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像杜拉斯一样生活及其他

发布时间: 2022-04-01 10:36:40 浏览:

我在福建时决然想不到我的生命会跟杜拉斯发生关系,我这一生会有一首与杜拉斯有关的诗,被视为代表作用来杀死它的同门兄弟。杜拉斯并不是我最崇拜的女作家,对她的作品我也所知甚少,说起来我的生命跟杜拉斯发生关系完全拜张小波所赐。

话说2002年12月我离开家乡到北京后,在诗人老巢的介绍下来到作家李红担任主编的某某杂志供职。某某杂志是贵州省刊物,李红大体采用承包的方式把它移到北京,原先设想很好,每期选定一个话题,依凭北京首善之地的影响力,把刊物作出特色,取得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为了节省成本,刊物只有我一个文字编辑,另一个美术编辑小李,还有一个办公室打杂小王,连同主编整个编辑团队就我们四人,老巢挂了一个顾问的名头。我所认识的文朋诗友自然成为我的约稿对象,他们大都很爽快答应给稿并不过问稿费有无,但另有若干朋友本就是自由撰稿人身份,写作为的谋生,自然大方询问稿费情况,我忙转问主编。“放心,咱们这刊物是正规刊物,稿费不会低。”得到这样一个回答,我也信心十足转告文友:“放心,我们这刊物是正规刊物,稿费不会低。”

就这样2003年第一期做出来了。不知是为了省钱还是要照顾朋友生意,李红把刊物拿到广东某乡镇印刷厂印制,程序是这样的,由小李在北京设计好版式,我们也都校对清楚后,通过网络发到广州那边,他们印制后再发货到北京。第一期到京后我们拆开就觉得印色不太对,封面灰灰的没有光泽。翻阅后更傻眼,内文乱码不少。但刊物已出来了还能怎样?李红拿起电话责问对方一阵,得到对方一阵道歉后,第二期依然由他们印制,但问题并未因道歉得到解决。万般无奈第三期转回北京,这才稍稍有点感觉,一本刊物在手挺括时尚,有帝都之气派。

刊物没问题了,我的作者有问题了,我和小王小李有问题了。

我的作者们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有公职的,一部分没公职以撰稿为生的。前一部分看来无所谓,后一部分就会问了,安琪,稿费呢?

“急什么,少不了,刊物都是三个月以后发的。”李红含笑回答。

好吧。作者稿费先放一边,那,工资呢?我暗暗地想。

我来编辑部时主编是这么说的,每月工资3000。眼看已到2003年3月了,我一分工资也未领到。小李、小王也是一分未领。

那年我33岁,来自福建;小李25岁,来自江西;小王23岁,来自内蒙古。虽然我们仨来自不同的地方,却都有一个共同点,羞于谈钱。眼看已经工作三个月却一分工资都没领到,我们还是只敢私下纳闷,但要开口向主编讨要,那是万万说不出口的。

直到今天,我还是说钱就害臊的主。宁愿自己吃点亏,只要这亏自己吃得起,那就吃吧。至于说到钱,那真是羞死了。

转眼4月份的刊物出来了,5月份的稿件也编好了,眼看着工资遥遥无期,我从福建带来的6000元也基本花光了。这没有工资的几个月,我的房东一分不少地向我要着房租,我的肚子一顿不少地向我要着饭,我的存折怎能不一分一分地滚出去?就是到了这般田地我也没好意思开口向主编要工资。小李小王也没好意思开口向主编要工资,多年以后李红回想起某某杂志这一段主编生涯,最感动他的应该是遇到了全世界最奇葩最善良的我们仨,愣是一分钱工资没有为他做了五期刊物并且还不敢吱声。4月底,实在撑不下的我断然辞职,前往大兴区诗人远村和祁国的文化公司专心编我的《中间代诗全集》去了,至少这地方不收房租。

