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设 抓载体 求实效
努力开创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XX镇关工委
XX镇位于保德县北部山区,面临黄河,背靠大山,是保德的北大门。全镇31个行政村,5896户,21256口人,总面积9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万亩。全镇有青少年7160人,有“五老”人员114名。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全力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精神文明建设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使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呈现出党委重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有序推进的可喜局面。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党委重视,狠抓四项建设
近年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关工委是党和政府培养教育青少年的得力助手,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支特殊队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下一代就是关心祖国的现在和未来。关心下一代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事关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全镇三个文明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我们首先从四项建设抓起。
一是组织建设。近年来,我们整顿健全了镇、村两级关工委组织。镇党委书记、政府镇长任镇关工委名誉主任,镇党委副书记杨晋清任主任,退下来的老同志赵乃清(原副镇长)任常务副主任,同时吸收联校长、武装部长、团委书记、妇联主任、民政助理员、司法助理员等同志任委员。村关工委主任统一由支部书记担任,村委会主任及退下来的老同志任副主任,吸收“五老”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为委员。
二是队伍建设。“五老”是关心下一代工作不可或缺的队伍。他们有政治、经验、威望、时空、亲情等独特的优势。把他们组织起来,参与关心下一代的工作,老同志满意,青少年高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全镇有“五老”人员114名,我们或聘请为“一室三校”负责人,或聘请为宣传报告员、校外辅导员、科普指导员、普法帮教员、文化监督员等。天桥村退休教师王富同自办家庭图书室,藏书1500余册,让青少年免费借阅。他还组建“夕阳红”道情剧团,每年利用正月庙会或农闲季节为本村和周边村义务演唱,宣传党的政策,歌颂大好形势。
三是阵地建设。阵地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全镇31个村建起了“一室三校”,并且有设施、有制度、有活动、有效果。暖泉村投入10万多元建设“一校三室”,图书室藏书2000多册,免费为村民和青少年借阅。“三校”总面积120㎡,配有90多套新桌凳。小赵家沟村投资100多万元,新建800㎡的集两委办公、党员活动、图书室、小学校、农技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新建2500㎡的休闲广场和文艺舞台。袁家里村投资80万元,建成占地15亩、建筑面积1240㎡的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服务周边6个村庄,彻底改变了办学条件,被市、县教育部门评为“寄宿制重点学校”。
四是制度建设。制度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保证。镇关工委建立例会制度,每年两次召开工作例会。镇党委、政府听取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各村“一室三校”也分别建有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活动制度等。这些制度既保证关工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又照顾到农村工作的季节特点。小赵家沟村每年开展“文明家庭”、“爱心村民”、“遵纪守法户”、“好媳妇”、“好妯娌”的评选表彰活动,活动有方案、有标准、有细则。目前,全村实现了“五无”,2010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二、创新载体,开展三项活动
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必须借助有效的活动载体。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理念,创新载体,使镇、村两级关工委工作不断发展,不断引深。
一是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华魂”读书活动已连续开展16年了,我们每年一个主题,每年一种形式,使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今年全镇20所中小学都开展了以“颂歌献给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同时,我们把活动由学校推广到社会。通过读书活动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电厂中学有两名学生,过去沉迷网吧,不思进取,有时夜不归宿,学习成绩很差。开展读书活动以来,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思想受到很大震动。从此戒掉了网瘾,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学习成绩很快名列前茅,其中一名同学还被评为全校“三好学生”。
二是开展结对帮教活动,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我们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在全镇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帮教活动。我们首先通过调查摸底,建立了全镇后进青年档案,掌握了他们的基本情况、社会背景、不良行为。然后,分别让“五老”结对帮教。通过调查,全镇有12名后进青年需要帮教。暖泉村原有两名青年,初中毕业后,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并染上了吸毒的恶习。支部书记、复员军人、村关工委主任袁虎和另一名退休干部主动与他俩结对子。在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的同时,村里还为他俩提供了资金、技术帮助,让他们兴建日光温室大棚。现在这两个青年戒掉了毒瘾,建起了两座蔬菜大棚,每座年收入2—3万元,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三是开展科技扶贫活动,提高广大青年的致富能力。近年来,我们依托“一室三校”,大力推广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刘家畔村面临黄河,发展养渔业得天独厚。但过去一直苦于不懂养殖技术而未能发展。“一室三校”成立后,村党支部、村委会专门从外地请来专家,为村民讲授养鱼技术,并购买了许多有关养鱼的书籍,供村民阅读。知识打开致富门,目前村里办起了黄河养殖场,共有14个鱼塘,年产值可达800多万元,同时带动了县城及周边村餐饮业的发展。刘家峁村青年赵晓峰、杨建飞通过农技校学习养鸡技术,办起了土养鸡场,年收入可达25万元。
三、求真务实,搞好两个服务
农村关工委工作置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中,肩付着培养教育新型农民的重任。所以,关工委工作决不是一项务虚的工作。要突出办实事、求实效这个主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村青少年服务。
一是求实效,服务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寻求关工委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小赵家沟村82户,346口人,480亩耕地。过去一直靠挖煤过日子。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整合,环保力度加大,小煤窑被迫关停,村民经济来源没了着落。面对现实,党支部、村委会苦苦寻求转型发展的新思路。2008年,党支部书记、关工委主任岳根全,利用农技校这块阵地,组织、引导村里的年轻人学习设施农业技术,并带头试建日光温室大棚,当年获得成功。从此,全村大力发展蔬菜大棚,走出了一条干旱山区转型发展之路。目前,全村户均两座大棚,每座收入2—3万元。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是办实事,服务农村青少年。帮青少年所需,解青少年所难,是关工委义不容辞的一项职责。近年来,镇、村两级关工委多渠道、多形式为青少年办实事、好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暖泉村580户人家,1780口人,其中青少年845人,是全镇最大的村子。不少青年初、高中毕业后,既不外出打工,也不思在家创业,整天滞留在村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就业压力很大。村关工委针对这种情况,配合党支部、村委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广开就业门路。党支部书记袁虎投资50万元,创办了绒山羊养殖场。村委副主任袁贵虎投资500万元,办起了新世纪万头养猪场。仅这两个养殖场就可吸纳50多名青年就业。此外,村里还办起了15个商业门店,发展运输车辆35台,建起日光温室大棚34座,办起焦粉厂2个,整合完成年产30万吨水泥厂一个。目前,全村青壮劳力全部就地安置就业。XX村民营企业家王文生,致富不忘下一玳,今年为贫困大学生捐资5万元。高地塄三元公司经理高桃子连续4年资助2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资助1万元,直至大学毕业。
近年来,我镇关工委在上级关工委的正确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形势的发展与人民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主要是发展不够平衡,措施不够到位,典型不够生动,形式不够多样。这些急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这次会议的召开,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遇。我们将乘这次会议的东风,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认真查找自己的不足,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求实创新,奋力赶超,努力开创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
2011年9月
相关热词搜索: 乡镇 关工委 典型 经验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