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云治理:一个全球性的时代诉求

发布时间: 2022-03-22 09:31:34 浏览:

【摘要】“大数据”的盛行将对社会治理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探索大数据条件下,“云治理”的内在逻辑、机制和外在形态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价值。“大数据”直接作用于“信息”,并通过“信息权力”的拥有和分配,对传统“社会治理权力”及其运行结构、 运行模式产生巨大的挑战。对于社会治理而言, “大数据”的本质就是“服务”。基于“大数据”的“社会治理逻辑”,其实质在于社会治理的领域、范围、行为方式的“数据化”,逐步从消极应对、被动反应的“倒逼博弈”的图式中走出来,走向一条主动应对、极具“理性智慧”、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之途。

【关键词】大数据  云治理  社会治理  公共服务  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不仅对人们的主观思维、思想意识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在客观上为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运行模式的变化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此相关联,“大数据”在逻辑和客观现实上,为更精确地进行“社会判断”提出新的命题,为新的社会治理模式提供了可能。在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条件下,对于社会结构变动、阶层流动、网络移民的各种“静态”讨论,最终都必将返回现实生活的大地上。就此而言,纯粹的、抽象化的“大数据”本身就是一个虚拟性的“社会理想”符号,本身不属于社会治理的研究范围,更多属于文化学或哲学范畴。我们认为,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各种深入探讨,更重要、最核心的是如何对待网络社会所出现的种种现实问题,而非停留于社会静态构成的各种讨论上。

“云治理”: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诉求

当今世界,信息革命日新月异,网络融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已经呈现出“大智移云”的新时代特征,“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①云计算、大数据是网络化发展的客观结果,必将使得信息网络运行的所谓“虚拟性”进一步“还原”和强化为信息处理的计算机本质。“计算逻辑”显示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摆脱“人的原初经验”,善于处理“大量的数据”,使得整个社会运行对科学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正是基于“大数据”的“大事实”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特点,成为社会事实判断的一个重要根据,决定了“云治理”成为社会治理模式的一种崭新形式。

在进入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对构建“云治理”的“信息底座”进行讨论,以避免抽象的、普泛的“时代性”论断。

纵观全球,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大数据”的战略部署。“云计算”在美国政府的政策和战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1年发布的“联邦云计算战略”,明确提出“云优先”策略,旨在推动联邦政府服务向大数据、云计算迁移。欧盟已将研发和推广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列入“欧洲2020战略”。日本内务部和通信监管机构计划建立一个名为“霞关云”的大数据、云计算基础设施(2015年完工),以支持政府运作所需的所有信息系统。韩国则计划将大数据、云计算市场规模扩大到现有的四倍,并积极争取相关标准的主导权。

面对大数据的时代挑战,发达国家显现出更为强势的发展战略,其主要问题往往集中于如何处理纷至沓来的海量的信息。仅对欧盟而言,每一分钟制造出的、多达1700万亿字节的信息,如果储存在DVD光盘,需要36万张。②而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问题的重点尚不在于内容的道德性、安全性,而在于缺乏或没有使用当地语言并适合当地信息需要的内容。生产不出立足当地的高质量的内容,不仅阻碍了“大数据”的增长,而且还会破坏“规模经济”,并进而影响兴起中的信息基础设施项目的可持续性。这方面一个令人清醒的经验是“新加坡一号(Singapore One)”——一个遍布新加坡连接家庭、企业和政府的光纤网,这个功能非常强大的基础设施由于缺乏运行其上的内容,已经面临困难。该网络已经通达全岛90%以上家庭,可提供各种多媒体宽带业务的接入,但其在早期阶段仅吸引了1万用户。无疑,只要新加坡推动应用信息技术,在不远的将来,必然获得关键性的大量用户。但是,其项目初始阶段所显示出的问题,那些只强调技术而忽视当地内容的国家都会遇到。没有“内容”就没有用户;没有用户就没有“内容”提供商;没有人提供“内容”、没有用户,也就没有建设基础设施向用户提供“内容”的积极性,如此等等。为打破这一恶性循环,一些国家采取激励和保护措施,补贴当地内容的生产。例如,美国、英国和德国通过修订和改进了关键性的法律工具,允许其保护和促进当地内容的生产。

在不同“信息底座”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再进入正题。

社会运行结构及其治理模式的时代挑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日益进入到社会视野,我们对其的关注也从技术、经济领域,更多地向社会领域转移。在政治方面,大数据的发展程度和利用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政治生态,推动了网络政治、网络民主的全面升级,并直接导致现实政治的彻底转型;在经济方面,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经济资源受到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信息方式和信息程度的强弱反映了产业转型的程度,也催生出新的经济形态;在社会方面,大数据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结构转型,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生活方式,对社会阶层和结构的流动性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文化方面,大数据越来越成为文化发展的承载系统,引发了文化生产、传播方式的彻底变革,推动了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和事业性发展;在军事方面,现代军事发展越来越依赖大数据的开发和运用,大数据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国防能力的关键要素之一;在科技方面,大数据的发掘和运用成为现代科技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这里,我们必须借鉴商业运行的宝贵经验。“很多计算密集型(compute-intensive)工作处于以上两个极端之间。网站日志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人们从中可以挖掘信息,找出用户在企业网站上的活动规律。然而,分析几个月的网站日志,这个工作计算量非常大。需要根据用户访问分解数据,细到一次又一次的鼠标点击,直到描绘出很多用户的漫游路径图。忠诚买家的漫游路径是什么样的,与只逛不买的人和只查询信息的人有什么不同?有没有办法让只逛不买的人的漫游路径更加直接地通往购买决策?怎样做可以简化决策路径,方便买家?什么时候只查询信息的人会变成买家?只逛不买的人的流量与买家的交易冲突吗?企业如何检测这样的冲突,赋予那些准备花钱的人以优先权?”③所有这些问题,都不再仅仅是一个“技术或经济或社会”现象,也不再是一个“是什么”的问题,对行为进行“为什么”的分析和比较,会产生新的社会研究成果,进而对整个社会建构及其运行模式产生直接的深远影响。

相关热词搜索: 诉求 全球性 治理 时代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