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调查

发布时间: 2022-05-23 19:45:02 浏览:

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江中游,辖衡南、衡阳、衡山、衡东、祁东五县和耒阳、常宁两市及石鼓、雁峰、蒸湘、珠晖、南岳五区,常年粮食总产量在30亿公斤以上,牲猪出栏700万头以上,为“江南粮仓”和全国商品粮、猪、油重点生产基地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按照省厅的安排,我们就衡阳近几年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效实施,创新监管机制,健全监管制度,强化监管力量,提升监管能力的情况作了一个调查。现将情况综述如下:    

    一、衡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  

  1、加强了行政管理能力建设。按照依法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的要求,成立衡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工作,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和运行机制。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制,明确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职责,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市农业局与各县市区农业局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组织领导、检测体系、产地监管、生产监管、质量监管、市场监管、应急处置、品牌建设、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考核办法。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加强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相关成员单位的联系协调,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内容。注重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规划,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了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初步形成了市、县二级配套、定量与定性检测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为适应新阶段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需要,组织制定“十一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按照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布局合理、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网络,提升检测能力;市级检测中心和县级检验检测机构着重于结合衡阳主导产业特色,提升日常监督检测和咨询服务能力。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一步加强了监测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    

(1)政府例行检验检测机构逐步建立  

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全部成立。其中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衡阳县、衡山县、祁东县、常宁市、耒阳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为独立机构;衡南县、衡东县、南岳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与环保站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衡阳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副科级单位,其余县级检测站为股级单位。珠晖、石鼓、雁峰、蒸湘四个城区正在积极筹建检测机构。  

(2)检验检测技术力量逐步加强  

全市各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共定编检测人员60人,实际在岗63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占11.1%;中级职称20人,占31.7%;初级职称21人,占33.3%。通过近几年来的专业培训,全市检测人员素质明显提升。  

(3)检验检测硬件设施初具规模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共有仪器设备217台(套),价值487.8万元,检测室面积 1200平方米 。其中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现有检测室 364平方米 ,各种仪器设备46台(套),价值145.7万元,于2005年3月通过省级计量认证, 2009年11月25日 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复评审,认证参数55个,可以对土壤、水、空气和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和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进行定量检测。五县二市和南岳区共有检测室 836平方米 ,检测仪器设备171台(套),价值342.1万元,主要能对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速测。衡阳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由中央财政投资270万元,县财政配套70万元,购置了气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能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等进行定量检测,于2006年12月通过省级计量认证。  

(4)市场及基地检测室建设稳步推进。近几年来,仅衡阳市农业局就投入近200万元,用于支持城区农业局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超市建立速测站。全市现有6个市场(超市)、6个基地建立了检验检测室。  

3、加强了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围绕粮油、蔬菜、茶叶等衡阳农业九大主导产业,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编写系列培训教材,制定主要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范,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先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农田化肥减量增效、农村生活污水沼气净化等工程,推广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投入品,净化产地环境,强化农产品生产源头控制。指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生产记录,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探索农产品市场准入,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环节中质量信息的有效衔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行政区域和生产区域的一体化认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4、加强了执法监督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并组织实施农产品产地、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包装与标识、农产品质量监测与市场准入、信息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监管制度,落实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监管。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执法优势,目前衡阳市和12个县市区都组建了农业行政执法支(大)队,专职从事农业执法工作人员110多名,形成了“省有总队、市有支队、县有大队,上下贯通,运行有效”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有了新的突破,执法力量不断增强,执法手段不断完善,执法行为逐步规范,法律赋予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执法职权正在得到切实履行。    

  5、加强了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制订和完善了各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成立了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的职责。 2007年11月16日 ,衡阳市举行了2007年湖南省衡阳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习演练活动,旨在检验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对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能力。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科学决策、依法应急,加强监测、群防群控,及时反应、快速行动”的原则,各级农业部门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网络体系,有效避免和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对农产品消费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促进我市农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   

二、衡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监管队伍不健全。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市县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逐年加强,人员素质提升;市县检测机构建设逐步扶正。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归口协调机构先天不足,事多资源少(人少、资金少、社会关注少)。尤其是乡镇村组监管队伍几乎空白。如衡阳县26个乡镇农技站共有干部职工321人,目前在岗的仅174人,不足55%。而在岗人员为了生计,不得不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农资经营服务上,公益性的工作开展艰难。  

2、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信息难畅通,监管难到位,监管成本大,成本难承担。  

3、检测机构建设资源分散。农业、畜牧、工商、卫生等部门都建立了检测机构,购置设备,安排人员,可谓是“家家生火,户户冒烟”。这种状况,造成一方面检测能力不够,检测资金不足;另一方面造成设备重复购置,应用不足,资源资金浪费。  

4、资金投入保障不足。常宁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工作开展得较好。“中心”建设已有五年,经费基本来源于财政预算。目前,有7名工作人员,每年工资补助需13万元,仪器计量认证和设备维护费需8万元,按全年抽检1万个农产品样品(每个样品检测药品费3元)计算,需药剂费3万元,一年共需经费24万元。2009年、2010年政府财政安排预算分别为5万元。对照省农业厅规定的县级检测机构三有——即“有一台气相色谱仪、有2—3台农残速测仪、有20—30万元的工作经费”标准,该市财政投入差距较大。由于缺乏经费,该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尚未通过省农业厅的资格审核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所出具的检测结果不具有法律效力。其它县市情况大体类似。  

三、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建议  

1、全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门机构。做到有编制、有队伍、有经费预算、有项目支持,有责有权,形成以省监管机构为龙头,市县监管为主体,乡镇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2、成立综合性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局,整合资源,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政府监测作用。  

3、增加投入。千方百计争取政府重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努力争取项目投入。建议地市一级检测中心建设列入农业部检测中心升级改造建设项目。  

4、加大宣传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需要广大产、加、销经营业主的积极配合,因此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 能力建设 农产品 安全监管 质量 调查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