信用严格的评级、授信和繁复的审查批准程序来说更为快捷、高效,它也缓解了银行的贷款压力,并转移了部分风险。

三、商业信用的消极影响

在看到商业信用在促进生产,扩大流通,刺激消费,繁荣经济中的巨大作用的同时,同样不可忽视其消极影响:

(一)商业信用守信率在降低。交易双方(各方)产生商业信用以各自诚信为基础,以双赢为目的。但是一般情况下对方是否诚信很难把握准,而且经济活动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不可能绝对保证各方在交易中都成为赢家,一旦一方遇到不测(这种可能性往往在债务方发生),极易诱发其不守信心理因素的急剧膨胀,从而导致失信。

(二)商业信用风险敞口太大。商业信用不需任何质押、抵押,实际上也不可能质押、抵押。因此,一个债务人获得其自身资产所能偿还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至上百倍的商业信用都是有可能的,这些信用分布于与他有商业往来的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商业伙伴,到底有多大,在风险的盖子未揭开前只有债务人自己知道,而一旦揭开风险盖子,已是覆水难收,无法挽回。超市一夜之间关门,供应商方知赊销商品的还有多家。预售月票、年票的健身俱乐部、美容店老板人间蒸发,才知有成百上千人同遭难。某些债务人实际上利用商业信用非法集资,聚敛钱财。

(三)商业信用容易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诱发商业纠纷,污染商业生态环境。商业信用掩盖了某些不正当交易行为,极易成为垄断市场、抬压价格、掺杂使假和排挤对手的变脸。有些经营者利用商业信用要挟对方,逼良为娼,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其它经营者或消费者权益。

(四)商业信用容易制造虚假繁荣,误导投资,影响金融安全。商业信用促进了销售,加快了商品流转。但有时容易掩盖市场的真实情况。如汽车制造销售,如果仅从生产厂家的销售火爆就认定汽车市场繁荣,消费需求旺盛,从而投资者扩大投资,银行增加信用投放,那就有可能造成重大失误。因为生产厂家一般是不直接将汽车售给消费者的,为了减劲仓储的压力,抢占市场,他们一般会采取赊销给经销商的方式,厂家的旺销有可能掩盖经销商的压库。还有超市经营者因为不需占用自己资金而把商场货品陈列得殷实饱满,引来游人如织,但实际上销量并没有上去,造成商业虚假繁荣。而受虚假繁荣影响增加的投资、发放的贷款无疑都是没有效益的,必然会生成不良贷款。

(五)商业信用产生难以厘清的“三角债”。经销商拖欠生产厂家的货款造成生产厂家无法按时支付原材料采购款,原材料生产企业无法支付生产设备款和工人工资,尤其在约束和惩处乏力,社会信用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三角债”容易把大企业拖跨,好企业拖死,上世纪90年代初“三角债”泛滥,尤其是东北地区,一些优良大企业被“小鬼缠身”,几乎资金断流。好在国务院采取果断行动,但也花了两年多时间才基本化解。

四、商业信用亟待加强监测和正确引导

尽管商业信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作用是积极的,况且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产,搞活流通刺激消费根本就离不开商业信用,因此,对于商业信用要因势利导,加以规范,趋利避害。

(一)加快立法和制度建设。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民法通则》、《票据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都涉及对商业信用行为规范和违法惩处的条规,但都不够系统化,很不全面,缺乏操作性,既不能很好保护债权人的权益,又不能使失信者受到相应的惩处。当务之急是制订征信体系建设和对债权人、债务人规范约束方面的法规制度以及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估分类办法。值得欣慰的是,这项工作已开始引起重视,如2004年北京、西安、青岛三市商会就联合全国13城市商会共商建立商业信用体系的大计,并形成了《全国部分经济中心城市关于合作共建商业信用体系的决议》。

(二)明确监管机构,建立相应的协调处置机制。商业信用遍及所有经济活动,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商业信用引发的纠纷也是经常的。目前我国尚无监管商业信用,调解、仲裁商业信用引发的纠纷的部门。当事人之间不能化解的纠纷,只有诉诸法律,告上法庭,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其实有些纠纷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来解决的,但由于缺乏这样一个监管机构,有些当事人则诉诸暴力,有些当事人则以同样办法对待自己的债权人,形成纠缠不清的“三角债”,简单问题被复杂化。

(三)重视商业信用风险的防范,加强对商业信用的研究,指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切实防范信用风险。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要高屋建瓴,未雨绸缪。商业信用有如民间借贷一样,风险敞口大,涉及面广,缺乏正确的监测监管,容易诱发“三角债”或演变成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造成群体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当前,总体上说对商业信用普遍重视研究不够,既无官方管理部门,也无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就连这方面的学术报告也很少有,甚至报刊杂志也不怎么关注。这种状况亟待改变,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才着急。政府要积极引导、搭桥,应当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基层,多做调查研究,广泛收集意见、案例,分析研究普遍性问题,从中找出规律性东西,探导解决办法并指引、指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规避信用风险。

(四)培养人才。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当前商业信用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流通领域的计划、统计、营销、会计、策划等方面都有正规的院、系、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而在经营活动中作用越来越重要的信用管理确无专业人才。即使是一些大的企业也不过仅明确由财会部门管理预付贷款或由销售部门负责应收帐款,并没有谁能够对自己的商业伙伴作出综合的信用评价——到底应当给予其多大的信用,分期付款多长为限等等,都是只凭老总和经办人的印象。实际上信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科学,信用管理工作需要有丰富知识的专业人才,从资信调查、资产评估、资信评级到帐款追收和风险处置等,这些工作都需要有掌握、精通会计、统计、金融、法律、社交等方面学科知识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有两个方面的途径,一是在大学、职业学院开设相应的专业,进行系统学习;二是在企业设立专门的岗位、部门,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五)企业要重视信用管理。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要有相应的预案,处置机制和措施。信用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信用管理和营销是商贸企业极为重要的两项工作,实际工作中,营销已普遍受到所有企业的重视,但信用管理却不然。除银行外,当前还鲜有专设信用管理部门、配备信用专业管理人员的企业。其实,加强信用管理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据有关资料,我国企业应收帐款在3个月以上未收回的占销售额的17%,1年以上未收回的占9%,坏帐率已达5%—6%。只要减少1个百分点的坏帐损失,销售利润率即可提高1%;按银行贷款8%的年利率计算,贷款收回期平均每减少10天,就可减少千分之二的利息支出。因此,企业无论从即期效益考虑还是从长远利益和健康发展考虑都必须高度重视信用管理,增强授信的准确性,确保帐款按期收回。一般来说,大型企业应当设立信用管理部门,其功能配置可以比照银行信贷管理部和资产风险管理部的职能,专门负责对交易伙伴的资信调查,资产评估,资信评级,贷款追收,风险处置等工作,逐客户建立台帐,实时监测;制订风险预案,对发生重大情况的客户信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损失。中小企业则至少也应有负责此项工作的专门人员。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株洲市分行 尹湘文)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风险防范 作用 信用 商业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