同年5月,非典爆发。6月非典解除时,《中间代诗全集》已编完,而我存折上的数字抵达底线,我电话诗人中岛请他帮我找个工作,中岛于是介绍我到共和联动图书公司应聘。共和联动是北京著名的民营图书公司,董事长张小波既是第三代代表诗人,又是一个颇有能力的企业经营者。我在该公司学会了图书编辑之道,并担任第一编辑室主任,既要自己做书,又要培训新员工,虽然劳累,却因为学会了一技之长而感到喜悦。共和联动图书公司对文字编辑的要求很全面,无论是给命题还是给文本,都要求编辑最终把它变成一本书。这里包括内文、书眉、封面文字、前后勒口的文字、封底文字,等等;也包括字体字号大小、版式构成和封面封底设计的构想,等等。

那天,老板张小波布置我一个任务,“把《天不亮就分手》做成一本书”。张小波说,“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书是《天亮以后说分手》,我们就做跟风书,要快,过了这阵风就白做了,安琪你一个月内把书给我做出来。”

当时的情况是,我刚到公司一周,而张小波所谓的“书”就只是一个书名,我必须把书名变成一本书。我既焦急又镇定,用一天时间翻阅《天亮以后说分手》,这是一本口述实录情爱书,既然跟风,就要跟它一样,但一本书至少得16篇、每篇至少12000字才能构成,稿源呢?于是向我的诗人朋友约稿,因为时间紧,向外才约到6篇。剩下10篇我自己写3篇,其余7篇我开始发动全公司员工来写。公司的员工大都大学刚毕业,全无写作经验,且这次的选题又是情爱,大家都只是笑而不答应。我从两个角度鼓动他们:1.多方锻炼自己不是坏事;2.稿费也是一笔额外收入啊。在我的游说下,几乎每个员工都写了一篇,不合格的我盡量改到合格。一周后,稿件到齐,我重新作了修订,题目改得吸引人些,内文字句理顺些。然后和美编一起排版设计,在篇与篇之间我找了15幅漂亮的美女图做过渡页以强化视觉效果。这期间,校对、联系出版社的书号、封面设计等等,着实忙碌。

2003年8月1日,一本紫色的封面印有两行我撰写的广告语的《天不亮就分手》的书分发到了每个员工的案头,那一刻我安静而激动,知道我在北京的生存有了依据。下班后人去楼空,我翻阅挺拔芬香的新书,看着上面我修改过的每个标题,突然有了写作的冲动,我迅速写下了《天不亮就分手》等8首诗,全部用书上的标题,其中就有后来为大家熟悉的《像杜拉斯一样生活》。诗中那种加速度的思维和分秒必争的行动感,那种高频率快节奏的语速语调,几乎是北京许多公司待过的人的共同感受。念读该诗你将有几近崩溃的体验,而这正是北漂中人生存状态的写照:脑再快些手再快些爱再快些性也再/快些快些快些再快些快些我的杜拉斯……

《像杜拉斯一样生活》,一首狂放的同时也是绝望的诗。像杜拉斯一样生活,可能吗?我曾经在一首诗中这么写过:杜拉斯,女人的梦游者和可能。其实我想说的是,杜拉斯更像女人的梦游者,她代替众多优秀的被躯体捆绑着的女性,完成梦游般的任性理想。我幸运地拥有她的一道掌纹,直贯拇指,我知道杜拉斯就是用这道掌纹来写诗的。杜拉斯写诗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用一生解释了什么叫诗。她用真性情的活着来完成一部名为《杜拉斯》的书,每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她的一生都是一部书,阅读名人传记我们将发现,但凡创造出不朽之作的,很少有活得风调雨顺现世安稳的。

但我累了,我不能像杜拉斯一样生活。在诗中我如此写道。

但我曾经在生命的某个时段无限地接近杜拉斯,它最终经由这样一首诗留下接近的痕迹,仅仅只是如此我就将感谢共和联动那让我写出这首代表作的半年。我更应感谢的是因为这半年的工资,我鼓足了继续待在北京的勇气。

事实上杜拉斯只有一个,她无法复制!

责任编辑 师力斌

相关热词搜索: 及其他 杜拉斯 生活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