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探索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江苏省新农村建设考察体会(萧灼基)

发布时间: 2022-05-12 11:00:03 浏览:
 

2006年4月18日-26日,我随贾庆林主席考察了江西、江苏两省。先后对井冈山、景德镇、连云港、扬州、泰州、南通、无锡、南京等市的农村、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了许多实际情况,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发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印象十分深刻。现仅就建设新农村问题谈谈一些自己的粗浅体会

第一,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当前农业在GDP中比重不大,但各地都十分重视。2005年,全国第一产业在GDP中仅占12.4%,江苏省所占的比重更少;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农业以及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从省到市都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江苏省提出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思路,积极探索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做法上,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二是实行政策倾斜、资源倾斜、人才倾斜,加大三农投入。2005年南京市市级财政对郊县的总投入比上年增长24.8%,其中社会事业新增财力的74%用于郊县的发展;三是转移农村过剩劳动力,实施农民大培训工程,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5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8.1%,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四是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2005年全国百强县首位的昆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8519元,比全国3255元高出一倍多,华西村、武家嘴等富裕村社人均纯收入更高;五是逐步解决困难家庭看病难,子女上学难问题,确保贫困家庭的学生都有上学的机会等。

第二,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城市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南京、无锡、南通等城市经济发达,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以年均40%的速度递增,2005年产值已超过7900亿元。依托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与优势,发挥城市产业经济的带动作用,为新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是城市大企业带动了广大农民。2005年180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45亿元,直接带动农户560万户。二是省内城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适宜地域。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需要转移,但近距离转移比远距离转移,交通条件较好,转移成本较低,生活习惯容易适应,因而省内转移有许多优势。三是城市基础设施齐全,可以向农村延伸,而且今后基础设施项目可以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四是城市是文化科技发展中心,人才荟萃,学校密集,为培训农村人才提供了良好条件。五是城乡互动。农村广阔的天地,优良的环境,高效的农业,为城市提供了绿色食物、科研场所和休闲空间。城乡互动创造了新的产业,新的财富,新的文化,培育了新的人才。

第三,探索农村建设的新路径。江苏省各地区不仅按照传统模式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扶助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提出了许多创新思路,南京市提出的“三项加法”,一是长效机制+短平快项目;二是就业+创业;三是家庭经营+集体经济,很有新意。长效机制十分重要。为了保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稳定增收,对农村经济要有长远规划。产业结构的变动和提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市场规律的了解和掌握,农村劳力的培训和转移,现代高效农业的规模和发展等,都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同时,也要针对市场需求,发展一批投资少,周期短,能迅速推广的增收项目,使农民较快增加收入,积累财富,提高消费水平,增强投资能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利用,既要转移就业,也要自主创业。南京实施“百万农民转移就业”、“十万农民自主创业”的做法,符合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和产业发展,符合科技创新的需要。把就业地域就业岗位的转移与改变就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相结合,把传统就业模式与开拓就业门路相结合,把劳动要素投入与资本要素投入相结合,很有战略眼光。

家庭经营与集体经济不是对立,而是互补。当然,现在集体经济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体经济是产权明晰,投资与收益挂钩的经济组织,以自愿形式参加的集体经济组织就是变资产为股份,变农民为股民。这种集体经济,可以增加农民财产收入、经营收入和货币收入,是新型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上述这些新的思路,要在实践中逐步具体化,逐步改进和完善,但这种探索精神是可贵的。

第四,加大解决农村困难问题的力度。要建设生活宽裕的新农村,必须解决影响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问题。农村困难问题很多。一是农村还有相当部分的困难户和低收入户;二是农村看病难和上学难的情况不容忽视;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不普遍、不统一、低水平;四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有的地方供水、排污、住房、交通等条件较差;五是自然灾害对农村的影响不可低估等。这些问题都是长期存在,难以短期解决。江苏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提出近期要为农村办好几件实事,如改造农村草危房,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增建农村公路等;坚决守住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的“三有底线”。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际十分复杂,难度很大;也是最受农民欢迎,关系新农村建设的大事。只要持之以恒,每年为农村和农民做几件实事,农村面貌就会日新月异,农民生活就会逐步改善。这既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也是实事求是,逐步解决困难的重要措施,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第五,树立发展县域经济的典型。县域是城乡的结合部,是城乡经济的交汇点,是城市向农村的延伸。发展县域经济,运用县域经济带动周边农村,对于农村调整结构、发展生产、创新技术、转移劳力,都有重要意义。现在县域经济已占全国GDP的56.31%,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起着重大作用。江苏省利用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和管理优势,大力发展昆山市县域经济,成绩显著。2005年,昆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68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85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7:1,大大低于全国水平。昆山的经济发展,不仅对江苏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有示范作用,而且对全国也有很大影响。

第六,致力于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全局的战略性任务,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为宏观经济增添了活力,增加了实力,增强了动力。占全国人口57%的农民增产增收,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发展了货币金融市场,增强了国际竞争力,意义十分重大。但是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必须依靠全国经济的发展。从一个省来说,必须依靠地区经济的发展。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4年增长两位数,近五年年均增长12.9%,2005年比上年增长14.5%,财政总收入达到3124.8亿元,同比增长23.8%,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大大高于全国1700美元的水平。这就为城市补偿农村,工业支持农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实力。

为了协调城乡经济的发展,为了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为了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必须致力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这是江苏省城乡经济发展给我们提供的重要例证,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作者: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政协社法委副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萧灼基)

来源:新华日报

     相关热词搜索: 新农村 建设 江苏省 考察 途径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