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健全并实质执行内部控制机制,实施机制反腐

发布时间: 2022-05-15 19:20:02 浏览:

    摘要:经济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组织中内部控制机制未发挥作用。因此,健全并执行内部控制机制是反腐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内部控制机制的健全性问题并提出完善措施,还要求实质执行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为反腐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内部控制;机制;结构;反腐
 
    当前经济犯罪表现出群体性、多发性等特点,产生的原因很多,表现在方方面面。其中,内部控制机制未能真正发挥作用是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内部控制机制完善与真正执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拟就内部控制机制的健全和实质执行作一些探讨,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内部控制是指为达到具体的实体目标提供合理保障而设计的程序,实体目标主要包括组织运作效力和效率、财务报告可信度、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强化组织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治理单位内部问题的重要手段,保护单位资产安全和完整、促进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保证单位运营决策科学和有效,是深入触动微观管理机制的最本质问题。
 
    一、内部控制机制的解析
 
    没有结构不成机制,内部控制结构是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分析内部控制结构有利于研究内部控制机制。事实上内部控制机制解析出内部控制结构的要素,可用最基础的关系式表示为:
 
    内部控制结构=控制环境+管理系统+控制程序
 
    其中,控制环境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内部控制手段、技术赖以依存和运行的必要环境。反映了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内部控制必然要受到组织结构、员工的胜任性和诚信等因素影响。因此,环境不可无限扩大,必须界定在单位力所能及的可控制范围之内。
 
    管理系统是由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组成的并由管理者负责控制的一个整体。管理系统因具体对象不同而千差万别,可以是科学的、经济的、教育的、政治的等。管理系统的整体是由相对独立的不同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可以按人、财、物、信息、时间等来划分,也可以根据管理的职能或管理机构的部门设置来划分。管理工作者如果看不到整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就看不清楚整体的结构和格局,就会造成认识上的模糊,从而在工作上分不清主次。同时任何管理系统都是变化发展着的,而且任何变化和发展都会表现为管理的具体任务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条件的变化。
 
    控制程序指管理者制定的用以保证达到内部控制目标的方针、政策、程序、制度等。
 
    控制环境是管理系统和控制程序的基础。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是管理系统的保障。控制环境、管理系统和控制程序共同构成了组织的内部控制结构。内控结构没有内控目标管理、风险评估体系以及监督测评体系和信息沟通机制而表现出许多瑕疵。
 
    二、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事项分解不合理,授权批准控制落空
 
    在内部控制机制中,一般都包括授权批准和集体决策控制方式,但为了提高管理的运作效率,大都规定了分级授权和集体决策的相关标准。授权批准大都采取分级授权管理并按不同级别授予不同的批准权利。在此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分解经济事项的方法,来达到降低批准级别或绕过控制程序的目的。
 
    (二)内部控制目标不清,缺乏风险评估体系
 
    组织内部控制要有目标作导向,目标决定着控制的内容,控制机制也是为了实现目标服务的。高校只有事先明确自己整体的内控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内部控制工作。而风险评估是根据控制目标,识别并分析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前导工作。只有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再据此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才能决定哪些风险需要控制、应该采取哪种控制措施。所以,目标管理和风险评估体系是高校内部控制机制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交流困难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在控制前的风险评估中、控制过程中、采取的各项控制活动中、控制后续工作的监控中,都需要有良好的信息与沟通机制。只有在组织内部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才能保证有效信息的畅通无阻。只有加强组织内部的交流渠道建设,才能够使信息的提供与交流更为迅速、高效,才能够满足风险评估、控制过程与监控过程的信息交流需求。所以,信息与沟通也理应成为内部控制机制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控制后续工作不重视,缺乏监督测评体系
 
    许多单位内部控制结构中缺乏监督测评体系。监督是内部控制工作的延伸,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是评价内部控制质量并进一步改进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环节。监督过程可以及时地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效果,并在需要的时候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样,如果缺乏评价的具体标准和尺度,就不能进行量化处理,也就不利于现有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有效执行。因此,监督测评体系是高校内部控制机制持续有效运作的有力保障。
 
