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理性技术

发布时间: 2022-03-06 08:27:07 浏览:

摘 要:在技术实践中,应该结合实践理性思索"做什么"、"用什么做"和"如何做"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之后,我国不断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技术实践也面临新的理性课题。理性技术,是人类理性发展到后工业化时代产生的技术实践的实践理性体系,主张关爱人的幸福、珍视自然和追求社会和谐,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所呼唤的技术实践的实践理性体系。

关键词:技术实践;技术理性;理性技术;和谐社会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论述了理性的实践应用问题,也就是 "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学者王桂山进一步指出"实践理性根植于"理性"的实践功能之中,体现着"理性的机巧""[1]。实践理性是人类实践行为的指南,渗透于包括技术实践活动在内的人类行为的各个层面,我们应将实践理性的因素融入到技术实践活动中,在技术实践过程中思考"做什么"、"用什么做"和"如何做"的问题。

一、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对技术实践提出的新课题

(一)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和深化

从典籍《礼记·礼运》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国人对和谐社会进行过很多美好的描绘。在西方,从古希腊哲学家开始到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对理想社会做出过描述,马克思则将"和谐社会"提高到了理论高度。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现实的社会矛盾,以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为源泉,在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决定中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意义。党的十七大把促进社会和谐确定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把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要求之一,并且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列专章阐述社会建。在党的十八大上,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再次被作为会议的重要主题之一,被提上会议议程,"和谐"在十八报告里也频频出现,呈现出形式多样和内涵丰富的特点。中国共产党的这一理论主张,承袭了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借鉴了西方进步思想文化,而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因此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二)构建和谐社会对技术实践提出新的理性课题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这样一副和谐图景,让我们不得不思索技术理性在我国的"传播"。从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当今的科教兴国战略,都在倡导向西方学习,植根于西方的技术理性在我国也呈现出泛化于社会的情势,总体上给带来了两个严重的后果:一是对人们生活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造成了危机。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之后,我国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掌握了大量技术,在刺激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也使技术发展浪潮中的大量问题渐渐浮出水面:江河污染、土壤退化、酸雨成灾、部分珍贵资源耗尽……在道德约束几乎不起作用、法律法规又不健全的情况下,技术的随意运用无以复加: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豆腐渣工程到处可见;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深入到社会层面,越来越多的人拘泥于个人的、小团体的、局部地区的私利而无视集体、国家利益。一是人自身的心理和观念发生了异化。正如竺可祯所说的,我们对于西方的学习只看重了西方科技带来的物质文明,对物质文明的过于看重,冲垮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以德御道"的价值观念,从此对技术效益乃至对所有效益的追求,脱离了道德的束缚。技术虽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但人的很多生理、心理机能却遭到了可怕的压抑,尤其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所带来的与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之间的对立,如市场经济的功利化、商品经济的消费浪潮、娱乐和艺术的商业化等等。

为改变这种面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运而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目标更加清晰和明确。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与技术理性已经严重分歧,要真正完成这构建和谐社会的艰难任务,在"科学技术既是财富的产物,又是财富的生产者"[2]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需要一种技术实践的新理性思想。

二、理性技术的深刻内涵

理性技术是人类理性发展到后工业化时代产生的技术实践的实践理性体系。它以量子力学和生态自然观为基础,有选择地发展和利用技术,把人类幸福、生态和谐作为其发展过程中的导向,实现在技术的发展中既兼顾到科学的发展状况、技术所能达到的程度,也考虑到对人、对自然、对社会实施关爱的整体价值取向。它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并不排除技术的工具理性,但是限制工具理性的疯狂运用与发展;在这种技术实践理性中,价值理性不再以单一的技术效益最大化为价值圆心,而以人类现实及终极幸福为价值圆心,而且它将作为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为技术发展引航。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站在生态自然观的视野内,理性技术把自然视为有机的整体,主张自然是不可量化、分解的,所以人类只能从探索复杂性开始小心翼翼的处理各种如网状的彼此呈编织状态的复杂自然关系;追求整体价值,即有选择地发展和利用技术,把人类幸福、生态和谐作为其发展过程中的导向,要实现在技术的发展中既兼顾到科学的发展状况、技术所能达到的程度,也考虑到对人、对自然、对社会实施关爱的取向,并将融合了人类自身、自然、社会三者的人类幸福定为价值原点;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并非主客二分,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可以从自然中获得生存的必需品,但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要竭力将对自然地损害降到随地,甚至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追求人本身的最理想发展,如此,对待自然人的消费应当以重视生存为主而不是以占有为主;对待科学持冷静态度。人们只能将做到最好当作一种追求而非既定状态,同时对于技术运用的价值判断就是多元的,技术发展和评价应与自然的保护程度、法律法规、道德舆论、宗教信仰等结合起来。

