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诺奖的警示比拿奖更重要

发布时间: 2022-03-31 08:35:25 浏览: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科研经费排名第二,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可以说,钱的多寡已经不是太大问题了。使用过程才是最要命的问题

最近有两则消息:一是诺贝尔奖陆续揭晓,中国一无所获,隔壁邻居日本则再次收了物理学奖;一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数据,按照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式,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终结了美国142年来保持的第一经济大国地位。两件事放在一起,便能认清中国目前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先从诺贝尔奖说起。拿不到奖,本来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今年比较受刺激的是物理学奖获得者是3名日裔。同样是后发国家,到现在日本在诺贝尔奖自然科学领域的获奖者已有19人,而在这方面,中国内地还是零。每年到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受一次刺激,但有触动总比没触动要好。

到底哪些地方不如人,可说之处太多,不过我们不妨先从最简单的地方切进去,那便是钱:没钱万万不能,也比较好计算。

要说数量,中国投入的钱并不少。去年中国的科研经费达到11847亿元,比1995年增加了33倍,年均增长21.6%;占GDP的比重为2.08%,比1995年提高了1.51个百分点——你很难找到一个比科研经费增长速度更快的领域了。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科研经费排名第二,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可以说,钱的多寡已经不是太大问题了。

但从投入主体看,就比较单调了。主要是政府投入,尤其是基础研究方面,民办基础科研机构几乎没有。而在日本,不少诺奖得主都是企业研究人员,比如这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赤崎勇和中村修二便是如此:中村修二在日亚化学,赤崎勇在松下电器。这是一个看似小,实则重大的问题,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结构存在问题,更与效率,乃至腐败相关。

使用过程才是最要命的问题。就在本月10日,中纪委监察部官网发布通报,发现5所大学的7名教授存在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其中包括曾被称为“中国最年轻院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而根据今年6月审计署发布的报告,中科院2013年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存在问题,所涉问题金额共计4亿元之巨;再早之前,则是广东科技系统窝案,70多人涉嫌贪腐,涉及诸多部门“一把手”,包括广东省科技厅原厅长李兴华……此类贪腐案这些年就没断过。根据中国科协的调查,中国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的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对此分析论述已经很多,概言之,便是制度问题。

而除了钱之外,还有中国教育的理念问题,正如有评论者所说,中国教育是在培养“乖孩子”,而科学家需要的是独立、质疑和批判精神;还有中国大学的管理问题,行政化积弊丛生的大学根本负担不起“创新发动机”的角色;还有整个社会重实用轻基础的风气……如是种种,没有一样比钱的问题更容易解决。诺奖虽然是个人获奖,但不是靠个人努力就行(尤其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它需要长期的积淀,和整个社会环境作为基础。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现在拿不到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再来看“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这其实只是短期效益最大化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可以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简单模仿——比如对实用技术和管理的模仿——短期内迅速达到一个比较繁荣的阶段。纵观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大体可以归结为“后发优势”,包括在竞争能力很强的互联网领域,核心技术和创新往往也并不在自己手里,但是由于庞大的市场,仍然可以达到一个惊人的数量级(比如阿里巴巴)。

但“后发优势”早晚有用尽的时候,这时候就碰到了“后发劣势”:由于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没有解决,会给长期发展留下隐患,甚至导致长期发展失败。自然科学类诺奖的一无所获便是对中国真实处境的警示,我们看似已经非常繁荣,但是仍然差距极大——要知道,在美国,单是一所大学,便能培养出三四十名诺奖得主。诺奖与其他奖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基础研究和整体环境如何。

经常接收到的信息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多么强大多么成功,这自然可以增加我们的信心。作为一个落后了很多年的国家,我们也需要自信,但不能让自信变成自负。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自省能力,或许便能克服“后发劣势”的陷阱;如果我们太过自负,便难以逃脱“对后来者的诅咒”。每年一度的诺奖,对我们而言,便是每年一次的警示。

相关热词搜索: 更重要 警示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