    三、健全并实质执行内部控制机制
 
    机制是一个系统,而且这个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从这点来说,内控制度要发挥现实作用,必须形成机制,才能够使内控制度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对地来说,经济、技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是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人员、制度、资金、信息是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内、外部控制环境是规划、制定内部控制目标的基础。有了明确的目标,再根据控制目标、识别并分析影响内控目标实现的风险,确定哪些风险需要控制,即进行风险评估。然后针对风险评估中确定的需要控制的风险,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内控政策和程序,采取有效的控制活动。而控制活动进行的力度及效果如何却需要监督测评体系的建立。通过监督测评,将实际成效与标准比较,分析指出偏差原因,制定纠正计划,采取纠正措施,使内部控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的完善又势必对内控环境发生作用,如此下去,在信息与沟通有效贯穿于整个循环系统的情况下,内控机制结构就会形成良性闭循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充,用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内部控制结构=控制环境+管理系统+控制程序+风险评估体系+信息沟通+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测评
 
    因此,要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根据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系统性分析和现有内部控制机制局限性分析,在促进内部控制机制有序、永续的良性循环,实现内部控制的预期目标时,应从对现有内部控制机制进行补充和完善。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包括外部控制环境和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1、强化控制意识,建立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内部控制关乎组织生存和发展。主要负责人是内部控制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也就是领导必须率先垂范,内部控制意识才能树立起来。内部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必须牢固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内部控制并非仅是行政首长和财务部门的专责,而是全体人员行动、决策的科学依据。基层组织、员工更应把遵循内部控制作为行动指南,自觉遵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单位可以通过建立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将内部控制意识落到实处。
 
    2、建立管理机构,明确控制权责。内部控制的建设体现在:一是健全的机构,这是内部控制机制产生作用的主体保障;二是各机构间、各经办人员之间的合理分工与牵制,这是内部控制产生作用的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有必要在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方面推行职务不相容制度,杜绝管理人员交叉任职。
 
    3、健全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切实落实依法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涉及资源的获得、运用、管理与效率等方面;从控制角度上讲,包括授权、执行决策的监控、信息的传递和反馈等方面。所以,内部控制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列、是一个严密的系统。以制度管人,依制度行事,应是现代高校依法治校的具体体现,只有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具有经济、管理、专业理论依据的完备的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才有章可循。
 
    (二)建立内控目标管理和风险评估体系
 
    内控目标管理是高校管理者引导高校各机构和全体人员共同确定内部控制目标及其体系,并以目标为中心,明确各自责任和发挥各方面的主动精神,协调和推动内部控制工作进程,检查和评估内部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的组织活动。高校应该结合目标管理的自身特点,采用整合原理、自主管理、成果管理有机结合的基本方法,建立和完善高校内控目标管理体系,坚持一个中心,抓好三个阶段,做好九项工作。一个中心,是指内控目标管理必须以目标为中心。三个阶段是指目标管理分为目标的制定、实施、评估三个大的阶段;九项工作主要指目标制定阶段的信息收集工作、决策工作和分解目标工作;实施阶段的目标下达,指导协调,反馈控制工作;目标评估阶段的评定,奖惩,总结工作。有了完善的内控目标管理体系,就可以根据高校内部控制的内外部环境,制定出适合自身特点、与时俱进的高校内部控制目标。而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前导工作,包括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根据制定的控制目标,识别并分析影响高校内控目标实现的风险。据此再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决定哪些风险需要控制、采取哪种控制措施。
 
    (三)建立信息沟通平台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在控制前的风险评估中、控制过程中、控制后续工作的监控中,都需要有良好的信息与沟通机制。不同的控制阶段对信息与交流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前期对风险进行评估时,需要的是关于控制目标与风险的相关信息,其中大量的是组织外部信息,是事前预测所需信息;中期控制过程中,需要的是组织的内部信息;后期监控过程中,需要的是组织的业绩等事后信息。只有组织内部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渠道,才能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建立更为理性的内部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健全内控监督测评制度并实质执行
 
    监督测评是内部控制的后续工作,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是评价内部控制质量并进一步改进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监督过程中要及时地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实质执行。
 
    健全并实质执行内部控制机制是实施机制反腐的利剑。有些单位有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而实际不执行,这比没有内部控制机制的情况更有欺骗性,因此只有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并实质执行,才能真正实现反腐。
 
    参考文献:
 
    1、何凤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5).
    2、葛竞.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现实选择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 2007(6).
    3、李才明.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 2006(11).
    (作者单位:海南省审计厅经济责任审计处)
   
相关热词搜索: 机制 反腐 内部控制 健全 实质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