三、理性技术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以人为本,关爱人的幸福

芒福德曾指出,如果技术重新成为服务于人类发展的工具,主要的工作是有意识地培养所有那些先前被压抑的有机环境和人[3]。理性技术在汲取技术理性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结合人类新的科技成果,秉承关爱整体的理性、科学观和生态自然观,促进技术向人性化方向发展。

首先,尊重人的生命。人类幸福是理性技术的价值原点,技术应为为人类幸福服务的元素之一,在这一价值原点的指引下,技术不再仅为人类手中的工具,其设计、选择、运用等都要接受科技伦理的指导,成为生命伦理的价值诉求之一,也就是"要求所有人都尊重他人的生命,没有正当理由,决不能去伤害他人的生命。这是底线道德,也是最有普遍意义的道德"[4]。其次,追求人的个性及全面发展。理性技术关爱人的个性和独特性,不再片面追求统一性和技术性,引导人们因为喜爱而劳动,鼓励人们能够在自愿的基础上从事劳动,从而在技术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体味快乐和幸福。再次,转向人的灵魂升华。理性技术力求逐步从满足人的欲望转向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从满足人的占有欲望转向促进人的灵魂升华,引导技术的发展从求"利"转向求"善"、求"美";技术的运用要兼顾"公平"、"正义"的需求。最后,重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爆炸、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可再生资源受到污染的日益严重,人类的生存已面临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视为引导技术发展的前提,也就是要求技术研发、使用与创新必须以解决已经发生的危机并且保证不造成新的危机为导向。

(二)珍视自然,研发绿色技术

恩格斯表示,"要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5],意在呼吁人类用一种生态的观点去对待自然。现阶段,资源问题是人与自然发生冲突的关键,技术仍然是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资料的手段,在理性技术下,技术将向着少开采、多利用、少攫取、多保护的方向发展,以便对资源实施循环利用,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循环经济正是这种观念支持下的典型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纲领。"要缓解资源、环境的约束,必须发展循环经济,才会使经济保持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使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或避免环境的恶化"[6]。理性技术理念倡导研发和应用绿色技术,来促进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转移,延伸产业链,变"垃圾"为资源,变废为宝的关键技术,是治理、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绿色技术也体现了伦理价值,在绿色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就可以全面引入生态学思想,考虑技术对人、环境、生态的影响和作用,既保证技术创新的实用性,又要确保人的健康安全、环境清洁和生态平衡。

(三)寻求集体利益,追求社会和谐

在技术理性的引导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少数人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的手段,而大多数人就日渐贫困了,本来较为和谐的状态就被打破了。爱因斯坦曾经告诫青年科技工作者:"如果你们想使你们的一生有益于人类,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7]。这句话道出了理性技术所要传达的追求技术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而理性技术所关注的不仅包括当代与后代人之间的和谐、富人与穷人的和谐,甚至关注国际社会和谐。当今世界,技术竞争是主要的国际经济竞争,技术的不平衡分布带来的是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甚至军备竞赛和强权政治等全球性的困境。事实上,这些问题是单凭技术本身是无法解决的,而理性技术关心的是技术的运用,寻求全球人民联手努力,从政治经济方面着手调整技术的全球研发与运用,"我们毫不怀疑,如果人类要开始新的进程,就必须有空前规模的国际上大力协同的办法和长远规划。这样一种努力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的努力,而不管他们的文化、经济制度和发展水平怎样……达到全球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平衡的和谐状态,必须是以共同的信念为基础的共同的冒险行动,而且与所有人的利益相一致"[8]。理性技术试图寻求一种在现代科技影响范围之内又超越技术的国际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桂山.技术理性的认识论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5:4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64.

[3]高亮华.人文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56.

[4] 韩跃红.尊重生命-生命伦理学的主旨与使命[J].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2005,(4):1-3.

[5]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5.

[6] 胥留德.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之自然基础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l):26-28.

[7] 爱因斯坦,许良英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73.

[8] 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M].1972:227-228.

作者简介:习士磊,1984年6月出生,男,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研究生,2012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王俏,1987年12月出生,女,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河北美术学院辅导员,哲学硕士,2010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

相关热词搜索: 构建和谐社会 呼唤 理性 技术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