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一例猪鞭虫病的诊治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22-03-09 08:29:09 浏览:

[摘 要] 猪鞭虫病为重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该虫主要寄生于猪的结肠和盲肠内,可引起患畜出现顽固性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的导致死亡,对养猪业危害极大。由于该病的发生率较低,养殖户常常忽视对该病的防控,使得一旦发生该病,易出现误诊现象。为了提高养殖户对该病的防控意识,本文通过对近期送检猪鞭虫病典型病理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阐述,旨在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鞭虫病;诊断;防控

[中图分类号] S858.2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25-111-2

猪鞭虫又被称为猪毛首线虫,主要寄生于猪结肠和盲肠内,引起猪鞭虫病,各生长阶段的猪群皆易感染,但多发于仔猪和育肥猪,导致病猪出现消瘦、腹泻及便血等症状,甚至导致病猪死亡。猪鞭虫成虫为乳白色鞭状线虫,成虫产卵于盲肠内,其后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适宜环境下可发育为感染性虫卵。猪为易感动物,猪摄入感染性虫卵后使得虫卵最终在盲肠和结肠中发育为成虫,完成猪鞭虫生活史。猪鞭虫病在规模化猪场不常见,但多发于饲养环境较差的猪场,一旦发生该病,易被养殖户误诊而延误病情,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提高养殖户对猪鞭虫病的重视程度和防治意识,本文就最近养殖户送检典型病例的诊断与防治过程进行简要阐述,具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8年3月,河南省襄城县某规模化猪场部分新购仔猪于10日前开始腹泻、食欲不振且好饮水,猪场负责人用抗生素(恩诺沙星)对猪群进行治疗,但基本无效,其后负责人对猪群进行猪瘟病紧急免疫,但猪群腹泻加剧,死亡猪只12头。

2 临床症状

通过对养殖场其他猪群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发现,猪群好扎堆,消瘦,萎靡不振,皮毛较为粗糙,皮肤苍白,平衡性较差,发病猪只屁股有稀粪黏连,粪便中有气泡,气味腥臭;发病严重猪群出现便血,极度消瘦。

3 剖检检测

通过对病猪或病死猪进行剖检,发现猪脾边缘出现出血性梗死点,膀胱表面有脓肿;淋巴结未肿大;肠道内存在大量的白色虫体,长度为0.3~2.0 cm,盲肠周围的回肠、结肠同样有虫体,但结肠稍多于回肠,猪盲肠呈慢性黏膜炎症。通过对虫体进行初步形态学鉴定,确定为猪鞭虫[1]。

4 实验室诊断

4.1 检测方法

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将采集的新鲜粪便取10 g放在平皿或烧杯中,用镊子或玻璃棒压碎,加入10倍量的饱和盐水,搅拌混合,用0.3 mm粪筛过滤到平管中,使管内粪液平于管口。静置30 min左右,用盖玻片蘸取少许,放于载片上,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4.2 检测结果

检查出虫卵,呈腰圆形,两端有塞状结构,壳厚,外壳光滑、黄褐色,与鞭虫虫卵外形一致。

对病猪进行静脉采血,获取血清后,进行猪瘟、伪狂犬病毒、蓝耳病毒及圆环病毒等病毒性疾病筛查,结果发现皆为阴性。通过采集淋巴、肝脏等病料,处理后利用营养琼脂基培养细菌,结果发现培养基皆未发现菌落,基本可以排除细菌或病毒与鞭虫病混合感染。结合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鞭虫病。

5 治疗与预防措施

5.1 治疗措施

采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混合剂对发病猪群进行治疗,1 t饲料中添加1 kg混合药剂和200 g强力霉素,混匀后对猪群进行空腹饲喂,每日2次,连续饲喂7 d;对发病较为严重的猪只,肌肉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每日一次,连续注射3 d;对全部猪群补充生理盐水,防止猪只脱水。用药4 d后在部分猪只粪便中发现白色虫体,2周后笔者回访养殖场,全部病猪恢复健康。

5.2 预防措施

对新购的猪群必须进行隔离,并进行严格的疫病检测,确定猪群处于健康状态才能与本场猪群混合饲养;定期对猪群进行驱虫,同时做好猪鞭虫病的定期监测工作;加强对猪场的卫生管理,保持猪舍清洁,防止猪舍内有感染性虫卵;及时对粪便进行清理,对粪便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定期对猪舍地面、食槽和饮水器等进行消毒等。

6 讨论

猪鞭虫病,又被称为猪毛首线虫病,是由猪鞭虫感染猪所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不同发育阶段猪群对该寄生虫均易感[2]。猪鞭病感染初期,患畜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患畜在发病后期可出现腹泻、消瘦等临床症状,且粪便带血,严重时甚至死亡[3]。猪鞭虫为土源性寄生虫,虫卵对外界抵抗力较强,该病在一年四季均易发生,夏季尤为严重。近年来,抗寄生虫(线虫)药物在猪群的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但实际上该病的发病案例较多,主要是由于猪场养殖户认为該病的发生率低,对猪鞭虫病的防控不重视;其次是部分猪场环境较差,猪群抵抗力较差,更易感染寄生虫病;此外,猪场间生猪购入前对猪群不进行检疫,使得猪鞭虫病隐性感染猪群混入健康猪群,该病在猪群内进一步扩散与流行。

对于该病的防治,首先需要注意预防,保持猪舍卫生和干燥;对猪群外排的粪污进行集中管理,并无害化处理;对水源和饲料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感染性虫卵污染;由于猪鞭虫为土源性寄生虫,可尽量使猪舍地面水泥化,切断猪鞭虫的发育途径;此外,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抗寄生虫药物,如伊维菌素或阿苯达唑等。若已经发现该病发生,在该病的发生初期,可对猪群饲喂适量比例阿苯达唑—伊维菌素混合剂和抗生素,在治疗鞭虫病的同时防止继发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若发病猪群出现便血,且血便中有大量成虫时,意味着已经处于发病后期,治疗效果相对较差。选择抗鞭虫药物的原则是高效、低毒、广谱、价廉和使用方便。苯并咪唑类药物(芬苯哒唑或阿苯达唑)是比较理想的驱虫药,伊维菌素和苯并咪唑类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佳。伊维菌素对线虫、昆虫、螨的成虫和幼虫具有高效驱杀作用;芬苯哒唑不仅对胃肠道线虫的成虫和幼虫有高度的驱虫活性,而且对片形吸虫和绦虫亦有良好效果,还有极强的杀虫卵作用。本案例也充分证实了这两种药物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本江,郑葵阳.医学寄生虫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林庆生.猪鞭虫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8(10):85.

[3]翟雍良.一例育肥猪鞭虫感染的诊治[J].广西畜牧兽医,2018(1):36-37.

相关热词搜索: 诊治 一例 思考 虫病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