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50例临床观察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4-09 10:26:15 浏览: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益肾纳气丸口服。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西医结合;益肾纳气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COPD)是以气流限制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1]。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采用益肾纳气丸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两组共100病例,全部为我院内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COPD患者。所有病例按自愿及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

1.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长期患有咳嗽、咯痰、喘息、气短等症状,肺功能降低。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分级(I~III级)、合并肺心病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有可比性,见表1。

1.4方法

1.4.1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通畅呼吸道,采用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1~2L/min,个别病例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所有病例均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如万托林水溶液雾化吸入,个别加茶碱片剂或针剂治疗,或/及糖皮质激素口服、静脉、吸入治疗;心力衰竭患者间断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药;进行肺功能康复锻炼及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功能。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2治疗组 在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自拟益肾纳气汤,组方:人参15g、黄芪15g、麦冬12g、蛤蚧10g、仙灵脾10g、胡桃肉10g、补骨脂10g、五味子10g、丹参15g、红花10g、桃仁10g、甘草10g。由本院制剂室水煎浓缩,去渣,加蜜粉制成丸,以方便患者使用。用法:口服,10g/次,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3治疗前后观察指标 ①症状积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按症状的有无及轻中重的程度进行打分,分别将咳嗽、咯痰、喘息、气短分为0~3分;②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及其百分比值(FVC%),第1s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及其比值(FEV1%),1s内呼出的气量占全部用力呼气肺活量之比(FEV1/FVC)。

2 结果

2.1疗效评价标准 ①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少50%以上或消失,FEVl/FVC及FEV1%提高30%以上;②好转: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少20%以上或消失,EVl/FVC及FEV1%提高15%以上;③无效: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FEVl/FVC及FEV1%均无明显改善,甚至症状加重。

2.2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中患者咳嗽、咯痰、喘息、气短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主要与吸烟、大气污染、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感染等危险因素接触有关。其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咯痰、渐进性呼吸困难,其肺功能呈进行性障碍。目前研究认为其病理是气道壁和肺实质的慢性炎症及结构改变致气道重塑[4],最终导致气道管腔狭窄和进展性气流阻力增加。患者肺功能进行性减退、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功能不全致慢性肺心病[5]。西医治疗主要是抗炎、解痉、平喘、给氧等对症处理,疗效多不满意。

依据临床表现,COPD属祖国医学"咳嗽"、"喘证"、"哮证"、"肺胀"等范畴。COPD多呈慢性病程,临床辨证时,大多符合中医久病多虚、多瘀和久病及肾的特点[6],因此需采用补肾纳气为治疗原则。益肾纳气汤中,人参大补元气、固脱益津;蛤蚧补肺益肾、摄纳肾气、定喘止嗽[7],两者合用,补肺益肾相得益彰;胡桃肉温肾益肺,用于劳嗽喘息;补骨脂、仙灵脾温肾壮阳,与黄芪合用具有增强耐缺氧能力、提高免疫功能及抗菌、消炎等作用[8];丹参、红花、桃仁叁药合用可化瘀通络,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五味子敛肺滋肾,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和甘草合用有祛痰、镇咳之效。诸药相配,共奏补肺益肾、纳气平喘之功。临床对比治疗观察显示采用益肾纳气丸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9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8-199.

[4]张传善,张传峰.9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炎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5(2):192-193.

[5]谢灿茂,周宇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5,28(5):346-348.

[6]庞辉群,熊旭东.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中医药治疗[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1):119-120.

[7]熊广. 参蛤散对COPD稳定期肺功能及血清IL-8、TNF-α影响的研究[J].中国老年医学,2008,6(2):214-215.

[8]朱渊红,王真,蔡宛如.黄芪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05,7(5):108-109.编辑/哈涛

相关热词搜索: 肺病 中西医结合 临床 观察 治疗慢性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